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德國頂級期刊發歧視詆毀中國學術界文章該期刊撤回偽造數據文章

2020-09-03 愛科學愛自然

2019年11月14日,Alessandro Passera等人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在線發表題為「The Manganese(I)‐Catalyzed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Disclosing the Macrocylic Privileg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基於有吸引力的CH-π相互作用的立體化學模型。2020年8月17日,該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包含了操縱和捏造數據。

另外,《德國應用化學》一篇涉及性別和種族歧視以及詆毀中國學術界的觀點文章,引發眾怒。論文作者被質疑歧視女性和少數族裔,並且暗示中國論文發表量的快速增長導致國際期刊平均質量下降。此外,作者還提倡「學生應絕對服從於導師」。2020年6月6日,中國化學會發表聲明堅決反對作者觀點,「尤其是作者對中國化學界的武斷判斷及詆毀,是對致力於為化學學科發展不懈奮鬥的中國化學家群體的整體傷害」。多方壓力之下,所涉文章目前已被撤回(點擊閱讀)。



Alessandro Passera等人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在線發表題為「The Manganese(I)‐Catalyzed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Disclosing the Macrocylic Privileg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基於有吸引力的CH-π相互作用的立體化學模型。


2020年8月17日,該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包含了操縱和捏造數據。通訊作者沒有意識到,也沒有參與這些行為。


參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ie.201912605

相關焦點

  • 德國頂級期刊發歧視、詆毀文章,中國化學會強烈譴責!
    中化新網訊 6月6日,中國化學會發表鄭重聲明稱:《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於6月4日在線發表(just accepted)作者Tomas Hudlicky的觀點文章。文章中多處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不當言論,作為化學領域學術團體,中國化學會堅決反對作者觀點。
  • 中國化學會強烈譴責!德國頂級期刊發歧視、詆毀文章
    文章中多處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不當言論,作為化學領域學術團體,中國化學會堅決反對作者觀點。尤其是作者對中國化學界的武斷判斷及詆毀,是對致力於為化學學科發展不懈奮鬥的中國化學家群體的整體傷害,已經迅速在中國化學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憤慨。  聲明強調,中國化學會對作者Tomas Hudlicky予以強烈譴責,要求其儘快改正並公開道歉。
  • 《德國應用化學》發歧視詆毀文章,中國化學會強烈譴責
    6月6日,中國化學會發表鄭重聲明稱:《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於6月4日在線發表(just accepted)作者Tomas Hudlicky的觀點文章。文章中多處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不當言論,作為化學領域學術團體,中國化學會堅決反對作者觀點。
  • 詆毀中國化學家團體?中國化學會官方譴責作者,化學頂級期刊《德國...
    該作者針對1990年發布的論文「Organic synthesis—Where now?」發表了評論性觀點,觀點中多處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不當言論,尤其作者對中國化學界的武斷判斷及詆毀,傷害到了致力於為化學學科發展不懈奮鬥的中國化學家群體。
  • 德國頂級化學期刊發表種族歧視文章,中國化學會譴責
    中國化學會微信公眾號6日發布聲明,稱《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雜誌於6月4日在線發表(just accepted)作者Tomas Hudlicky的觀點文章。
  • 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惹眾怒,自己的編委都氣得辭職了!
    近日,就在反種族主義的抗爭運動,因為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慘死,而席捲了美國全社會時,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也因為刊登了一篇充滿性別和種族歧視色彩的論文,而引起了學術界的眾怒——甚至於該刊的44名編委中,有16人都為此事而憤怒辭職。
  • 第一作者嚴重操縱實驗數據;4.8分期刊上13篇中國學者論文被同一人...
    1.又出么蛾子 | 繼德國頂級期刊發歧視、詆毀文章,該期刊撤回偽造數據的文章 2019年11月14日,Alessandro Passera等人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在線發表題為「
  • 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惹眾怒,自己的編委氣得辭職!
    近日,就在反種族主義的抗爭運動,因為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慘死,而席捲了美國全社會時,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也因為刊登了一篇充滿性別和種族歧視色彩的論文,而引起了學術界的眾怒——甚至於該刊的44名編委中,有16人都為此事而憤怒辭職。
  • 聚焦 | 中國學術界出醜聞,107篇醫學論文被國際期刊集中撤稿!
    107篇論文被集體撤回,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撤回的主要原因是評審做假。中國學術論文曾多次提供虛假評審 這不是國際期刊第一次因為該問題做出撤稿決定。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宣布撤銷已經發表的43篇論文,其中有41篇來自中國大陸,撤稿理由是發現有第三方機構有組織地為這些論文提供虛假的同行評審。
  • 學術界為啥不愛投中文期刊?
    崔鵬 清華大學副教授:差評中文期刊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現象,很多科技領域優秀科研工作者的頂級成果一般不會考慮投稿到中文期刊。以計算機領域舉例,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學術話語權不在中國,科研工作者發論文實際上希望能夠得到學術共同體的認可。學術共同體是分層次的,有些是引領性的,有些是跟隨性的。
  • 這本SCI期刊一口氣撤回17篇文章,原因是把關不嚴
    ACTA MEDICA MEDITERRANEA一口氣撤回了17篇文章,這些文章涉嫌嚴重的不相關的自我引用,同時該雜誌社開除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該雜誌稱,該公司還以「不當行為」解僱了三名編輯委員會成員。Acta Medica Mediterranea 文章的撤回發生在2017年和2018年,14位研究人員大致上是同一批神經科學家,而其中的3位作者來自相同機構的不同作者。
  • 你知道國際三大頂級期刊嗎?一篇三大期刊的文章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介紹國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因子也非常高的三大頂級期刊。  那麼三大頂級期刊到底是哪三個期刊呢?其分別是:《nature》《science》《cell》。該雜誌連同英國的《nature》雜誌被譽為世界上兩大最頂級雜誌,代表了人類自然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並且science和其他期刊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science》雜誌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誌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 「輕鬆閱讀」學術界為啥不愛投中文期刊?
    作者:卜葉來源:「中國科學報」官網;瞭望智庫微信平臺編輯:周悅來看一組數據: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提高,但很多中文期刊獲差評;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文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
  • 107篇中國醫學論文被國際期刊撤稿 評審造假系主因
    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當地時間4月20日,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發表撤稿聲明,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宣布撤回107篇發表於2012年至2015年的論文,107篇論文全部和中國研究機構有關,裡面包括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 被質疑是文章灌水重災區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該雜誌給出的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涉嫌學術不端並且沒有回覆編輯部的質詢」。然而,《歐洲醫學藥理學評論》也是被質疑文章灌水的重災區之一。
  • 《JMCA》一口氣撤回7篇中國學者文章,原作者表示:原始數據因洪水...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RetractionWatch 據爆料,2019年8月28日,國際頂級材料學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一口氣撤回了中國學者的7篇文章,而且這些作者都是來自同一個團隊:主要通訊作者是成都理工大學Tong Dongge及四川大學Chu Wei。
  • 國內學者建議將《腫瘤生物學》等「掠奪性期刊」集體拉黑
    4月20日,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集團發表撤稿聲明,宣布撤回107篇發表在期刊《腫瘤生物學》上的論文,而這107篇醫學論文的主要作者均來自中國。此次大規模撤稿事件,引發了各方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三思派」於4月27日刊發了上海交通大學江曉原教授文章《應該儘快公布「掠奪性期刊」黑名單》。該文章被各大媒體轉載。隨後,「三思派」收到施普林格的聲明。
  • 微生物領域非頂級期刊概述
    一審28天,文章800篇/年,國人文章約大於1/3。副主編有華東理工大學張立新老師和香港大學張彤老師。AMB期刊知名度和口碑一直都不錯,前些年和BT不分伯仲,甚至口碑更好,與AEM很像但檔次低於AEM,很多AEM被拒的稿件可能最後發在AMB上。推薦該期刊,品質比較可靠。
  • 中國學者首次撤回Nature封面文章引關注
    該文章自3月12日發表以來爭議不斷。先是刊出僅24小時後,國內多位學術同行聯合發表質疑文章。緊接著,一些國際同行也紛紛指出其標本分析的缺陷。最終,5個月後,作者團隊便發表撤稿聲明。發表論文時風光無限,撤銷稿件時低調平淡。對於這樣的學術現象,今年6月Nature還曾發文,指出撤稿聲明透明度缺失問題。
  • 發表頂級醫學期刊的文章有什麼特徵?
    1、投稿醫學期刊時,數據共享是大勢所趨2017年6月,《Lancet》發布一項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的聲明:臨床試驗在倫理上有義務共享研究數據。並指出臨床試驗數據規範化共享是趨勢,對今後的臨床研究具有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