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定醫院病人最長住院20年 中國精神病患者人數超1億

2021-01-09 海峽網

原標題:被遺忘的精神病人:北京安定醫院病人最長住院20年

護士向病人了解病情

6月21日凌晨,安定醫院病房區,86歲的李鳳英閉上了眼睛。直到去世,她沒能再見女兒和老伴最後一面。

她不會知道,自己的生命很早以前就被家人「放棄」了。他們曾多次明確告知醫院:如果需要搶救,不可以使用氣管插管、除顫等這些有創的急救措施,並且,一次次籤署「拒絕轉院,承擔所有後果」的責任書。甚至,已經在上次病危時聯繫過喪葬用品店。

因為精神分裂症,李鳳英2003年住進安定醫院,這一住就是14年。直到死去,她再也沒能「回家看看」。凌晨三點左右,李鳳英宣告死亡,喪葬用品店工作人員帶了壽衣過來。隨後,她的遺體被運往積水潭醫院太平間。

李鳳英的去世不是孤例。在安定醫院的病房區,將近800名住院病人,約有兩成是長期住院的老病人,時間最長的超過20年。根據醫護人員的觀察,這些長期住院的病人大多失去了回家的機會,只能在病房等待生命的終結。

對於李鳳英這樣被遺留在精神病院的病人來說,生命終結或許是離開醫院的唯一方式;對於這些病人的家屬,死亡或許更多的意味著解脫。

精神病

不同於其他疾病,精神病仍是一個極具標籤化、令人恐慌的病症。

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數據顯示:中國各類精神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億,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數超過640萬。

作為治療精神疾病的專科醫院之一,北京安定醫院日均門診量約有1500人。

沒有人能夠輕易接受自己有精神問題。 7月14日,在安定醫院門口,一位丈夫抱著他身穿紅色上衣的妻子,幾乎用拖拽的方式將她帶入醫院的門診大廳。妻子情緒異常激動:「我不是精神病,你帶我來這裡幹什麼。」在丈夫掛號的空隙,女子快步走出醫院,丈夫只能轉身追上去,用身體保護她「別做傻事」。

護士向病人了解病情

妻子不理解丈夫的行為,耍賴式地癱坐地上,喊著、叫著……

在北京安定醫院,這樣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安定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姜濤對此早已習以為常,每周三天的門診,他的對面坐著各種各樣的精神障礙患者。經過診斷評估,符合條件的患者會被安排住院治療。

精神病專科醫院的病房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出於安全考慮,對外的窗戶只能打開幾釐米。從病房通往外面的世界,不到50米的距離,要經過兩道門。醫務人員小心翼翼地保管著鑰匙,任何人進出都得鎖門。

在這個精神病人生活的小世界裡,每天的時間以吃藥開始,又以吃藥結束。鬧鐘指向七點,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待著護士到床邊去發藥。晚上八點,護士按照醫囑,最後一次發藥,吃完藥洗漱睡覺。一天結束,有的病人一天要吃六次藥。

醫生介紹說,這些精神障礙患者經過治療以後,一般病情穩定,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不是所有的精神障礙患者都具有暴力傾向,大約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相反,長期住院,缺乏康復訓練,對病人健康狀況不利。

「精神病人的康復問題缺乏足夠支持。」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姜濤認為,因為我們國家的社區康復和家庭支持都不夠,這些精神病人反覆住院。各地的精神衛生防治所,應當承擔起這個任務,但他們往往缺乏資金,也不願意承擔這樣的問題。

家屬的放棄、社會的歧視等諸多因素,一些病人最終留在醫院度過餘生。死亡,成了離開醫院的最後方式。

消失的親人

八病區的病人劉志成不會知道李鳳英去世的消息。李鳳英的病區在二層,八病區在四層,雖然相隔不遠,但在這裡,兩個人也許永遠也不會出現交集。

劉志成今年47歲。他在八病區呆的時間足夠長了,差不多有10年。他有些駝背,走起路來松松垮垮,沒什麼精神。

午飯過後,劉志成端著清理菜渣的塑料盆,走過窗邊,沒有多看一眼,他熟悉窗外的一切,一路之隔,是十三病區的四層樓房,更遠處,能看見紅色外牆的住宅樓。住宅樓很高,擋住了視線,再遠,他什麼也看不到了。

10年來,負責照顧他的責任醫生換了一撥又一撥。很多新來的醫護人員需要翻看病歷,才能找到他住院的原因。至於病情早已穩定的他,為什麼沒有被家人接走,病歷中難以找到。

每天早晨,病房上的掛鍾,時針指向7點,意味著吃藥的時間到了。值班護士帶著藥品挨個房間照顧病人服藥。大多情況下,劉志成早就起床了。他接過藥片,沒有任何遲疑,甚至不會仔細看上一眼,便倒進嘴裡。10年了,護士也無需向「關照」新病人一樣,確認他是否真的咽了下去。

因為精神分裂症,劉志成被送了進來,他依稀記得當時的情景,一開始比較輕微,慢慢嚴重了,一個星期都睡不著覺,又吃安眠藥,又喝白酒。「到了第五天還是第六天,我把表姐和表姐夫打了。」

他不記得把表姐打成了什麼樣子。生病之前,他在機械修理廠工作,結過婚。生病之後,家也就散了,沒有孩子。

好心的姑姑將他從天津接來北京照顧,姑姑過世後,唯一的親屬只剩下被打破頭的表姐。在他被送進醫院以後,表姐很快也「消失」了。「我不樂意住,但是家裡頭也有好多事情不好說。我父母、大爺、姑姑,上一輩都沒有了,剩下的都是平輩的了……」

入伏前一天,空調呼呼吹著涼風,但病區裡還是有些熱,劉志成低聲說著:「明天就入伏了,天兒還得熱。」

醫院的圖書室是病人們的精神寄託

70歲的老姚同樣屬於被遺棄的狀態。老姚身上穿的用的,都是醫護人員給湊的,或是其他病人留下的。

主管醫生張磊接手七八年來,從來沒有家屬來看望過。「基本屬於失聯的狀態,我從沒見過家人,留給醫院的三個電話,都是不通的,沒有任何聯繫。」

老姚的全部住院費用由單位承擔,單位也聯繫不上他的家人。

回不去的家

病房內似乎並不缺乏親情。每個周二和周日的下午,家屬可以帶著生活用品過來,和病人呆上一個多小時。

那些來探望的家屬,焦慮的表情被印刻在玻璃上。一個燥熱的下午,母親從門口遞給孩子酸奶和熟食。一位患者的母親,幾乎每天都會來,在門外站上一會兒;一位年輕女子,才剛剛進門,還未見到自己的親人,就淚流滿面。

7月19日上午8點,病區主任帶著值班醫生巡護病房。張老太側躺在病床上,瘦小的軀體像乾枯的柴火,被單包裹著只有很小的一塊。她看起來太老了,不得不在護工的幫助下,顫顫巍巍地坐起來,問劉主任:「你怎麼不讓我回家?」

問她住了多久,她會回答:「住了七八百年了。」老人只有一個女兒,老伴已去世多年。她的記憶已經混沌,總是把一位女性病人認作自己的老伴。

張老太是逝者李鳳英的病友。2012年兩人一起從老年病房轉到這個病區。未來,張老太或許將面臨著和李鳳英一樣的結局。

女兒仍然定期會來看望她。只是,回家是不可能的答案。劉主任很無奈,她曾多次和張老太的女兒商量,她女兒也知道這些問題,但就是「沒辦法接回去」。

無法照顧,是長期住院病人家屬最常用的說法。李強,在八病區住了二十多年,今年60歲,他戴著眼鏡,喜歡讀報紙。八病區還有王海住了15年,馮敏住了15年,嚴文之住了13年……

病區主任姜濤列出的這一串名單很長,這些病人的病情已經滿足出院條件,家屬也會來定期探望。「但讓他們給病人辦出院轉院根本不理,基本可以斷定會住到生命的最後。」

因為醫保可以報銷,醫療條件也比養老院好很多,有些家屬等於把病人放在這裡養老了。

有些病人回不了家,只是因為家屬和另一方的糾紛沒有結束,被賭氣式地扔在醫院。荒謬的訴求,阻斷了回家的路。

30歲的王章濤在這裡已經住了15年,現在基本不提回家的事情,也不願意和人交流了。但剛住院的時候,他經常和醫生說:「讓家裡人接我出院,讓家人給我帶本書。」

他是河北唐山人,2002年由家屬和當地政府送來醫院。家屬把所有責任推給政府,拒絕繳納住院費用,也拒絕接回家,「他家人認為病人的住院,是政府有責任,在當地發病之後,相關部門的處理造成這個病人的病情加重。」

平均三四個月,家人會來看望一次,王章濤有時還會問,家人就糊弄著說:「政府沒給解決,你不能出去。」

相關焦點

  • 安定醫院副院長王剛:安定醫院抑鬱症就診量年漲20%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1月29日,北京安定醫院餐廳,兩名抑鬱症患者相互傾訴。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1月29日,北京安定醫院。醫生正在給一名抑鬱症患者做檢查。  新京報:你曾公開提到抑鬱症在中國的患病比率約為6%。  王剛:按照6%去算應該差不多,這個數據已經靠譜點了。但按照流行病學調查方法,這個患病比率當中排除了少年兒童。  新京報:安定醫院這幾年抑鬱症患者人數有明顯增加嗎?  王剛:當然有,2006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個抑鬱症治療中心,現在有三個病區,將近200張床。
  • 精神病醫保報銷比例較低 病人易拖垮全家
    記者廖雪明攝 近日,湖北孝感24歲少女琪琪因患精神病被家人囚禁在小黑屋內5年,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記者隨後走訪部分精神病醫院和患者家屬了解到,精神病醫保報銷比例仍比較低,最終能報銷的費用只佔全部治療費用的四至五成,且很多副作用小的進口藥品都不能報銷,精神病一個治療周期一個月不到就要花費1萬~2萬元。
  • 港股唯一上市精神病醫院:康寧醫院
    就是中國最大的私人精神科醫療集團——康寧醫院(2120.HK)招股資料 公開發售價:HKD32.1—38.7募集資金:約5.65—6.81億港元招股日期:11月10日上午9時——11月13日中午正式上市日期:11月20日每手股數:100股每手費用
  • 精神病醫保報銷比例較低 病人易拖垮全家
    記者廖雪明攝 近日,湖北孝感24歲少女琪琪因患精神病被家人囚禁在小黑屋內5年,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記者隨後走訪部分精神病醫院和患者家屬了解到,精神病醫保報銷比例仍比較低,最終能報銷的費用隻佔全部治療費用的四至五成,且很多副作用小的進口藥品都不能報銷,精神病一個治療周期一個月不到就要花費1萬~2萬元。
  • 掘金瘋人院:每8個人中有一個精神疾病患者 一個床位一天400塊
    對於淨利潤增幅低於同期收入增幅,康寧醫院在中報裡表示,主要由於報告期內錄得稅後匯兌損失580萬元,而2016年同期錄得稅後匯兌收益720萬元。住院收入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由於精神病疾病易反覆發作,治療周期較長,病人需要長期的住院護理服務,精神科專科醫院以住院服務為主,門診服務為輔。
  • 海南省政協委員鄭進方:加強對我省精神病患者精準醫療救助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2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孫令正)精神病患者作為社會群體的特殊成員,因為治療費用高,不僅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影響了建設和諧社會。2月19日,政協海南省第六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海口召開,省政協委員鄭進方建議,應加強對我省精神病患者精準醫療救助,創造一個有利他們就醫、康復和回歸社會的良好環境,充分體現政府的人文關懷。  鄭進方說,按我國精神病平均發病率1%計算,我省有精神病患者約9萬人,中重度精神病人佔50%,因此需要長期服藥或住院的精神病人約4萬人。
  • 誰是精神病患者?到底誰說的算?讓人細思極恐的羅森漢恩實驗
    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就是在敘述正常人佯裝神經病患考察,沒想到最後經過電擊和前額葉切割手術,主角也被迫變成一名真正的精神病患者。這個看似電影情節的故事,事實上,真實上演在現實中,1972年大膽做這項實驗的人,就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戴維羅森漢恩 (David L.Rosenhan),當時他找了5男3女來假扮病人,分別為3位心理學家、1位兒科醫生、1
  • 美國新冠住院患者人數達到創...
    美國醫院的新冠患者人數不斷攀升,這個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激增趨勢在周三創下又一個紀錄,住院患者超過了10萬人。  新冠追蹤項目(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顯示,住院人數達到100226人,持續攀升時間已超過兩個月,是疫情上兩次病例激增持續時間的約兩倍。
  • 2012–2017年住院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變遷
    本研究分析了2012-2017年美國890所醫院中的住院患者數據,包括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腸桿菌科的廣譜頭孢菌素耐藥菌(提示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耐碳青黴烯類不動桿菌屬和耐多藥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醫院感染和社區感染病例數。
  • ...在患者的心靈——記天津安定醫院心理門診主任、黨支部書記龍鯨
    市安定醫院,老百姓俗稱的「精神病院」,話裡話外透著一種恐懼感。在人們所認為的「正常」世界裡,精神病患者是偏離軌道的、奇怪的,甚至是恐怖的。但對該院心理門診主任、黨支部書記龍鯨而言,在這裡拋棄了所有的偏見與歧視,每一個病人都是活生生的,與他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聽他們的喜怒哀樂,陪他們從痛苦的過去走出、療愈創傷。
  • 住院醫師規培 北京協和醫院是這樣做的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崔麗英介紹,作為住院醫年終考核的創新形式,經過十年的歷練,病例報告大會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臨床能力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包括:病例內容(20分)、病例分析(20分)、英文表達(5分)、幻燈製作(5分),共計50分。評委會根據評分標準現場打分。通過這種形式,住院醫們既能展示自己,也能在臨床診療思路上獲得快速提升,受到眾多住院醫們的歡迎。
  • 大學生「被精神病」134天
    「你覺得我是不是精神病?」「我有異常嗎?」    這幾個問題,趙陽(化名)問過他的兩個舍友,他的學院院長袁彩虹,也問了初識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在2015年7月20日之前,洛陽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學生趙陽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問出這幾個問題。
  • 全球精神病致殘人數超癌症,醫院、研究所攜手致力攻克腦疾病
    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 供圖當前,全世界患精神病的人數正在持續增長。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說明,在全球範圍內抑鬱症對人類的致殘比例已佔到總數的近20%,首次超過癌症排名第一。在歐美發達國家,患有各種程度精神類疾病的人佔到了接近四分之一。如何遏制這種困擾人類健康的精神疾病?
  • 精神病患者上吊身亡 「淡定醫生」坐視不理
    那麼,這位精神病患者究竟為什麼要自殺?而 「淡定醫生」又為何會坐視不理呢?    精神病患者上吊身亡  《圍觀》的記者趕到了事發地瀋陽,見到了死者舒秀雲的家人。他們8月31日凌晨4點左右,接到了瀋陽市阜康心理醫院的通知,說舒秀雲在醫院出事了,要求他們過去一趟。  凌晨5點,舒秀雲的兒女趕到了阜康心理醫院,醫生告訴舒秀雲的兒子李國強,他的母親是在病房門框上自縊身亡的。
  • 北京人:醫保大變化!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其中,北大醫院、人民醫院、朝陽醫院、北大腫瘤醫院、東方醫院、潞河醫院6家醫院在患者就診掛號時都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 北京協和醫院、北醫三院、朝陽醫院、北京腫瘤醫院等24家醫院也在整治和打擊號販子的行動時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
  •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 總人數約為1.164億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
    西藏(19.0%)、雲南(16.1%)和貴州(14.9%)現在吸菸率位居前三。 我國吸菸人群戒菸率有所提高,從2015年的為18.7%提高到2018年的20.1%。 中國人群吸菸相對死亡風險率RR為1.23(95%CI:1.18~1.27),人群歸因死亡風險為7.9%。
  • 探秘安定醫院無抽治療中心 抑鬱症電擊療法不可怕
    2015年11月18日訊,一個抑鬱症患者,被自殺的念頭牢牢綁架,他有什麼辦法嗎?有,他可以去做無抽搐電擊治療。 昨天,記者走進了北京安定醫院的無抽治療中心,近距離了解神秘的無抽治療。「格式化」神經遞質分泌上午9點多,在北京安定醫院的無抽治療中心,菜菜(化名)安靜地躺在平板車上,等候治療。菜菜是一名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念頭像一隻黑狗,無時無刻不在撕咬著她。她痛苦地掙扎著,卻無法擺脫這種念頭。
  • 【20180604】兒童和青少年妥瑞症患者招募
    ,比較阿立哌唑可變劑量給藥(2~20 mg/天)和安慰劑對妥瑞症的療效。試驗分類:    安全性和有效性    試驗分期:    III期    設計類型:    平行分組    隨機化:    隨機化    盲法:    雙盲    試驗範圍:    國內試驗           試驗人數:120人1    法定監護人(和受試者)籤署書面ICF
  • 美新冠患者住院數首超10萬,日增死亡創5月以來新高!美疾控中心主任...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住院人數達到100226例,首次突破10萬,其中重症患者19396例。2日新增病例195695例,比七日來平均病例數高出35000例。而單日死亡病例數達2733例,是美國自5月來單日死亡病例數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