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網紅"海知了"出鏡接受專訪!吐了一肚子苦水,都別挖了!

2021-01-18 青青島論壇

清晨婷婷海邊去採訪,

沙灘上遇到——

咦,這不是新晉網紅"海知了"嘛!

來來來,別跑啊!裝死當我不知道?

別耍大牌了,

求求你接受婷婷的獨家專訪~~

小傢伙最近壓力很大,正好有話要說,

於是嘚啵嘚啵嘚啵的……

傾吐了一肚子苦水。

說些啥?點開看!



這位網紅說得沒錯

最近它確實在青島火了!

個頭不大,樣子萌萌噠

而且竟然還能吃

不少青島市民為了嘗鮮兒

組團跑到海邊挖回家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


「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又叫海蟬蟹、海節令,形似陸上幼蟬,是出現在黃海中北部的物種,喜好偏冷水,主要生於海灘和沙丘。在山東半島,最早發現於煙臺,後來在日照、青島也曾出現。


它是剛恢復的物種,七幾年的時候在青島地域性滅絕,最近幾年才剛剛恢復,四年前開始出現,它們對於沙灘有很好的維護作用,但是大家都去挖的話,它們又要面臨地域性滅絕了!


據了解,解放眉足蟹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其棲息於底質為細沙質的潮間帶低潮區,攝食細小的肉屑及小型浮遊動物,起到了清潔沙灘的作用;它還在沙灘裡鑽來鑽去,起到了疏通沙灘、防止板結的作用。


解放眉足蟹對生活環境「挑剔」,這也一方面證明青島沿海環境得到改善,水質和沙質變好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食物比較充足,天敵數量減少。不過,數量再多也經不住「地毯式」的挖掘。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 


這幾天,不少媒體也紛紛呼籲

「別再吃了,再吃又要滅絕了」

針對這種事情

不少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在海邊遇到過海知了嗎?

如果你遇到了有人在挖海知了

希望你能及時制止

也轉告身邊的朋友

白再去挖了!再挖真木有了!


有料要爆?

掃描下方二維碼

加入青青島社區微信粉絲群

更有眾多福利等你來拿


相關焦點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青島海灘「海知了」是什麼
    低齡蟹遇「滅種」危機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今日》有話說:讓「海知了」長住島城,善莫大焉!  一件小事引起了這麼大的關注,是我們在播出這條新聞之前始料不及的,這說明市民們的生態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大家不願意看到我們身邊的環境受到一絲一毫的損害。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別把它吃滅絕了
    近期,退潮之後,青島海水浴場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地挖,記者打探得知,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
  • 本周網紅:「海知了」
    ▽沒錯,我就是最近在石老人附近出現的「海知了」啦!聽說我在青島成了網紅?有、有點害羞呢…如果你們實在是喜歡我們海知了不如等我們再長大一點、再長多一些!因為我們和對蝦、梭子蟹不太一樣我們要長大「成人」至少要兩三年……現在,我們還是小寶寶呢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
  •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新聞回放連結: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此前報導動圖)網友的留言▽「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又叫海蟬蟹、海節令,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原標題: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海洋生物
    來源:青島電視臺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嘴下留情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導讀前兩天,《今日》連續報導了一些市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挖掘「海知了」的新聞。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被端上餐桌的都在3歲以上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任展輝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12月6日,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一探究竟。經水產專家鑑定,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它的出現說明水質、沙質好。
  • 快白再挖了!這種海洋生物再折騰,就又要在青島滅絕了!
    別看小傢伙挺可愛但是人紅是非多啊來看看怎麼回事吧……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又叫海蟬蟹、海節令,形似陸上幼蟬,是出現在黃海中北部的物種,喜好偏冷水,主要生於海灘和沙丘。
  • 石老人浴場 大家在挖啥呢?"海知了"你見過嗎
    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的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很多市民和遊客都在旁邊看熱鬧。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這種海貨小編平時還真沒見過,看上去就像是蝦虎的頭部。據了解,「海知了」屬於蟬蝦的一種,是青島、日照近海的特產,這幾年隨著海洋保護力度的加大,在海水浴場也能零星發現。
  • 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據報導,首次擔任這次探險任務的是"海鬥一號"潛水器,它不但完成了任務,而且還取得多項重大突破,並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另外,在這次科考中,「海鬥一號」完成了對「挑戰者深淵」("挑戰者深淵"是指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深約11000米處的地方,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方)巡航探測與高精度深度測量,並獲取了關鍵性數據。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再次,"人造月亮"該有多大?這絕對是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至於說這個"人造月亮"有多大還真的不好說:其一、該設計團隊和該研製單位都沒有說明;其二、這種核心機密,笨想一下,哪個團隊和國家會透漏核心機密呢?
  • 沙好水也好引來"海知了"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不少市民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挖海知了。小圖:海知了是介於蝦、蟹之間的一種甲殼動物。很快,就有人挖出了一隻海知了,只見模樣像蝦虎的頭部,只要放在沙灘上就往沙裡鑽。這名趕來挖海知了的市民說,今年春天他們就在沙灘裡挖出了海知了,夏天時沒有,冬天又出現了。  上午11點左右,陸續有市民趕到浴場挖海知了。「我家老爺子今年80歲了,聽說沙灘上有海知了,從來沒見過。」一名市民說,挖海知了就是好奇,回去給老人看看是什麼東西。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它們在灌木叢中跳來跳去,怡然自得。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兔子在這裡既能回歸自然,又能找到同類。如今,兔子已經成了傑裡科海灘公園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別緊張,家園商城都運營了四年了,服務了過萬的購買用戶。騙錢不發貨還能活到現在?)2、我們一般都當天發貨,有的時候物流更新會慢請不要擔心。除海外直郵商品外(非中國大庫中轉或保稅區),中國大多數城市一般4,5天左右可以收到。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大家都驚呆了!好大啊!好大好大啊!藍馬林!漂亮極了!身體條紋閃著藍色光芒!太強了…太強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話!託德也是在船弦邊壓著竿子,表情極其痛苦無助!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在發現寶座後,Birgit激動壞了,她在自己的臉書發文說:「至今都感到難以置信,沒想到王座就藏在滕不勒嶺!」當然,她也沒忘記將收穫的福利與粉絲們共享,這位貼心的女士將王座所在具體方位告訴了大家,讓他們去拍照留念。Birgit告訴大家,要想找到鐵王座,就在52號公路上行駛到距離滕不勒嶺以南20公裡的地區,路過Core Lodge路上的Peace River煤礦岔道,往前再開1公裡,右側會出現一個出口,王座就在那裡。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