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1月25日電 (劉愛華 吳蘭)2019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選院士名單近日公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葉向東教授入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院士稱號是黨和國家給予的崇高榮譽」,葉向東說,「研究工作是一項集體的工作,這是對我的肯定,也是對我們團隊的肯定」。
數學之美
葉向東與數學結緣,並非偶然。
1963年,葉向東出生於皖南寧國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上世紀70年代,學習資料匱乏,家中僅有的幾本當年父親讀書時保留下來的數學教材,成了可以參考、學習的珍貴讀物。
1979年,時年16歲的葉向東參加高考,數學考試的最後一道題是證明勾股定理。得益於父親留下來的教材,他很輕鬆地用了幾種不同的證明方法去證明它。同年,他被中國科大數學系錄取,由此開啟了數學的研究之路。
此後,從中國科大到莫斯科,從本科到博士,又到義大利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再回到中國科大任教,葉向東與數學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
199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0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11年,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13年,獲得第十四屆陳省身數學獎。
數學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能將一些複雜的問題變簡單。在葉向東眼裡,基礎數學充滿魅力,「基礎數學是一門藝術,它追求簡潔和美感」,就像美術作品之於畫家,文學作品之於作家。
葉向東介紹:「數學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從遠古時期的結繩記事,到農業社會的田畝測量,再到當今的CT檢查、令人震撼的5G應用等等,數學來源於生活,如今已經滲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無處不在。
研究之路
葉向東的辦公室有一面長5米高2米的黑板,上面寫滿了各種演算公式。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對葉向東來說是一個不斷探索——突破——再探索—-再突破的螺旋式上升過程。
歷經多年不懈的努力,葉向東教授、黃文教授、邵松教授研究團隊對動力系統的結構及逐點多重遍歷定理、熵理論、複雜性層次等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獲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到目前為止,他在國際高水平數學雜誌上發表論文90多篇,多次在國際數學會議上做邀請報告,擔任多個國際數學雜誌的編委,是所從事領域中有國際影響的學者。
科學研究就是一個不斷修正和調整的過程,他明白,做學問不能停。讀書時,葉向東就很努力。
為師之道
中國科大數學系是1958年由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親自主持創辦,並任首任系主任,關肇直、吳文俊、馮康、龔昇、王元等一大批知名專家曾在此任教。老一輩科學家熱愛科學、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始終影響著葉向東。
讓葉向東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在中國科大讀本科,數學分析的輔導老師在批改他的作業時,感覺演算方法看起來是正確的,但是仔細琢磨又覺得不對。為此,老師從教研室跑到教室三趟,與葉向東探討,最終找出問題所在。
不同導師對培養研究生的方式或有不同。葉向東在研究生培養的前期他深度參與,從選題的確定到論文字句的修改,事無巨細;後期則放手讓學生獨立做課題,在大方向上為學生做指引。
他的學生感受頗深,葉向東對他們的培養是啟發式的,是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到目前為止,葉向東已經培養了18名博士,其中2名分別獲得國家傑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名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3名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名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