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前渣土堆放場全部遮蓋密目網
煙臺開展春季市區揚塵汙染整治
水母網3月21日訊(煙臺晚報記者 史崇胤 通訊員 顏環政)近日,市政府下發《2019年春季市區揚塵汙染整治攻堅方案》,全面加強城市揚塵汙染防治。據悉,此次整治攻堅行動將全面加強建築工地、市政工程、港口碼頭、城區道路、裸露土地、渣土運輸車輛等方面揚塵防控措施,嚴格落實建設、施工等單位的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嚴肅查處城市揚塵汙染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完善城市揚塵常態化監管機制,確保自3月下旬起,市區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同比持續改善。
城市揚塵:PM10為影響市區空氣品質主要因素
據悉,2019年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市已先後出現三次明顯的空氣汙染過程,特別是2月19日至3月6日出現的連續性汙染過程,是自2013年省裡統一監測發布數據以來汙染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根據以往經驗分析,3月份以後的兩、三個月時間裡,PM10是市區空氣品質的首要汙染物,主要來自於城市揚塵。市政府要求在加快項目建設、保證工程進度的同時,嚴格落實揚塵防控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揚塵面源汙染。
建築揚塵:土方工程作業必須配備灑水降塵措施
針對建築揚塵,市政府要求建築工地開工前必須做到揚塵治理方案、視頻監控及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到位,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揚塵治理公示牌,公開參建各方揚塵治理負責人姓名、舉報電話等內容。
其次,建築工地施工現場必須設置連續、密閉的鋼骨架結構圍擋,出入口和場內施工道路採用混凝土硬化或硬質材料鋪設,設置噴淋降塵設施、車輛衝洗設施並正常運行。
建築工地土方工程作業時,必須採取溼法作業,配備固定式、移動式灑水降塵設備,落實灑水、噴霧降塵等措施。在作業區域內設置噴淋設施或施放水炮進行降塵,做到作業區域全覆蓋。建築工地產生的渣土應及時外運,確需留存且具備現場留存條件的,要明確存放期限,使用密目網進行全覆蓋。
建築工地施工現場必須建立灑水清掃抑塵制度,配備灑水設備。現場施工道路灑水清掃保潔須實現全覆蓋,並明確專人負責。
房屋拆除工程施工區域應當配備專業灑水設備。
道路揚塵:主次幹道每日至少灑水4次
在道路揚塵汙染方面,市政府要求市政道路、燃氣、熱力工程等建設或改造施工時,必須採取有效的防塵措施;灰土和無機料要預拌進場,道路碾壓過程中要及時清掃並灑水降塵。所有裸露的作業面必須用密目網覆蓋並定期灑水降塵。加強渣土車輛管控,規範渣土運輸車輛通行時間和路線,對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按上限處罰並取消渣土運輸資格。渣土車運載渣土駛出建築工地及渣土傾倒場地時,必須對車身進行衝洗並正常使用密閉設施。加大建築工地和渣土傾倒場地出口及周邊道路保潔頻次,及時清理積土並衝洗路面。
嚴格按照無塵土、見本色的標準加大道路保潔力度。市區車行道每天至少進行2次機械清掃;主次幹道每日至少灑水4次,其他車行道每日至少灑水2次;主次幹道每周至少衝洗2次,其他車行道每周至少衝洗1次。預報將出現揚沙浮塵天氣時,要加大機械清掃和灑水頻次。
面源揚塵:3月25日前全部落實密目網遮蓋措施
針對市區內渣土堆放場地、裸露地面進行拉網式排查,逐個明確揚塵整治責任單位,3月25日前全部落實密目網遮蓋措施。
港口碼頭、商砼企業要按照規範標準要求,4月底前按照規範要求完成密閉料棚或防風抑塵網及自動噴淋等防塵設施建設,未建成前所有料堆必須全部覆蓋。
市政府將不定期組織各區和有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市區空氣品質狀況,分析環境空氣品質變化趨勢,協調解決影響空氣品質改善的突出揚塵汙染問題。
市生態環境、住建、城管、公安等部門組織空氣品質改善聯合檢查組,不定期對城市揚塵汙染防治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對發現的揚塵汙染問題實行限期整改,並依法依規予以處罰。
同時,全市建立考評制度,根據評價結果,每個月對各區揚塵汙染防控和監管情況進行排名並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