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配方辣油,湯底每天現熬
秘制滷味,蕪湖人記憶裡的味道
26年如一日,初心不改
聞著香氣踏進小琴麻辣燙的大門,這是一場沒有計劃的探店,來之前一行人還在擔心「該不會沒開門吧」,好在老天總是對吃貨格外眷顧,車剛轉彎就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坐下之後,空氣中時不時傳來的香味,食慾完全被挑起,「罪魁禍首」便是這一鍋鮮亮紅潤的辣椒油,說起親手熬製的辣椒油,老闆的話匣子便打開了。
「我家的辣油都是菜籽油熬的哎,每天20斤打底,光是芝麻就要放將近100塊錢」要麻要辣要燙,在美食君的味覺圖鑑裡,麻辣燙的辣是一定要放在首位的。
不是讓人面紅耳赤、喉嚨噴火的那種勁辣,菜籽油熬製出來的辣油更給人一種醇香、火熱的感覺。
加一勺蕪湖人吃麻辣燙必不可少的靈魂甜醬,回味中甜甜辣辣的口感真的讓人上頭。
說回湯底,沒有多餘調料的參與,選用新鮮豬大骨,每天現熬,湯底的鮮從門口朦朦朧朧的熱氣中便足以窺得。
一人一籃,按串收費,每個食材應該什麼時候下鍋才能獲得最佳口感,這些都藏在老闆26年的經驗裡,絕不會出錯。
· 鮮嫩牛肉串 ·
鮮牛肉肉質細嫩、風味絕佳,切成中等大小用竹籤串起來,看著就讓人不自覺吞口水。
湯底的鮮香味沁入牛肉紋理中,混著本身自帶的鮮味,裹上辣油和芝麻,鮮上加香,剛吃進嘴裡就直呼過癮,筷子不自覺就開始撈下一塊。
· 糯米圓子&藕圓子 ·
蕪湖人過年的代表,沒想到放進麻辣燙裡也這麼和諧,瞬間打開了新的吃貨大門,而且圓子都是老闆自己做的哦,吃起來有種家裡的味道。
因為拍照片的緣故,藕圓子在碗裡的時間泡的有點化開了,沒嘗到什麼味道,糯米圓子卻依舊美味,軟軟的糯米吸飽了湯汁,每一口都自帶美味buff!
· 特色裡脊肉 ·
新鮮的裡脊肉均勻的切成片,然後再進行醃製,每個面都有被調料好好照顧到,還沒下鍋看著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裡脊肉鮮嫩的口感伴著鮮香麻辣的湯底~嗷嗚一口,感受嫩滑在舌尖流竄,鮮到仿佛要開出花來~
· 特色滷雞爪 ·
火鍋配滷味已然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然而老闆早就知道熱辣的湯底和滷味才是天生一對,滷雞爪、滷乾子、滷蛋...每一樣都是老闆親手滷製,味道醇正的滷味小吃。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滷雞爪,每天新鮮滷製賣完就沒有,滷香濃鬱的雞爪碰上熱辣鮮香的湯汁,軟爛又不失嚼勁,吃著鮮辣入味,超級過癮。
· 臭乾子 ·
來之前就被強烈安利的臭乾子,「哼,不就是一塊臭乾子能有多好吃」,吃到嘴裡的那一秒就想要為自己的偏見道歉。
說是臭乾子,其實稱為臭豆腐要更恰當些,沒有乾子板板一一的口感,燙過之後浸滿了湯汁,簡直是嫩到了極致,好吃到歡呼,每桌必點!
· 手工山芋粉絲 ·
土豆粉、火鍋粉、泡麵...現在吃麻辣燙可以選擇的主食越來越多,但吃到最後還是一份軟軟糯糯的山芋粉絲最對胃口。
特製的手工山芋粉絲,本身沒有什麼味道,給辣油和湯底留足了發揮空間,燙過之後的粉絲吸飽湯汁,滋溜一口,軟糯彈牙,口感超棒!
· 時令蔬菜 ·
光吃肉可不行,葷素搭配才能營養美味,都是時令蔬菜,每一個葉片都掰開了洗的乾乾淨淨,捆一起放在架子上,吃的超級放心!
· 赤豆酒釀 ·
只要是在蕪湖長大的,誰都知道吃麻辣燙要來杯赤豆酒釀,來到小琴更是如此。
8小時文火慢燉的紅豆特別的軟糯,入口即化,酸甜的酒釀解辣解膩,一杯下去這碗麻辣燙才算是完整。
坐落在新市口的小巷子裡,馬路邊的梧桐樹、附近的居民、來往的行人,都聞著空氣中麻辣燙的香味一同成長。
店裡裝修雖然簡單,但從拿菜的小籃子到裝甜醬的瓷缸子,每一處都乾淨整潔,處處都體現著人情的溫度。
///
///
互動話題
藏起來的寶藏店鋪
你還知道有哪些呢?
評論裡一起討論討論啊
或者微博@蕪湖美食攻略
美食君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