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投入優勢資源開展精神疾病研究。 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 供圖
當前,全世界患精神病的人數正在持續增長。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說明,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對人類的致殘比例已佔到總數的近20%,首次超過癌症排名第一。在歐美發達國家,患有各種程度精神類疾病的人佔到了接近四分之一。
如何遏制這種困擾人類健康的精神疾病?近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投入優勢資源開展精神疾病研究。
「有的人對坐飛機感到莫名的恐懼,以往人們會嘲笑他膽小,事實證明,他並不是膽小,而很可能是患上了精神類疾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一名專家指出,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壓力變大,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各類精神疾病,如不及時治療,一旦發展到嚴重程度,將對本人、家庭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然而,目前傳統藥物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有著明顯的局限,「比如副作用大,對頑固精神類疾病效果甚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我們對大腦本身的基礎工作原理知之甚少,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研究如何治療精神類疾病,往往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上述專家指出。
如今隨著新技術的突破,精神類疾病的研究和治療面臨著全新的機遇,通過植入式電極等新技術對人類大腦單個神經元以及迴路進行深入的基礎研究,揭開大腦的最本質的工作原理,從而發現精神類疾病的真正原因並進行對症治療。
專家舉例說,如對於頑固性精神類疾病患者,採取顱磁共振對大腦特殊部位進行照射,已經證明有比較好的效果。在美國,一些數十年受到抑鬱症折磨的病人,嘗試了幾十種藥物和所有傳統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採用該治療辦法後得到明顯改善。
隨著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致力於在攻克精神疾病上取得進展。
其中,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是一家獨立的非營利性科研機構,2017年由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與上海周良輔醫學發展基金會共同組建,並與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一期投入5000萬元,預計總投入5億元,旨在打造一個聚集中國優秀精神神經醫學醫生學者,開展腦疾病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合作、國際交流和成果轉化的平臺。
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創始人、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理事長陳天橋說,面對在全球範圍內日益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精神疾病,希望這次合作能通過國際資源優勢互補以及體制機制創新,攜手攻克精神疾病,造福全人類。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教授表示,非常期待通過和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的深度合作,推動腦科學研究國際化,探索科研體制和成果轉化創新模式,也特別高興陳天橋作為全球知名的創新企業家對精神疾病的關注,期望進一步喚起公眾對該類疾病防治的重視。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所長毛穎教授指出,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加入,使得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初步具備平臺格局,補全了腦疾病研究的版圖。目前,該研究所正在緊鑼密鼓地整合加州理工學院、華山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優勢資源,共贏互補,推出一批瞄準腦科學研究國際前沿方向,具有獨特創新性的科研項目,致力於提升中國在該領域的自主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