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引爆木星很難?科學家:來點氧氣一點就著!

2020-12-04 科學大熊

地球之所以能夠在宇宙當中存活,這麼長時間沒有受到威脅,就是因為在太陽系當中還有兩顆星球,不斷的保護地球,一顆星球就是木星,一顆星球就是月球,雖然月球的質量非常小,但是也確實靠著引力圍繞著地球一直旋轉,而且也幫助地球阻擋了很多的小行星撞擊,木星本身體積就非常大,他更是憑藉著自己龐大的身軀幫助地球擋住了很多小行星和隕石。

很多科學家在研究木星的時候,經常將木星當做地球的附屬星球,很多科學家曾經都幻想過人類能夠搬到木星上面去生存,但是要知道木星是一個氣態的星球,不可能在上面有任何的生命,而且木星體積非常大,在木星上面也有很多的極端天氣現象,綜合來說木星是不適宜人類生存的,而木星憑藉著龐大的身軀也確實一直在幫助地球。

不過有人覺得,像木星這樣的大星球,雖然在宇宙當中一直幫地球擋著其他的隕石,那麼如果有一天木星這顆星球爆炸了的話,木星會怎麼樣呢?要知道木星上面的氫氣佔了70%以上,如果按照理論來分析的話,說不定只需要一根小火柴,就能把木星給引爆了,木星上面沒有氧氣,如果太空人未來能夠到達木星的話,說不定真的用一個火苗就把木星給點燃了。

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我們要知道在木星上面的氫氣含量,有超過了好300億噸,要是想讓這些親戚發生爆炸的話,至少也需要100多億噸的氧氣,有哪個太空人能夠帶這麼大的氧氣飛上太空的,所以綜合來說想要點燃木星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一顆小火柴就能搞定了。

相關焦點

  • 木星大氣全是氫氣,那麼整個地球的氧氣是否足以引爆木星?
    要想知道地球上的氧氣是不是足夠引爆木星,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地球上的氧氣大概有多少。地球的表面覆蓋著一層大氣,大氣層的厚度大約為1000公裡以上,距離地表2000公裡的地方依然有氣體分子。在地球赤道上方17公裡以內集中了大約75%的大氣質量,大氣中氧氣含量大約佔21%,按5.1億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積計算,我們的地球大約含有不到25億立方千米的氧氣。如此多的氧氣對於我們人類、包括地球上的億萬生物來說是完全夠用的,但它夠不夠點爆木星呢?
  • 木星上全是氫氣,如果起了火星,是不是會引爆木星呢?
    文/行走天涯木星上全是氫氣,如果起了火星,是不是會引爆木星呢?若說地球和木星的體積質量之差有多大,那就如同一個地球,1000個木星,也難怪有一些小行星或者質量比較大的隕石衝撞到地球的時候,都會被木星的引力給吸引過去了,同時也是為什麼木星身邊會圍繞著100多顆小行星作為衛星的緣故之一,那這顆木星除了體積質量大之外還有其他優勢,或者它本身是一個怎樣的星球呢?也許很多人都沒有關注過!
  • 木星竟然可以依靠火與氧氣點燃?那需氧量得多大呢
    有可燃物,有火,有氧氣,我們便可以看到紅彤彤的火焰。影片《流浪地球》中曾點燃木星,這種科幻現象是符合現實情況的嗎?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大爆炸」看一看。不計其數的原子相互碰撞,太陽便持續發光發熱,當然這個過程也是不需要氧氣的。木星的構造以及是否存在成為「小太陽」的可能木星同樣也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但其質量要比太陽小一千倍左右,所以它對於這些原子的「壓力」不夠。
  • 電影《流浪地球》與其引爆木星,那還不如等太陽爆炸了啊!
    地球流浪到木星附近,地球的大氣圈開始被木星引力吸引,如同一根長長的尾巴,小編想問了,地球都在宇宙裡飄了,大氣圈早就破掉了,還指望著以後人們有氧氣吸啊!再說說最後要引爆木星氫氣的這個環節,那可是含量大得驚人的氫氣團啊!
  • 為什麼人類總想點燃木星,而不是把它變成太陽?答案有點矛盾
    關於木星,最有意思的是,它的成分和太陽差不多,在木星內部,90%左右的都是氫元素,不過,木星並沒有成為太陽那樣的恆星,主要原因還是木星質量太小,導致木星內部壓力不足以支持氫元素的的聚變反應,如果要想讓木星成為恆星,最起碼木星的質量要增加10倍。
  • 木星上都是氫氣,向它噴火會點燃木星嗎
    我們經常在科幻電影或者科幻小說中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人類航天探測器在將近兩年的飛行中終於抵達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它的大小相當於1300顆地球。它的79顆衛星也是相當壯觀,有的都比地球還大。但是當太空飛行器試圖降落在木星上的時候,災難發生了。太空飛行器通過點火產生發反作用力來減緩自己的速度。
  • 木星,想成為下一個太陽還是嫩了點,不過它的衛星可能存在生命
    雖然「金木水火土」這5顆行星在我國,甚至包括日本、韓國都是以五行來命名,但在西方肯定是沒有這種說法,他們是以神話中的各種神的名字來命名的。木星叫「Jupiter」音譯成「朱庇特」, 朱庇特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地位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 科學家發現地球「複製體」,但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科學家意外發現和地球十分相似的行星,它會成為人類努力的方向嗎?人類又為什麼需要星際移民。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前沿的科技正在逼近天花板,按照這個趨勢很難保證在地球毀滅之前通過科技改造地球,所以科學家們想出兩種辦法並行,第一種就是減緩地球環境惡化給科技爭取時間,另一方面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在地球毀滅之前搬過去。
  • 木星是氣態行星,那麼太空飛行器能直接穿過木星嗎?科學家:很困難
    另一類就是由氣體來組成的行星,被稱為氣態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對此就有人提出猜測,既然木星是氣態行星,那麼人類,所發射到太空中的太空飛行器,宇宙飛船,是否可以直接穿越木星的中心呢?科學家對此解釋道,目前來說,人類的太空飛行器要想穿越木星,困難很大。
  • 木星第二個衛星,含水量是地球的兩倍,科學家:或有生命,你信嗎
    木星第二個衛星,含水量是地球的兩倍,科學家:或有生命,你信嗎引言:木星周圍有眾多衛星,目前已知並了解的只有四顆衛星,這四顆衛星中,最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屬木衛二—歐羅巴。歐羅巴是木星的第二顆衛星,它的含水量是地球的兩倍。有科學家預測在這個衛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之所以有這樣的語言,是因為它的星球環境。從外表看歐羅巴,相比較其他衛星的外表,歐羅巴的表面較為平坦,沒有坑窪的痕跡。
  • 科學家:嫌二氧化碳多?來看看氧氣多的時候,地球是什麼樣的
    有的時候,大家都會感嘆:唉,現在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多,空氣中的氧氣越來越少,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海平面越來越高,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不過,科學家表示,很多事情還是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的。有人總覺得氧氣多一點,生活就會好一點。誠然,空氣中氧氣含量多一點,也有好的一方面。首先就是溫室效應得到一定的控制,氣溫不會不斷升高。
  • 木星氫氣全部被點燃需要多少氧氣?結果會是什麼樣?
    木星是無法被點燃的,因為木星上沒有足夠的氧氣,即使地球上所有的氧氣被給予木星也不夠,因為氫氧燃燒的體積比是2:1,而質量比則是1:8,木星大氣層中的氫元素佔了90%以上,約為3.3×10^26升,按比例燃燒需要氧氣1.65×10^26升,不過整個地球的氧氣量也就2×10^21升,即使徹底燃燒也只能消耗掉
  • 木星上滿是氫氣,為什麼點不著火?幸虧點不著,不然地球要遭殃
    也就是說,木星是無法被點燃的,很多朋友對此會產生疑問,木星中含有大量的氫氣,為什麼無法被點燃呢?一般的燃燒反應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火源,二是氧化劑,缺一不可。以地球上最常見的燃燒反應為例,都必須在火源和催化劑的幫助下才能夠點燃,而催化劑一般是氧氣。根據科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發現,木星的大氣中有接近九成的氣體是氫氣,剩下的是氦氣、甲烷、乙烷等氣體的混合。
  • 既然木星全身都是氫氣,那麼如果有流星撞擊會爆炸嗎?
    木星全身都是氫元素,這點確實沒有錯。但是木星有沒有可能受到流星撞擊後就開始像太陽那樣燃燒呢?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有足夠多的天體,撞擊了木星,當達到木星質量的70~80倍左右,木星還真有可能會被點燃,不過,這不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情況,而是氫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其中有關木星大氣被點燃的探討非常多,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木星氫氣含量達90%,用火能點燃嗎?可能不少朋友看完《流浪地球》中用空間站的爆炸成功將木星大氣點燃,認為現實世界,我們也可以將木星大氣點燃,事實真的如此嗎?等朋友們聽完科學家的解釋就會恍然大悟。
  • 美國專家為什麼要想炸掉月球,來確保地球安全,他們發現了什麼?
    美國專家為什麼要想炸掉月球,來確保地球安全,他們會想這樣做究竟是發現了什麼?為了讓世人明白美國才是更強的,就有一些瘋狂的美國科學家提議利用火箭將一枚核彈送上月球引爆。這樣看到月球上的核爆炸,就能讓世人明白他們的厲害。可是這個瘋狂的想法並沒有人去實施,很快就被放棄了。
  • 美國專家為什麼要想炸掉月球,來確保地球安全,他們發現了什麼?
    美國專家為什麼要想炸掉月球,來確保地球安全,他們會想這樣做究竟是發現了什麼?美國專家提議在月球上引爆核彈其實想要炸掉月亮的提議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存在了,大家應該清楚在上個世紀我們才正式擁有進入太空的能力。那時候很多國家都研究各種進入太空的方法,而在1957年蘇聯成功研發出第一顆飛上太空的人造衛星,隨後更是有人成功地進入太空。那時候的蘇聯科技極為發達。
  • 同樣跟地球有大氣層的木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科學家給你答案!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其中之一的一顆行星——木星。木星的體積要比地球大得多,它跟地球不是一個種類,所以構造跟地球也差別很大。木星跟地球一樣都擁有大氣層,但是它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厚多了,因為它的大氣層中只有兩種氣體,所以我們從這個星球的表面上根本都看不到什麼,它裡面有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對於它的探索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我們一直都在慢慢地努力接近他,逐漸去了解它,讓大家對它的認知慢慢地清晰起來。以前科學家對於它的研究就有了重大的突破,它那神秘的內部也被挖掘了出來。
  • 10億年後,木星會變成太陽系的第二恆星嗎?
    木星確實正在向外輻射出熱量,這是基於開爾文-赫爾姆霍茲原理。木星不斷散熱,表面不斷冷卻,這會導致木星內部發生收縮,由此會產生熱量。另外,木星內部的液氫和等離子態氫的對流也會產生熱量。儘管木星上大都是氫,但它們無法在木星的核心區域中發生核聚變反應。由於沒有像太陽那樣的強大熱源,木星整體上還是很冷的,木星的平均溫度只有-145 ℃,而太陽表面的平均溫度就已經高達5500 ℃。既然木星上都是氫,能否把木星點燃呢?
  • 行星之王木星 | 星星背後的物理
    一個人到木星上站也站不住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極低,大氣中也沒有氧氣,顯然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但科學家們卻十分感興趣探究它,三番五次派來使者,究竟是為什麼呢?小太陽系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體積大到可以容納1300個地球,的確堪稱太陽系中的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