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精神病患者?到底誰說的算?讓人細思極恐的羅森漢恩實驗

2021-02-12 神秘未知的世界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 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開啟神秘未知的世界

十萬探秘者陣營  世界菌永不停更 

打造最走心的探索類平臺

大新聞:微信又㕛叒改版了~

更新後很多小夥伴都說不好找了,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擊上方 「神秘未知的世界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加上星標,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現今不少犯罪的人都會以精神有問題或者是躁鬱症等病狀,來掩飾自己犯下的錯,無非希望藉由同情讓罪刑減少,但這些人是真患病,還是假的?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就是在敘述正常人佯裝神經病患考察,沒想到最後經過電擊和前額葉切割手術,主角也被迫變成一名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這個看似電影情節的故事,事實上,真實上演在現實中,1972年大膽做這項實驗的人,就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戴維羅森漢恩 (David L.Rosenhan),當時他找了5男3女來假扮病人,分別為3位心理學家、1位兒科醫生、1位精神病學家、1位研究生、1位畫家和1位家庭主婦,進行著名的羅森漢恩實驗,又稱為假病人實驗。

羅森漢恩發起實驗的起因,是因為他好奇身邊不少人會以精神疾病為藉口逃避徵兵,而這引起他的好奇,到底裝瘋有多麼容易,結果這個實驗,最後整個顛覆精神病的診斷方式。

為了成功進去精神病院,羅森漢恩為「假病人」做了一連串的專業訓練,其中還包含訓練他們如何將藥丸藏在舌頭底下,最後這一行人真的順利進神經病院,其中7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1人診斷為狂躁抑鬱症。

隨後進到精神病院的受試者,聽從羅森漢恩的要求,恢復成正常人,不再假裝自己幻聽,也停止其他精神病理學上的症狀,但驚人的是,這8位「假病人」沒被任何醫療人員識破,因為他們一進精神病院時,就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就連表示自己「痊癒」要求出院時,還會被認定是妄想症加重,醫護人員將這種「否認有病」的狀況,也當作是發病的一種特徵。

此外,羅森漢恩寫筆記的習慣,也被醫護人員認定「書寫行為」,為精神病病情的新發展,是精神分裂症中的偏執特徵,但最搞笑的是,有些病人反而還能精準的分辨誰是正常人,當時就有名病人對羅森漢恩說:「我覺得你沒有病,你不是記者,就是教授,專門來視察醫院的。」

實驗結束,8位假病人順利出院後,被醫院批准為「好轉」,並非「痊癒」,而這些假病人平均住院19天,最長的為52天,最短的也住了一周左右,緊接著羅森漢恩在《科學》雜誌上,發布一篇《精神病房裡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論文,震驚全精神醫學體系,但也備受批評,甚至還有精神病醫院向羅森漢恩發起挑戰,要他3個月之內派幾位假病人過去,他們絕對會一一揪出來,保證類似的錯誤不會在他們醫院發生。

於是3個月後,醫院在193名病人中,挑出41名假病人,以及42名被懷疑的假病人,但事實上,羅森漢恩根本就沒有安排人進去醫院裡,後來醫院顏面盡失,自圓其說,堅持他們的數據沒有任何問題。

 | 每日上午11:00 更新 | 感謝分享

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以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誰是瘋子——羅森漢恩實驗
    對異常行為的界定在決定一個人是否被診斷為精神病中起關鍵作用,並且診斷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病人接受的治療。然而,區分正常與異常的界限並不像你所認為的那麼清晰。197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羅森漢恩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這項實驗被認為是對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重要批判。
  • 一個正常人被關進了精神病院,到底怎樣做才能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我相信這一段是自精神病院誕生以來就拿到了所有人的一個問題。如果你一個正常人被關進了精神病院,到底怎樣做才能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這個實驗可以說是過程與結果,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內,就連精神病院自己都完全沒有想到。
  • 裝瘋混進精神病院,這5男3女的臥底實驗結果震驚醫學界!
    現今不少犯罪的人都會以精神有問題或者是躁鬱症等病狀,來掩飾自己犯下的錯,無非希望藉由同情讓罪刑減少,但這些人是真患病,還是假的?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就是在敘述正常人佯裝神經病患考察,沒想到最後經過電擊和前額葉切割手術,主角也被迫變成一名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 1973年教授做實驗:8個正常人參與,7個人成了精神病
    羅森漢恩也很好奇,精神病院裡的醫生能否區分出正常人與患者?於是,羅森漢恩從五千多人裡找了8個人假扮精神病人,提前向他們教授如何通過醫院的測試、如何在日常行為中偽裝、怎樣逃過吃精神類的藥物,之後便讓這8個人混入美國5個州的精神病院。
  • 著名的「假病人實驗」找到答案
    我想大多數人都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這是個相當有趣的問題。假如面對醫生的詢問,你承認有病,那麼精神病醫院歡迎你!如果你認為你沒有病,那正好,因為在精神病院,不承認你有精神病,就是你患有精神病的證據!你認為這很荒唐嗎?但是這卻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 精神病患者最大的障礙從來不是犯病時候什麼樣,信了你就輸了
    精神病患者最可怕的,從來不是患者犯病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而是你當清醒的時候,怎麼也不相信:你會有精神病!當你深知自己患有精神病,你也不會相信,自己有可能會被治癒。就仿佛,有天你一覺醒來,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你敢相信嗎?信了你就輸了有個特別好的朋友,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這些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也是精神病患者!
    之前我們也討論過,《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其實是想讓觀眾明白,精神病患者其實跟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多一點認識、理解和接納他們,同時明白每一個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最近除了《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剛剛上映的電影《幻愛》也是以精神病患者作為故事題材,讓精神病這個話題成為了網絡熱話。
  • 醫者仁心,偉大的尼斯醫生,她用愛敲開精神病患者的心門……
    電影 《 尼斯·瘋狂的心》她用愛敲開精神病患者的心門;她用執著和堅韌敲打著如同監獄一般的精神病醫院大門,影片一開頭尼斯醫生從遠處走來,走到一座貌似監獄的鐵門前,開始帶著希望輕輕的敲那所大門直至轉為憤怒而瘋狂的拍打著那扇象徵著男權與暴力的精神病院大門
  • 「被精神病」英文怎麼說
    電影《A面B面》裡有句名言:人人都是精神病。沒想戲劇語言一語成讖。一方面是為數眾多的精神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收治,另一方面卻是一些正常人「被精神病」,繼而「被收治」進了精神病院。每個人都可能面臨來自精神病院和未收治患者的雙重風險。
  • 豆瓣評分7.7,作者用獨特視角解讀精神病患者的天才世界
    中途斷了也沒關係,每個故事都不長,全書大概六個故事左右,類型非常豐富,給我們展現了一群不一樣的人群,這樣一群精神病患者或者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的人群,他們怪異的行為舉止表現和思想讓人們區別對待,望而卻步甚至大部分人都對他們敬而遠之,很少有人去主動地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安慰他們,更沒有人願意去研究他們。甚至連治療她們的醫護人員也被人們用有色眼光看待。
  • 細思極恐的科學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我們是真實存在的嗎
    兩千多年前,科學的另一個名字是哲學,說科學起源於哲學也是可以的。那時候的哲學家們,都在探索這個世界。中國的哲學家說世界由五行元素構成,金木水火土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西方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永遠在燃燒,永遠不熄滅。兩個都是古人對世界的樸素的認知,當然,站在我們的角度,這兩個認知都是錯誤的。
  • 換頭之後,你到底是誰?寫在世界首例人屍換頭手術結束之後
    @更多的人則是提問:換頭之後,你到底是誰?首先什麼是死亡?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 王嶽 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說:死亡的定義,在我們國家醫學界和法學界有很多爭議。頭顱移植後「你」到底是誰?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指出,即使將來頭顱移植在科學技術層面上完全可行了,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如何解決?頭顱移植後「你」到底是誰?他認為,目前對於頭顱移植手術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避免浮躁浮誇,科學探索有意義,過度宣傳無益處。孩子屬於頭腦還是身體?
  • 當法制社會遇上滿世界的精神病,法律還管用嗎?!
    反正不管是他傷你,還是你傷了他,雙方都有被入刑的可能;但如果這個人是個精神病患者,你防衛過當,那就只有你一個人有入刑的可能了!他哪怕砍死你都不會入刑,你說你死得冤不冤?這就是當身處法治社會遇到滿世界的精神病傷害時,法律到底應該保護誰?!
  • 分享一個細思極恐的實驗
    今天給老鐵們介紹一個細思極恐的實驗「25號宇宙實驗」也稱為「烏託邦實驗」這個實驗是由美國一位動物行為學教授設計的>還有活動區域、適宜的溫度及專人的保護可以說這就是老鼠們的最致命的一點是老鼠們的出生率低於死亡率就是說老鼠出現了老齡化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精神壓力過大或者是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生。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如何治療間歇性精神病1、手術治療精神病近幾年這個手術治療精神病的治療技術,在廣大的醫院都在進行運用,很多患者通過這個治療技術使病情康復。但是費用很高,患者治療精神病要謹慎。
  • 人生自古誰無死?人死之後到底有沒有來世?孔子為什麼不說?
    人生自古誰無死,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個禁忌的話題,好死不如賴活著,如果能長生,誰又願意去死呢?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無論上到帝王將相,還是下到平民百姓,都會視死如歸!認為,人死了可以投胎轉世!那麼人到底有沒有來世?沒有人知道,有人說有,諸天生死皆輪迴,有人說沒有,人死如燈滅!中國的孔聖人對這件事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但是,他卻不說,有一天子貢問孔子,老師:「你說人到底有沒有來世」?孔子對子貢說,這事,不能說,不能說!子貢就納悶了,為什麼不能說呢?有沒有?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嘛!
  •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 也不是精神病"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 題: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不是脆弱,也不是精神病」  作者:楊雨奇  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 「騙子」很像專家,專家卻很像「騙子」······這個社會,到底是誰愚弄了誰?
    奇怪的是,我到現在沒有發現有誰去告這些報紙、電視或者專家騙人,這就是我佩服的地方,這些人太專業了,他們能夠做到讓別人吃一輩子的藥,卻一直沒有好轉,可患者們都願意接受,他們居然讓病人們相信那些病需要終身服藥,永遠好不了,病人不但付錢,而且從此之後,認定了自己的病是好不了的。甚至從此認為,只要再有人說這些病可以好,反而是騙人的!
  • 網癮:一種正在被製造的精神病
    1995年的某一天,美國紐約的精神病學家戈德堡(IvanGoldberg)突發奇想,他語帶調侃地描述出一種新的精神病——「網癮」,以嘲笑人們對沉迷網絡的擔心和憂慮。他以「病理性賭博(意指嗜賭成癮)」這種精神病的概念與診斷標準為模板,用有板有眼的語言對網癮這種新的「精神病」的概念與診斷標準進行了一番解說,並聲稱「這種新的精神病使患者放棄了家庭責任,轉而坐在電腦前死死地盯著網絡」。
  • 他因手術治療精神病獲得諾貝爾獎,卻又被譴責!
    今天小狐要講的是一位奪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他叫莫尼茲,來自歐洲的一個小國家葡萄牙,本來得到獎應該受到很大的讚揚,但是他一直以來卻被人們所指責,說他沒有人性,也被很多醫學界的大佬指責違反了醫生的職業道德!莫尼茲可以說在20世紀很有名的腦科專家,由於腦部是人類最重要、功能最為複雜且神經最多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