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節 我們的上帝

2021-01-18 詩人重生

你認為你比日本人出色嗎?可事實上日本人更加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比你要出色得多。例如,當一個保守的日本人看到一位白人和一個日本女人在一起跳舞時,他一定會大為惱火。

你認為你比印度人更聰明嗎?那是你的自由。但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卻認為自己比你更聰明,他們不屑於與你這個異教徒為伍,更不願去觸碰那些被你的影子所玷汙過的食物。

你認為你比愛斯基摩人更優秀嗎?這也是你的自由。但是你真的想知道愛斯基摩人對你持什麼看法嗎?在愛斯基摩人當中,那些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流氓地痞,被愛斯基摩人稱為「白人」——這是他們最藐視人的稱呼。

這是卡耐基在《羊皮卷》裡的一段話,我們真的沒有必要認為自己高高在上而自豪。因為你不管有多麼了不起的宗教信仰;也不管你有多麼萬能的上帝;更不管你有多麼智慧、多麼文明的歷史底蘊,都會有人瞧不起你,都會有人不願意與你為伍。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隊,或者每一個民族,都有這樣一個錯覺:大家總是以為地球在圍繞著我們轉,從而忽略了他人。我們鼓吹的信仰,讓我們把別人看作異類,同時也讓別人把我們看成了異類。我們不是很在乎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嗎?如果不能夠統一我們的信仰,那麼我們在「異類」的眼裡就是「異類」。

現在,國與國之間,黨與黨之間,總是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卻要「劃清界限」,這似乎就是一種「無中生有」的矛盾,人類矛盾,需要一個理想的「法官」,這個「法官」,應該公平、強大、並且能夠聯繫你我他,而上帝在人類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強大而公平的存在,儘管我們對上帝的看法存在分歧,但是上帝畢竟還是人類長期以來比較理想化的存在。所以,能夠勝任這個人類矛盾的法官的,除了我們的良心,就是理想化的上帝了。

如果在20年以前有人在作者面前談論「上帝」,作者會嗤之以鼻:「實事求是好不好?拿這麼個摸不著,看不見的玩意糊弄人,這不是搞封建迷信嗎?有意思嗎?」如果你認為作者當時侮辱了上帝,那是你的自由,因為作者當時確實是那樣想的,作者年輕的時候是個「無神論」,不相信鬼神,瞧不起信奉「上帝」的人,甚至認為只有愚蠢的人才相信上帝。如果你認為作者現在還在侮辱上帝,那也是你的自由,作者現在希望上帝真的存在,因為我們相當無知,在投機的高科技面前,我們在方方面面居然是相當失敗,我們感到的是一種無助與迷茫,強大而崇高的上帝可以為我們無助的內心指明前進方向,讓我們走到一起,我們現在需要上帝,哪怕他根本不存在。

過去,在有限的物理知識下,一直以為我們已經了解了整個宇宙,宇宙似乎一點也不神秘。尤其是我們童年剛剛接觸宇宙知識時,能夠懂得地球是圓的,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就感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了。

現在,當我知道我們還有許多東西不知道的時候(比如暗物質,暗能量這些東西我們根本沒有見到),才感覺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在影響著整個宇宙及宇宙以外的東西。「量子糾纏」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我們和這個世界的一切就是一個整體。

什麼是量子糾纏?科學實驗發現,兩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不是量子級的遠,是公裡、光年甚至更遠)的二個量子,之間並沒有任何常規聯繫,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幾乎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狀態變化,而且不是巧合。我們現在所有的物理學理論,都以光速不可超越為基礎。而據測定,量子糾纏的傳導速度,至少4倍於光速。(來源於網絡)

世界越來越神奇,人們經常把我們生活的世界比作一臺電腦,而控制電腦的很可能就是上帝。如果是這樣,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從電腦裡跳出來繼續操縱我們曾經生活過的電腦。到那時,我們豈不成了上帝。相信我們有這個野心。

我們不了解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數學的終極是上帝」。那個能夠在幕後推動這個世界的強大動力除了上帝,還能有誰更合適呢?

說到統一管理,首先需要一個統一的信仰,有信仰,就有上帝(有一部分人是不想把他稱為上帝的,比如年輕時代的我)。每一個人,在他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強大的,讓人敬仰的存在。

我們的前輩是站在不同的出發點和不同的角度,來定義我們強大的上帝的。

釋迦牟尼在大樹底下領悟了「佛」道,所以佛教信仰佛,佛即上帝。

道教信仰道,道即上帝。

基督教、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是從《聖經》和《古蘭經》上得到啟發,所以神即上帝。

也有敬畏某些自然現象的,如太陽、月亮、雷、閃電、山川、河流等,所以後人們就以這些自然現象為上帝。

有信仰某些動物的,這些動物即上帝。

有敬仰某些偉大人物的,這個偉大的人物就是上帝。

無神論者相信人的力量,自己就是上帝。

我們現在會認為古人所說的上帝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其實我們忽略了這正是古人研究和改造自然的起步階段。上帝的出現,標誌著我們已經在憑藉想像和經驗探討大自然了。所以,我們原始的上帝就是我們原始的科學、原始的文化、原始的藝術。我們自從創造了上帝,上帝就一直陪伴著我們,並且滲透到我們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

在我們心中,最最強大的東西往往是看不見,摸不著,猜不透卻令人敬仰的,上帝也正是因此產生的。

隨著我們認知能力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上帝也應該更加強大。在我們的未知領域,只有上帝可以給我們一個圓滿的解釋。

「宗教教義不再受其經典的解釋的局限,每個人都堅持相信某種強大力量的存在。我們都必須有一個理想,依靠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從而獲得滿足。」《特斯拉自傳》中,尼古拉·特斯拉還說:「我們有著類似的身體結構,受到相同的外部作用的影響,這導致了我們對事物反應的相似性和活動的一致性。我們所有的社會規則和法律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們的運動和其他行為都是為了使生命正常運轉,雖然我們每個個體看似獨立的,其實我們之間存在一些無形的鏈條將我們相連。只要生物體處於正常運轉的狀態,就能準確地對外部刺激做出反應。但當一個人精神錯亂時,他的自我保護機能就受損了。」

特斯拉的這些觀點也是上帝產生的原因。但是,我們的宗教也確實在許多方面沒有受到他本來經典的影響,我們也不應該牽強附會地用經典解釋我們的宗教,我們的宗教隨著科學和社會的發展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過去的經典現在不一定是經典。

現在宗教經典一方面成為世界分裂的藉口,一方面又擔負著世界和平統一的責任。我們為什麼就不能讓我們的信仰統一,讓上帝統一,給上帝一個更加強大和合理的定義呢?

比如說:我們真正的上帝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他非常強大,大到「無」,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知道他。就像老子《道德經》中的那個「道」:「道,我們如果能說的出來,那就不是恆常的道了」。同樣「上帝,我們如果能把他說的清楚,那就不是強大的上帝了」。上帝就是我們的天,我們的地;是我們「神」化了的人,「人」化了的道;是我們不可違背的宇宙規律,也就是我們現在新發現的那個神秘的「算法」,上帝將會是大數據的終極。

上帝無比強大,我們只能用腦子去想,絕對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人類的局限性是無法給上帝正確定義的,真正的上帝在我們心中,我們表達出來的上帝是已經被我們醜化了的上帝。比如在《聖經》裡,上帝創造了人類,但是,上帝對人類進行的幾次三番的毀滅不壓於魔鬼,我們卻認為他這樣做是對的(儘管我們也清楚拯救或者懲罰人類的方法有好多種。)。所以,我們相信上帝可以,但是我們不能準確說出上帝怎麼怎麼樣,因為我們還不了解上帝的情況。上帝強大到了什麼地步?至少他不會在乎我們對他的態度。如果上帝在乎人們對他的態度,那麼上帝也就不是上帝了,因為現在我們和上帝相比,還是相當地渺小。在上帝那裡,是不存在好壞、是非、善惡、美醜的,因為上帝是一種無限的大,「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上帝是神聖的,它神聖到了可以侵犯的地步,我們對上帝侵犯與不侵犯,對於上帝來說都是無所謂的。我們和上帝的區別就是我們有好壞、是非、善惡、美醜,所以我們會崇拜和誹謗上帝,這些都是上帝給我們的自由。「有神」和「無神」是我們的事情,我們所做的一切和上帝是否存在沒有關係,只是和上帝給我們的規則有關係。我們反對上帝,其本質是反對那些我們認為錯誤定義上帝的觀點。

至於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我們是沒有一個很成熟的答案的,就現在來說,上帝是我們的一個非常強大的虛構,你認為他存在,他就存在,你認為他不存在,他就不存在。如果非要追究下去,作者只能回答:「佛曰,不可說,一說皆是錯」。

由於我們認知能力的局限性,我們經常口中提到的「上帝」是被我們「人性化了的上帝」,是依我們的利益為出發點的上帝,我們很容易把我們的意願強加到上帝身上,所以,我們的這個上帝就有了感情,有了好壞、是非、善惡、美醜,既然我們讓上帝和我們一樣有了感情色彩,就肯定無法保證上帝的完美無缺,有人贊成,就會有人反對,這很正常。所以上帝是一個靈活的存在,他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面前都是不同的。不是上帝怎麼樣就怎麼樣,而是我們要求上帝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的無知讓上帝的能力大打折扣,然而,我們喜歡的,耳熟能詳的上帝偏偏就是這個大打折扣的上帝。

有必要解釋一下上帝規則,我們先拋開科學,因為很多東西科學還解釋不了,比如說我們從哪裡來?科學的說法是自然選擇(當然,換一個角度,上帝規則也可以理解為自然選擇),可是自然選擇是怎麼回事呢?照這樣問下去,我們很難做出圓滿的解釋,如果我們說這都是上帝的安排,那麼,問題就似乎解決了。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閉上眼睛,就什麼都看不見,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因果關係,我們想要解釋它恐怕要費一番周折,如果說「要想看見東西,必須睜開眼睛,這是上帝定的規矩」,這種看上去籠統的解釋有時候再恰當不過。如果你想打破砂鍋問到底,那麼,你就必須努力學習,勤於思考,突破傳統,用最科學的方法來解釋這些東西。

上帝規則無處不在,這些規則就在我們身邊,由於司空見慣,所以沒有注意到。比如自然界裡的水遇熱變氣,遇冷變冰;人們吃飯會飽,不吃飯會餓,挨揍會疼,挨罵會惱等等,這些看上去簡單的東西,又何嘗不存在著偉大的因果規律呢?當然,上帝是神秘的,他的規則我們能知道的非常少。我們周圍的事物,看上去簡單,要想徹徹底底的解釋清楚,只有上帝。我們把上帝的規則稱為「上帝密碼」。那麼我們認知的過程就是解開上帝密碼的過程。神聖的不是上帝,而是上帝規則。

牛頓認為:「上帝給了我們第一推動就不管我們了」。

是的,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以後,就把這個世界交給了我們,我們做的好,可以繼續,做的不好,很快面臨「夭折」。在牛頓看來,我們的上帝早就把那些物理公式和數學公式弄好了,就等著我們去發現呢。所以,一些哲學家認為上帝死了,這是站在不同角度對上帝的一種認識罷了,上帝在或者不在,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重要,既然上帝不在管我們。

有人問「上帝會擲骰子嗎?」很可能,上帝把骰子一撒說:由他去吧,便不管了。也許,上帝沒有擲骰子,他經過精密規劃,然後說:就這樣了,便默默地看著他的作品。無論上帝有沒有擲骰子,我們的世界總是依靠物理變化運行著,是有規律可尋的,但是,這些規律,我們僅僅找到了一點點。就這麼一點點,也讓我們受用無窮而自豪的不得了。

也可能,我們就是上帝身上的一些小小的細胞,我們所能知道的其實也就是上帝身體某一部分的運動情況。打個比方:我們在上帝的肺部內壁,那麼,我們只能知道有空氣經常從我們周圍通過,而且氣體的流量有時候大,有時候小;我們很難知道上帝吃什麼,喝什麼?也不知道周圍的那些血管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更不知道上帝還有沒有嘴、鼻子、眼睛以及手和腳。

如果是這樣,那麼,到現在為止,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在上帝的哪一個部位。反正我們和上帝是一體的,上帝的情況會影響我們的質量,我們的好壞決定著上帝的健康程度,當然,我們如果實在太壞,上帝忍無可忍,就可能把這些細胞切除或者轉化,因為上帝必須健康,才能有這一切。當然,這樣解釋上帝,似乎比較圓滿,不容易推翻,但是與其它關於上帝的說法相悖,至少,上帝不是萬能的,他也會受到他的環境影響,只不過他的這個環境大的不可想像。而我們,不去優化自己,就會變成上帝的惡性腫瘤。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上帝給我們設了一個局,這個局的結果是什麼,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

上帝的第一推動當然不是推了一下那麼簡單。他這一下子推出來很多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神秘而有理有據,等待著我們去尋根問底。

上帝總是安排一大群絕頂聰明善於投機的人來破壞地球,然後又安排了個別老實巴交的書呆子來拯救地球。所以這個地球越來越糟糕,只有大家都變成了老實巴交的書呆子,這個地球才有救。我們應該聰明,但是不可以投機,這一點對我們是很重要的。

無論我們怎樣去探討上帝,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上帝交給我們手裡的是一副好牌,我們卻把它玩成一副爛牌,然而,即便是一副爛牌,只要遊戲沒有結束,我們仍有翻牌的機會。

巴斯德說:「對大自然越有研究,就越感受到造物主奇妙的工作。」

神秘而不可知的上帝絕對不是「神話傳說」,我們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接近上帝,等我們把一切都弄明白了,在整個宇宙中,沒有能難倒我們的事情,我們自然就是上帝。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社會,那個時候,宇宙和我們融為一體。至於我們成為上帝以後會怎麼樣?那將是又一個質的飛躍,我們和上帝融為一體,我們處於「有」和「無」之間,一切都拿得起,放得下,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我們現在所能感知的極限就是這樣的上帝。我們成為上帝以後的故事將會是另一個「版本」,我們暫時不去討論它。

上帝到底有多麼強大?上帝密碼有多少沒有被我們解開?這些問題應該交給那些偉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們來解決。作者只能說:在上帝面前,我們的路廣闊而遙遠,我們有什麼理由去自相殘殺呢?我們可以與天鬥,與地鬥,又為什麼非要與人鬥呢?一味地掠奪與競爭只能讓我們胎死腹中。

現在我們要回到我們自身,從了解我們自己開始,我們大多數人首先需要接近的是那個主宰我們「人道」的上帝,就是大打折扣的上帝。有了這個大打折扣的上帝,才有了與上帝對立的魔鬼,將來,不僅我們與上帝一體,魔鬼與上帝也是一體的,這是一個我們需要心平氣和對待的問題。

「人道」,顧名思義,就是做人的道理和規則。和「人道」相輔相成的還有一個「人德」,「人德」就是做人的品行。「人道」代表著影響我們自身健康的生存因素和喜、怒、哀、樂等情感變化因素;「人德」代表著我們人與人相互交往,共同生活的高尚的行為因素。「人道」的深層意思就是要我們即要照顧好自己,又要顧及他人,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如果我們能主動地去幫助他人,為他人著想,那就是「有德之人」。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小故事——

一個盲人經常在黑暗中提著燈籠照亮路人,有人問他:「你什麼都看不見,為什麼還在晚上提著燈籠呢?」盲人回答:「我看不到別人,別人可以看到我呀。」

照亮別人,就是照亮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道理很簡單,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

我們是一個大集體,在這個集體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但是我們如果只顧自己,不顧他人,肯定是不明智的自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當你熱愛你的國家、民族、教會、政黨的時候,你是有信仰的,但是和這個世界作對,和人類的平等,和平,自由作對,你還有信仰嗎?你還能夠保證你的國家、民族、教會、政黨不被傷害嗎?這些不僅說明你沒有信仰,還能說明你沒有教養,甚至還說明你並不愛你的國家、民族、教會、政黨。一個國家、民族、宗教、政黨的內部和平、平等、自由不是真正的和平、平等、自由。我們既然融入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同樣會影響到我們,這個世界如果一團糟,就不可能讓我們獨善其身。莊子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意思是:完美的人心裡沒有自己,神聖的人不在乎功名。如果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離上帝還遠嗎?

世界需要我們放大自我,不要因為一國、一宗教、一政黨、一財團的個體利益而破壞整個人類利益,那我們就是人類公敵。

我們都有一個古老的宗教形式的上帝――古人的宇宙知識有限,宗教和哲學的主要思想是圍繞天、地、人來進行的。我們的古人利用他們的智慧創立了合適他們當時環境的上帝。古人們雖然智慧超群,但他們畢竟不是大科學家,他們當時對上帝的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時過境遷,儘管那個古老的上帝也在慢慢地變化著,但是這種變化遠遠趕不上我們的認知變化,他的局限性慢慢地暴露出來。這就需要我們有意識地讓上帝統一化。

宗教之間的矛盾絕對不是我們發動戰爭的根源,只不過是我們發動戰爭的藉口罷了。我們想製造矛盾,就會找教會之間的「不同」,我們想聯盟,就會找教會之間的「相同」。這也正是我們自私與卑劣的地方。

我們之所以稱為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是同類,我們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不同,那些細微的差別不是我們高人一等的理由。在我們之間找不同,確實是在鑽牛角尖,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人類只能說明你知道的東西太少了,或者你根本不了解對方。人類歷史到現在也沒有證明那一個民族會比別的民族強或者差。

我們現在,為了我們相同的利益,啟動我們聰明的大腦,來找我們各個團體的相同之處吧。我們會發現,今天,比我們歷史上任何時候的聯盟理由都充足,「不同同之」我們很容易團結起來的。我們現在迫切需要抱團取暖,四分五裂只能讓我們的危機擴大化。

我們回味下馬丁·路德·金的演講:那時,上帝的所有孩子,黑人和白人,猶太教徒和非猶太教徒,耶穌教徒和天主教徒,將能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靈歌:「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聖經告訴我們,當上帝的子民團結一致,那情景將是妙不可言的。」川普就職總統演講時是這麼說的。不過,上帝的子民不應該是美國人,是全世界人,一個國家的強大是其他國家的災難;一個國家的強勢發展是地球人的災難;這種災難不完全是強大帶來的威脅,主要是那種生怕落後的競爭心態帶來的破壞。有很多社會團體認為只有自己是上帝的子民,其它都是異端,那我們的上帝還是萬能的嗎?

我們應該這樣認為:我們的上帝,是我們所有人類的上帝,是支持人類和平,統一,發展的上帝,所有那些影響人類和平,統一,發展的信仰都是魔鬼在作怪。「上帝密碼」雖然深不可測,但是我們只要努力,總有解開密碼的那一天。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現在許多的關於宇宙的說法都是一種沒有被推翻的假說而已,那麼我們的上帝也可以是一種假說,當我們把上帝完善的不能再完善的時候,我們便接近上帝了。我們的能力是有局限的,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讓上帝完美的沒有瑕疵。我們的祖宗們認為上帝是依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了人,事實上是人類依照自己的意識形態在創造著上帝,當然,這一切都可以認為是上帝的安排。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對上帝只能是猜測和想像,正因為需要我們去猜測和想像,才能更加說明上帝的神秘與強大。任何盲目崇拜上帝和盲目推翻上帝的做法都是片面的。我們現在的科技與智慧還很難完全解釋上帝。

在這裡有必要嚴肅地指出:現在真正破壞上帝意志、搗亂上帝計劃、分裂上帝思想的正是那些動不動就把上帝捧上天的教會、國家、民族和政黨。

尤其是教會,是他們讓上帝成為了他們的專利;是他們讓人們對上帝敬而遠之;他們宣傳上帝,卻有許多東西與上帝背道而馳;他們是人類憎恨上帝的始作俑者。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我們和上帝是零距離的統一體,在上帝那兒,我們的地位是相同的,我們根本不需要通過宗教這個「媒介」來接近上帝,我們更不需要把國家、民族和政黨的特殊信仰強加到每一個人的頭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神父,牧師或者佛陀。

想要比較正確的了解上帝,還是讀一下尼爾·唐納德·沃爾什的《與神對話》,會對我們有所啟發的。裡面有許多看法是新鮮的。

確實,上帝給我們的夠多,我們不能總是依靠上帝。

我們的那個「理想的上帝」,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善良。他會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微笑著看他的子民們團結在一起,一步一步地向他走來,最後,融為一體。有情感,有是非觀念的我們,這樣去理解上帝,再恰當不過。

相關焦點

  • 第六章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教學設計(1)
    第六章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①利用學習資料,學會分析並解決問題,說明人體各部分的協調動作主要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來實現。   ②通過觀察、閱讀、自學、討論和總結,描述神經系統與神經元的組成和功能。
  • 科普| 《地圖學》第二章第五節:地圖投影的選擇和變換
    科普 | 《地圖學》第二章第五節:地圖投影的選擇和變換 2020-03-0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子與細胞》第二章第一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學設計
    本節內容是第二章「組成細胞的分子」中的第一節的內容,是「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內容。本節內容是第二章的內容基礎,為本章後續的小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學習基礎。本小節的內容與初中生物的內容相比,比較複雜、抽象。
  • 第一章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1.了解人類對地球是球體形狀的認識過程,會用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等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幫助人們認識地球的模型;2.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能準確區分經緯線,理解經緯線的特點;3.學會在地球儀和地圖上正確判讀經度和緯度,初步認識經緯網。
  • 2021第二章第一節物質結構
    第二章第一節物質結構1. 主量子數n:原子核外的電子云是分層排布的 ,電子殼層可用主量子數表示。半徑最小的殼層叫 K 層( n = l ) ,最多容納 2 個電子; 第二層叫 Ln=2 的能量狀態稱為第一激發態,n= 3 的能量狀態稱為第二激發態14.
  • 提多書第二章逐節解釋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提多書第二章1/15節:「堅守主道的原則」1節 「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12節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警戒我們表面的信仰和對神沒有敬畏的心,生活仍然放蕩,要奉耶穌基督的名除去這一切的不虔誠。
  • 第七單元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1
    第七單元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1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3-14 07:28:02 [標籤:初二生物 電子課件 生物課件]說兩句
  • 《電路》課本第三章第二節知識梳理
    第三章  直流電路分析第二節  網絡定理應用
  • 《行屍走肉:第二季》第二章劇情攻略
    在《行屍走肉:第二季》第一章的故事中,玩家扮演倖存下來的小女孩克萊門蒂娜),以小克的視角來體驗末世生存的艱辛以及人心的險惡。第一章裡,玩家經歷了與前作隊友失散,被野狗咬傷,遇到盧克,被懷疑後拘禁,自己縫針處理傷口等事件,經過這些種種,讓玩家目睹了女孩小克的變化,以及末世難測的人心。
  • 《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一章第二節教材問題及課後練習答案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認識生物第二節 調查周圍環境中的生物
  • 《王者榮耀》峽谷異聞第二章完成攻略 筆記任務第二章如何完成
    導 讀 王者榮耀筆記任務第二章怎麼做?
  • 《紙上籃球》第二章第3節:真實命中率
    在球員分析的環節相對困擾小一些,我們希望有這樣一項數據,來衡量球員的得分效率。以往基礎命中率的算法,會忽略那些在三分和罰球方面有所建樹的球員。真實命中率=100%x得分/(2x(投籃出手數+0.44x罰球出手數))它的大意是每一次出手都算作一次兩分出手,來看每次出手的得分回報。
  • 《樹靈之命運》第二章怎麼過 第二章詳細通關流程
    導 讀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樹靈之命運中第二章的通關攻略,這款遊戲稍有一些難度,代入感很強,想要過關需要找到對應的物件才行,下面就給大家帶來這關的詳細過關方法
  • 少女前線偏振光第二章通關技巧 偏振光第二章攻略圖文
    少女前線偏振光第二章怎麼過?偏振光第二章中有4個關卡,分別是起偏器2、起偏器3、波導管2和光譜儀2,完成這4個關卡就可以進入第三章了。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偏振光第二章通關攻略了,還沒有順利過關的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吧!
  • 《資源豐富的海洋》第二章 「海國子民」——海洋生物
    第二章   「海國子民」——海洋生物  第一節  海洋浮遊生物和底棲生物  在淺海和深海,在熱帶海洋和極地大洋,動植物的分布是很有特色的,每個海域有每個海域的動物,不可更改。  那麼為什麼海洋動物在偌大的海洋中不能隨心所欲呢?
  • 《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教材問題及課後練習,精彩為您備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 《密室逃脫11逃出金字塔》圖文攻略第二章怎麼玩 第二章攻略介紹
    導 讀 第一章中我們目睹了怪物抓走了我們的親人,我們要通過傳送門,追上怪物救回我們的姑媽,一起來和小編繼續解密探險吧!
  • 七年級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二部分經緯線和經緯度
    七年級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的第二部分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閱讀,希望這個公眾號真的能幫到孩子們
  • 第五章人體影像解剖第二節
    第二節頸部考點1經喉咽和會厭的橫斷層1.喉咽居斷面中央,其前方有新月狀的會厭,會厭是口咽與喉咽的分界線;口咽是呼吸和消化的
  • 第二章:申論核心思維|第二節:三大原則
    第二節:三大原則閱讀申論的三大原則非常重要,因為這是考生細緻地讀,帶有目的性、精準地對可依據材料、重點材料進行的邊思考邊分析的閱讀方法。要想依據的材料中提煉出要點,必須靜心細讀,逐字逐句,不可一目十行,跳躍無序。因為在這類材料中往往隱藏著申論作答必須依據的、最有價值的信息,因此有必要逐字逐句閱讀、深入細緻地讀,才能真正提煉出材料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