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女婿斯坦福醫學院教授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華人女婿斯坦福醫學院教授獲諾貝爾化學獎 (5/8)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10月10日上午,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李嘉誠中心,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醫學院分子細胞生理學教授布萊恩·科比爾卡教授與新聞媒體見面。科比爾卡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與美國杜克大學羅伯特J·勒夫科維茲教授分享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圖為史丹福大學校長(左)、科比爾卡(中)和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主任。中新社發 劉丹 攝

發布時間:2012-10-11 09:23:52 【編輯:周維】

華人女婿斯坦福醫學院教授獲諾貝爾化學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看見納米世界,三位科學家因超解析度顯微鏡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4年10月8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三位科學家因在超分辨螢光顯微技術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不過,諾貝爾化學獎的揭曉,意味著此前由知名數據機構湯森路透預測的四位華裔熱門科學家無一上榜。       湯森路透集團主要根據學術論文引文等數據來預測可能的獲獎者。美籍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是進入名單的4名華人學者之一,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他的入選原因是對納米光子學的貢獻,包括研製出第一個納米導線雷射器。
  • 1986年10月15日 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1986年10月15日,李遠哲博士榮獲該年諾貝爾化學獎,為炎黃子孫增添了光彩和榮譽,美國華人引以自豪。李遠哲是繼美國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之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美籍華人。他也是第一位獲得這項獎金的原籍為臺灣省的科學家。1936年,李遠哲出生在臺灣新竹縣,父親李澤藩是一位八十高齡的臺灣老畫家。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10月15日——華人科學家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他是第一位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但作為著名的科學家,他在華人世界了他的口碑很一般。
  • 一文讀懂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獲獎者是居裡夫人的女婿
    根據諾貝爾的遺願,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化學領域做出最重大發現或進展的人」。1943年,匈牙利化學家喬治·德海韋西獲諾貝爾化學獎。35歲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獲獎時只有35歲,他是我們所熟知的居裡夫人的女婿。1935年他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做出的貢獻而獲獎,同時獲獎的還有他的妻子,伊倫·居裡。令人惋惜的是,由於缺乏防護,伊倫·居裡長期受放射性射線輻射,後因急性白血病不到60歲就與世長辭。
  •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歷史上的今天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3-09-10 16:1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錯失2017諾貝爾醫學獎:華人科學家的遺憾與期望
    該獎項是諾貝爾各獎項中頒發次數最多的,也是華人科學家獲獎最多的諾貝爾獎項。今年的物理學獎又將花落誰家呢?華人錯失生理醫學獎 但貢獻令人矚目在10月2日上午11時30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以表彰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
  • 「DNA修復」獲諾貝爾化學獎
    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土耳其雙重國籍的科學家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和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複方面的貢獻。
  • 2015諾貝爾化學獎公布!DNA修復術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宣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5年諾貝化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託馬斯·羅伯特·林達爾(Tomas Robert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和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以表彰他們發現DNA修復技術。
  • 剛才,兩位女科學家獲的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至今已頒發了一個多世紀。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1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111次。因戰爭等原因,有8個年份未頒獎,分別為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貝爾化學獎,華人科學家張峰無緣獲獎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科學家Emmanuelle 圖片來自諾貝爾獎官網 2012年,在調查鏈球菌細菌的免疫系統時,
  • 「基因剪刀」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竟然缺了張鋒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給了「基因剪刀」,法、美科學家卡彭蒂耶、杜德納獲此殊榮。本來,獲獎名單中應該還有一人,那就是張鋒。遺憾的是,張鋒的名字沒有出現。張鋒有基因編輯第一人之稱,張鋒沒有與卡彭蒂耶、杜德納一同獲獎,很多人感到不公平。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受聘天津大學名譽教授
    圖片來源:天津大學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麗霞)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今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舉行。記者了解到,弗朗西斯·阿諾德是世界著名女性科學家,現為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化學工程教授,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曾於2011年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Charles Stark Draper獎項,2013年獲歐巴馬總統授予的美國國家技術與創新獎,是美國最早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三院院士」稱號的女性科學家。
  • 與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的華人張鋒,卻因為專利已坐擁百萬
    我們今天看一下張鋒和諾貝爾化學獎為什麼失之交臂了。要知道,雖然這兩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實至名歸,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諾貝爾化學獎。當然,與這次諾貝爾獎遺憾擦肩而過的人不止一個,總共三個。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人錯過了。
  • 首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居裡夫人|...
    上海交大女科學家王穎教授:女性完全可以做出和男性一樣重要的貢獻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首次同時授予兩位女性科學家。在這之前,只有5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是大名鼎鼎的居裡夫人,她於1911年與丈夫一同獲獎,第二位獲獎女性則是他們的女兒。
  • 「基因魔剪」原創者獲諾貝爾化學獎,華人學者張鋒與之無緣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科學家埃馬紐爾·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共同獲得這一獎項。這兩位科學家發現了基因技術最鋒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臺媒:臺灣女婿獲諾貝爾獎 嶽丈曾獲同獎項提名
    臺媒:臺灣女婿獲諾貝爾獎 嶽丈曾獲同獎項提名     吳中書認為,3學者獲獎是「實至名歸」,他並透露,漢森是中經院創辦人兼首任院長蔣碩傑的女婿。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John B Goodenough,英國化學家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化學家Akira Yoshino,以表彰這三位「鋰電池之父」為鋰離子電池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 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曾獲李嘉誠捐助!基金會:李生高興落淚
    今年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其中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與李嘉誠甚有淵源,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科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道納(Jennifer Doudna)同為李嘉誠基金會捐助的研究所教授。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第5位女性獲該獎項
    新京報快訊(記者謝蓮)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弗朗西斯·阿諾德、美國密蘇裡大學的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格雷戈裡·溫特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