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8a-5p參與了高蛋氨酸飲食誘導ApoE-/-小鼠的肝細胞凋亡

2020-10-20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文題釋義:

凋亡:是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其特徵是進行性的核和細胞質收縮、染色質濃縮和凋亡小體脫落。凋亡由稱為半胱天冬酶的特定類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執行,一旦激活,就可以裂解細胞底物並導致細胞死亡。最常見的凋亡指標為抑制凋亡基因Bcl-2和促進凋亡基因Bax,Bcl-2增高,細胞凋亡減少;Bax增高,細胞凋亡增加。

微小RNA(miRNA):是一組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在動物、植物、病毒和其他生物中普遍存在,可調節將近60%的基因表達,這些基因負責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其他生理過程。miRNA可以在多種疾病中異常表達,並對這些疾病的診斷和預後評估起重要作用。

背景:高蛋氨酸飲食可以導致ApoE-/-小鼠發生肝損傷,微小RNA(miRNA)參與細胞存活、分化和細胞凋亡等各種細胞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目的:探討miR-148a-5p在高蛋氨酸飲食誘導ApoE-/-小鼠肝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12隻ApoE-/-小鼠隨機分為2組,每組6隻,ApoE-/-對照組為普通飲食,ApoE-/-高蛋氨酸組為高蛋氨酸飲食。蘇木精-伊紅染色觀察2組肝組織形態學變化;TUNEL染色觀察肝細胞的凋亡情況;Western blot測定Bax、Bcl-2的表達改變;螢光定量PCR檢測miR-148a-5p的表達;運用Target Scan靶基因預測軟體預測miR-148a-5p的靶基因;雙螢光素酶活性實驗明確其靶向關係。

結果與結論:①與對照組相比,ApoE-/-高蛋氨酸組肝臟組織肝小葉結構發生明顯紊亂,部分細胞呈胞漿疏鬆化變性,肝細胞凋亡增加,Bax的表達明顯上升且Bcl-2的表達顯著下降(P < 0.01);②螢光定量PCR結果顯示,ApoE-/-高蛋氨酸組miR-148a-5p的表達增加(P < 0.05);③靶基因預測軟體提示,Bcl-2為miR-148a-5p的潛在靶基因;④雙螢光素酶活性實驗確定了miR-148a-5p與Bcl-2的靶向關係(P < 0.05);⑤肝細胞中過表達miR-148a-5p後Bax的表達顯著上升且Bcl-2的表達明顯下降(P < 0.01);⑥提示在高蛋氨酸飲食誘導的ApoE-/-小鼠肝細胞中,miR-148a-5p通過負調控Bcl-2促進肝細胞凋亡,這可能是造成肝損傷的機制之一。

ORCID: 0000-0003-1524-1117(馬芳)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組織構建;骨細胞;軟骨細胞;細胞培養;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骨質疏鬆;組織工程

關鍵詞: miR-148a-5p, Bcl-2, 高蛋氨酸飲食, 肝細胞, 凋亡, 動物

文章來源:馬 芳, 張 輝, 李桂忠, 馬勝超, 沈江湧, 孫 磊, 郝銀菊, 馬生賢, 姜怡鄧. miR-148a-5p參與了高蛋氨酸飲食誘導ApoE-/-小鼠的肝細胞凋亡[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 24(35): 5632-5637.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miR-125a-5p抑制肝細胞癌的發生
    (E)Kaplan-Meier曲線表明,HCC患者的總體生存率與miR-125a-5p表達水平無關。3.2 miR-125a-5p在體外抑制HCC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分別通過用miR-125a-5p模擬物和抑制劑轉染,在Bel-7404和SK-Hep1細胞中過表達和敲低miR-125a-5p。
  • B肝抗纖維化新藥,日本科學家開發,miR-6133-5p機制
    慢性B肝病毒感染通常導致活躍的肝炎相關肝纖維化,日本科學家鑑定了39種人的microRNAs,它們能有效地抑制B肝病毒在肝細胞中的複製其中,在TargetScanHuman v7.2預測的miR-6133-5p靶基因中也發現了36個基因。然後我們通過轉染相應的小幹擾rna(siRNA)檢測每個基因對COL1A1和ACTA2表達的作用。此外,miR-6133沒有改變rhTGF-β誘導的Smad2/3磷酸化,表明存在TGFBR2-Smad獨立的途徑。
  • B肝抗纖維化新藥,日本科學家開發,miR-6133-5p機制
    慢性B肝病毒感染通常導致活躍的肝炎相關肝纖維化,日本科學家鑑定了39種人的microRNAs,它們能有效地抑制B肝病毒在肝細胞中的複製,並評估了這些microRNAs是否具有抗纖維化潛力,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上。
  • 胡柚黃酮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模型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
    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浙江省動物蛋白精深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的王方傑、吳祖芳*、翁佩芳等人擬採用高脂肪飲食(HFD)誘導建立高脂肥胖小鼠模型,應用16S rDNA測序技術,探究胡柚黃酮對HFD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及對肥胖的調控作用,為胡柚資源的深度開發和黃酮類化合物作為功能性成分的應用提供參考。
  • 揭示ITP發病分子機制——miR-98-5p介導ITP骨髓MSCs凋亡機制研究
    miRNA,即miR-98-5p;2. miR-98-5p靶向調控IGF2BP1促進ITP骨髓MSCs凋亡;3. miR-98-5p靶向IGF2BP1,其介導的下遊IGF-2/PI3K通路抑制和p53上調參與ITP骨髓MSCs的凋亡調控;
  • J Hepatol|病毒感染的肝細胞中線粒體彈性降低在腫瘤壞死因子受體信號轉導後能誘導細胞凋亡
    培育了重組腺病毒和轉基因小鼠模型,以鑑定體內tnf誘導肝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並使用體內生物發光成像、免疫組織化學、免疫印跡分析、RNAseq/蛋白質組/磷蛋白組分析、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TNF只準確地清除病毒感染的肝細胞,而不依賴於局部炎症和免疫感覺受體的激活。在健康和感染的肝細胞中,TNF受體I同樣與NFkB激活相關,但在感染的肝細胞中選擇性介導凋亡。TNF受體信號下遊的Caspase 8激活對病毒感染肝細胞的凋亡是不可缺少的,這表明一種目前尚不清楚的促進肝細胞凋亡的非典型細胞固有途徑。
  • 骨生物學進展:肝細胞凋亡和炎性顆粒的釋放誘導星狀細胞活化和肝纖維化
    肝細胞凋亡和細胞外炎性體釋放在肝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方法:我們使用了原代小鼠和人類肝細胞,肝細胞特異性L351P Nlrp3KICreA小鼠和Gsdmd-KO這些小鼠研究了肝細胞中的細胞焦亡及其對肝臟炎症和損傷的影響。從突變的NLRP3-YFP HEK細胞中分離出細胞外NLRP3炎性小體,並研究了LX2和原代人肝星狀細胞的內在化。
  • ...β1誘導的細胞凋亡和上皮細胞向間質細胞轉變的作用及相關機制
    細胞凋亡和上皮細胞向間質細胞的轉變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在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細胞凋亡和EMT的失調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例如腫瘤的形成和轉移、肝臟和腎臟纖維化和胚胎發育的異常等。
  • 自噬與肝細胞癌
    但有趣的是,自噬的發生在肝癌中的作用是一個複雜的雙向調節過程,雖然HBx和HBsAg可通過不同途逕啟動和誘導自噬發生,但HBx在體內同時發揮出另一方面的作用,通過對ATP酶與mTOR的誘導,導致溶酶體酸化和降解能力降低,兩方面共同作用下,最終體內自噬作用是減弱的。自噬啟動的增加及溶酶體工作能力的降低,共同導致了p62堆積,從而促進病毒感染,導致肝細胞壞死及凋亡增加。
  • B肝在研新藥ENOB-HB-01,誘導97%感染細胞凋亡,不損傷正常細胞
    Enochian Biosciences,是一家立足於癌症預防和傳染病治療的生物科學公司,在去年末該公司已經在2019HEP DART大會上公布了B肝在研新藥ENOB-HB-01,該藥物專指能夠誘導已經受到B肝病毒感染的肝細胞自然凋亡,但是,並不會導致正常肝細胞損傷。
  • miR-17-5p調控低氧誘導因子1α介導脂肪細胞分化及血管生成的分子機制
    低氧誘導因子1α能夠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轉錄促進血管生成,且對脂肪細胞生成具有調控作用,然而低氧誘導因子1α調控脂肪細胞分化和血管生成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R-17-5p調控低氧誘導因子1α介導脂肪細胞分化及血管生成的分子機制。
  • 證實褪黑素讓高脂飲食小鼠吃不胖
    團隊成員、湖南農大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尹傑等人先確認了仔豬和育肥豬腸道絕大多數微生物存在顯著節律性變化,以此為基礎,他們在小鼠模型上進行糞便微生物移植,發現微生物節律與宿主脂肪代謝密切相關,脂肪代謝紊亂會誘導腸道微生物節律性變化,並進一步加重脂肪代謝紊亂,而褪黑素對微生物節律以及脂肪代謝紊亂可起緩解作用。實驗證實了褪黑素對高脂飲食兩周的小鼠具有抗肥胖作用。
  • 瑞金新知速遞 第九十四期|陳德昌教授發現miR-20b-5p/circDMNT3B在小鼠膿毒症腸損傷中作用
    CircDNMT3B was identified as a target gene of miR-20b-5p. Silencing circDNMT3B decreased cell survival and induced apoptosis in Caco2 cells treated with LPS, which was reversed by anti-miR-20b-5p.
  • NAT REV:炎症小體及 hedgehog 通路參與 NASH 肝纖維化的發病
    因此,位於肝細胞內的炎症小體能夠介導針對細菌碎片(來源於從腸腔經由門脈循環轉移的腸道菌群)的細胞免疫應答。   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炎症小體在NASH的發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鑑於與NASH相關的炎症具有促纖維化作用,因此,炎症小體可能也與間接參與了肝纖維化的發病。
  • 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模型中乳酸菌改善與肥胖相關的生物標誌物
    近日由Yosep Ji發表的一篇名為《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模型中乳酸菌 CJLS03 改善與肥胖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指出乳酸菌LactobacillussakeiCJLS03 (從韓國泡菜分離)對肥胖相關生物標誌物有影響。
  • UCP2蛋白促進肝損傷引起細胞凋亡
    日前,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陳佺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的建立了肝特異表達UCP2的轉基因小鼠。對轉基因小鼠的分析表明,UCP2在肝線粒體上的表達能夠以GDP敏感的形式介導質子漏和緩和性解偶聯;同時UCP2表達能夠引起線粒體膜電位顯著降低和ATP產生減少。
  • 骨生物學進展:含有miR-218-5p的真皮外秘體通過調節B-catenin信號通路促進毛髮再生
    然而,隨著培養的進行,它們逐漸失去了關鍵的誘導特性。DP細胞經球體培養後可部分恢復其促進毛髮再生的能力。在這項研究中,結果表明,與單純的DP細胞或米諾地爾處理相比,DP球體能有效地誘導毛囊周期從休止期向生長期的發展。由於旁分泌信號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從DP細胞培養中分離出分泌體和外泌體,並對它們的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我們發現miR-218-5p在DP球體衍生的外泌體中顯著上調。
  • J Hepatol:AXIN失活突變誘導肝細胞癌並不依賴經典Wnt信號通路
    小編推薦會議:2018(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2018年3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大多數攜帶AXIN1突變的人肝細胞癌並沒有表現出β-catenin調控的轉錄程序的激活在小鼠體內Axin1缺失誘導的肝細胞癌並不依賴Wnt/β-catenin信號途徑的激活攜帶Axin1突變的腫瘤中富集一些與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