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盡」不是陳凱歌最大的黑點,他兒子才是

2020-11-29 環京津新聞網

最近電視劇《獵狐》和《兇案現場》相繼上映。主角們沒火,劇情也沒火,倒是劇裡的反派角色們火的一塌糊塗。

由劉奕君在電視劇《獵狐》中飾演狡猾狠辣的老狐狸王柏林,而劉奕君的兒子劉怡潼在《兇案現場》中一人飾演兩角,羅華和董珂。父子倆在不同劇裡同時飾演反派,被網友們調侃別人都繼承祖傳家產,而劉怡潼卻繼承了祖傳反派演技。

同樣是星二代的郭麒麟,最近被自己的父親郭德綱捎帶上了熱搜。老郭發文讓郭麒麟拉贊助,實則是在暗示讓郭麒麟給自己添幾套京劇的行頭。自然也逃不過網友們的紛紛喊話,大林長大了也該養家了。

有受追捧的,自然就有飽受詬病的。作為近幾年崛起的星二代之一,陳飛宇的口碑似乎就沒有郭麒麟和劉怡潼那般樂觀,更有甚者評價陳飛宇,「國際上算不上一線,但國內演藝圈裡應該是超一線吧,我說的投胎技術。」確實,父親是國內一線導演陳凱歌,母親是知名演員陳紅。都說虎父無犬子,可陳飛宇的口碑對比其他星二代,落差又怎會如此之大?

繼承祖傳演技的劉怡潼

說起劉奕君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會陌生,但一定對他飾演過的反派角色們印象深刻。

除了《獵狐》中壞得單純又複雜的王柏林,他也是《偽裝者》中的王天風和《琅琊榜》中狡猾奸詐的侯爺。是個名副其實的反派專業戶。

劉奕君在17歲時出於對電影的痴迷,從而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和張嘉譯成為了同班同學。畢業後,劉奕君意外地沒有留在北京發展,而是回了老家西安,在西影演員劇團工作。那5年間沒有怎麼拍戲的劉奕君做起了編導,或許是因為放不下自己的演員夢,5年後劉奕君再次回到北京。

首次出演故事片《生死兄弟情》中的劉國強一角,就獲得了第18屆金鷹獎最佳男演員提名。可劉奕君在1991年就從北電畢了業,直到2000年他的事業才有了水花;有人說他是得罪了當時的某小花,所以被「封殺」了近十年。當然,其中故事早已不得而知,但一定是他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讓他蟄伏多年沒有放棄理想。

遭遇了多年空窗期的劉奕君,在2015年《偽裝者》中給胡歌配戲的演員有突發狀況去不了現場時,臨時救場的他飾演了「毒蜂」王天風。並且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讓這個角色成為了經典,彼時45歲的劉奕君也因此走紅。

雖然劉奕君也曾主演過多部影視作品,但觀眾們熟知劉奕君還是從「配角」開始,劉奕君總是能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在一眾主角中成功突圍,是娛樂圈裡為數不多的大器晚成的演員。曾有媒體採訪過劉奕君,總是出演反派,不會膩嗎?他答道,「不會。你仔細去看我演的反派,挨個數,每個都不雷同,這是我的追求。」

確實,王柏林與劉奕君以往飾演的反派角色不太一樣。王柏林更像是平靜的湖面下暗流洶湧,利用自己儒雅商人的形象扮豬吃老虎,忽悠了一群人。而劉奕君則是利用一些不經意的細節和微表情,去展現這個角色的內心深處的歹毒與奸詐。

如今他24歲的兒子劉怡潼,也和劉奕君一樣,走上了演員這條路。2016年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和關曉彤是同班同學。

與其他的星二代不同,劉怡潼作為演員卻一點也沒沾到自己父親的光。無論是在《劍王朝》中給李現配戲,還是《鶴唳華亭》的陸文普和《三千鴉殺》的左紫宸,飾演的大多都是翩翩公子之類的角色,無一例外的是這些角色並不出彩。主要原因在於劉怡潼的外形雖然陽光俊朗,但他的古裝扮相辨識度卻不是很高。

而在《兇案現場》中,劉怡潼一人分飾董珂和羅華兩個角色,成為該劇的最大亮點。總是戴著金絲邊眼鏡出場的劉怡潼,完全符合「斯文敗類」的反派形象;加上他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既能平衡角色之間本質的差異,又能做到不讓觀眾出戲。作為新生代演員來說,屬實難得。

而劉怡潼也因為該劇受到了更多關注。被網友們調侃別人家都是繼承了財產,而劉怡潼是繼承反派的演技和長相。由此看來,之前一直不溫不火的劉怡潼,如今踏上父親的老路演反派,未免不是一個突破口。

靠郭麒麟贊助的郭德綱

「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勢必嫉惡如仇。」這是侯耀文對郭德綱的評價。

郭德綱不僅把瀕臨滅絕的相聲給拯救了回來,更是在多年前就創辦了德雲社,讓這門傳統藝術得以發揚光大。可這些年,他歷經的辛酸卻非常人能及。

《人民日報》曾評價他:郭德綱很不容易,在傳統相聲被商業文化擠兌幾將淪陷之際,他的用功和堅持,確實也為傳統相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正是早些年的這些經歷,讓郭德綱嘗遍了世間冷暖,深知這個社會的殘酷和現實,自然對兒子郭麒麟也非常規家庭那般教育。與其他從小就在蜜罐裡泡大的星二代不同,郭麒麟更像是在「苦水」裡泡大的。

在郭德綱租不起房,也吃不上飯的時候,他只能把郭麒麟交給天津的爺爺奶奶撫養。直到郭麒麟6歲的時候,才跟著郭德綱回到了北京一起生活。郭麒麟曾在《星廚駕到》中說過,自己在6歲之前對郭德綱沒有什麼印象,幾乎都見不上面;當郭德綱踏進他家門的時候,他都認不出來那是自己的父親。

在一起生活後,郭德綱並沒有著急彌補對郭麒麟缺失的父愛。因為要和徒弟們一起生活,每天到了飯點兒動輒十幾個人,家裡就跟食堂似的,而郭麒麟是一定要等徒弟們都吃完了,他才可以去吃飯;如果孩子們淘氣一起犯錯了,第一個挨罵的也是郭麒麟,並且人越多的情況下,郭德綱罵得越狠;郭麒麟身上從小也沒有零花錢,想買什麼東西也不敢跟自己的父親張口;想吃什麼一定會先過問家裡的長輩,「這個我可以吃嗎?」

以至於有一次,欒雲平去看望郭德綱,在家裡隨手拿起一包餅乾拆開了就吃。郭麒麟看見了就問,「哥,我吃一根兒是不是也行啊?」欒雲平詫異道,「這是你家東西,你在這翻著跟頭吃,我都管不著你。」在一邊的郭德綱說,家裡的好東西從來是給外人先吃的。郭麒麟的成長經歷就如郭德綱所說,用「悲慘」來形容,都一點不誇張。

郭麒麟比郭德綱要出息點,直到初三才萌生了退學說相聲的想法。但按照相聲界的規矩,郭麒麟不能跟自己的父親學藝,所以郭德綱便把郭麒麟託付給于謙,可這也並未減少郭德綱對兒子的打壓式教育。在郭麒麟剛學相聲的前四年,德雲社的每一場演出他都得上臺說一段,但因為舞臺經驗少,出錯也是在所難免,卻在每次出錯後都會遭到郭德綱的一頓臭罵,以至於舞臺曾一度成為郭麒麟的噩夢。

在2012年,郭麒麟在嶽雲鵬的專場上助演,結果卻演砸了。回到家後,郭德綱不僅把郭麒麟罵到了半夜,更是讓郭麒麟發文向觀眾們道歉。之後郭德綱轉發該道歉文並附上非常嚴厲的詞眼,「蠢子無知,糊塗至極。」這無疑是當著千萬網友的面教育自己的兒子,讓郭麒麟又談何尊嚴?

有人說,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未免過於嚴苛。但於公於私,郭德綱都不得不充當一個嚴父的角色。於私,在郭麒麟懂事的時候,郭德綱就已經小有名氣了,他看多了恃寵而驕的孩子最終誤入歧途;於公,郭德綱作為班主,手裡管著上百號人,而郭麒麟加入德雲社,無疑就是標杆似的存在。如果對兒徒的態度,是打也打得罵也罵得,卻唯獨只對自己的兒子溫聲細語,徒弟們又會怎麼想?

時至今日,被嚴苛窮養大的郭麒麟,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大眾的認可,「郭德綱兒子」也只是他身上諸多標籤之一。在由郭麒麟領銜主演的話劇《牛天賜》迎來最後一場演出時,郭德綱未曾打招呼就偷偷坐在觀眾席看完了整場。最後謝幕時郭麒麟看到突然出現的父親愣了神,待反應過來後,二話不說就抱著郭德綱哭了起來。

無論在外人面前是多麼風光多麼堅強,在自己的父親面前,他也還只是個20歲出頭的少年。現在的郭德綱也學會逐漸放下嚴父的形象,在社交平臺上對郭麒麟隔空喊話讓他給自己拉贊助,這無疑是對郭麒麟的一種認可。而德雲社少班主的稱號,對於現如今越來越沉穩大氣的郭麒麟來說,他自然擔得起,更是實至名歸。

陳凱歌帶不動的陳飛宇

1993年,電影《霸王別姬》如同春日裡的一道驚雷,震撼了當時的中外電影圈。張國榮飾演的一代名伶風華絕代,至今都可堪稱為經典。而該片本身也創造了無數佳績,不僅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也創造了本土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更是獲得了多項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為該片執導的陳凱歌自然也水漲船高,一躍成名為國際知名導演。但現在提及陳凱歌,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他的「江郎才盡」。因為自《霸王別姬》後,他再也沒有一部能拿得出手的作品。

陳凱歌曾放言:五年後再看無極。可《無極》和《道士下山》雖然畫面的每一幀都美到都可以當桌面壁紙,但也架不住觀眾們紛紛在豆瓣吐槽電影的故事情節鬆散的像一盤沙。2018年的一部《妖貓傳》,陳凱歌將大唐的繁盛推到最高點,用電影畫面給我們繪製了一幅無比精美的盛唐浮世繪,可依然逃不過電影敘事性差的老毛病。

《妖貓傳》畫面固然精美,但這也只是評判一部電影是否為佳作的標準之一。前半段都在描述白居易、空海等人的故事,後半段畫風突變主角就變成了玄宗、楊玉環,還莫名加了支線人物。讓人搞不懂電影最後到底想表達什麼?陳凱歌又怎麼敢這樣講故事?

而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白晝流星》單元,是陳凱歌父子首次聯手製作,再加上有了新晉小生劉昊然的加盟,應該是很多人原本最期待的一個單元。但最終呈現出的效果,是陳凱歌濃濃的上流社會救世主的心態和渾身的優越感,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到很多觀眾說這個單元太「尬」的點評,更是有網友評價,「看了《白晝流星》,才明白為什麼高考作文不讓寫散文。」

其次就是演員的問題,憑什麼陳飛宇作為一個新晉演員,才剛剛選擇了美國籍,就來參演中國的獻禮片?還不是因為導演是自己的父親陳凱歌。陳凱歌捧子心切,已經明顯到眾所周知。不同於那些沒有背景的新人演員,想要爭取到好資源,需要大量的作品和口碑累積。作為名導的兒子,陳飛宇的影視資源一直都讓人分外眼紅。

第一部作品就是自己父親執導的《趙氏孤兒》,在該片中客串少年時期的「王」。出道後不僅能與老戲骨們同臺搭戲,更是一口氣拿下兩部電影的男主。可結果呢?陳飛宇在《將夜》中的演技被吐槽主角的面癱演技,拉低了整部電視劇的檔次,簡直不忍直視,參演的其他角色也有著一樣的毛病。

即便自己的父親是陳凱歌,如今也得背著「江郎才盡」和「爛片之王」的標籤行走江湖,更何況還要帶上自己初出茅廬的兒子陳飛宇。再加上陳凱歌似乎也不太明白,強捧灰飛煙滅的道理,長期以往下去,未免不是在適得其反的路上越走越遠。至於陳飛宇主演的新片《皓衣行》,建議原著黨們還是不要抱有太大期望,畢竟演技這個東西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雖然星二代們生來就繼承了父母的熱度,從不缺乏關注度。但就像郭德綱說的,一個猴一個栓法,無論是繼承了自己父親長相和反派演技的劉怡潼,還是被自己父親強捧的陳飛宇,都還只是活在父母的光輝之下。而涉足於綜藝、影視、話劇、歌曲各行各業,遍地開花的郭麒麟;正如他所說,在一個別的領域,自己父親插手不了的領域,他有點樣了,還讓父親看見了。這樣的郭麒麟,無疑是正在崛起的這批星二代中,最耀眼的那一個。

相關焦點

  • 一部不如一部,陳凱歌拖後腿?7個單元中他的《白晝流星》最差?
    今年的國慶檔可以說競爭那是相當的激烈,畢竟《祖國》票房突破16億遙遙領先,《機長》《攀登者》緊隨其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還是《機長》已經是突破了14億的成績,《祖國》毫無意外地成為了今年最大的贏家,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事情,畢竟7位導演各自執導7個單元,不僅僅電影表現上面風格迥異
  • 陳飛宇美籍卻演愛國檔,父親陳凱歌遭質疑
    今年的國慶電影界可謂是熱鬧非凡,各個愛國大片質量都很高,讓觀眾飽足了眼福,其中一個電影很受爭議,有人說它拍得好,也有人對這次陳凱歌的新作嗤持有不同的態度。《白晝流星》這個片段作為整部電影的壓軸片段在播出之前就受到很多的關注。
  • 陳凱歌非常想帶陳紅上《金星秀》,金星一句話就打消了他這個念頭
    最近,我關注到了一則消息,就是陳凱歌導演的前妻洪晃,帶著她的混血兒子在直播帶貨。作為一個敢說敢做,絕對強勢的女強人,人到中年被逼上走直播這條路,也是挺讓人感嘆的。她從來就算不上美女,此時更是比年輕的時候蒼老了很多。但洪晃的一生都和陳凱歌脫不了干係,我們習慣叫她「陳凱歌的前妻」。
  • 陳凱歌舉報吐槽自己的up主!律所聲明,主要舉報人身攻擊言論
    近日,陳凱歌舉報吐槽自己的up主一事鬧得沸沸揚揚。面對這一事件各個網友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丁太升說道,「陳凱歌最要命的問題在於他作為一個導演,自《霸王別姬》之後的作品一部不如一部,卻又自視過高,不能容忍任何的批評意見。批評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但在一些文化傳統中,卻被不斷汙名化,視之為洪水猛獸。明星們如此,粉絲們如此,陳凱歌亦是如此。」
  • 陳凱歌被刁難當場黑臉,導演水平多次下滑,真的老了嗎?
    難道陳凱歌真的江郎才盡了嗎?在《演員請就位》最新一期中,陳凱歌組明道、牛駿峰和炎亞綸表演完以後,評委劉儀偉進行了一番非常專業的點評,劉儀偉也算是這個行業中的老戲骨了,不僅演技了得,而且他同時也是主持人、廚師,可以說劉儀偉無論做什麼業務能力都是非常強的,自然有資格去點評任何人,不過劉儀偉的「嘴毒」也是向來出名,在這次也沒有放過陳凱歌,對他刁難一番,他表示看過陳凱歌的所有電影,但是陳凱歌基本不用新人
  • 陳凱歌自導《白晝流星》力捧兒子,陳飛宇卻反被爹「坑」?
    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導演陳凱歌拍攝的《白晝流星》一段,不僅委任妻子陳紅作為製片人,同時還讓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與劉昊然同臺搭戲,真可謂是「上陣父子兵」,一家子忙活得不可開交。當然陳凱歌的意圖也無可厚非,畢竟是親兒子,當爸的總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陳飛宇多提供一些機會。更何況陳飛宇今年才19歲,能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並不算多,可謂是初出茅廬,確實需要得到更多的角色,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中去證明自己。
  • 《白晝流星》獲差評,劉昊然做陪襯,陳凱歌捧兒子太明顯?
    但是總導演陳凱歌的壓軸作品,卻讓很多人嗤之以鼻。因為《白晝流星》內容太過空洞,缺乏真實性等漏洞,也讓陳凱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因為這樣的影片,更多的是反應生活,歌頌歷史,唱響時代的華麗章篇。而陳凱歌卻將它凌駕於藝術之上,讓很多人云裡霧裡的看不懂,往往紛紛吐槽是一個敗筆。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節目首播過後,除了演員間的表演和演技PK外,最大的看點顯然集中在導演身上。在這場表面上看是演員間的角逐,實際是導演間之較量的修羅場中,郭敬明被戴上了「擅詭辯」的帽子,陳凱歌則成為那個「最擅長調教演員的導演」。
  • 97年陳凱歌的家就很奢華,妻子似倪萍翻版,長期穿鞋不穿襪子
    提到陳凱歌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了吧?導演過很多知名的作品比如:《黃土地》、《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等作品。陳凱歌在國內的電影史上有著濃厚的一筆,尤其是《霸王別姬》可謂是一個時代的高度。陳凱歌的感情也是比較豐富的,陳凱歌一共經歷過三段感情,其中第一段感情是在1987年,第三年陳凱歌與洪晃在美結婚。第二段感情是與倪萍,兩個人的進展的比較迅速,在和洪荒離婚的當年就和倪萍同居,只是兩個人終究有緣無份,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第三段感情則是與陳紅,兩個人在96年的時候在美國結婚。
  • 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
    那是因為你不懂,陳凱歌的浪漫。今年的國慶檔與往年不太一樣,最特別的就屬《我和我的祖國》了,這部由管虎、張一白、薛曉路、徐崢、寧浩、陳凱歌、文牧野七位國內一線導演拍攝的短片集在國慶檔期收穫了22億多的票房,僅僅一周就超過了5000萬的觀影人次,而這些單一影片產出的票房數據是去年國慶檔的票房總和。
  • 律所回應陳凱歌舉報up主:包容作品評價,不容忍人身攻擊
    事情的起因是,多名以電影吐槽為主要產出的up主在互通消息後,與陳凱歌導演相關的視頻被悉數舉報。之所以會想到其他人,是因為部分up主被舉報的視頻標題和自己的作品對不上,最後其他up主「認親」成功,這才引發關注。除了舉報人數眾多,焦點之二是則是文案直接複製粘貼,最重要的是陳凱歌曾經說過「我接受對我的電影的一切評論」,因此被指為雙標。
  • 拍《白晝流星》的陳凱歌有多任性
    他問年輕的助理。助理語塞。直到寫文章,助理才湊出這樣的答案,「縱使我們不曾經歷時代動蕩,但青春裡的糾結、迷茫、悲喜都是所有人共有的。每個人的青春都值得懷念。」答得很好,可惜陳導沒機會聽到。插一嘴,新上線的一檔綜藝節目裡,陳凱歌與趙薇並行,同以導演身份,在一堆年輕演員裡指點江山。還成了同事不是?
  • 陳凱歌無法生育陳紅卻懷孕,倪萍伺候5年終被拋棄!
    陳凱歌導演的作品我們今天就不多做出評價了,畢竟藝術的事不是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一樣的,隨著陳導出鏡率的升高,關於他的個人感情問題,也是避不開的話題,加上還有金星的爆料,關於那個「從此之後我們就是人上人了」的說法,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人就是陳凱歌,我倒是覺得,這個問題也只是個人的感覺,並沒有觸及到個人的原則問題,總是拿出來爆料說事,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呢?
  • 馮小剛對陳凱歌當年的評價,很有意思
    左為田壯壯,右為陳凱歌1978年,在陝西一家紡織廠當了7年搬運工的張藝謀,帶著一包水煮雞蛋以及60幅攝影作品,偷偷地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然後被破格錄取。和他同時進入北電攝影系的,還有顧長衛。顧長衛考北電的理由很簡單:「我覺得這就是找工作的一個機會。」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我才讀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
    52年出生的陳凱歌,見證著新中國幾十年來的風雨兼程。14歲的時候,陳凱歌經歷了《相遇》裡《人民日報》號外漫天飛舞的情景。他將其形容為「一生中最激動的一次經歷」。後來陳凱歌被派去上山下鄉,到了雲南插隊,他在那裡真正目睹了底層百姓的現實生活。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七個最差?劉Sir的點評很到位
    在七位導演中,陳凱歌是比較受爭議的一個了。很多觀眾甚至說,他的《白晝流星》是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而陳凱歌用兒子陳飛宇更是電影的一大敗筆。對於沃德樂兄弟倆去抬景海鵬的部分,的確很超現實。在現實的情況下,別說讓沃德樂兄弟去抬航天員了,就是像沃德樂他們那樣騎馬追迎接他們的車隊,估計都不可能!
  • 郭敬明回應節目中落淚,《白晝流星》後的陳凱歌教會了他什麼?
    《白晝流星》這個環節對於大家而言再也熟悉不過了,從之前《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之後,《白晝流星》這個環節一直處於爭議中,大家都認為陳凱歌這回是捧出了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而忽略了對於自己藝術的最終追求。對於《白晝流星》這個環節,缺少的更是一些現實元素。
  • 假如陳凱歌來拍 《小時代》
    龐家老爺膝下唯有兒子正達和女兒如意,正達妻子秀儀的弟弟鬱忠良到蘇州投靠姐姐。忠良始終受姐夫侮辱,便偷偷用鴉片毒廢了姐夫,逃出了龐府。當然,我做這種類比既不是為了給郭敬明抬咖,也不是為了羞辱陳凱歌,實際上,他和郭敬明確實是有那麼一點相似之處的。
  • 陳凱歌夾帶「私貨」太嚴重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才過去5天,票房已經突破了整整15億!看來大家國慶假期都在扎堆看國產片,愛國情緒也是非常的高漲。這部片子可看性確實非常的強,既能感同身受我們國家逐步的發展和強大,一張電影票的票價又能看7個故事,可以說是很值了。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2019即將過去,今年國產電影的最大勝利是在主旋律電影上的成功探索。電影市場上出現了《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佳作。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聯合創作,講述新時代的七段故事。偏偏陳凱歌就喜歡寫這樣的人,因為這個時代需要「平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