-
全球過半丹頂鶴飛抵鹽城自然保護區越冬
隨著北方冷空氣持續南下,昨天(12月8日),又有一批丹頂鶴從黑龍江扎龍回遷到黃海灘涂。 據工作人員觀察,入冬以來,已有700多隻丹頂鶴陸續飛抵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越冬
-
海洋自然保護區劃分中的「無奈」
此外,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郭佩芳認為,《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是1995年制定的,距今已有18年了,在這18年中,各方面的資源環境和人類開發手段都發生了很多變化,所以他呼籲,對管理辦法進行重新修訂、完善、並細化,以適應新的時代需求。
-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2020-03-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鹽城溼地,地球留給人類的最美遺產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包括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江蘇東臺市條子泥溼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
-
快來鹽城領略自然之美!
2020年11月出版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著重介紹了鹽城九龍口地理風貌。九龍口國家溼地公園以「原生態、慢生活、深體驗」為發展定位,打造出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溼地生態,同時也給鳥類營造了一個舒適安逸的棲息環境。
-
世界遺產 自然鹽城
綿延582公裡的海岸線,湧動著歲月的潮汐,不斷向大海生長的土地,展現著希望與生機,千萬年的滄海桑田賦予鹽城不可多得的精彩與絢麗。在新時代發展理念推動下,鹽城黃海溼地遺產更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原始之美、靈動之美、清新之美。大美溼地——自然生長的世界遺產鹽城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
-
江蘇鹽城丹頂鶴數量逐年減少 保護區面積縮水
■2007年,鹽城丹頂鶴保護區的面積由680萬畝銳減為420萬畝,縮水38% ■到鹽城越冬的丹頂鶴數量逐年減少:2007年654隻,2008年601隻,2009年502隻,今年僅有477隻 前一天晚上的冰雨沒留下一點痕跡,冬日的黃海之岸天高雲淡。
-
主播帶你遊鹽城
冬日的陽光依舊溫熱不減,當我們落地鹽城南洋機場的那一刻,簡直被這裡的晴空萬裡、和煦陽光給融化了。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這裡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同時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在沿海灘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頂鶴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
鹽城申遺成功後,曾經被很多人問起的問題有了答案—— 世界級溼地...
個中邏輯簡單而又充分:鹽城已經有了溼地珍禽保護區和大豐麋鹿保護區兩個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若世界自然遺產申請成功,對遺產地的保護與管理勢必進一步加碼,相當於在發展過程中自縛手腳。在長三角,鹽城是「後發地區」,在一些人看來,建設工業園區,發展經濟顯然更優先。 這套邏輯甚至被簡化成一個問號:究竟是人重要,還是鳥重要?
-
中國的世界之最,最的大魚龍化石,鳥類最多,珍禽丹頂鶴!
馳名中外的珍禽丹頂鶴。我國的丹頂鶴是馳名中外的珍禽。這是一種候鳥,每當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時候,它們就成群結隊地從江西、江蘇、山東等省飛到黑龍江和吉林省繁殖後代。在沼澤、河流、湖泊、蘆葦蕩裡,築巢、產卵、孵化。它們的巢築在蘆葦叢生的淺灘上,異常隱蔽。五月下句孵化期間,雄鶴擔任警衛。
-
我國大熊貓、丹頂鶴還有多少你知道嗎?
(2018年數據)3、川金絲猴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國內主要保護地:神農架國家公園現存數量:來自湖北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消息稱,經過近1年的全覆蓋式調查摸底,目前查明保護區內川金絲猴數量已突破1300隻,與1990年首次調查相比實現翻番增長。
-
丹頂鶴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丹頂鶴。曾經還留下一段真時的故事,一個小女孩為救丹頂鶴而犧牲。丹頂鶴是國際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丹頂鶴又經常被稱之為仙鶴,是世界上珍貴的鳥類。丹頂鶴是吉林省和遼寧省盤錦市的省(市)鳥。鶴是我國著名的珍禽,屬於涉禽類,鶴形目,鶴科。全世界共有15種鶴。我國共有9種,佔一半以上。諸鶴之中,以體形秀麗...
-
一家三代為保護瀕危丹頂鶴,二人為此獻出了生命,現在依舊堅守
她用生命譜寫了守護丹頂鶴之歌,她的無私奉獻、熱愛自然的精神感染著人們,是她為丹頂鶴撐起了一片希望的藍天。丹頂鶴是我國的瀕危野生保護動物,而它們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為嚴格,大多數都生長在我國的東三省地區。雖然丹頂鶴不是我國獨有,但是丹頂鶴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映射的形象也一直是褒義,它們不僅外貌美觀,而且還是益鳥。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7)內蒙古達裡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達裡諾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西部,總面積119413.55公頃。該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河流、沼澤型溼地,草原,林地、沙地等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和火山遺蹟、歷史文化古蹟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
鹽城「公式」
候鳥「國際加油站」每年7月中旬,數千隻黑尾塍鷸棲息在鹽城條子泥溼地;7月下旬,大批大濱鷸遷徙至條子泥溼地,成為南遷候鳥的「先行軍」;隨後,白腰杓鷸、斑尾塍鷸、半蹼鷸、黑腹濱鷸、紅頸濱鷸、環頸鴴、蒙古沙鴴等候鳥相繼來到這裡停歇、聚集覓食,為南遷補充能量;10月下旬,丹頂鶴將從北方飛到這裡,開始約140天的越冬生活。
-
鹽城黃海溼地成功躋身「世遺」 填補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鹽城市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海溼地(資料圖片)。 盧日偉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中國江蘇網7月6日訊 (記者 卞小燕) 「鹽城通過!祝賀中國!」至此,這塊位於鹽城的自然溼地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是一個系列世界遺產申報項目,包括16個申報點。
-
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中)
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人與自然的相依,人與人的相遇,在東臺一起交織成動人的故事。東臺沿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汙染的海濱聖地,2019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條子泥灘涂溼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也是全球僅有的八條候鳥遷徙線之一。
-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候鳥雲集大遷徙~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候鳥遷徙接近尾聲10月下旬以來,丹頂鶴、白鶴、雁鴨等萬餘只水鳥陸續降落到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拉開了2020年冬季候鳥集群遷徙序幕。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大興安嶺腳下松嫩平原上。這裡泡澤密布、煙波浩渺,是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大鴇的故鄉。一群群的白鶴、雁鴨、大鴇等百類候鳥在湖邊休憩覓食等待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