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陳文森
譯者:萬豔春
審核:張向君
多重耐藥菌(MDR)感染與醫療衛生保健有關,給患者健康帶來嚴重負擔。據2013年美國CDC發表的《美國細菌耐藥威脅》報導,美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感染多重耐藥細菌,2.3萬人因此而死亡。但此報導僅包括醫院感染,未納入社區感染。
本研究分析了2012-2017年美國890所醫院中的住院患者數據,包括由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腸桿菌科的廣譜頭孢菌素耐藥菌(提示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耐碳青黴烯類不動桿菌屬和耐多藥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醫院感染和社區感染病例數。
研究隊列為調查期間的4160萬住院患者(佔美國每年住院人數的20%以上)。臨床細菌培養率為每1000人日292次,並且在整個研究時間段內保持穩定。2017年,上述病原體在住院患者中共造成622390例感染(95%可信區間[CI],579125-665655)。
其中,517818例(83%)為社區感染,104572例(17%)為醫院感染。MRSA和ESBL感染佔比較高(分別為52%和32%)。
在2012年至2017年之間,MRSA感染(每萬例住院患者從114.18降至93.68例),VRE感染(每萬例住院患者從24.15降至15.76例),耐碳青黴烯類不動桿菌感染(每萬例住院患者從3.33降低至2.47)和MDR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每萬例住院患者從13.10降至9.43),下降幅度從-20.5%到-39.2%。
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感染的發生率沒有顯著變化(每萬例住院患者從3.36例至3.79例)。ESBL感染的發病率增加了53.3%(每萬例住院患者從37.55增加到57.1例),這一變化主要是由社區感染髮病病例增加導致的。
醫療保健相關的多重耐藥菌感染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需要制定進一步的工作計劃以抵制細菌耐藥,包括繼續開發新的和更有效的抗菌藥物,更完善的抗菌藥物管理模式,以及確定適合各種衛生保健和社區環境的幹預措施和策略。
表1 與美國醫院協會提供的美國醫院分布情況相比較,所有納入的醫院和患者的特徵按年份劃分*
*由於四捨五入,百分比總和可能不是100。AHA:美國醫院協會,NA:不可用。
美國所有醫院(短期、急症護理)的數據均來自AHA。
健康情況資料庫中共有20家醫院缺少教學狀態值。在這些案例中,我們通過比較其他兩個醫院數據系統(AHA以及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醫療保健成本報告信息系統)中報告的病床數量和醫院規模分布來估算教學狀態。
§百分比是根據AHA每年報告的所有住院患者或住院日計算的。
圖1 根據發病年份和地點,2012-2017年的美國多耐藥細菌感染病例估計數
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增加20.5%。
B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增加39.2%。
C產ESBL腸桿菌科增加53.3%。
D耐碳青黴烯類腸桿菌科變化無趨勢。
E耐碳青黴烯類不動桿菌屬增加32.0%。
F耐多藥銅綠假單胞菌增加29.7%。
顯示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醫院和社區中發病的感染病例。趨勢估計基於與2012年估計值相關的5年總體發病率(醫院發病和社區發病)趨勢模型。ESBL:超廣譜β-內醯胺酶。
表2 根據病原體,2012-2017年全國耐藥菌感染估計數*
* ESBL:超廣譜β-內醯胺酶,MDR:多重耐藥,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VRE:耐萬古黴素腸球菌。
表3 根據病原體和發病部位,2012–2017年對調整後的全國發病率趨勢的連續趨勢分析
*分析根據醫院特徵進行調整,包括床位大小、美國人口普查部門、城市或農村的確定、教學狀況、住院月份、患者年齡分布和資料庫。醫院感染定義為入院後4天或更多天獲得的陽性培養。社區感染定義為入院後4天內獲得的陽性培養。
95%可信區間超過空值。
年度百分比變化計算為(ep 1)×100%,其中p是可變年份的模型參數估計值。
§5年百分比變化計算為(e5p 1)×100%,其中p是可變年份的模型參數估計值
參考文獻:
John A. Jernigan, Kelly M. Hatfield,Hannah Wolford,et al.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U.S. Hospitalized Patients, 2012–2017[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 f medicine, 2020,382:1309-1319.
編輯: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