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線上對話:儘快談成中日韓自貿協定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線上對話:儘快談成中日韓自貿協定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

2日,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以視頻方式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及中日工商領袖、政府前高官及知名學者3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稱,「後疫情時代」中日雙方要積極改善貿易和投資環境,加快推進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儘快談成更高水平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實現更高水平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日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提到,「後疫情時代」還應加強產業鏈與供應鏈合作、推進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深化醫療健康和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不斷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完善相關規則。雙方一致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安全、福祉以及經濟發展,呼籲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中方代表在會議上表示,中國政府採取大規模減稅降費、發行抗疫國債等方式,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等任務,有效引導企業復工復產和市場消費回補,及時推動經濟恢復正增長。中方代表還提到,在此次抗疫過程中,中日各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為全球抗疫積累了有益經驗,樹立了合作典範。

日方代表表示,日中雙方在應對新冠疫情上有良好合作基礎。雙方都應秉持客觀、科學、公正的立場,加強信息、政策溝通和技術交流,就病毒發病機制、病原檢測、特效藥和疫苗研發等開展合作。同時,應積極推動兩國衛生主管部門及傳染病防治機構建立專門溝通合作渠道,共同推動抗擊疫情國際合作。

據悉,此次會議雙方代表圍繞「中日經濟發展現狀及後疫情時代中日經濟合作前景展望」展開對話,議題涉及中日經濟形勢和疫情對中日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形勢和企業活動、數位化轉型、貿易和投資、可持續發展等。雙方高度評價中日兩國企業家和前高官定期開展高層次、高水平的對話活動,對深化中日經貿關係,推進溝通和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日本經團聯聯合主辦,是一個「二軌」經濟交流機制。自2015年11月雙方在東京舉辦首輪對話會以來,已在東京和北京舉行五輪會議。

相關焦點

  • 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線上召開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安蓓)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2日以視頻方式舉辦。雙方代表圍繞「中日經濟發展現狀及後疫情時代中日經濟合作前景展望」展開坦誠對話,議題涉及中日經濟形勢和疫情對中日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形勢和企業活動、數位化轉型、貿易和投資、可持續發展等。
  • 海外網評:「早日達成中日韓自貿協定」,中韓釋放清晰信號
    深化中韓雙邊和多邊抗疫合作,是王毅此訪的重要議題。經歷新冠肺炎疫情洗禮,中韓關係得到進一步深化。在中國抗擊疫情的嚴峻時期,韓國社會各界積極向中國捐贈口罩、防護服等各種醫療防疫物資,韓國總統文在寅曾公開表示「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而韓國疫情惡化之際,中國政府和各界也積極向韓方捐贈和出口防疫物資。
  • 中澳自貿協定解讀
    10、中澳自貿協定對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11、中澳自貿協定在貨物貿易領域總體達到了怎樣的自由化水平?   12、中澳自貿協定與澳大利亞不久前與日本和韓國達成的自貿協定相比有何亮點?   13、中澳自貿協定在關稅的降稅期方面具體作了怎樣的安排?
  • 新聞分析:日本首相時隔7年再訪華 中日關係步入「協調合作」時期
    今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在雙方高層交往引領下,中日關係持續改善,穩中向好。  除了高層交往,近期召開的第四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八次會議、第十四屆北京—東京論壇以及日本經濟界團體訪華等各領域交流熱絡,為安倍訪華進一步營造了良好氛圍。  兩國關係的改善也符合民眾期待。
  • 中日韓產業博覽會 首次發布中日韓貿易發展指數
    2015年,中日、中韓雙邊貿易額佔兩國貿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1%和23%左右。從貿易結構分析,三國貿易進出口均以工業製成品為主,貿易結構具有一定趨同性和互補性,在產業結構上都主要以進出口為導向,中間產品貿易流量較大。伴隨著中日韓三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工業製成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三國進出口均以工業製成品為主。
  • 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幾天前中國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回答「突破」的問題時指出,「三方應該按照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快談判進程,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和規則標準,打造一份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
  • 歷時七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妥了!
    在此之前的九月份,中歐領導人有過三項重大決定,即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中歐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夥伴、中歐數字合作夥伴,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目標已經完成。
  •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落槌!寧波外貿圈振奮:不亞於當年加入WTO
    今天,東協10國及中日韓澳新共15個成員國經貿部長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形成一體化大市場,更標誌著世界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 一時,寧波外貿圈人人振奮。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企業及政府部門。
  • 全球成員國最多自貿區正式啟動,中國與非洲國家首個自貿協定生效!
    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貿發會議等機構預測,隨著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全面履行,到2035年非洲地區總出口量將增加近29%,其中區域內出口增長逾81%。非洲將作為一個整體加速工業化進程,提升全球競爭力和吸引力,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
  • 為區域和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高質量和包容性的統一據悉,RCEP由序言、20個章節(主要包括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貿易救濟、服務貿易等),以及4個市場準入承諾表附件組成。RCEP有哪些特點?這是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這樣表示。
  • 朝鮮飛彈攪局中日韓三國外長會 東北亞安全困境難掩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差點開不成的中日韓外長會歷經波折,24日終於在東京舉行。這是自2011年3月以來,三國外長時隔5年多首次在日本舉行這一每年例行的外長會談,也是2012年以來中國外長首次前往日本。中國外交部24日再次強調中國外長赴日,而不是訪日的事實,凸顯三國政治關係的微妙,人們對會議的評論也只剩下「相見總比不見好」的感嘆。
  • ...提升雙邊自貿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助力兩國經濟社會復甦發展...
    【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見王毅】王毅說,中方願與韓方繼續深化常態化疫情防控合作,推進「一帶一路」與韓方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提升雙邊自貿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助力兩國經濟社會復甦發展。中方支持韓方舉辦年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願同韓方一道,在成功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基礎上,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朝著建立亞太自貿區的方向努力。要堅持多邊主義,攜手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外交部)*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對於中國和歐洲什麼意義?  對於完成談判,中國和歐洲領導人都高度評價,這項協定對於中歐雙方,都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重大勝利。  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周三晚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理事會主席比利時人米歇爾 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德國人馮德萊恩進行視訊會議。
  • 歐盟全面支持中歐投資協定,最早周二達成?影響有多大?
    可能是受英國脫歐後貿易協議的籤訂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順利的影響,隔夜歐洲股市全線大漲,其中德國和法國股市漲幅均超過1%。那麼,這個利好究竟有多大呢?今年7月21-24日舉行的第31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就公平競爭規則方面的文本議題取得了進展和一定突破。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投資保護、市場準入、投資監管、可持續運營發展四個方面。與傳統的投資協定相比,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主要差異是引入了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管理體制,關注國有企業的「競爭中性」,推動高端服務業更高層次的開放。
  • 中日韓和東協青年科學家碰撞創新火花
    今年40歲的吳暉鍠是馬來西亞電氣工程博士,一年多前申請了由廣西科技廳實施的「東協傑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獲聘進入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開展為期1年的科研工作。「中國目前有很好的科研環境,這是我來中國的原因之一。」11月26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2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上,吳暉鍠與青年科技人員互動時說。
  •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時間表將於7月10日公布
    7月9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中國日報北京7月9日電(記者 李加寶) 第六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7月9日在北京拉開帷幕,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在當天的記者吹風會上透露,本次對話將制定的中美投資協定談判的時間表將在10日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成果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