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獨特精神病院!為研究精神病,搞出3000多個人腦標本

2020-08-27 莉縱四海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如今的人類科技能夠迅速的發展,得益於科研人員不停的在投入大量的研究。而同樣,每一項技術的研究背後都代表著無數個科研人員日日夜夜在研究。但是當他們研究出來某些科技產品後我們使用的時候可能根本不知道研究它的人是誰,所以這些默默無聞的科研人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讚。

說到精神病,大家都會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指的就是在有著嚴重的心理障礙的人,而且擁有這種病的人可能會在情感、認知、動作等等多個方面會做出和我們大家所理解不了的事情,也就是說非常怪異的行為。而且嚴重的會在一定情況下對其他人造成危害!

每年全世界為了研究精神病也都投入了非常大的資金,但是如今來說,真正研究出來的效果還是少之又少。在比利時,有這麼一個全球最獨特精神病院!研究人員為了研究精神病,搞出3000多個人腦標本!這樣的場景看起來非常像是恐怖電影裡的場景。

可以直觀的看到,一個又一個人體大腦標本在架子上擺放的整整齊齊,而我們首先要對研究的科研人員點一個贊,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夠為了人類的醫學領域不斷努力也是值得我們所稱讚。畢竟精神病一直是人類無法攻克的一個領域。

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了,人類的大腦也一直都是最神秘的一個存在,人死如燈滅,當一個人死了之後,大腦也會停止運轉這是我們人類所知道的常識。但是大腦真正會是這樣嗎?我們無從得知,畢竟我們人類的能力可能有限,在未來可能會搞懂這個事情。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看完今天的文章是不是感覺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呢?哦對了,這個精神病院是在及歷史的達菲尓。

相關焦點

  • 一個正常人被關進了精神病院,到底怎樣做才能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他在獲得心理學與法學雙學位的時候是1972年,那個時候正是美國與越南打仗的時候,美越戰爭是1955年到1975年,當時美國正在進行著徵兵,而俄羅斯漢安就發現有不少人會選擇裝精神病來逃避徵兵,這下就勾起了羅斯漢的好奇心了,精神病院的醫生到底能不能分析出哪個是精神病,哪個不是精神病?他就帶這樣疑問組織了一幫人在現實中進行了一次假病人實驗。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這些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也是精神病患者!
    之前我們也討論過,《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其實是想讓觀眾明白,精神病患者其實跟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多一點認識、理解和接納他們,同時明白每一個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最近除了《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剛剛上映的電影《幻愛》也是以精神病患者作為故事題材,讓精神病這個話題成為了網絡熱話。
  • 1973年教授做實驗:8個正常人參與,7個人成了精神病
    是1973年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源自於羅森漢恩教授對7名正常人在精神病院待4年的研究。這篇論文一發布便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轟動,羅漢森在論文中得出結論:"一旦一個人被診斷反常,他所有的行為和特徵都被貼上相應的標籤。"突發奇想的試驗,持續了4年之久大衛·羅森漢恩在取得了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到史丹福大學任教。
  • 腦科學日報:全球首款透皮貼片抗精神病藥物上市!治療精神分裂症
    1,Nat Comm | 馮海忠團隊發現靶向治療腦腫瘤的新策略來源:BioArt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原發性腫瘤。對膠質瘤的病理、遺傳和基因組等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高達60%的病人標本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高擴增高表達並伴隨高突變,導致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
  • 自稱沒病的病人們:湖南邵陽精神病院13位患者現狀記錄
    周平所住的邵陽市精神病院1號樓為全封閉式病房,醫護人員進出必須隨手帶門,否則按照醫院規定,每次罰款10元。近十多年來,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明顯增多。在湖南邵陽市精神病院,光一層樓面就有76個病人,主要是老年慢性長住的精神病患者,他們大多數因患病時間長,處於精神衰退狀態,社會和家庭支持不夠,需長期住院。
  • 裝瘋混進精神病院,這5男3女的臥底實驗結果震驚醫學界!
    為了成功進去精神病院,羅森漢恩為「假病人」做了一連串的專業訓練,其中還包含訓練他們如何將藥丸藏在舌頭底下,最後這一行人真的順利進神經病院,其中7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因為他們一進精神病院時,就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就連表示自己「痊癒」要求出院時,還會被認定是妄想症加重,醫護人員將這種「否認有病」的狀況,也當作是發病的一種特徵。
  • 8位正常人裝瘋潛入精神病院,卻無人能出來
    一般來說,精神病患者大多存在著心理機能的失調,因為這些原因,其心理、情感及行為出現異常,從而呈現出如幻覺、妄想抑鬱等問題。如不加以疏導,最終可能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害人害己。在現代,較輕症狀的一般可以交給心理醫生去疏導,而若程度更嚴重的,則將被送入精神病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 豆瓣評分7.7,作者用獨特視角解讀精神病患者的天才世界
    中途斷了也沒關係,每個故事都不長,全書大概六個故事左右,類型非常豐富,給我們展現了一群不一樣的人群,這樣一群精神病患者或者有嚴重的心理障礙的人群,他們怪異的行為舉止表現和思想讓人們區別對待,望而卻步甚至大部分人都對他們敬而遠之,很少有人去主動地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安慰他們,更沒有人願意去研究他們。甚至連治療她們的醫護人員也被人們用有色眼光看待。
  • 如果被關到精神病院, 拿什麼來證明你是正常人?
    如今,這起群情激憤的慘案又成為了一樁危害社會的精神病案例。精神病患一直牽動著人們的神經。無獨有偶,據新京報今年11月8日的報導,一名男子「被精神病」後起訴醫院,十年之後終獲勝訴。蛋糕店主萬友生在下班途中被四個人送進江西省精神病院,以精神病由強制住院17個小時。即使在十年之後勝訴之時,萬友生仍然不知道當初是誰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醫院又是根據何種理由診斷他為精神分裂症。
  • 「被精神病」英文怎麼說
    電影《A面B面》裡有句名言:人人都是精神病。沒想戲劇語言一語成讖。一方面是為數眾多的精神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收治,另一方面卻是一些正常人「被精神病」,繼而「被收治」進了精神病院。每個人都可能面臨來自精神病院和未收治患者的雙重風險。
  • 全球精神病致殘人數超癌症,醫院、研究所攜手致力攻克腦疾病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投入優勢資源開展精神疾病研究。 上海陳天橋腦疾病研究所 供圖當前,全世界患精神病的人數正在持續增長。然而,目前傳統藥物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有著明顯的局限,「比如副作用大,對頑固精神類疾病效果甚微,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目前我們對大腦本身的基礎工作原理知之甚少,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研究如何治療精神類疾病,往往事倍功半甚至無功而返。」上述專家指出。
  • 腦控患者,中國最神秘的精神病群體
    上面的話不是摘自劉慈欣的最新作品,也不是某部偵探影視劇的場景,而是腦控受害者在網上曝光的親身經歷。腦控患者,堪稱中國最神秘的精神病群體。他們就像進入角色的網絡作家一樣出現在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將自己的被控經歷公之於眾,並積極尋找同類抱團取暖。
  • 美國記者裝瘋混入精神病院,經歷10天折磨,獲救時已失去笑容
    人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有上萬個突觸連接,形成了迷宮一般的網絡連接,每個神經元又包含了數百萬的蛋白質,執行不同的功能,科學家對這些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科學家曾用額葉切割技術治療精神病,雖然患者變的安靜,可代價是讓人變得痴呆,不少精神病醫院也都傳出過虐待病人的情況,而第一個揭露這種情況的人叫娜麗·布萊。
  • "精神病世界"展10月10日開展 策劃團隊"潛伏"入院扮演患者
    在大家的思維碰撞後,我們一致認為:精神病是13個人群中共有的特性,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他的另一面。」  當時,合作夥伴Sweet Danger的負責人Henry講述了他大學同學畢業論文的研究就是關於精神病群體,長達百頁的研究報告使他非常震撼。「他曾看到一個精神病人在紙上畫了很多圓圈,像大便一樣一坨坨的,當時問這位病友:你畫圈圈幹嘛?病友說:這不是圈圈,這是我看到的山。
  • 在精神病院如何證明自己沒有病?著名的「假病人實驗」找到答案
    ,要怎樣才能證明你沒有精神病?假如面對醫生的詢問,你承認有病,那麼精神病醫院歡迎你!如果你認為你沒有病,那正好,因為在精神病院,不承認你有精神病,就是你患有精神病的證據!你認為這很荒唐嗎?但是這卻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 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孩子卻有精神病?小兒子:有個天才父親沒用
    文/仗劍走天涯愛因斯坦是天才,為何孩子卻有精神病?愛斯斯坦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他所創造出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讓很多人都痴迷。有的時候天才和瘋子只在一線之間,如果沒有很好的把握一個度,就可能會誤入歧途。愛因斯坦雖然在科學界的成就讓人震驚,可是他自己的孩子卻是瘋子。偉大科學家們的愛情總是充滿著曲折的,而愛因斯坦也是如此。愛因斯坦雖然表面上只有兩任妻子,但其實他背後的一些情人也很多。
  • 大學生「被精神病」134天
    「你覺得我是不是精神病?」「我有異常嗎?」    這幾個問題,趙陽(化名)問過他的兩個舍友,他的學院院長袁彩虹,也問了初識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在2015年7月20日之前,洛陽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學生趙陽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問出這幾個問題。
  • 為博物館募集到400多件珍稀標本
    在今年自然保護周期間,以「自然保護」為主題的一系列特色活動「上線」,為提升市民的自然保護意識與實踐能力,凸顯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在自然保護方面的引領作用和影響力。  保護周分別在本市科普場館、圖書館、高校、社區、園區舉辦21場名人講壇,邀請了16名在國內外有很高知名度或者有獨特經歷者作為報告人。
  • 毒癮發作被誤認為「精神病」,精神病症和戒斷症狀怎麼區分?
    有些吸毒者在戒斷毒品反生戒斷症狀的情況下往往會去醫院就醫,然而在醫生的照常詢問下他們卻不會對醫生"開誠布公",一旦對醫生存在病因、病情等方面的隱瞞,就容易發生誤診,一些戒斷症狀在不被人知道的情況下就容易誤判斷為精神病,嚴重的情況下最後是被遣送去精神病院,雖然也能夠進行治療,但是基本不能進行專業的戒毒
  • 傻子、精神病、神經病:有啥不一樣?
    當面對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我們常常會用一些精神攻擊法,比如說他們是「傻子」、「神經病」或者「精神病」。在對這三個詞的使用過程中,其含義常常是混用的。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一、傻子VS.精神病送菜的孫師傅每天都要開車去市立精神病院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