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太易先生語音,或有錯漏,請以先生將來正式出版為準。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道家園羲黃講堂,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古老而常新的道學與當代前沿科學的關係,科學包含的門類很多,當然包括了時下比較熱門的量子物理,這是微觀層面認識世界的工具,但是不僅僅這個範疇,還包括了經典物理,這是宏觀層面認識世界的方法;還有化學、天文學、生物學、人工智慧等等。所以,這個課題是個系列課,會不斷更新。
關於道學與科學的對比,非常有意義,因為目前社會,科學是最強勢的文化,不管公眾還是學者,不管東方還是西方,科學是所有學科裡面最耀眼的顯學,以致掩蓋了其他所有學科的光芒,所有學科不再有學科定義,統統歸於科學的名下;乃至在部分人眼裡,科學等同於正確,等同於真理,一件事情,不是科學,則不正確——這樣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有個故事——在某個時期,有人對古詩詞進行研究,當讀到李白的詩詞的時候,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哎呀,科學家就去廬山,去測量瀑布的長度,沒有3000尺啊,於是發表學術論文,說李白的詩不科學——或許是笑話,或許是事實。
此時,我們有必要分析,到底什麼是科學的準確的定義?在我發表我的看法之前,先引用著名物理學家費恩曼的一段話,他說:「如果一件事情不是科學,這並不一定不好。例如,愛好就不是科學。所以,如果說某件事不是科學,這並不意味著其中有什麼錯誤的地方,這只是意味著它不是科學而已。」
費恩曼是美國卓越的物理學家,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費恩曼甚至說:「按照我們的觀點,從數學不是一門自然科學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不是一門科學。它的正確性不是用實驗來檢驗。」他還說:「科學的原則——或者簡直可稱為科學的定義為:實驗是一切知識的試劍石。實驗是科學『真理』 的唯一鑑定者。」這是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標準的科學家對科學本身的理性的謹慎的負責任的定義,它是帶有普遍意義的。
科學,只是人類已有的不同學科裡面的一種,它的特徵是理性化、邏輯化思維,科學在原始意義上,具有「分科而學,分門別類地治學」的含義;以邏輯思維及儀器工具不斷地對事物進行細分——這也是科學一大特徵。所以,直到今天,科學的子學科還在不斷增加,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鴻溝也在不斷增大。科學具有嚴謹的定義,不是什麼學科都屬於科學的,因此,將科學定義為「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事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這就是典型的民眾意義上一廂情願的定義。如果這樣定義,他的誤區是:把邏輯化的理性思維當做人類認識宇宙、自然的唯一工具,但是,人類大腦,人類的人心 ,不僅僅只有邏輯思維、理性思維一種啊?甚至在道學的高度,理性思維只是識神的升華,還不是大腦核心的功能——現代心理學及腦科學也證明了這一點,人類的意識,有顯意識、潛意識及無意識等層面,在潛意識和無意識層面,顯然不是理性思維的管轄範疇了。因此,將科學定義為「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事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這個定義的本身,就非常的不科學,沒法得到實踐的驗證——用剛才引用的費恩曼的話來說:實驗是科學『真理』 的唯一鑑定者——公眾意義上的關於科學的定義,顯然不符合實踐的檢驗,是非常的不科學的,更不道學。使用這樣的不科學的定義,很容易出現偷換概念,比如,當我們需要讚美科學的時候,就用上述定義,但是當某些人要否定部分學科的時候——比如說要否定中醫,否定易學——就撇開上述定義不談,直接使用學術意義上的科學標準——這樣的套路,是某些小人否定傳統文化的時候常用的伎倆,也是公眾最容易被誤導的地方。
從根本的角度看,人類的大腦功能,是一切文明得以生發的基礎,也是一切學科得以建立的基點,就好像,在小狗小貓眼裡,是無所謂學科的分類的。不同的大腦功能類型,催生不同的學科,這不是主觀,而是客觀。當科學發展到量子力學層面,先進的儀器,早已把人類思維的客觀性展示出來,科學家把大腦活動時產生的腦波用α、β、δ、θ等來表示,而波粒二重性表示:腦波也是具有物質基礎的。因此,人類大腦功能,是所有學科得以建立的客觀基礎。
其實,道學認識大腦功能,其深度和廣度都是當代科學所無法比擬的。
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元神和識神兩大塊,其中元神分先後天,有特定的卦象和數學描述;識神的劃分更細,有可以分為7—9種之多,當然也有特定的卦象和數理來描述,更重要的是,這個理論經過了長期的實踐檢驗,比如說中醫,比如說各類術數,特別是道學龐大的各類修煉之術,都是以元神功能來指導,他們具有系統性、整體性、一元性等等特徵,其表達的語言符號有天幹、地支、八經卦,六十四卦、爻、銖等等符號,這個系統,顯然超越的科學的範疇,而且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因此,需要定義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毫無疑問,「道學」就是最合理最有歷史淵源的概念。
道學所運用的大腦功能,屬於人類最深層次的最高級的思維——甚至是超越的思維這個詞的定義,它是無思之思,無意之意,無心之心,這個心,是其他任何思維的根本出發點及核心,因此,以元神為核心建立的學科——道學,無疑是科學的本體。他和哲學還不同,因為哲學是二元的、思辨的,更不具備如此精密的象數理及人體自身修煉實踐的基礎。把屬於道學的子分支——如中醫、奇門遁甲、風水、丹道、太極拳等等,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是不符合人類思維的客觀規律的,更不符合事實,是個誤入歧途的一廂情願的錯誤方法論;相反,用道學指導科學,則可以解決科學本身日趨分裂的尷尬局面,科學與人類、科學與自然,科學內部的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等等,他們在當代,日益呈現出趨向分裂的趨勢,並且裂痕日漸增大;往深處說,科學研究在近代,已經出現瓶頸,在當代日趨明顯,經典物理與量子物理的不兼容,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愛因斯坦窮其一生,也沒有找到可以兼容兩者的大統一理論——實際上這個問題在道學領域並不困難。以道學指導科學,這才是符合人類思維根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要想整合、升華的唯一出路。這個思路,也是我們接下來的分享的指導思想。
量子力學是建立在經典力學之上的對自然現象的更深入的認識。要想較好的理解量子物理裡面的各種概念,必須得對經典物理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物理學發展到17世紀世紀,在文藝復興的思潮浸潤之下,當時的英國是各種科學學術的核心,在這裡,科學的理性的光芒逐步衝破了神學的黑暗,悄悄的萌長出一朵奇葩——牛頓。
牛頓的物理學成就,集中表現在他於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此書第一次系統提出力學三大定律,構成了經典物理的基石,後來物理學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不同程度建立在這三大定律之上,以至在愛因斯坦出現之前,物理學家嘆息,「19世紀已將物理學大廈全部建成,今後物理學家的任務就是修飾、完美這座大廈了。」即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現,也只是對經典物理的某種程度的修改,力學三大定律,在宏觀範疇依然是正確的。接下來,我們會分析,以道學的目光,不存在宏觀微觀的區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太極,宏觀適用的定理,在微觀也照樣適用——如力學三大定律;而微觀世界的規律,如測不準原理,如量子糾纏背後的超距作用——在宏觀世界也一樣適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道學模型。好了,讓我們一步步以嚴謹的道學流程,探討這個富於顛覆意義的事情吧。首先,我們溫習一下力學三大定律的內容:用微積分公式表達為: ,可簡化為 F=v/t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動量為的質點,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同該質點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並與外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達為:下一步,就是至關重要的推演:將三大定律,用標準的道學語言,表達出來,建立一個通用的道學象數理模型。首先我們研究一下,自然界的力,具有什麼特徵和根本屬性?可以用道學語言裡面的什麼符號代替?目前已知的事實:一切三維物質,必須擁有質量,甚至光子也不例外;根據質能等價原理,質量必然帶有能量,而能量的一切表現,是具有向內或向外釋放力的特徵的,因此可以確定,一切物質都帶有力的屬性;進一步深化分析,物質的分子內部,還具有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物質本身,還對外發散電磁力,這些已知事實,都確定了「力」是物質最根本屬性。
為什麼不是質量?因為:物質之所以具有質量,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反之,在無引力的失重空間,物體對外是不展示質量屬性的。甚至在當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我們的宇宙誕生於一次巨大無匹的爆炸,爆炸的本身,其實就是力的釋放。綜合以上種種,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力,具有創生有形天地萬物的特點,並且萬物被力所創生之後,其本身,必須具有「攜帶力」 這個根本特徵,否則不具備質量,也就不能夠稱之為物質。
在道學符號裡面,哪個符號是具有在先天層面創生萬物,而在後天層面又隱藏在有形萬物之中,成為萬物的根本特徵的呢?太極!
F=太極——這第一個推論就出來了。
孤立的太極,是處於陰陽平衡的狀態,如果以外界及自身為參照物,他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太極本身的陰陽,如果有一點不平衡,則太極會以自身圓心為軸,自發的運轉,這種現象,叫太極輪轉,這是道學太極論的基本原理之一;因為太極是個自組織系統,他具有自我保持平衡的內部調節的能力,太極輪轉,是為了消減陰陽失衡帶來的破缺,而太極輪轉的動力,就源自太極內部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過程,陰陽一旦不平衡,必然會時刻轉化,陰陽相互轉化過程所產生的力,就是太極輪轉的動力。太極內部陰陽不平衡的程度越大,運轉的速度越大,但始終是相對勻速的,因為陰陽的消長,在單位時間內,一般都是是漸進的。太極不靜止,就會勻速輪轉——這種現象,可以用來描述力學第一定律。
我們把太極輪轉用道學圖形模式表達出來,如下——
這個道學圖式,就叫太極輪轉。限於篇幅,這個及後面的圖式,我們姑且都省略掉非常關鍵的用於推演及運算的「數學」部分,只講象和理。這裡的太極可以指代一個孤立質點,他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前提之下,理想狀態是靜止的;但是太極的內部陰陽,相互消長是常態,理想的狀態不會時時都保持,甚至說,現實的後天世界,陰陽消長的狀態,才是絕對的常態,因此,太極(質點)必然會在內部的陰陽轉化的過程之中,保持運轉;又因為大多數情況,陰陽消長是漸進的,所以,太極輪轉在常態之下,是勻速運轉。
這個道學圖式表達出來,就完全把力學第一定律涵括在內,並且具有力學第一定律所不具備的內涵。
首先,太極輪轉式展現出質點從靜止到運動的內因,然後揭示了質點運動的內部機制,並且展現了即使是勻速運動,它的內部也有區分(不同速率的勻速運動,其內部陰陽比例的對比是不同的),合理的解釋了質點運動速度與內因的關聯;它還將勻速運動的方向顯要地標註出來,(陽長陰消右旋,陰長陽消左轉),並隱藏著速度方向與空間彎曲的關係…….道學整體、系統的象數理思維特徵,大大提升了科學定律的深度和內涵。
如果我們再代入道學先天數論,太極先天靜止狀態為零,陰陽不動,不會化生少陰太陽太陰少陽這四象,當然也沒有四象所化的八卦(坤艮太陰、坎巽少陽、震離少陰、兌乾太陽);太極發生輪轉運動之後,運動為後天,落入後天,則分後天之先天(先天八卦),後天之後天(後天八卦);後天之先天,用先天八卦表示,中宮為太極為圓滿之10數,周邊圍繞先天八卦,卦象為用,分別是乾1兌2離3震4——左旋,巽5坎6艮7坤8——右轉;後天之後天用後天八卦表示,其數為坎1坤2震3巽4,中宮太極5,乾6,兌7,艮8,離9 。設太極弦之圓周為直線,則順此數之運動,呈現複雜的運動態勢,為非直線的跳躍運動,可以發生空間躍遷行為。道學數論還可以與五行、天幹 、十二地支發生關聯,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整體的統一的嚴謹數學理念。
如前,當太極輪轉的內部動力,即陰陽消長的比例,達到一定失衡,太極輪轉之速度達到上限,則勻速輪轉會變成帶有加速度的運動,這是其一;其二,當孤立質點受到外力作用幹擾,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狀態也會被破壞,變成加速運動,忽略質量,其力學表達公式為F=ma;那麼,我們探討一下對應的道學圖式。其中,m為質量,在道學裡面,坤卦具有厚德載物、承載萬物的特性,具象的代表是大地、地球、田野等等,深層次可代表土地表裡的物質;抽象的代表,可以認為是空間,及空間的物理屬性——質量。加速度a,是描述事物從運動到靜止過程的速度變化量,從靜止到運動,其義為啟動,可用震卦表示;用運動到靜止,其義為結束,可用艮卦表示;從艮到坤的過程,需要有時間參與;時間與空間相對,具有流動不息、無所不在的特性,用乾卦表示;特定的參與單位運動的時間,可以用乾卦的陽爻來表示。這樣,就推演出可以涵括力學運動第二定律的道學圖式:
圖式中,左邊太極代表力,就是原等式裡面的F;雙箭頭涵括了原來等式裡面的「=」號,它明確的表示出,這個過程是平等的相互的可逆的,可以相互轉化;太極周邊共有十二條雙箭頭,合十二位地支之數,在八卦模型裡面,十二地支可以代表十二方二十四山,在這裡可以代表任何維度的空間內無數種可能的發生力的作用的方向,如果把太極理解為立體球體,則力的維度在理論上說,有8、64、4096、16777216、281474976710656….等等個不同維度不同方向的力,這種可能,幾乎是無限的;同時,太極周圍的箭頭,他們的長短,還可以代表受力的程度,通過對太極體的綜合受力程度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該太極體(質點)的位置與速度。震卦代表啟動、震動,艮卦代表阻擋、靜止,他們一起使用,表示了事物從靜止到運動、從運動到靜止的的過程——在這裡,代表原來等式裡面的加速度a。 震卦艮卦上端的線是陽爻,代表發生運動整個過程的單位時間,陽爻也是雙箭頭,同樣表示該過程是可逆的。很明顯,該道學圖式的內涵更寬廣、深度更深邃,數理也更精密。這個圖式,我命名為「太極轉換」。他的更多內涵及應用,今天的下文及以後的系列課,還會繼續探討。
至於牛頓第三定律,當我們推演出力為太極的時候,這個道學圖式是比較容易推演出來的。如圖——
需要注意的有二,一是圖式裡面沒有使用簡單的「=」,而是方向相反的雙箭頭,表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但具有牛頓描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性,還具有可以相互轉化的特性;二是圖式裡面左右太極圖陰陽魚的結構,是相反的,左為陽,左邊陽魚在上;右為陰,右邊陰魚在上,這兩個太極是對稱太極。依道學原理,這裡有個關鍵的太極重疊原理。兩個相反的對稱太極,相互重疊的時候,會反向逆轉為無極○的狀態——道學裡面以取坎填離為代表的返還過程,背後的核心原理,就是「太極重疊」。事物在發生太極重疊的時候,是可以返還為無極的狀態的——在物理學上,可以代表質量消減為0!這個推論相當關鍵。如果可以證實,甚至可以以此打破光速之上限!下面就是太極重疊(去掉數理之後的簡化)圖式——
圖式中,是3個太極的立體重疊,用T1(甲乙),T2(甲乙)、T3(甲乙)表示,T代表太極,每個T的內部,都有一對太極——甲乙。T下面的數字代表太極的整體個數。理論上說T後面的數字可以是無限的。
本文整理自太易先生語音,或有錯漏,請以先生將來正式出版為準。
續上篇。
從道學角度來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太極;每個獨立個體都是一個太極,每個太極都是大太極的全息縮影。經典力學研究的宏觀世界,是一個太極,微觀世界也是一個太極。宏觀為陽,微觀屬陰;微觀裡面,位置為陽,速度為陰,相互糾纏的兩個量子,設 x1為陰,則x2為陽…….道學物物一太極的原理,決定了宏觀的經典力學和微觀的量子力學二者可以使用同一個道學圖式;
再者,依據以上對經典力學定律的剖析,已經運用的幾個關鍵卦象,可以在量子力學裡面探討。首先量子層面,是否具有質量呢?當科學家觀察到光線行經大質量恆星附近,會發生偏折的時候,是可以確定在量子層面,物質依然接受萬有引力的吸引,此時物質是具備慣性而引起的能量的;還可以根據E=mc²推論出,物質在量子層面,依然有質量(包括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有質量,就有三維,三維裡面,長為陽,寬為陰,前面為陽,後面屬陰,當他可以使用陰陽五行表達的時候,以上的道學圖式,照樣成立。在上述道學圖式裡面,質量屬於坤卦,時間屬於乾卦,這兩個要素確定之後,道學的經典物理圖式,一樣是可以代入量子力學層面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分析,為什麼量子力學具有表面上看來有悖於經典物理的特徵?眾所周知,量子物理具有測不準定律,及神秘的量子糾纏——這兩個定律,是目前區別量子物理與經典物理的最大特徵。
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由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這個理論是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必然大於或等於普朗克斯常數除於4π(ΔxΔp≥h/4π),這表明微觀世界的粒子行為與宏觀物質很不一樣。
為什麼會測不準?我們調用前面闡釋過的道學表達圖式——太極轉換,可以看到,所謂的測量,無非是測量以量子為質點的獨立太極,它在多維空間的綜合受力情況。太極周邊的虛線箭頭,就代表它的綜合受力情況,任何一個箭頭的方向及長短,都可以影響它的速度和位置;不管哪一條虛線,他們本質及演化,和實線是一致的,都可以用太極轉換圖式推演。如果它的綜合受力情況可以明顯的確立,我們可以由此推演並確定,該太極體(量子個體)的位置與速度。那麼,影響我們測量受力情況的因素有哪些?太極轉換圖式,已經給出答案,坤卦、震卦、艮卦及單位時間——陽爻。坤卦屬純陰,對純陰的坤卦有即時的作用的,是乾卦——時間。而震卦和艮卦,要參與到影響該太極體的作用裡面去,其前提條件是得有陽爻——單位時間的參與;由此做個綜合,可以清晰的看出,對時間的掌握,是可以決定測量者是否可以準確測量坤卦(質量)和該個體從艮卦到乾卦的速度變化率——a 。
時間與什麼因素有關係?這個命題本來要先以道學語言整合相對論之後,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現在要分析,則可以通過相對論去初步推演。相對論有個著名的雙生子詳謬,可以通俗的描述,獨立個體的速度與時間關係;速度越快,飛船上面的時間越慢。愛因斯坦的推論是,物質隨著速度的增大,質量越來越大,最後變得無比巨大,因而無法最終打破光速的限制。愛因斯坦的誤區,在於只研究單方向的作用力,沒有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聯繫起來;我們把太極對稱及太極重疊這兩個道學圖式代入,設此時飛船沿著太極弦運動,太極弦在局部是直線,但是在整體是圓周;當這個太極弦無限的小的時候,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呈現首尾銜接,乃至混融一體的情況;這時候,二者是可以相互抵消的。此時,依據我們上文對道學圖式「太極對稱」的推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互抵消的時候,實際上就出現了「太極重疊」這個道學圖式。此時,左右太極處於相互重疊的狀態,這個時候,該獨立太極點可以返還為無極的狀態——在物理學上,可以代表質量消減為0!質量為0,則可以打破愛因斯坦所設定的質量隨速度增大而增大的門檻,進入一種速度增加但是質量不增加的無極0狀態。質量門檻一旦打破,光速是可以打破的。
從相對論的推論,我們知道,當某個太極體(可以是飛船,也可以是單個質點,還可以是某個量子)速度越大,它的內部時間越慢;當該太極點達到光速的時候,太極點內部的時間處於停止,這就是飛船上面的哥哥,可以比地球上面相對靜止的弟弟要年輕的原因;當太極點速度超越光速,它內部的時間就會發生倒流——從這些推論,可以明顯看出,光是現實世界時間的客觀標尺,光與時間存在高度的對應(不僅僅這些,以後的課堂還會逐步論述);可以說,從目前已知的物理事實分析,可以認為:光=時間。
這就是我們不厭其煩的推演光速可以打破的可能性及途徑的原因。光等同於時間,而前文已經分析了,對時間的掌握,是決定測量者是否可以準確測量坤卦(質量)及該個體從艮卦到乾卦的速度變化率——a。換句話說,當觀測者可以使用超光速的工具測量量子層面的物理規律,則可以在不幹擾其任何物理性狀的同時,準確的同時的獲得位置、速度這兩個量!因此,在道學的視野裡,所謂量子的測不準原理,只是測量工具的落後,對量子本身造成了幹擾,從而顯現的假象,並不是真實的物理定律。
當確定了指導經典物理的道學圖式也適用於量子層面,通過上面的分析,實際上已經破解了量子力學有悖於經典力學——也是量子力學最大的神秘——測不準假象;愛因斯坦對測不準定律非常的不以為然,以「上帝不擲骰子」來否定,我們看到,在道學的視野,這是是可以輕鬆破解的偽命題;第二個開刀的,是要破解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了,這是愛因斯坦頭疼的稱之為「幽靈」的神秘現象,也是目前無解的物理規律之一。
道學裡面有個規律,叫抽爻換象,在換象之後,隨著其卦象定義的更改,其對應的對卦,也需要發生定義轉變。舉例說明:將坤卦中間的陰爻換成陽爻,坤卦就變成坎卦。如果該卦象是處於原來先天八卦系統,則轉換後的卦象的對卦,就自動由乾卦變成離卦。在此卦的轉換已經形成之後,對卦的轉換,需要多長時間呢?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宏觀尺度,卦與卦的間隔較大,則需要一定時間;比如:這個八卦對應的系統,是星際範疇,肯定需要相當時間。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這個卦象對應的系統,是微觀範疇——比如量子,則需要甚少時間,如果該量子對是糾纏的狀態,糾纏就是卦象裡面的重疊,如兩個經卦重疊為一個六爻卦(如地天泰、雷天大壯等等),則其中一個卦象發生改變,整個卦的卦象必須發生整體改變!如地天泰卦,上面的坤卦變成震卦,則整個卦象必須即時變成雷天大壯卦,這個過程是沒有中間時間間隔的。又如:雷天大壯卦,下卦的乾卦變為離卦,這個時候,整個卦象就立刻變成雷火豐卦,這個過程同樣也是無需時間的。
事實上,在道學模型裡面,不但此卦象發生更改之後,可以即時更改對卦的卦象,就是對卦的卦義發生更改,對卦的卦義也要即時發生更改。如:坎卦可以代表水,月亮,中年男子、北方、十一月等等,同時對應的離卦分別對應火,太陽,中年婦女,五月等等,坎卦一旦確定了具體的類象,對應的離卦也就即時確定相應的類象;如坎卦如在某個卦象體系裡面,代表水,則離卦代表火;如此時坎卦卦義轉變為月亮,則離卦需要即時轉變為太陽——這中間需要時間嗎?這個需要鄭重探討。
如上所述,在道學體系裡面,實際上還是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陰陽維度較大,處於宏觀可見的範疇,這個情況,對卦的轉變是需要時間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陰陽處於微觀狀態,甚至陰陽重疊在一起,如上述太極重疊的極點情況,這個時候,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體,這個時候,是沒有時間過程的。實際上,量子層面的情形,適於後者——這種時候,兩個糾纏的量子實際上,在空間上是處於重疊、錯位的情形,可以使用六爻卦(就是復卦)來類象。這時候,就是把道學太極對稱圖式裡面的兩個太極(甚至多個太極)壓縮為一個太極,猶如立體太極球,這種情形,他們的作用力的傳遞,當然也就是即時的。
從太極轉換這個道學圖式,也可以看出,坤卦代表質量及空間。坤卦在先天八卦系統裡面的對應卦,是乾卦——代表信息、時間;設坤為具體量子質點x1的質量,則乾卦代表與該量子有糾纏關係的對應量子質點x2的不對稱信息(所謂不對稱信息,是指如坤為x1的質量,乾則為x2的時間而不是質量),如以外力對坤的狀態做出幹預,坤卦則會因外力幹預而改變卦象,這個在道學裡面稱之為抽爻換象。坤卦可能會變成屯、未濟、否、剝……,則乾的狀態則會即時改變為蒙、既濟、泰、復……等等無數種可能性。上面已經論述,在道學模型裡面的微觀層次,陰陽重疊錯位,這個轉變當然是即時的,不需要時間的——這個是道學對已知的量子糾纏現象的認識;在微觀層面的量子,陰陽是一體的,所以不管是陰方還是陽方發生改變,對於對方的影響,都是即時的!
通過這種道學分析,也可以看出,量子糾纏改變的對卦,是其不對稱信息——這一點,需要實踐去檢驗,同時在實踐之中落實其卦象類象工程。而關於量子糾纏現象的道學論證及其相關公式的道學表達,在後續系列課還會詳解。
根據以上推演出的三大定律的道學圖式,其推論應用無窮,以後會做詳盡分析。這一次,我們先綜合運用此三大定律,推演一下宇宙的創生。如果推演是符合現有觀察事實的,也可以證明以上道學圖式的正確的。設力為太極(見以上道學圖式已做分析),則力是如何產生的呢?道學的答案是無極生太極。無極就是「道」。那麼這個無極該如何在物理學上定義呢?有學者認為是真空量子零點場,也有學者認為是宇宙的終極方程式,終極方程式也好,「場」也好,實際上,都是物質最基本粒子在不同條件之下的聚合之後的一些屬性。
道乃是先天至精,精,就是最濃縮的精華。什麼狀態是最濃縮的呢?不可分割狀態。因此「道」可以理解為物質不可分割的最基本粒子,它是自然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它有不能再分割的特性。這種基本粒子的既然無可再分割,當然是宇宙的 「至精」;這個粒子比光子及已知的所有量子還小,不受光速及引力的制約,因而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區別,甚至構成了時間和空間本身!——因而具有先天地生而且「生育天地」「長養萬物」的特性。當時間和空間形成之後,天然帶有其本身的規律,依照這些規律,自然的「運轉日月」乃至主宰世界萬事萬物的根本命運,讓一切事物周行不迨——這些正好的老子描述的「道」的概念。而這一切,背後的推手,都是這基本粒子的不同組合及其展現出來的規律。如果沒有粒子及其組合,則無所謂規律——因此粒子是規律的根本。
坤卦具有厚德載物的特性,因此坤卦可以類比為老子所說的「德」;與之相對應,乾卦則代表天道規律運轉不息的特性,可以代表「道」。當然,這裡的乾卦是先天乾卦(與時間之後天乾卦區別),乾卦的極度彎曲,則變成無極(如圖);時間彎曲達到極限,無極斷裂(無極斷裂在後文的太極創生道學圖式裡面有),乾卦變成坤卦!坤卦代表空間,這種坤卦——空間極度彎曲的狀態,就產生了力——這個在廣義相對論裡面,有詳細的推演,愛因斯坦說,空間的彎曲產生力;從這個圖式也可看出,無極為道,太極為力——這樣的類象符合道學的理念的。
太極靜極生動,根據太極轉換的道學圖式,太極動則產生質量與加速度,有質量則有維度(多維其實是三維),有速度則有運動——有維度、有運動,這正是空間的特徵。因此,力(太極)產生了空間,則可以由此推演出來。而從之前的道學推演,也可以看到,空間(獨立質點)的速度,達到光速或者超過光速,時間可以停止或者倒流——這種情況,就是掌握了時間,實際上就是創生了時間;因此空間內部是可以創生時間的。
太極有動必有靜,從上述原理及太極轉換的道學原理反推,太極靜的時候,則沒有質量與速度,質量、速度為0時,則代表物質處於沒有時間的狀態,沒有時間的狀態,其實就是時間的極度捲曲 。時間也屬於乾卦,只不過是屬於後天乾卦(與類象「道」的先天乾卦區別)。後天乾卦的極度彎曲,則又會在他的內部,出現一個無極;當時間(後天乾卦)彎曲達到極限,無極還是會斷裂,乾卦又變成坤卦,坤卦代表空間,代表三維世界——這樣子,從時間內部,也可以生起空間來。
時間為乾卦,屬於純陽;陽極生陰,表現為時間內部生起空間;空間屬坤卦,屬於純陰,陰極生陽,代表空間內部生起時間——時空混融互生,正是我們現實世界的圖景,是符合實踐的。世界正是由此而出。這個過程,就是無極—太極—陰陽—四象—八卦的過程。如圖——此圖,為太極創生道學圖式,描述宇宙的演化,並描述力與時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已以及他們的相互轉化及演化。後面的十六個卦象,代表後天成型的三維客觀世界的演化過程。時間關係,不做推演了。該圖的數學部分,也做了省略。
結語
時間來到尾聲,關於量子物理及科學史上的種種謎團,相信通過這次的分享,大家有信心用道學去指導、解決。限於篇幅,並考慮公眾的接受度,裡面的一些詳細論證,沒有展開;還有更重要的問題:就是道學推演出的具體圖式,該怎麼去應用?其實上面已經做了一些很小很短的應用展示,但是,這些只是冰山一角。道學的價值與魅力,就在於他的整體性、系統性及高度的關聯性,道學獨有的象數理語言,及其獨有的至道修煉核心還有數千年來的多種角度的實踐,使得其展示出與科學也與哲學根本不同的特徵——這些也是道學得以也必須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根本原因。
作為與科學平行的學科,道學與科學,實際上是人類智慧的兩大巔峰,甚至從根本上講,道學是處於主體的、指導的地位,而科學,是處於應用的、被指導的地位,道學為體,科學為用——這是人類文明的最佳結構。沒有終極的道學,人類解決不了宗教與宗教的衝突,解決不了不同文化的衝突,解決不了種族的衝突,也解決不了各學科之間甚至各學科內部的矛盾衝突,當然,也就無法從根本上改造人類的劣根性,實現人類與非人類心靈與軀體的雙重超越;而如果缺失了科學,道學則缺乏實證工具和理性精神,也就沒有了來執行及實現的具體手段。
一切生命都來自大道這個母體,它就是大道家園,當我們從大道家園裡面來到後天的現實世界,陰陽是最基本的普遍存在的而又互相依存的對立面;道學與科學,也是一對互相依存的陰陽;只是在當代,人類普遍關注的是科學——而對道學的認知,則嚴重缺乏。
道學屬於全世界,他沒有國界沒有種族甚至沒有物種的區分。但是,畢竟道學源自神州,道學史上最傑出的優秀人物,也是來自神州;來自羲黃民族。在根本上,華夏民族與道學有先天的親近,我們從小使用的象形字、筷子乃至民俗文化等等,從小就薰陶進每個人元神深處,我們的道學基礎,甚至一個小孩,都比牛頓、愛因斯坦、霍金要好,因此生為中國人是有福氣的——當然,這也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讓我們拋棄種種分別見,以道學為本,放眼世界,回報人類,造福一切有靈吧。當我們完成了這種責任,也是將來回歸到大道家園中央的不生不死之神洲淨土的最基本功德。
(完。)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真的是「太上老君」所著嗎?
傳統文化「生命與生死」學術研討會(火熱報名中)
道家大成淨土法,其核心,是「太乙心咒」,以此心咒為內修的根本,從而達到證道成道的目標。抉破生命輪轉的秘密,解奧大道至公的定律,使人在恍然之間蕩滅三生、踏平六道,以太乙歸真訣,則臨終成就,逍遙物化,易如反掌! 點擊查看
欲諮詢報名,請先仔細閱讀文章!有意者,請加微信18265160997至簡師兄
加微信,送央視主持人採訪太易先生「道學是什麼?」文字版記錄!
1. 微信讀者,點擊下方圖片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收聽「文始真解大佩服」!
2、非微信平臺讀者,保存下方圖片,打開微信「掃一掃」,選擇該圖,即可進入試聽內容!
「文始真解大佩服」包括了錄音、獨家法器、紙質教程和電子書四大部分。
獲取「大佩服」之後,請務必添加大道家園師兄至簡的微信18265160997,領取電子書,並登記郵寄地址、姓名、電話,收取教程和法器。同遊無極之野
簡單|清靜|無為|自然
覺悟者的公眾號
所發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網絡公開內容,這些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參考之用,不一定代表本平臺意見,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圖片來源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我們一定及時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