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 高璇 / 任寶茹 / 趙寧宇
主演: 葛優 / 王學圻 / 黃曉明 / 範冰冰 / 海清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歷史 / 武俠 / 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0-12-04(中國大陸)
片長: 128分鐘
又名: Sacrifice
春秋時期,晉靈公不喜權臣屠岸賈(王學圻 飾)當道,且厭丞相趙盾(鮑國安 飾)專橫。趙盾之子趙朔(趙文卓 飾)雙喜臨門,不僅戰功卓著,而且妻子莊姬(範冰冰 飾)也身懷六甲。屠岸賈視之為 心腹大患,設計在朝堂上投毒,借靈公之口,滅趙氏九族。
莊姬在大夫程嬰(葛優 飾)診脈時,目睹夫君趙朔身亡,悲痛中決定生下嬰兒。此時,屠岸賈手下韓厥(黃曉明 飾)前來滅種。臨危之際,莊姬將嬰兒託付程嬰,讓他交給公孫杵臼(張豐毅 飾),後拔劍自刎。韓厥因此被屠岸賈砍傷,後者下令封城,挨家挨戶搜查嬰兒。情急之下,程妻(海清 飾)把趙孤交上。程嬰前去認領趙孤,程妻去見公孫杵臼。因封城,程妻母子被藏於影壁牆內。屠岸賈設苦肉計,逼程嬰說出嬰兒下落,相繼誅殺公孫杵臼及程妻母子。程嬰強忍悲痛,獨自撫養趙孤。韓厥在求醫時了解到真相,與程嬰結下生死同盟。程嬰攜趙孤投奔屠岸賈門下,並讓屠岸賈認下趙孤為義子。從此,展開了長達 15年的復仇計劃……
《趙氏孤兒》,算是當年首當其衝的賀歲片,陳凱歌導演的力作。
我覺得屠岸賈這個人很值得同情,首先,在片頭我並沒有看到他有多麼的壞,我只看到趙氏父子對屠岸賈三番兩次的嘲諷,甚至在君主面前頤指氣使。作為一個臣子,當然有義務去輔助國君,但是總是仗著自己是相國,媳婦是國君的姐姐,兒子是晉國的將軍張揚跋扈,這點態度總是有問題的。我不知道他們之前有什麼仇恨恩怨,反正影片沒有表現出來。而那個國君傻的像劉禪一樣,自己射了趙盾的馬還要冤枉屠岸賈,屠岸大人沒有拆穿國君,自己背了黑鍋不算還把那顆石子(貌似)給吞了。這份氣度就令人敬佩。後面他怎麼怎麼滅趙家全族,又怎麼怎麼要找到這個孤兒確實有點處心積慮。
然後程嬰帶著趙氏孤兒去當屠岸賈的門客。屠岸賈自己沒有孩子,把這個孩子作為乾兒子帶,也教了他很多。當他懷疑這個孩子身份的時候,他帶著孩子去打仗,最終沒有忍心讓孩子去送死,自己卻中了暗器。孩子也在乾爹危難的時候救了他的性命。可惜當孩子知道真相後,像所有正氣凜然的劇情一樣揮刀去殺屠岸賈。我很同情屠岸賈,當我看到王學圻在看到程勃拔劍的時候眼裡閃爍的淚光,我心裡有觸動。他可以說把自己的心血或者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這個乾兒子身上,可是他最終卻是自己仇人的孩子,還要殺了他。這讓我聯想起《射鵰英雄傳》裡的楊康,以前我就覺得楊康認賊作父沒有什麼不對,他只知道是父皇把他撫養長大,疼愛他,那個不曾謀面的親身父親又給了他什麼。對,人不應該忘本,不應該忘記自己親身父母的深仇大恨,可是養育之恩就絲毫沒有意義了嗎。好吧,在某些大環境下我不應該宣揚這種不正確的道德觀。
最終程勃親手殺了屠岸賈,故事結束了,依舊是預料之中的結局。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影片宣揚了臥薪嘗膽忍辱負重最終報仇成功大快人心的主要思想,卻讓一個真心付出的乾爹含淚而死。如果趙氏孤兒成了楊康,那這部影片的思想就錯誤了,所以他不是楊康。
從《梅蘭芳》到《趙氏孤兒》,陳凱歌這兩年的電影都呈現出虎頭蛇尾、藝術與商業彼此割裂的特點。《梅蘭芳》的第一段,說好的人太多,可見他拍《霸王別姬》時的功力並未消退。《趙氏孤兒》同樣是如此,一場宮廷喋血政變,拍得驚奇突兀卻有條不紊,讓人想起他狀態最好的時候。兩部電影中,陳凱歌似乎都在開頭過一把藝術的癮,把自己想表達的都表達了,之後便按商業的路子來,劇情、人物、情感各方面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全冒了出來。《趙氏孤兒》中對程嬰成功刻畫的部分也是陳凱歌從精英意識的角度對於人性展開的思考,就商業電影而論,陳凱歌並未能夠放下身段與大眾心理真正打成一片。而讓他完全從娛樂大眾的角度(像張藝謀那樣)拍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他也未必樂意。
如果說民做了士該做的事暗示了群眾與精英之間確實存在著人性溝通的通道,那麼接下來的邏輯未必就是在普遍人性的要求下完全抹除兩者之間的差別,或者像陳凱歌那樣隨意地從上半部藝術過渡到下半部商業,而是儘可能地理清各自的興趣和責任範圍,以謀求更深層次的結合與合作。
《趙氏孤兒》官方預告片
掃碼免費在線觀看
如果微信屏蔽網站無法觀看請保存二維碼,在瀏覽器內打開
如果微信屏蔽網站無法觀看請保存二維碼,在瀏覽器內打開
如果微信屏蔽網站無法觀看請保存二維碼,在瀏覽器內打開
長按自動識別關注BlackJoker電影資源公眾號
更多影視資源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也可以直接觀看
(如微信屏蔽網站請複製網址在瀏覽器內打開)(網址:http://dwz.date/dS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