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彰家人:他年年盼諾獎卻次次失望

2021-01-18 澎湃新聞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吉野彰家人:他年年盼諾獎卻次次失望

10月10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科學家吉野彰的妻子接受採訪時笑稱,丈夫盼諾獎盼了差不多20年,年年失望,今年總算如願了。

澎湃新聞編輯 陳思 新聞來源 Fuji TV 責任編輯:是冬冬

熱新聞

澎湃新聞APP下載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X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鋰電池先驅」吉野彰:如果沒選化學,他也許會去考古發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記者 | 田思奇10月9日(周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究領域的成就,稱他們創造了「可充電的世界」。其中,旭化成公司的研究員吉野彰成為第27位來自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含美籍),也是日本第2位獲得諾獎的企業研究者。
  • 諾獎得主吉野彰激勵學生:沒有失敗就不會成功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近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吉野彰,在擔任教授的名城大學講了確定獲諾獎後的第一堂課。他從自己曾經的失敗經歷出發,鼓勵學生稱,「沒有失敗,就絕對不會成功」。
  • 諾獎得主吉野彰:鋰電十年內仍將主導電池產業
    帶著這些疑問,第一財經記者於上月專訪了今年因鋰離子電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在吉野彰看來,鋰離子電池未來10年仍將主導電池行業,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將會對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前景會帶來「無法想像」的變革。無法想像的變革吉野彰從發現「portable」(可便攜)一詞開始流行,便意識到社會需要一種新的電池。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1失去的三十年中,日本並沒有失去科研提起日本,經濟學界經常會說到一個詞——「失去的三十年」。
  • 對中國鋰電池崛起,諾獎得主吉野彰這樣看
    對此,《日本經濟新聞》10月10日刊登了對剛剛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吉野彰的採訪。這位創造了「可充電的世界」的化學家談了他的看法。吉野彰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是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名譽研究員。在此次諾貝爾化學獎之前,他也曾獲獎無數,被稱之為「重新定義了未來之人」。
  • 諾獎獲得者吉野彰:鋰離子電池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至關重要__上海...
    SMM12月11日訊:日本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吉野彰(Akira Yoshino)近日在斯德哥爾摩的一次演講中表示,鋰離子電池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至關重要。他還展示了以往的視頻來表明他做的實驗並不會造成火災或者bao zha。並強調了安全是鋰離子電池商業化必不可少的一環。
  • 諾獎最年長得主坐輪椅現身 97歲鋰電池之父演講
    諾獎最年長得主坐輪椅現身 97歲鋰電池之父原標題:鋰電池之父成諾獎最年長得主:97歲坐輪椅現身12月10日,2019年度諾貝爾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古迪納夫超越去年96歲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阿瑟·阿什金,刷新了諾貝爾獎得主的最高齡記錄,可謂一份遲來的最高榮譽。據悉,古迪納夫是公認的鋰電池之父,正是他發明了鋰離子可充電電池和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並發現了古迪納夫-金森法則,用於確定超交換(superexchange)材料磁性符號。
  • 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到底憑什麼?
    10月9日晚上18點45分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研究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吉野彰成為第27位獲諾獎日本人
    10月9日,日本研究員、71歲的吉野彰因鋰電池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27位。
  • ZQ日本留學:諾獎哪家強?日本最高學府 - 京都大學
    前天是諾貝爾的授獎式,頓時消息霸佔了各大網站頭條,諾貝爾委員會將化學獎殊榮授予了71歲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以及曾任英國牛津大學的97歲老教授約翰-古迪納夫等人。其中之一是日本人吉野彰。吉野是現代鋰離子電池(LIB)的發明者,曾獲得過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1980年代,因應手機與筆記型電腦進入全球發展期,「高容量小型可充電電池」成為迫切需求。
  • 諾獎得主吉野彰的「剛」與「柔」
    在旭化成的名譽研究員吉野彰還沒有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9月底,東京學藝大學附屬高中內,吉野被要求籤名的高中生們包圍,他滿面笑容的和同學們合影。這是吉野從2018年開始在該校實施的特別授課結束後的景象。 坐在後面旁聽的一位學生母親在大學時學的是化學專業。她表示,「吉野先生是我崇拜的人。沒想到能這麼近距離看到(吉野先生)」。
  • 97歲"鋰電池之父"等三位科學家獲諾獎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美英日三人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貢獻。經過一系列努力研究,1980年,古迪納夫證明了嵌入鋰離了的氧化鈷可以產生高達4伏特電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突破,意味著將研製出功能更加強大的電池。以古迪納夫的電池陰極作為基礎,吉野彰研製了首個商業鋰離子電池,他沒有在陽極使用活性鋰,而不是採用石油焦,這是一種碳材料,像陰極的鈷氧化物一樣,可以插入鋰離子。
  • 什麼字能代表你的2019年?諾獎得主吉野彰選「賞」字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確定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吉野彰(71歲)發表完獲獎紀念演講後於8日傍晚召開記者會,在被問及用哪個漢字代表這一年時,他的回答是「賞」(意指獲獎)。
  • 日本學者再獲諾獎:吉野彰等3人分享化學獎 他們開發了鋰電池
    而吉野彰也憑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成就,成為第8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同時也是第22位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 -獲獎人簡介- 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 1922年7月25日,古迪納夫教授在美國出生,現年97歲。
  •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吉野彰獲獎後現身,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10月9日,日本研究員、71歲的吉野彰因鋰電池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在隨後的發布會上表示「好奇是研究鋰電池的最大驅動力」。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27位。
  • 放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獎的日本,如今怎麼樣了?
    Goodenough、英國科學獎 M. Stanley Whittingham 一起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吉野彰成為日本第27位諾貝爾獎得主。 「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50年的時間只過去了不到20年,就已經拿到了19個諾貝爾獎,平均一年一個諾貝爾獎。照此速度,50年30個諾獎幾乎沒有懸念。
  • 【諾獎頒獎】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9年,共頒獎
  • 「鋰離子電池之父」吉野彰獲「歐洲發明家獎」 有望角逐諾貝爾獎
    6月下旬,歐洲專利廳為旭化成名譽研究員吉野彰(71歲)授予了「歐洲發明家獎」。本月初,旭化成召開了對吉野彰獲得「2019歐洲發明家獎」的記者招待會。據了解,「2019歐洲發明家獎」表彰的是世界範圍內對技術進步做出貢獻的發明人。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1941年出生,本科、碩士和博士均畢業於牛津大學。加入Binghamton之前,長期在石油公司Exxon工作,從事電池研發。吉野彰 (Akira Yoshino),1948年生於日本。1972年吉野彰畢業於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