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科學家發現對抑制細胞凋亡起決定作用的基因

2020-12-05 搜狐網

  新華網柏林4月15日電 (記者劉向) 德國科學家日前表示,在C線蟲身上發現了對抑制細胞凋亡起決定性作用的基因,通過調控這個名為「SGK-1激酶」的基因,可大大延長C線蟲的壽命。

  胰島素是一種具有很強代謝作用的激素,它控制著生物體內葡萄糖分解、吸收和產生能量的水平,在機體衰老過程中起主要作用。近年來科學家對線蟲、果蠅、老鼠進行的實驗表明,抑制胰島素和一種類似胰島素的生長素「IGF-1」的分泌可有效延長實驗動物的壽命,但對其中具體的機制人們仍不清楚。

  德國阿爾貝特·路德維希斯大學研究人員拉爾夫·鮑邁斯特等人在對C線蟲的實驗中發現,SGK—1激酶直接控制著細胞凋亡的程序。鮑邁斯特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採訪時說,通過基因突變、應激反應或化學藥物等手段調控線蟲體內的SGK-1基因,效果十分明顯。鮑邁斯特介紹說,C線蟲通常只能活14天,在它生命的最後三分之一時段會出現明顯的衰老現象。他們在實驗中對線蟲體內的SGK-1基因進行了調控,結果它們兩周後「仍像年輕時一樣敏捷靈活」。顯然,調控SGK-1基因阻止了細胞老化程序的啟動。這一研究成果已在今年第六期《發育細胞》雜誌上發表。

  鮑邁斯特表示,這一成果有助於人們理解細胞老化的機制,從而有針對性地治療像血液循環疾病、腫瘤和早老性痴呆等與細胞老化密切相關的疾病。此外,由於人同樣擁有SGK—1基因,新發現還對開發延長人類壽命的藥物有所幫助。(完)(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RIPK1剪切對抑制細胞凋亡和壞死起重要作用
    RIPK1剪切對抑制細胞凋亡和壞死起重要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2 13:50:47 美國加州南舊金山基因技術公司Vishva M. Dixit和Kim Newton等研究人員近日合作取得一項成果。
  • 科學家發現靶向TRADD可以同時恢復細胞穩態並抑制細胞凋亡
    科學家發現靶向TRADD可以同時恢復細胞穩態並抑制細胞凋亡 目前針對ND的幹預研究主要包括抑制神經炎症和細胞死亡,課題組過去20年的工作建立了RIPK1在細胞死亡和炎症反應中的關鍵作用,並開發了RIPK1的抑制劑。比如之前發現在衰老引起的伴TBK1突變導致的漸凍症(ALS),蛋白激酶RIPK1介導的小膠質細胞炎症和少突膠質細胞死亡是造成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Xu, et al., 2018, Cell)。
  • 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與細胞凋亡有關
    眼外傷所致的視神經損傷與凋亡有關,如Levin等報導1例在前段視神經病變的視神經凋亡,同時還報導了在正常的視網膜中Bcl-xl是Bcl-2的16倍,在視神經受損傷之後不久
  • 啟動變異細胞凋亡的酶被發現
    啟動變異細胞凋亡的酶被發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4日 17:23 來源:科技日報   新華社東京3月12日電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分子細胞》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找到能影響變異細胞凋亡進程的一種酶
  • Nature子刊報導Treg細胞凋亡後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論文的第一作者是著名華人科學家、免疫界的大佬、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鄒偉平(Weiping Zou)。看到以上的研究結論,小編覺得,這大概就是「做鬼也不放過你」的最好詮釋了!眾所周知,Treg細胞在免疫系統內起到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T細胞對體內感染作出攻擊,當威脅結束時,Treg細胞發出信號讓T細胞停止攻擊。
  • 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的區別
    細胞程序性死亡 概念:細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稱為細胞凋亡,是生物體發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個由基因決定的細胞主主動的有序的死亡方式。
  • 生物物理所揭示細胞自噬活性在生殖腺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文中報導了細胞自噬活性在生殖腺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細胞自噬是溶酶體介導的降解過程。這一過程作為一種細胞生存機制參與清除細胞內廢棄物並為細胞提供能量。在哺乳動物細胞以及果蠅發育過程中,細胞自噬也參與細胞的死亡過程。線蟲細胞自噬對於細胞凋亡的影響一直不清楚。在線蟲發育過程中,共有131個體細胞和大量的生殖腺細胞發生凋亡。
  • Cell:細胞壞死狀凋亡分子機制
    2005年7月,袁鈞英博士帶領的課題組發現了一種化學物質Nec-1,它不能對細胞調亡起到抑制作用,它可以對一種程序性壞死樣細胞死亡(programmed necrosis-like death)起到特定的抑制作用。她將之稱為necroptosis(necrosis + apoptosis,壞死狀凋亡),是一種新的細胞死亡方式。
  • PNAS:caspase-2基因抑制淋巴瘤
    2013年11月19日訊 /生物谷BIOON/--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大學科學家發現抑制淋巴瘤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相關報導發表在近期的PNAS雜誌上。caspase-2基因在細胞自我毀滅過程(即細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該基因是由Sharad Kumar教授在二十年前發現的。二十年來Kumar教授抑制致力於研究細胞"生存還是死亡"的分子機制問題。
  • 大蒜素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遷移並誘導其凋亡的機制
    成纖維細胞對不同程度的細胞變性、壞死和組織缺損以及骨創傷的修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背景:研究報導大蒜素具有抗纖維化作用,可抑制過度增生的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能力,但大蒜素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誘導其凋亡的確切機制尚未明確。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隨著對化療毒性深入了解,科學家最新聚焦 gasdermin,它是一種通常見於上皮細胞、造血細胞和許多其他具有免疫防禦功能的組織中的蛋白質家族。已發現一些 gasdermin 家族成員(包括知之甚少的 gasdermin E (GSDME))直接參與了癌症和腫瘤抑制。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
  • 研究發現重離子束致腫瘤細胞凋亡機理—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 Autophagy:細胞自噬在細胞凋亡中的清除作用
    細胞凋亡發生後,凋亡細胞必須被迅速清除,凋亡細胞的清除缺陷會導致炎症反應和自身免疫疾病。凋亡細胞首先被吞噬細胞吞噬並形成吞噬小體,吞噬小體經歷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最終與溶酶體融合併被降解。細胞自噬是細胞中另一類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可以降解細胞中受損的細胞器和錯誤摺疊的蛋白,以維持細胞與機體的穩態。
  • 抑制癌細胞的p53基因
    和37被磷酸化;Ser15和Ser20的磷酸化修飾還可以影響細胞的周期阻滯和DNA損傷修復;Ser15、Thr18和Ser20磷酸化後,可以通過阻斷MDM2介導的p53的降解,增強p53轉錄活性;Ser33和Ser46在介導細胞凋亡的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Ser46磷酸化水平的上升可以促進細胞凋亡基因的表達,進而促進細胞的凋亡;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 也可以使TAD區Ser33和Ser46
  • 科學家發現新的植物細胞凋亡調節因子及其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機制
    植物細胞凋亡調節因子MLKLs的發現及其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機制細胞凋亡是動植物細胞免疫反應常見且有效的生理過程,其中四聚螺旋的HeLo結構域在多個細胞凋亡調節因子中非常保守,如動物細胞中的MLKL(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蛋白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新聞—科學網
    隨著對化療毒性深入了解,科學家最新聚焦 gasdermin,它是一種通常見於上皮細胞、造血細胞和許多其他具有免疫防禦功能的組織中的蛋白質家族。已發現一些 gasdermin 家族成員(包括知之甚少的 gasdermin E (GSDME))直接參與了癌症和腫瘤抑制。 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
  • 細胞凋亡和自噬研究獲進展
    中美學者日前在《細胞生物學期刊》在線發表論文,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
  • 科學家發現影響大腦結構的8個基因突變
    新華網雪梨2月3日電 不同人的大腦有很大差異,這是生活中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部分原因。一項大規模國際研究顯示,一些基因變異會顯著影響大腦中不同區域的大小,進而影響人的能力和行為。
  • Sci Rep:控制細胞衰老的基因被發現 人類長生不老有望實現
    ,其或許可以永久阻斷細胞的生長,這項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利用多種不同濃度的抗癌藥物來抑制肝癌細胞,從而誘導凋亡細胞死亡以及細胞衰老,同時研究者還比較了基因表達的水平;通過開發能夠抑制這些基因活性的藥物,或許就能夠幫助科學家們開發高效的抗癌藥物或者一些抗衰老的藥物。
  • 王曉東院士團隊發現生物鹼小分子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
    2001年,Taku等人發現PDE3的抑制劑能夠抑制下頜下腺腫瘤細胞HSG細胞的增殖。雖然並不清楚其抑制機理,但是作者提出PDE3抑制劑可以用於癌症治療的觀點。2006年,一項面向靶點已知的小分子進行的基於表型的篩選,找到多個PDE3的抑制劑誘導HeLa細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