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釋義:
大蒜素:是從蔥科蔥屬植物大蒜的鱗莖(大蒜頭)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硫化合物,也存在于洋蔥和其他蔥科植物中。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
成纖維細胞:是疏鬆結締組織的主要細胞成分,由胚胎時期的間充質細胞分化而來。成纖維細胞較大,輪廓清楚,多為突起的紡錘形或星形的扁平狀結構,其細胞核呈規則的卵圓形,核仁大而明顯。根據不同功能活動狀態,可將細胞劃分為成纖維細胞和纖維細胞,成纖維細胞功能活動旺盛,細胞質嗜弱鹼性,具明顯的蛋白質合成和分泌活動,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實現跟纖維細胞的互相轉化。成纖維細胞對不同程度的細胞變性、壞死和組織缺損以及骨創傷的修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背景:研究報導大蒜素具有抗纖維化作用,可抑制過度增生的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膠原合成能力,但大蒜素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誘導其凋亡的確切機制尚未明確。
目的:探討大蒜素抑制硬膜外瘢痕來源的成纖維細胞增殖、遷移並誘導其凋亡的作用機制,為防治硬膜外粘連提供新思路。
方法:培養人體硬膜外瘢痕來源的成纖維細胞至對數增長期,用不同質量濃度梯度大蒜素處理24 h。採用螢光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CCK-8試驗檢測細胞增殖,劃痕試驗及Transwell試驗檢測細胞遷移能力,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Western blot及實時定量PCR技術檢測細胞增殖、凋亡相關蛋白和基因表達水平。
結果與結論:①大蒜素處理24 h後,成纖維細胞萎縮變形,體積變小,細胞核固縮、碎裂;②細胞增殖能力和遷移率均呈劑量依賴性下降(P < 0.01);③G1期細胞比例呈劑量依賴性升高(P < 0.01),而S期和G2期呈劑量依賴性下降(P < 0.01),流式細胞儀結果顯示凋亡細胞比例呈劑量依賴性升高(P < 0.01);④與對照組(未加入大蒜素處理組)相比,細胞核增殖抗原及Bcl-2在蛋白與mRNA水平的表達均顯著降低(P < 0.01),而Bax表達顯著增高(P < 0.01);⑤說明大蒜素具有抑制硬膜外瘢痕來源的成纖維細胞增殖、遷移並促其凋亡的作用,可能與調控細胞核增殖抗原、Bcl-2及Bax表達有關。
ORCID: 0000-0001-5479-5484(朱守雷)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組織構建;骨細胞;軟骨細胞;細胞培養;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骨質疏鬆;組織工程
關鍵詞: 細胞, 成纖維細胞, 大蒜素, 硬膜外, 瘢痕, 纖維化, 膠原, 基因
文章來源:朱守雷, 楊建東, 蔡 俊, 張玉傑, 田 原. 大蒜素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遷移並誘導其凋亡的機制[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35): 5662-5667.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