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祖國養育了他的國民,國民也懷揣對祖國的熱愛,救她於危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聽到這件事,錢學森夫婦欣喜不已。他們立刻決定放棄在美國已經擁有的一切,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發展建設貢獻一切。之後,錢學森辭去了美國的所有職務。
其間他們遭受了美國移民局非法搜查,他們的所有的書本材料也都被扣留了。這些厚顏無恥的壞蛋為了留住這位奇才,毫不猶豫囚禁了他。
錢學森試圖聯繫祖國,卻被美國惡意誹謗他洩露美國國家機密文件,並對他嚴加監視,錢學森被束縛在美國的控制下。在經過千難萬阻後,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生養自己的祖國,開始了他的報國之路。
錢學森回國後僅僅五年時間,中國有了第一枚飛彈"東風一號"。自然地,這一過程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坎坷波折,解決這些問題耗費了錢老和科研員無數心血。
一次飛彈發射前,總設計師向錢學森報告說,現在出現了一個沒有解決的重要問題,飛彈起飛的觸點是臨時信號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信號,然而現在測量這個觸點卻突然失靈了,總設計師急的滿頭大汗,忐忑不安地等待著錢學森的回答。
第二天早上八點鐘飛彈就要發射了,現在卻出現了意外情況,情況緊急,錢學森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棘手程度,他立刻說道:"這不行呀,要趕緊找到負責人解決問題。"
然而自己畢竟沒有全權經手,解決問題肯定沒有負責這個工程的工程師來的快。他趕忙問總設計師,負責這個觸點的工程師在不在?得到總設計師肯定的回答後,他當機立斷讓總設計師將工程師請到自己面前。
過了一會兒,一位女同志慌慌張張的來到了錢學森的面前。時間緊迫,錢學森沒有多餘的寒暄,立刻告訴這位女工程師,這個事件他找別人也沒有辦法,只能由女同志來負責解決這個問題。
思索片刻,錢學森說到:"這樣吧,我給你十個小時,十小時之內,你去解決這個問題,你解決之後再來向我報告"。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飛彈發射出現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到了半夜大概十點,還未達到錢學森要求的時間,那位女工程師就派人傳話告訴錢學森,問題已經解決了。
錢學森非常高興,便讓女工程師講一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女工程師趕忙來到錢學森面前的時候,錢學森仔細一看,女同志在匯報時嘴都急歪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是因為所有的研究人員因為過於著急拼命,才變成這樣,真是讓人又好笑又敬佩。
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更何況我們要打的是一場聲勢浩大、意義非凡的翻身仗。在研究過程中,他們還遇到了無數次的困難,這些科學家們都毫不退縮地解決了問題。
到1960年初,東風一號飛彈核心部件的研製已基本完成。9月,東風一號總裝順利完成,飛彈爆炸試驗日進入倒計時。10月4日,飛彈發動機90秒點火試驗成功。歷盡萬難終於到了將要成功的這一天,一片歡呼雀躍中,中央下令把發射時間定在了次月5日。
經過5天的長途運輸,27日晚,東風一號枚飛彈成功抵達飛彈射程。押運的耿清也鬆了一口氣。完成各單元的綜合調試後,只待5號的發布試驗。一切似乎準備就緒。
然而,3號中午,東風一號飛彈試射完畢後被放在發射臺上時,卻出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問題:發射需要推進劑。
推進劑有兩種,一種是酒精,一種是液氧。充酒精時一切正常,但充液氧時,技術人員發現彈丸已經沉到很大一部分,面對陽光時這種情況尤其明顯。瞬間,技術人員的額頭出現了冷汗,緊要關頭這可怎麼辦?
他立即停止充液氧的動作,匆忙向錢學森匯報,錢學森收到報告後立即趕赴飛彈發射場,爬到頂端,檢查,下地,一套動作行雲流水。
幾分鐘後,他對在場的所有人解釋道:不是什麼大問題。液氧的溫度太低了,裝藥後彈體內部因為充滿了低溫的液氧所有溫度突然下降,彈體外面溫度高裡面溫度低,彈殼承受不了壓差驟然下沉。等到灌裝完成壓力控制不變問題就解決了。
錢學森作為飛彈發射的總指揮,也親自製造了飛彈。所有人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下來,一切還是按原計劃進行。5號上午9點02分,石破天驚,這是見證成果的歷史時刻。在制導系統的控制下,東風一號迅速飛向目標,經過7分32秒的飛行,它精準地擊中了目標,成功了!
錢學森曾經說過:"我在美國,每寫一篇重要的論文,成稿沒幾頁,可是底稿卻裝了滿滿一柜子,科學試驗如果能夠次次成功,那又何必試驗呢?"核武器的誕生和原子彈、氫彈的出現,為祖國帶來了立於國際的門票,換來了祖國自此的和平。
飛彈發射前出故障,女工程師連忙在10小時內解決,甚至因為著急而嘴歪,從這個事跡中可以看出成功的來之不易,而正是由於科學家們堅持不懈的探索,夜以繼日的實驗,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才有了後來的成功,才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正是因為時常回顧這些歷史,我們的感悟才更加深刻。祖國還在繁榮發展,科學的道路還是寬闊無盡頭的,我們的生活必定更加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