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梅根·麥克阿德
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絕大多數學心理學的大學生都要接受測試。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在網站上查查。這個實驗的主要部分是一個視頻,視頻中有很多人,大家站成一個圈,互相傳一隻籃球。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一個簡單的任務:數一下畫面上籃球在圈中每兩個人之間的傳球次數。開始後沒多久,這個任務的完成就變得有點複雜了,因為在開始傳球後,那些人開始交換位置。看起來很像是在觀看我們高中籃球隊裡經常進行的傳球練習。
視頻播完後,實驗參與者被要求交出他們記數的結果,這些結果經常是大致互相吻合。然後,他們會被問到,在視頻中,他們還看到了什麼?
大家茫然對望。
「有個人穿著大猩猩套服,」實驗主持者輕聲提醒,「就是那個走到圈中間,在重新返回之前,拍打自己胸膛的人?」
大家還是摸不著頭腦。
「誰都沒注意到嗎?」
大家都難以置信地搖頭。然後,視頻回放,穿大猩猩套服的傢伙到底在幹什麼呢?
心理學家稱這個現象叫「無意視盲」:當我們太全神貫注於一些事情時,另外一些更重要,甚至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事情,我們也會忽略掉。這個效應不可思議的強大。幾年前,我在一個聚會上給朋友放過這段視頻,根本就沒有任何人能注意到這個穿著大猩猩套服的人。但是當我們看了幾次以後,我的一個朋友終於注意到了拍這段視頻的教授的名字。
「嘿,這個人是我哥哥的畢業指導老師!」他說,「我猜……」
於是我們再看這段視頻。千真萬確,他哥哥就在裡面,而他剛才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只顧盯著籃球了,或者去找這個穿著大猩猩套服的人,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哥哥就在視頻裡。要知道他並不是《脫線家族》(Brady Bunch)的一員,他只有一個哥哥。
不難想像,這種「無意視盲」可能會導致很大的問題。顯然這會給我們帶來某些明顯損失,但這也讓現代人有以全神貫注創造出驚人功勳的能力。畢竟,如果搞清楚傳了多少次球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那麼能不被穿奇裝異服的傢伙分心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如果一個穿大猩猩套裝的傢伙,或者打比方,是個真的猩猩,闖入了甘迺迪國際機場的空中交管中心,我樂於推想坐在雷達屏幕前的夥計們可能根本就意識不到,雖然我內心真是希望有人會通知安保人員快來控制這個傢伙。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無意視盲」的問題不是真的看不見;問題的核心是我們要在猩猩和籃球之間做取捨,在何者更重要、何者可以被無視之間做出決定。我們怎樣才能保持自己集中精力的能力,而又不犯這麼多「視而不見」錯誤呢?
我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那些出錯的事情,就是說那些人們做得蠢透了的事情。我讀到的這些失敗的故事,從個人犯的到集體或者公司犯的,從墜機到背包客失聯,從企業破產到政府計劃落敗,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但是,雖然各種錯誤的具體情況非常不同,但是在這些慘遭失敗的故事中,有一件事是相同的:主人公們不但犯了錯誤,還堅持錯誤,死不回頭。
這有點像在電影鏡頭中看著一列火車正駛向懸崖,從遠處看,你能清楚地看到峽谷正張著大嘴,但火車正引擎全開,徑直衝向萬劫不復之地。你想,司機總會在某個時間踩下剎車吧,但不管這段視頻你看上多少遍,他都不可能這麼做。每一次,司機都和他的乘客們一起毫不猶豫地奔向深淵。
很多失敗都始於一些小錯誤——選擇了一條通向懸崖深淵的死路。但是如果人們早點認識到前進方向出現了錯誤,那麼絕大多數失敗都很容易避免。悲劇在於,如果犯錯的人能勇於承認錯誤,那麼他們的錯誤就可以就此止損;可是這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容易接受的好主意。恰恰相反,更常見的情況是,他們閉著眼走向眼前的深淵。或者更糟的是,他們還想加大油門,飛躍峽谷。
來源:《逆轉:接受失敗,做一個上行的人》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21-30773-7
作者:梅根·麥克阿德
編輯:辛巴德
歡喜得自在:讀者·書房2017新年真絲水墨圍巾
前80位購買順豐包郵&年節伴手禮精品包裝
截止到1月21日中午12點
點擊圖片購買
讀者優選 2017年 新品 經典三泡臺/銀菊三泡臺
新品首發 買兩盒即送 景德鎮燒制蓋碗
點擊圖片購買
石門大棗 2016新棗 高原沃土 自然生長 非轉基因食品 超大個頭 買一斤送一斤
點擊圖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