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SCI期刊一口氣撤回17篇文章,原因是把關不嚴

2020-11-08 WOSCI沃斯論文編輯

iNature

SCI期刊ACTA MEDICA MEDITERRANEA一口氣撤回了17篇文章,這些文章涉嫌嚴重的不相關的自我引用,同時該雜誌社開除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



義大利的一本醫學雜誌已經撤回了該國研究人員的至少17篇論文,這些論文似乎存在極其嚴重的相互引用。該雜誌稱,該公司還以「不當行為」解僱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


Acta Medica Mediterranea 文章的撤回發生在2017年和2018年,14位研究人員大致上是同一批神經科學家,而其中的3位作者來自相同機構的不同作者。


該雜誌去年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兩起有關案件的聲明,該聲明於2018年開始,第一條聲明於2019年2月1日宣布:

擁有該雜誌的公司Carbone Editore已經撤回了17篇文章,並根據《作者指南》政策正式宣布了更新。


7月1日,該雜誌發布了此通知:

Carbone Editore公司,Acta Medica Mediterranea的所有者,正式宣布結束內部調查,並採取了以下措施:撤回了19篇文章;由於不當行為,有3名編輯委員會成員被撤職。


所有的撤回通知都是相同的,以下是 「The dynamic maturative model for attachment「撤回通知:

由於期刊所有者,Carbone Editore公司經理Mister Carmelo Pennino提出的關注,ACTA MEDICA MEDITERRANEA期刊撤回了該文章。在進行了涉及所有部門編輯的內部調查之後,期刊所有者發現了可疑的不當引用行為。


對於2017年的這篇論文,「The dynamic maturative model for attachment」,在所引用的100篇文章中,有26篇是第一作者巴勒莫大學的Agata Maltese撰寫的。Maltese是撤回論文中的14篇的第一作者。


在查看了17篇撤回論文的參考文獻,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例如,上面的文章與2018年的論文「 Corpous callosum agenesia:minireview」和2017年的論文「The effects ove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有重複的引用。


有趣的是,這似乎與文章的內容完全不相關,風馬牛不相干,就好比機械領域的科學家去引用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成果。

聲明:本文來源「iNature」,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因把關不嚴,這本 SCI 開除 3 名編委會成員並撤稿 17 篇
    SCI 期刊Acta Medca Mediterranea一口氣撤回了 17 篇文章,這些文章涉嫌嚴重的不相關的自引用,同時該雜誌社開除了 3 名編輯委員會成員。
  • 107篇中國論文被撤稿,是國際期刊把關不嚴的錯?
    與其指責國際學術期刊「把關不嚴」,還是先想辦法讓國內學者別幹這種不光彩的事。通常來說,國際期刊的同行評審制度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不妨先介紹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學術期刊撤稿這是科研領域的常見現象,原因大致有兩類,一類是「錯誤」,一類是就是「造假」。
  • 這本5分+的SCI期刊,年發文1000篇,2個月接受
    08:38 來源: 美輯編譯 舉報   來源:51選刊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這一新聞是繼2017年4月《腫瘤生物學》撤回 107 篇出自中國作者的論文後,中國科研界的又一學術大地震。點擊回顧。 ERMPS雜誌在上周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26本醫學雜誌中的高危首位。加上此次事件,可謂是風頭無兩。該刊的自引率高達 26%,去除自引後,IF在最高時也不過 2 ,操縱影響因子的嫌疑很高。 該期刊有兩種審稿通道。標準通道:保證6周內完成審稿。
  • 繼德國頂級期刊發歧視詆毀中國學術界文章該期刊撤回偽造數據文章
    2020年8月17日,該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包含了操縱和捏造數據。另外,《德國應用化學》一篇涉及性別和種族歧視以及詆毀中國學術界的觀點文章,引發眾怒。論文作者被質疑歧視女性和少數族裔,並且暗示中國論文發表量的快速增長導致國際期刊平均質量下降。
  • 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
    發表的文章,要選擇期刊,期刊等級不同,文章等級也不同,可能是sci論文,也可能是其他,比如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等。可以說不是所有發表的文章,都是sci。那麼,怎麼看文章是不是sci?看文章是不是sci,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常用的主要是兩種,分別是web of science是不是查詢到,以及查詢文章發表期刊是不是sci期刊。首先,文章若是sci,我們可以登錄web of science網站去查詢,若能查詢到,則該文章是sci。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2018年和2019年的發文量有所增加,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講,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2020年截止現在已發表296篇,預計2020年發表將不低於600篇。從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期刊的發文比例佔44.496 %,排名第一,期刊對國人非常友好,排名第二、三的分別是義大利、美國。
  • sci編輯拒稿原因
    論文投稿sci期刊後,被編輯拒稿是難以避免的一種審稿結果。sci編輯拒稿,有一定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是作者需要了解,並在以後投稿發sci過程中要避免的。關於sci編輯拒稿原因,很多很多,常見的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 新畢業神刊匯總,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SCI論文期刊
    被反覆「黑化」後終於被踢出SCI,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國際規範進行審稿,或審稿過程中把關不嚴,存在偽造審稿人等嚴重問題。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Medicine三本期刊雖然依然行走在江湖,但功力已大大折扣。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縮水60%,還發了篇奇葩文章
    目前的SCI影響因子為1.862分,在177本生物遺傳學SCI專業期刊中,落到了130位,這本期刊想回Q1Q2並不難,繼續看你就會明白。有的同學可能會疑惑,這本期刊的中科院分區怎麼會比JCR分區還高?這是因為中科院分區要到年底才會對應今年6月的JCR報告進行更新,那個時候,大概會落到遺傳學4區。
  • 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
    sci期刊為了獲取優秀且符合本刊主題的文章,經常性地發起徵稿活動。有符合徵稿要求的作者,就可以根據徵稿要求撰寫文章投稿發表。但sci期刊太多,徵稿時間不盡相同。那麼,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sci期刊需要徵稿會發布徵稿的信息,這徵稿的活動,一是會在本期刊官網公布,二是與委託合作方公布。而這官網和委託方,就是個人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的渠道。首先,本期刊官網公布sci期刊有很多,每個sci期刊官網都隨時關注,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期刊解析—老牌骨科SCI期刊 Bone
    研究方向:內分泌學-骨科出版周期:月刊Open access:否出版國家:美國中科院分區:大類學科:醫學2區;小類學科:內分泌與代謝學2區更多:https://scisci=1&id=636影響因子Cite score:4.47Impact score: 4.36
  • 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
    醫生晉升正高認可論文,而公開發表論文要選擇期刊。期刊分為多個等級,包括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國內核心期刊、sci等,期刊不同導致發表的論文,參評正高有了合不合適之分。那麼,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當然合適。sci期刊是國際期刊,在醫學界享有的盛譽非常高。
  • 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
    發表sci論文,不管是投稿開源sci期刊,還是投稿非開源sci期刊,都需要經過審核程序。由於期刊不同,審核的要求不同,導致審核的快慢有差異。那麼,開源sci期刊審稿快嗎?sci期刊分為開源sci期刊和非開源sci期刊,開源sci期刊又稱OA期刊,向這類期刊投稿發表論文,是需要作者支付一定費用的,審核上不如非開源sci期刊嚴格,那審核效率自然會更快一些。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開源sci期刊比起非開源sci期刊來說,審核更快一些。但具體多久,會因開源sci期刊不同而有差異。
  • 數據造假、論文高度重複,這個研究團隊有10篇論文被一次性撤回
    近日,《The Saudi Journal of Anesthesia》期刊一次性撤回了印度一個麻醉學研究團隊的10篇論文,原因是「文章的重複性很高,以及大量數據造假」。文章的通訊作者為 Anjan Das。
  • sci文章錄用後可以加作者麼
    sci文章可以有多名作者,基本上會在投稿前完成署名。但百密難免一疏,有的作者在sci文章錄用後才發現需要加上。那麼,sci文章錄用後可以加作者麼?可以,不過想要成功加作者,要辦理相應的手續。sci文章發表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在未見刊前,有關文章的相關信息,只要理由得當,都可以進行修改。sci文章錄用後不等於見刊,離著見刊,還需要籤合同、校稿、排版等,說明還有時間可以加作者。換句話說,sci文章尚未見刊,發現文章需要加作者,就可以與對接編輯溝通,說明加作者的原因,一般都會允許修改,讓新加的作者,出現在sci文章作者一欄中。
  • 524名醫生被曝學術造假 有"槍手"開始放棄SCI業務
    近日,全球知名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社宣布撤掉《腫瘤生物學》雜誌2012~2016年發表的107篇論文。據統計,被撤稿的107篇論文作者來自125家中國研究機構、牽涉524名醫生以及4個國外研究機構。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醫生學術造假第一次被公之於眾。早在2015年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便撤銷旗下5種雜誌中來自中國的9篇論文。
  • 這本見刊快的SCI期刊破 6 分了,還不快來看看?
    第二篇文章於 2020 年 3 月 13 日投稿,6 月 17 日返修,6 月 19 日接收,6 月 25 日見刊2017 年 53 篇,2018 年 60 篇,2019 年已增加到 143 篇,截止至 2020 年 8 月 17 日,今年的發文量已達到 178 篇,可見該刊發文量有繼續擴增的趨勢。從近幾年的地區年刊文量來看,中國佔 26.108 %,其次是美國,佔 20.197 %,可見不存在灌水的情況,是一本中國友好型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