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把關不嚴,這本 SCI 開除 3 名編委會成員並撤稿 17 篇

2021-01-10 騰訊網

SCI 期刊Acta Medca Mediterranea一口氣撤回了 17 篇文章,這些文章涉嫌嚴重的不相關的自引用,同時該雜誌社開除了 3 名編輯委員會成員

這本義大利的醫學雜誌已經撤回了該國研究人員的至少 17 篇論文,這些論文似乎存在極其嚴重的相互引用。該雜誌稱,該公司還以不當行為解僱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

Acta Medica Mediterranea文章的撤回發生在 2017 年和 2018 年,14 位研究人員大致上是同一批神經科學家,而其中的 3 位作者來自相同機構的不同作者。

該雜誌去年在其網站上發布了兩起有關案件的聲明,該聲明於 2018 年開始,第一條聲明於 2019 年 2 月 1 日宣布:

擁有該雜誌的公司Carbone Editore已經撤回了 17 篇文章,並根據《作者指南》政策正式宣布了更新。

7 月 1 日,該雜誌發布了此通知:

Carbone Editore公司,Acta Medica Mediterranea的所有者,正式宣布結束內部調查,並採取了以下措施:撤回了 19 篇文章;由於不當行為,有 3 名編輯委員會成員被撤職。

所有的撤回通知都是相同的,以下是The dynamic maturative model for attachment撤回通知:

由於期刊所有者,Carbone Editore公司經理Mister Carmelo Pennino提出的關注,ACTA MEDICA MEDITERRANEA期刊撤回了該文章。在進行了涉及所有部門編輯的內部調查之後,期刊所有者發現了可疑的不當引用行為。

http://www.actamedicamediterranea.com/archive/2018/special-issue-4/retracted-the-dynamic-maturative-model-for-attachment

對於 2017 年的這篇論文The dynamic maturative model for attachment,在所引用的 100 篇文章中,有 26 篇是第一作者巴勒莫大學的 Agata Maltese 撰寫的。Maltese 是撤回論文中的 14 篇的第一作者。

在查看了 17 篇撤回論文的參考文獻,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例如,上面的文章與 2018 年的論文Corpous callosum agenesia:minireview和 2017 年的論文The effects over overweight and obesity有重複的引用。

有趣的是,這似乎與文章的內容完全不相關,風馬牛不相干,就好比機械領域的科學家去引用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成果。

參考消息:

1.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0/01/06/journal-retracted-at-least-17-papers-for-self-citation-14-with-same-first-author/

相關焦點

  • 這本SCI期刊一口氣撤回17篇文章,原因是把關不嚴
    篇文章,這些文章涉嫌嚴重的不相關的自我引用,同時該雜誌社開除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該雜誌稱,該公司還以「不當行為」解僱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Acta Medica Mediterranea 文章的撤回發生在2017年和2018年,14位研究人員大致上是同一批神經科學家,而其中的3位作者來自相同機構的不同作者。
  • 107篇中國論文被撤稿,是國際期刊把關不嚴的錯?
    [摘要]107篇中國學者論文因同行評審造假被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斯普林格一次性撤稿,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被撤作者還不乏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的。而這次事件距離去年12月底的同類事件才僅僅過去4個月。
  • 中國「非三高論文」不得報銷,SCI期刊自我淨化,3名編委被開除!
    期刊論文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SCI期刊資料庫的種類越來越多,每年的SCI論文數量暴增,然而高水平論文數量並沒有增加很多,由於期刊雜誌方的水平有限,以及各種科研中介,讓很多灌水和虛假數據論文被大量發表,以至於每年都有很多SCI期刊雜誌被剔除SCI資料庫,其中受到中國科研人員集體造假被踢出SCI資料庫的期刊雜誌有很多,畢竟一份來自《nature》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發表的SCI論文佔比8.2%,然而被撤稿的論文佔比卻高達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23篇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追蹤:論文審核存灰色地帶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中介機構扮演重要角色
    據通報,自2015年3月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出現的4批集中撤稿中,涉及中國作者的論文有117篇。其中,23篇標註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另有5篇被列入已獲得資助的項目申請書。 2014年,我國發表的SCI論文約25萬篇,僅次於美國,是英國的兩倍,與14年前相比翻了5倍。
  • 162篇文章被撤!這本3分期刊竟讓中國學術界全面淪陷?
    首先,ERMPS雜誌霸佔了上周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26本醫學雜誌中的高危首位。其次,ERMPS雜誌近期又撤稿了162篇國人學者的文章(199篇中重複37篇),這也是繼2017年Tumor Biology雜誌撤稿107篇以來,最大的一次國人文章撤稿。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近日,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簡稱為ERMPS)在其 24 卷上批量撤稿了 199 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 跌出SCI:《腫瘤生物學》臥薪嘗膽 Oncotarget不敢面對
    Oncotarget影響因子一度高達5分+, 然而2018年,SCI突然剔除了Oncotarget,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國際規範進行審稿,或審稿過程中把關不嚴,存在偽造審稿人等嚴重問題。
  • 同樣被踢出SCI,臥薪嘗膽的Tumor biology和不敢面對的Oncotarget
    Oncotarget影響因子一度高達5分+, 然而2018年,SCI突然剔除了Oncotarget,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國際規範進行審稿,或審稿過程中把關不嚴,存在偽造審稿人等嚴重問題。今天我們來看看曾經輝煌一時的Oncotarget還有Tumor biology現在怎麼樣了,對於被踢這件事,兩個期刊的態度似乎並不相同。
  • 因一篇參考文獻被撤稿,這篇Meta分析也打算撤回稿件
    Heneghan教授團隊於2019年11月下旬提交了該稿件,那時還不知道他們納入的一項研究即將被撤稿(這項研究2018年發表在NEJM上[3],標題見下圖)。NEJM這篇論文已經被撤稿2020年4月份,這篇Meta分析被期刊接收了,此時NEJM這項研究已被撤稿三個月(2020年1月份因數據錯誤被撤稿,撤稿前已被引用190次)。
  • 中文期刊開啟學術嚴打模式,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被中文期刊撤稿
    中文期刊需經得住質疑在國家科委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破唯SCI論文的政策後,鼓勵國內的科研人員把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內的中文科技期刊上,然而國內的中文期刊卻由於存在師母頌、父子專刊等醜聞事件,以及以賺錢為目的很多中文核心期刊對論文把關不嚴
  • 117篇SCI論文被撤稿背後:監管真空從何而來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背後:監管真空從何而來 論文買賣「一條龍」服務 能夠提供SCI論文代投甚至代寫的公司並不少見。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找到一家名為「LetPub」的網站,其明確稱,會對論文構思、主題確定、內容組織、全文完善、發表支持等進行全程「一條龍式」的專業指導服務。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撤稿數量創歷史新高
    325篇通過網站Retraction Watch以「China」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剔除非撤稿論文,檢索到2012年至2020年7月,8年期間中國學者被撤稿論文2938篇;其中,83%的論文作者為中國大陸學者,17%由中國大陸學者與境外學者共同完成。
  • 524名醫生被曝學術造假 有"槍手"開始放棄SCI業務
    近日,全球知名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社宣布撤掉《腫瘤生物學》雜誌2012~2016年發表的107篇論文。據統計,被撤稿的107篇論文作者來自125家中國研究機構、牽涉524名醫生以及4個國外研究機構。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醫生學術造假第一次被公之於眾。早在2015年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便撤銷旗下5種雜誌中來自中國的9篇論文。
  • 107篇論文撤稿涉事者如何處理?科技部中國科協有把「尺」
    9月1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得一份名為「關於對集中撤稿論文涉事作者處理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文件,就對涉事作者的「處理尺度」和「政策界限」提出指導意見。4月20日,原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中國醫學論文,論文的發表時間為2012年至2015年,撤稿原因是虛假同行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