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耐藥菌感染如何破解?深圳首例應用噬菌體治療臨床試驗取得進展

2020-12-04 瀟湘晨報

「深圳首例應用噬菌體治療耐藥菌感染在深圳市人民醫院臨床試驗獲得重要進展,該臨床研究表明應用噬菌體治療臨床超級耐藥菌的感染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8月2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馬迎飛博士在北科生物大廈舉辦的「創新知行薈」上透露,並介紹了未來噬菌體在應對耐藥菌感染中的應用前景。

深圳先進院馬迎飛團隊和深圳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陳懷生團隊、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黃維團隊共同開展深圳市第一例應用噬菌體治療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部感染的臨床試驗。該實驗通過深圳人民醫院的倫理委員會的批准。

治療團隊經過前期的肺部痰液培養物檢測發現了兩種常見病原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對這兩種菌進行的藥敏測試顯示,其中鮑曼不動桿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治療團隊經過評估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並採取抗生素和針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專一性噬菌體聯合霧化給藥的方式,經過連續兩個星期的治療,成功清除了患者肺部感染的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患者病情穩定。該臨床研究表明應用噬菌體治療臨床超級耐藥菌的感染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噬菌體研究也是未來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所的重點研究領域。

馬迎飛博士在題為《應對耐藥菌的感染:噬菌體合成生物研究》的專題報告中介紹,由於我國過去抗生素使用佔到全球使用量的一半,48%應用於臨床,52%應用於畜牧業,造成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受到超級細菌的威脅,如何對抗耐藥菌成為科學界面臨的巨大難題。有專家預計,到2050年我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而噬菌體合成生物研究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由於噬菌體是專一侵染細菌的病毒,並最終導致細菌裂解死亡。噬菌體療法於2014年被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列為應對抗生素抗性的重要武器之一。」馬迎飛說。

目前,深圳先進院合成所研究團隊正在建立生物信息學工具,從宏基因組數據鑑定噬菌體序列,再到直接合成噬菌體基因組,以期達到解決超級細菌感染的難題。目前,深圳市正在建設合成生物大設施,建設高通量噬菌體合成和編輯平臺,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合成噬菌體的研究工作。

據介紹,「創新知行薈」是由南山區科協、中科創客學院、深圳市慈善會社會影響力公益基金主辦,深圳市中科鉅弘文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承辦,深圳市科協、深圳先進院和建行深圳市分行支持的高端科普活動,主要是邀請國際科技前沿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合成生物、腦科學、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機器人等戰略新興產業,做專題演講、圓桌對話以及進行科技成果與產業界對接等。這是今年首場創新知行薈活動,也是該活動自2017年舉辦以來首次走進知名生物科技企業北科生物舉辦,將有力地促進科研機構成果與產業界的緊密結合。活動中,深圳市菲比斯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甲醛監測儀等創新成果。

【記者】張秀娟

【作者】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超級耐藥菌來勢洶洶 深圳這支"孔雀團隊"準備消滅它們!
    超級耐藥菌來勢洶洶 深圳這支"孔雀團隊"準備消滅它們! 來源:新浪深圳站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7-12-26   今日/總瀏覽:4/3222 南方網訊 細菌性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抗生素被認為是治療細菌性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 女孩感染超級耐藥菌 醫生選擇給她注射病毒……
    感染這種細菌可導致廣泛的感染(如肺、皮膚和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和菌血症)。囊性纖維化患者經常會被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需要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然而這些細菌往往具有抗生素耐藥性(超級細菌),因此在臨床上很難被治癒。不幸的是,伊莎貝爾被膿腫分枝桿菌感染了。由於病情發展迅速,16歲時,她接受了雙肺移植手術,但這種細菌仍然隱藏在她的體內。
  • 噬菌體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隨後d'Hérelle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同時利用噬菌體治療人體細菌感染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多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最終未獲獎)。由於當時抗生素尚未普及且品種很少, 噬菌體作為抗菌治療藥物被普遍使用, 世界上一些主要藥廠(如Eli Lilly)也生產和銷售噬菌體製劑。但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 由於抗生素在西方國家逐漸普及, 噬菌體治療日漸淡出。
  • 噬菌體藥物行業:超30億合作,它能否從耐藥性細菌中解救人類?
    國外:監管部門積極配合,研發企業活躍 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監管嚴格的歐美國家的業界進展。 在美國,FDA於2016年5月,允許了第一個體表給藥的噬菌體療法的臨床試驗。2019年1月,允許了第一個靜注給藥的噬菌體療法的臨床試驗。這兩個事件標誌著世界最大醫藥市場的監管路徑已經開放。
  • 薑還是老的辣:看噬菌體如何對抗超級細菌
    超級細菌(Superbacteria), 泛指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又稱「多重耐藥性細菌」。抗生素的濫用,可以說是細菌進化成耐藥菌的一大推手。噬菌體:人類的「病毒僱傭軍」噬菌體是一種可以感染和殺滅細菌的病毒,利用該特性可以將噬菌體用於抗菌治療。鑑於抗生素抗菌的良好療效,噬菌體療法漸漸被人們拋之腦後。
  • 神奇的噬菌體——生命的暗物質
    二、噬菌體治療的臨床應用噬菌體的治療價值自從被發現以後就引起了大量科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期間成立了大量的噬菌體相關研究所,不過由於抗生素的發現並被廣泛應用,目前保留下來持續臨床應用的已經很少了。
  • 雲頂新耀多重耐藥菌感染療法中國1期試驗結果積極
    來源:智通財經網9月15日,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公布了在中國開展的taniborbactam聯合頭孢吡肟使用治療多重耐藥菌(MDR)感染的1期臨床試驗結果。試驗結果顯示頭孢吡肟與taniborbactam聯合治療方案在健康的中國志願者中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其關鍵藥代動力學參數未發現種族差異。目前,雲頂新耀正在全球進行taniborbactam聯合頭孢吡肟用於治療複雜性尿路感染的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
  • 噬菌體雞尾酒療法可有效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足潰瘍感染
    據悉,在抗生素被濫用的大環境下,許多細菌已經演進出了相當強的抗藥性,導致某些感染患者因缺乏「終極武器」抱憾而終。研究配圖(來自: Flinders University )為了應對「超級細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然而弗林德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卻將目光瞄向了一種微小的病毒 —— 噬菌體。
  • 探究噬菌體的秘密,看看它們是如何殺死超級細菌的
    莫納什大學參與的一項合作研究最近取得了一項令人興奮的發現,這可能最終導致針對耐藥性細菌感染的靶向治療。耐藥性細菌感染是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解,即如何將它們用於正在進行的抗微生物耐藥性(AMR)的鬥爭中。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June 開始了 CAR-T 治療的臨床研究;2011 年,Carl H. June 團隊更是利用這項技術從死神手中救回急性白血病復發的小女孩,這位世界首例 CAR-T 臨床病人至今健康地生活著。癌症竟能被治癒,那麼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是否也能做到呢?
  • 多學科合力,新藥物助力,耐藥菌攻克有力——多學科大咖談碳青黴烯...
    張文宏教授:目前耐藥菌感染致死率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甚至超過流感,臨床上有效的治療手段仍然匱乏。如果細菌耐藥繼續發展,未來,待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過去、疫苗廣泛接種後,耐藥菌感染致死率甚至會超過新冠病毒感染。
  • 耐藥菌引起的感染不斷增加 輝瑞公司新型抗生素國內獲批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5月27日,輝瑞公司宣布,新型抗生素思福妥ZAVICEFTA(注射用頭孢他啶阿維巴坦鈉2.5g),於近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複雜性腹腔內感染(cIAI)、醫院獲得性肺炎(HAP)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在治療方案選擇有限的成人患者中治療由下列對本品敏感的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
  • 昌大口腔醫院護理部舉辦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培訓
    昌大口腔醫院護理部舉辦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與控制培訓  中國江西網8月26日南昌訊:近日,昌大口腔醫院護理部在醫院十一樓多功能廳舉辦了2013年院感知識培訓,由該院口腔頜面外科總護士長劉曉霞專題講述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 邦耀生物:非病毒CART療法在臨床試驗取得重大進展
    上海2020年9月25日 /美通社/ -- 2020年9月25日,聚焦於基因治療和細胞藥物研發公司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邦耀生物」)宣布,首次對外公布了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合作開展的「PD1敲除非病毒定點整合CD19-CAR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試驗」取得突破性成果。
  • 面對超級細菌 單抗成為後抗生素時代利器
    曾幾何時,細菌感染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隨著青黴素在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並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抗生素大大降低了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率,為全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們對抗生素過分依賴,不合理使用和濫用十分普遍,導致耐藥菌不斷滋生,成為殺不死的 「超級病菌」,繼續威脅人類健康。耐藥菌從何而來?
  • 血液腫瘤患者感染「超級細菌」該如何治療?
    臨床上此類菌株一旦對碳青黴烯類藥物產生耐藥,其治療將面臨極大困難。近年來,碳青黴烯類藥物耐藥的腸桿菌科細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感染的發生率逐漸升高。相較於碳青黴烯類藥物敏感的腸桿菌科細菌,由於CRE感染的治療方法有限、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往往被延遲,因此CRE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較高。
  • 產業大事:噬菌體藥物和抗糖尿病單抗獲重大臨床進展
    BiomX 宣布,旗下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Inflammmation Bowel Dease,IBD)的管線藥物 BX002 的 1a 期臨床試驗已開始對第一位志願者進行治療。此次 1a 期臨床試驗是一項隨機、單盲、多劑量和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共招募了 18 名志願者,旨在評價口服 BX002 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藥代動力學參數,並且以糞便中能否檢出活的噬菌體作為關鍵探索終點(Key Exploratory Endpoint)。
  • 深圳CAR-T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取得新突破
    深圳引進「孔雀團隊」開展細胞免疫療法  全球癌症治療領域裡,細胞免疫治療無疑是最令人激動的進展,它讓病人用自身免疫系統來打擊體內的癌細胞。2013年,癌症細胞免疫治療被《科學》雜誌評為十大科學突破的榜首。  CAR-T是細胞免疫治療的一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細胞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