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別把它吃滅絕了

2020-11-22 大眾網

  近期,退潮之後,青島海水浴場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地挖,記者打探得知,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專家表示,「海知了」屬於蟬蝦的一種,是青島、日照近海的特產,這幾年隨著海洋保護力度的加大,在海水浴場也能零星發現。

  別看長得醜,海知了經鍋煎炒後,入口香脆無比,鮮美異常,富含鈣磷鉀等礦物質,在一般的飯店吃不到這種美食。由於產量極少,肉質又比較鮮美,所以極為珍貴。

  經專家鑒定,「海知了」的學名確實是「解放眉足蟹」,在山東,最先發現它的地方是煙臺,後來是日照,最近才在青島的海域上發現。

  專家介紹,這種解放眉足蟹實際上存活的範圍較窄,並對其棲息的沙灘有重要的生態意義,是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

  「一般都是位於低潮區的細沙這樣的地方,生存比較好一些,它對低潮區的細沙起到了疏鬆清潔的作用,由於它的營養價值比較好,村民對它就有大量的採挖,連續多年這種地毯式挖掘,使得解放眉足蟹的資源量下降了很多,像在日照下降了70%多。」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周麗青說。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

  「所以盡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採挖。」

  據青島電視臺

推薦閱讀

  • 百度新聞是一款致力於熱門資訊頭條、語音閱讀播報的APP。專業權威的百度搜索技術,您可以在這裡隨意搜索各種新聞、資訊、百科。研發個性化算法,讓您在有限時間裡,讀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聞資訊。語音技術實現情感語音播報新聞,讓您在開車、健身等,需要解放雙眼雙手場合,也能盡情收聽新聞資訊。[詳細]

  •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波赫部長會議互免持普通護照者籤證協定》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簽署,波赫將成為第三個對中國實行全面免籤政策的歐洲國家。歐洲遊目的地人氣榜單顯示:義大利、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捷克、西班牙、奧地利、希臘、丹麥是中國遊客選擇的...[詳細]

  • 一些網絡企業以各種理由拒絕註銷帳號業內人士稱註冊量高易引投資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為什麼用戶不能自行註銷時,客服人員回復道,目前功能不完善,後期會進一步進行優化。為進一步了解網絡帳號註銷難背後的問題,記者採訪了一位就職於北京市朝陽區某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詳細]

  • 趙某的上訴理由是,「闖黃燈」和「闖紅燈」不同,僅屬輕微違法行為,而李某的逆向行駛行為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自己不應承擔全部責任。涉案保險公司也認為李某存在逆向行駛行為,事故雙方應承擔同等責任。[詳細]

  • 杭州鳳起東路某商場內出現了「老公寄存屋」。「老公寄存屋」上寫著共享空間,可以容納4個成年人,設計比較舒適,能上網,有空氣淨化器、電視、飲料,還有防止意外的破窗錘。[詳細]

  • 波蘭華沙當地時間11月22日晚,成都樂團「2017天府文化周」奧地利、波蘭演出收官音樂會完美收官。此次成都樂團歐洲巡演,自奧地利維也納始,歷經奧地利林茨布魯克納大學音樂廳、波蘭克拉科夫音樂學院音樂廳和波蘭電臺音樂廳等四場音樂會。[詳細]

  • 28位來自中國和歐盟的優秀作家,就他們的生活、創作以及個人作品所展現的傳統文化特質等話題展開系列討論會。本次文學節是歐盟系列文學活動的第一期,也是歐盟在中國開展的為期兩年的「縱情歐洲」活動的一部分。[詳細]

相關焦點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原標題: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青島海灘「海知了」是什麼
    「像低齡的1到2齡的解放眉足蟹也遭到了很大的傷害,使得整個種群面臨滅絕的危險,而且它對生態環境是有修復作用的,所以儘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採挖。」周麗青說。《今日》有話說:讓「海知了」長住島城,善莫大焉!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別把它吃滅絕了
    近期,退潮之後,青島海水浴場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地挖,記者打探得知,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被端上餐桌的都在3歲以上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不少市民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挖海知了。小圖:海知了是介於蝦、蟹之間的一種甲殼動物。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任展輝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12月6日,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一探究竟。經水產專家鑑定,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它的出現說明水質、沙質好。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海洋生物
    來源:青島電視臺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沙好水也好引來"海知了"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不少市民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挖海知了。小圖:海知了是介於蝦、蟹之間的一種甲殼動物。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任展輝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12月6日,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一探究竟。經水產專家鑑定,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它的出現說明水質、沙質好。
  • 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前兩天,《今日》連續報導了一些市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挖掘「海知了」的新聞。
  • 石老人浴場 大家在挖啥呢?"海知了"你見過嗎
    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的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很多市民和遊客都在旁邊看熱鬧。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這種海貨小編平時還真沒見過,看上去就像是蝦虎的頭部。據了解,「海知了」屬於蟬蝦的一種,是青島、日照近海的特產,這幾年隨著海洋保護力度的加大,在海水浴場也能零星發現。
  • 本周網紅:「海知了」
    ▽沒錯,我就是最近在石老人附近出現的「海知了」啦!聽說我在青島成了網紅?有、有點害羞呢…△你瞧瞧,蟬蝦它的腹部多發達啊,長得就很像「蝦」的形狀而我解放眉足蟹是呈蟹的形狀!是蟹哦!請看好我的長相!如果你們實在是喜歡我們海知了不如等我們再長大一點、再長多一些!因為我們和對蝦、梭子蟹不太一樣我們要長大「成人」至少要兩三年……現在,我們還是小寶寶呢
  • 嘴下留情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導讀前兩天,《今日》連續報導了一些市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挖掘「海知了」的新聞。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 青島新網紅"海知了"出鏡接受專訪!吐了一肚子苦水,都別挖了!
    清晨婷婷海邊去採訪,沙灘上遇到——咦,這不是新晉網紅"海知了"嘛!
  • 這種「知了」生活在海裡,再吃有可能滅絕? | 少年科學粉
    曾經有這樣一則不太起眼的地方新聞——《青島人組團挖「海知了」》,新聞報導了一些青島市民爭相前往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的海灘上挖捕「海知了」這種生物,同時也指出如果不加約束地濫挖濫捕,「海知了」很可能會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 吃「海知了」的後果居然這麼可怕,看了這個你還想再吃嗎?
    近來,咱們島城人的餐桌上又多添了一道美味,那就是——「海知了」。
  • 日照海鮮大量上市 本地特產「海知了」惹人饞
    圖為石臼市場內一處貝類攤位前來購買海鮮的市民絡繹不絕商販向記者展示一臂多長的鮁魚石臼市場裡,剛上市的「海知了」肉質緊緻,口味鮮美,吸引了不少本地老饕的目光新鮮的海蠣子個頭不小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3月12日訊(見習記者 韓文軒 張鑫)11
  • 日照海灘挖出特產「海知了」 驚煞遊客
    聽說萬平口附近海灘能挖出『海知了』,專程從兩城坐車來萬平口挖……」近日,日照萬平口附近海灘上出現了6位拿著鐵鍬挖「海知了」
  • 市民夜晚出動抓知了 知了作用可不少
    7月12日,湖北省襄陽市,市民夜晚在樹林裡抓知了。在漢江襄陽城區段的一個沙洲上,生長著數百畝楊樹林,近一個月來,每晚都有成百上千的市民趁著夜晚成群結隊在裡面抓知了。  襄陽本地收購的知了大部分都銷往山東,每天發貨在5萬斤左右。  說起知了猴的營養價值,民間就有把知了猴比作唐僧肉的說法,意為知了猴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味道也鮮美可口,有一種讓人吃了就會長生不老的感覺。
  • 來日照趕海,遇到這種像螃蟹又像蝦的海知了一定要珍惜
    說到知了大家都能認識,不過今天我們的主角不是陸地上的知了,而是沙灘上的海知了。它的樣子介於蝦和蟹中間的一種海洋生物,是遠看像蝦,近看像蟹。生活在細膩的沙灘中!海知了的學名叫解放眉足蟹,是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
  • 日照每年放流大量海知了苗 生長5年「爬」上餐桌
    ,它的生長習性對很多人來說,知道的並不太多。在該研究所的培育基地,記者看到,養殖池內鋪滿沙子,沙子表面有一個個沙窩,這就是海知了的窩,它們就躲在沙子下面,偶爾有幾個調皮的海知了露出頭。王雪梅告訴記者,海知了很少活動,而且活動的非常慢,基本上是穴居在沙窩裡。「你看這個海知了開始抱卵了。」王雪梅從沙窩裡撈上一隻海知了,它的腹部有紅色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