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西省稅務部門充分利用長期積累的稅收數據優勢,進一步盤活數據資源、挖掘數據價值、拓展數據應用,全力幫助企業快速掌握市場信息,疏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為全省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提供「稅收智慧」支持。
精準對接為供需匹配「搭橋梁」
「稅收大數據太給力了!我們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已經打開局面,訂單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八成。」近日,山西環界石油鑽具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宮晉文高興地對記者說。
山西環界石油鑽具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石油鑽採專業設備研發製造企業,產品出口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受困於國外企業停工停產,企業生產經營一度出現困難。
「當時可以說是內憂加外患,難上加難。」談到企業當初的處境,宮晉文仍心有餘悸。
了解到企業困境後,山西省晉中市稅務部門充分利用電子稅務局、金稅三期增值稅發票上下遊覆蓋面廣、數據精準的優勢,通過稅收大數據平臺幫助其分析供銷客戶,對接了石家莊鋼廠、河南濟源配件公司等上遊供貨商,匹配了煤層氣開採公司、雲南地礦局等下遊客戶,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精準分析為產銷雙方「牽紅線」
山西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大數據為產銷雙方「牽紅線」,使企業迅速破解供應鏈困局。
山西襄礦鑫海物資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礦山設備的企業,恢復經營後需要採購一批礦工鋼,但原先的供貨企業無法按時供貨。長治市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大數據查詢供應鏈,查找到有同類貨物的上遊企業,供其選擇。該企業根據需求及時聯繫了長治市日恆工礦物資貿易有限公司,採購了300噸礦工鋼。
和浩是山西沃德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倉庫裡滿滿的大豆面曾經像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和浩告訴記者,如果放在以往,這些大豆面早已運到美國、歐洲的商場和超市上架銷售。但是,隨著國外疫情日益嚴重,出口物流停滯,曾經的「暢銷貨」一下子沒了銷路,成了「滯銷貨」。
臨汾市稅務局稅務幹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通過精準分析增值稅發票流向和出口貨物信息,幫助企業聯繫上了一家主打農產品銷售的網上商務平臺。很快,公司就通過這個平臺陸續籤訂外貿出口訂單47筆,合計金額149萬元。有了源源不斷的訂單,企業生產得以快速恢復。
精準畫像為企業提供「靶向」服務
稅務部門將龐大的稅收數據「上雲」,就像一隻無形之手,為企業精準畫像,助力政府部門為中小企業提供「靶向」服務,從而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晉中市稅務部門更是用活專項報告結果,讓數據「說話」,指導企業轉型升級。通過大數據比對,晉中市稅務部門發現水果、食品等零售行業,線上交易金額大於實體店交易金額。這一結論,給梅梅水果店、健民豆腐乾店這樣受疫情影響生意慘澹的小店帶來了轉機。
在稅務部門人員的幫助下,他們通過網上開店、直播帶貨、預約配送等方式實現銷量「逆襲」。梅梅水果店老闆朱嘯虎更是化名「四哥」,入駐抖音成為網紅,粉絲量過萬。
「在稅收大數據指引下,我們加大了網店投入。藉助各大助農直播平臺帶貨,線上線下同時發力,銷售額已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健民豆腐乾店負責人白志說。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局長劉培平表示,稅收大數據不僅容量大、類型多,而且具有及時、全面、真實的特點,要充分發揮這個優勢,大力支持全省及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讓經濟運行更加有「數」,為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