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細胞在DNA複製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 polα,主要負責染色體DNA的複製。DNa polβ的模板特異性是具有缺口的DNA分子,被認為它與DNA修復有關。DNa polγ在線粒體DNA的複製中起作用。DNA polδ不但有5′→3′聚合活性,而且還具有3′→5′外切酶活性,據認為真核生物DNA複製是在DNa polα和DNA polδ協同作用下進行的,前導鏈的合成靠DNA polδ催化,並且還需要一種細胞周期調節因子椩鮒誠赴絲乖?proliferatingcell nucleus antigen, PCNA)參與。而隨從鏈的合成靠DNA polα和引發酶配合作用完成。
DNA複製從起始點開始向一個方向複製時,局部的DNA雙鏈必須打開,主要靠解鏈酶的作用,打開後的單鏈還需要單鏈結合蛋白與其結合,在複製叉向前移動時造成其前方DNA分子所產生的正超螺旋,必須由拓撲異構酶來解決。下面分別介紹它們的作用。
拓撲異構酶(topoisomerase)是一類改變DNA拓撲性質的酶。在體外可催化DNA的各種拓撲異構化反應,而在生物體內它們可能參與了DNA的複製與轉錄。在DNA複製時,複製叉行進的前方DNA分子部分產生有正超螺旋,拓撲酶可松馳超螺旋,有利於複製叉的前進及DNA的合成。DNA複製完成後,拓撲酶又可將DNA分子引入超螺旋,使DNA纏繞、摺疊,壓縮以形成染色質。DNA拓撲異構酶有Ⅰ型和Ⅱ型,它們廣泛存在於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
拓撲異構酶Ⅰ(TopoⅠ)的主要作用是將環狀雙鏈DNA的一條鏈切開一個口,切口處鏈的末端繞螺旋軸按照松馳超螺旋的方向轉動,然後再將切口封起來。這就使DNA複製叉移動時所引起的前方DNA正超螺旋得到緩解,利於DNA複製叉繼續向前打開。拓撲異構酶Ⅰ除上述作用外,對環狀單鏈DNA還有打結或解結作用,對環狀雙鏈DNA的環連或解連以及使環狀單鏈DNA形成環狀雙鏈DNA都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