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喜歡聊八卦的人,通常都沒有什麼好感,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也不符合社會道德。不過,你發現沒有,當幾個人在一起聊天時,八卦消息都會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信息,談的其實都是別人的事。誰的情況如何,誰又做了什麼事,誰跟誰在一起,誰跟誰有了矛盾,等等。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就指出,人類使用語言來談論別人的事,是獲取社會信息的重要方式。
當你知道了一些八卦消息時,就會有一種想要說出來的衝動,感覺比學到了一種知識還要有力量。這種心理我們每個人都有,只不過在社會道德的約束下,並不會隨心所欲的談論別人,而是謹慎的選擇跟誰一起談以及談什麼內容。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有幾個人正在聊著八卦,這時,另一個人走了過來想要加入一起聊天,這幾個人就立即轉換了話題。
類似的場景其實很常見,因為顧慮到人際關係的安全,只有跟信得過的人才會聊一些八卦消息。如果談工作、談學習,感覺都挺好,但私下裡卻又「無話可說」,就是缺少了一些信任。
人際關係中的信任完全是憑感覺,你很難僅憑理性分析,就認為誰值得信任,誰不值得信任。只有彼此有了好感,才有可能信任,而且基於感覺的信任往往是無條件的。
有一個詞叫「示好」,意思是向別人表示好意。通常,別人對我們好,我們也會對別人好。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把這種現象稱為互惠心理,不管對方的意圖是什麼,只要我們覺得獲得了好處,都會儘量給予回報。
聊八卦就有「示好」的作用。有研究顯示,人們聊的八卦消息,大部分都是別人不好的事情。背後說別人的不好,當然不是一個好行為。所以,當你跟人聊八卦時,就好像跟對方說「我相信你」。在互惠心理的作用下,對方也會說出一些事情或看法,你們就好像有了共同的秘密,彼此的信任感和親近感都會上升。
如果有人願意跟你分享八卦消息,就說明他信任你,相信你不會破壞他的人際關係,也不會看不起他。如果一群人都願意彼此分享八卦消息,就說明你們形成了一個圈子,圈裡圈外談論著不同的話題。
雖然,聊八卦在社會交往中有著特殊的作用,但也不能無中生有、搬弄是非、為了刷存在感而爆各種料。如果這樣做,只會傷害別人,也不會有人喜歡。不管是談論自己,還是談論別人,都只是互通信息、獲取信任的一種方式,需要拿捏好分寸,更需要基於事實,不誇大,不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