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0-11-27 OFweek維科網

他們的研究工作,為一個無線的、可擺脫化石燃料的世界奠定了基礎。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John B Goodenough,英國化學家M 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化學家Akira Yoshino,以表彰這三位「鋰電池之父」為鋰離子電池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諾貝爾官方評價道:「他們的研究工作,為一個無線的、可擺脫化石燃料的世界奠定了基礎。」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職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的M Stanley Whittingham發明了鋰電池。他採用硫化鈦作為正極材料,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製成首個鋰離子電池。

而John B Goodenough則是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他還領導項目組發明了可以量產的鋰離子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這位97歲高齡的科學家還打破了諾貝爾獎得主年齡最高紀錄。

在他的引領下,其項目組與SONY公司合作開發出基於碳材料正極和鋰鈷氧LiCoO2材料負極的可充電離子電池,也就是目前廣泛採用的鋰離子電池技術。

另一位諾獎得主Akira Yoshino在1983年提出如今眾所周知的鋰離子電池專利申請,他將鋰電池變得更為安全、高效和可靠。

Akira Yoshino採用聚乙炔的安全導電塑料代替了陽極上不穩定的鋰金屬,並在反應層之間引入一種基於聚乙烯的熱敏膜。當電池過熱時,薄膜會融化並起保險絲的作用,以阻止整個結構著火。這是第一個進入市場和消費用的鋰離子電池設計。

自1991年鋰電池首次投入市場以來,鋰電池已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在不久的未來,人類或將進入無化石燃料社會。

以下是三位「鋰電池之父」的簡介:

John Goodenough(1922)

美國固體物理學家,美國國家工程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古德伊納夫於1951年、1952年分別在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在麻薩諸塞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任職,為數字計算機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AM)開發奠定了基礎。

離開麻省理工學院後,1976年至1986年,他加入牛津大學,任無機化學實驗室主任。在此期間,古德諾夫發現將鈷酸鋰用作電極,可以顯著提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他的諸多發現成為了後來鋰電池工業的奠基。他於 1986 年加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教和進行科研至今。去年,95歲高齡的古德伊納夫還帶領團隊研製出了首個全固態電池。

Stanley Whittingham(1941)

1968年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惠廷厄姆博士前往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他於1972年至1984年在埃克森美孚研究與工程公司工作。之後他在斯倫貝謝工作了四年,隨後成為賓漢姆頓大學的教授。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開拓者,惠廷厄姆一直被媒體預測為諾貝爾化學獎熱門人選,科學界對他奪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呼聲一直很高。78歲高齡的惠廷厄姆目前仍和古德伊納夫一樣,工作在鋰離子電池研究的第一線。

Akira Yoshino(1948)

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現代鋰離子電池(LIB)的發明者,曾獲得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與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以及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表彰。吉野彰出生於1948年,1972年獲得京都大學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在日本大阪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任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名譽研究員、日本名城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鋰電池之父們獲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拿起手機致敬!
    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
  • 鋰電池之父等3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900萬瑞典克朗獎金
    來源:央視網瑞典當地時間10月9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和吉野彰,以表彰他們「開發鋰離子電池」的貢獻。通過獲獎者的工作,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奠定了無線、無化石燃料社會的基礎。20世紀70年代初,獲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M.斯坦利·威廷漢在開發首個功能性鋰電池時就利用了鋰的巨大動力來釋放其外部電子。2019年化學獎得主約翰·B.古迪納夫將鋰電池的潛力提高了一倍,為功能更強大、更有用的電池創造了合適的條件。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鋰電池之父」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鋰電池之父」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3位科學家,分別為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宣布之後,諾獎官網上發布了一篇名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的文章。文章指出,鋰離子電池作為質量輕、可充電的強大電池,被應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汽車等領域,遍布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預測:鋰電池之父有望獲獎
    Goodenough是鋰電池之父,他使鋰電池體積更小、容積更大、使用方式更穩定,從而實現商業化,同時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林風 (安陽工學院)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初識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著名科學家艾爾費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自1901年起開始頒發。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給了「鋰電池之父」等三位科學家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斯坦利·惠廷漢姆(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吉野彰教授,三位的獲獎理由是:為鋰電池的發展所作的貢獻。
  • 97歲「鋰電池之父」等三位科學家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M.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鋰電池作為最主要的可攜式能量源,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鋰電池,就不會有如今的可攜式穿戴設備。鋰電池產業已經接近年產幾十億美元,為人類的日常活動提供動力。鋰電池還曾和電晶體一起被視作電子工業中最偉大的發明。97歲的二戰老兵Goodenough也成為史上最年長的諾獎得主。
  • 2019諾貝爾化學獎揭曉,他們是鋰電池發明者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 安倍發推特祝賀吉野彰獲諾貝爾化學獎
    海外網10月9日電 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安倍在推文中寫道:「恭喜吉野博士獲諾貝爾化學獎。鋰離子電池在手機等都會用到,改變了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我為此感到驕傲。期待你取得更大成就。」吉野彰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他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旭化成公司研究員,旭化成株式會社吉野研究室室長,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專業特命教授。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化學獎,A股鋰電行業公司已近百家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發展」的貢獻。現年97歲的古迪納夫也刷新了諾貝爾獎的獲獎年齡紀錄。
  • 2019諾貝爾化學獎: 二戰老兵的傳奇人生
    鋰電池作為最主要的可攜式能量源,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沒有鋰電池,就不會有如今的可攜式穿戴設備。鋰電池產業已經接近年產幾十億美元,為人類的日常活動提供動力。鋰電池還曾和電晶體一起被視作電子工業中最偉大的發明。97歲的二戰老兵Goodenough也成為史上最年長的諾獎得主。
  • 「鋰電池之父」古迪納夫:他97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30歲之前只選修過兩門化學課、57歲才轉向電池研究、9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位諾獎得主近日引爆了整個媒體圈。 12月1日,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化學獎得主之一的約翰·古迪納夫是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鋰電池之父成諾獎最年長得主:97歲坐輪椅領化學獎
    12月10日,2019年度諾貝爾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現場出現令人為之動容一幕,現年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坐著輪椅上臺領取化學獎。
  • 鋰電池得以大規模商用,離不開這三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貢獻
    來源:鈦媒體摘要: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發布,美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漢姆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因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而獲獎。鋰電池的發明,是電子信息與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基石。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鈦媒體註:10月9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發布,美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漢姆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因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而獲獎。
  • 最勵志老爺爺,97歲「鋰電池之父」成最高齡諾貝爾獲獎者
    //「養老這件事」//日前,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聯合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惠廷漢姆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是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發明人,鋰離子電池的奠基人之一,通過研究化學、結構以及固體電子/離子性質之間的關係來設計新材料解決材料科學問題,被業界稱為「鋰電池之父」。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John B Goodenough,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鋰電池之父,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曾獲2001年 Japan Prize,2009年 Fermi Award,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和2014
  • 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北歐時報連線提問獲獎者吉野彰教授
    北歐時報:在過去的100年內,只有5位女性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你覺得原因是什麼?你對這個現象有什麼看法嗎? 化學家:我覺得原因是,很少有女性在大學裡做頂尖水平的研究工作,在各個領域都是這樣,甚至在瑞典也是。但做頂尖水平的研究工作的女性正在增加,所以這意味著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女性獲諾貝爾獎。
  • 三位鋰離子電池研究者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新華社 鄭煥松 攝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英裔美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與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共同獲得此獎,以表彰他們在3位科學家研發的鋰電池,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自從1991年首次進入市場以來,鋰電池就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它可以儲存大量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使無化石燃料社會成為可能。約翰·古迪納夫是美國固體物理學家,是二次電池產業的重要學者。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第5位女性獲該獎項
    新京報快訊(記者謝蓮)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弗朗西斯·阿諾德、美國密蘇裡大學的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格雷戈裡·溫特爵士。
  • 「鋰電池之父」獲2019諾貝爾化學獎 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
    10月9日,從瑞典皇家科學院傳來消息,「鋰離子電池之父」約翰·巴尼斯特·古迪納夫等3人,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說,「鋰離子電池自1991年進入市場以來,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為無線、無化石燃料的社會奠定了基礎,為人類帶來了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