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白再挖了!這種海洋生物再折騰,就又要在青島滅絕了!

2021-03-01 吃喝玩樂在青島

最近一種小傢伙在青島走紅

引來不少人圍觀

就是這個在沙灘上「顧湧」的海知了

別看小傢伙挺可愛

但是人紅是非多啊

來看看怎麼回事吧

……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

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

「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又叫海蟬蟹、海節令,形似陸上幼蟬,是出現在黃海中北部的物種,喜好偏冷水,主要生於海灘和沙丘。在山東半島,最早發現於煙臺,後來在日照、青島也曾出現。

青島出現「海知了」的事情經媒體報導之後,尤其是有的專家還說「海知了」可以放心吃,這一下子炸鍋了……

來看新鮮景的、來挖新食材的,老朋友新夥伴啥的,都拿著鏟子小桶湧向海邊……

然而,不少網友對此有諸多質疑擔憂

原來,解放眉足蟹是剛恢復的物種,七幾年的時候在青島地域性滅絕,最近幾年才剛剛恢復,四年前開始出現,它們對於沙灘有很好的維護作用,但是大家都去挖的話,它們又要面臨地域性滅絕了!

據了解,解放眉足蟹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其棲息於底質為細沙質的潮間帶低潮區,攝食細小的肉屑及小型浮遊動物,起到了清潔沙灘的作用;它還在沙灘裡鑽來鑽去,起到了疏通沙灘、防止板結的作用。

解放眉足蟹對生活環境「挑剔」,這也一方面證明青島沿海環境得到改善,水質和沙質變好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食物比較充足,天敵數量減少。不過,數量再多也經不住「地毯式」的挖掘。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

再看看我們美麗的海灘,這都被刨成什麼樣了!

也難怪人民日報和澎湃新聞等

多家國內官媒、大V

都紛紛在微博上發文呼籲大家

「別再吃了,再吃又要滅絕了!」

針對這種事情

不少網友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聽過或見過「海知了」嗎?

吃過嗎?會吃嗎?

對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留言區一起說說!

告訴身邊的朋友親戚們,

白再去挖「海知了」了!

來源:青島電視臺今日、小撲青島

吃喝玩樂在青島

青島報業傳媒集團旗下

掌控傳媒—掌上青島姊妹號

專業美食玩樂| 青島20萬+吃貨粉絲之選

相關焦點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原標題: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海洋生物
    來源:青島電視臺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別把它吃滅絕了
    近期,退潮之後,青島海水浴場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地挖,記者打探得知,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
  • 這種「知了」生活在海裡,再吃有可能滅絕? | 少年科學粉
    曾經有這樣一則不太起眼的地方新聞——《青島人組團挖「海知了」》,新聞報導了一些青島市民爭相前往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的海灘上挖捕「海知了」這種生物,同時也指出如果不加約束地濫挖濫捕,「海知了」很可能會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青島海灘「海知了」是什麼
    低齡蟹遇「滅種」危機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  「像低齡的1到2齡的解放眉足蟹也遭到了很大的傷害,使得整個種群面臨滅絕的危險,而且它對生態環境是有修復作用的,所以儘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採挖。」周麗青說。《今日》有話說:讓「海知了」長住島城,善莫大焉!
  • 青島新網紅"海知了"出鏡接受專訪!吐了一肚子苦水,都別挖了!
    、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它是剛恢復的物種,七幾年的時候在青島地域性滅絕,最近幾年才剛剛恢復,四年前開始出現,它們對於沙灘有很好的維護作用,但是大家都去挖的話,它們又要面臨地域性滅絕了!
  • 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新聞回放連結: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海知了」數量有所增長,一方面證明青島沿海環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食物比較充足,天敵數量減少。不過,數量再奪也經不住「地毯式」的挖掘。
  • 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在山東半島,最早發現於煙臺,後來在日照、青島也曾出現。
  • 這種魚和恐龍同期滅絕,是海洋中來去無影的殺手,滅絕原因很奇葩
    人類對深海環境的恐懼要大於對陸地環境的恐懼,除了因為深海環境存在高壓、低氧、寒冷等嚴苛條件之外,還因為深海中隨時可能出現兇猛的海洋生物。地球上任何一個時期的海洋中都存在兇猛的肉食性動物,現在的海洋存在各種各樣的鯊魚、鯨魚,遠古時期的地球海洋裡同樣存在著令人生畏的動物。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也有2.52億年了。當時的二疊紀已經快要走到末期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地球就發生了這件非常恐怕的事情。
  • 郊遊管住手,這6種野花野樹別亂挖,挖了可能會吃牢飯
    轉自今日頭條:居家公社,版權歸原作者今天要提醒你的是,郊遊時,如果遇到了下面6種野花野樹,千萬別亂挖,小心有牢獄之災。作為珍稀物品,金花茶受國家重點1級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私挖野生金茶花。所以,郊遊時,看到野生金茶花,千萬不要去採去挖,遠遠的欣賞就好了。
  • 趕海人扛著鎬海邊挖魚餌 人笑了沙蠶哭了(圖)
    在青島的海岸線上,便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扛著鎬、拿著鐵鍁和鉤子,跟著潮水的節奏,自己動手挖「萬能釣餌 」沙蠶。9月18日上午,記者便走近了海邊挖餌人。     扛著鎬、鐵鍁的趕海人     9月18日上午10點半,記者來到棧橋附近的海灘,因為正值退潮,大片的海灘裸露出來。
  • 青島這家企業「死磕」海洋生物醫用材料
    但如果告訴你,包括法國美帕、香奈兒、美國雅詩蘭黛等高端化妝品內都含有這種海洋活性生物成分,也許你就會大概了解它的作用。在青島,有這樣一家企業,其創始人劉萬順教授從80年代開始研究殼聚糖,從治療燒傷的人工皮膚,到以甲殼素/殼聚糖為原料的高端醫藥耗材產品,與這個細分海洋生物產業領域「死磕」了近40年,如今已經在醫療院線、軍用救治、民用零售和寵物醫療等四大渠道形成擁有十四個子品牌的完整醫療護理產品體系。
  • 日本發布首份海洋生物紅色名錄 1物種滅絕56瀕危
    據日媒報導,21日,日本環境省與水產廳首次發布了「海洋生物紅色名錄」,對日本境內恐遭滅絕的海洋生物進行了總結。 其中,珊瑚同類之一的小笠原珊瑚被認定為「滅絕」物種,而作為大型鯊魚同類的沙虎鯊等56種海洋生物則被認定為瀕危物種。
  • 「一衣帶水,青島—衝繩美之海」海洋生物主題展,五一亮相青島海底...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4月26日訊(記者 黃煜婷 通訊員 項路軍)迎五一,青島海底世界在負一層主題展廳舉辦「一衣帶水,青島--衝繩美之海」海洋生物主題展,來自日本衝繩美之海水族館及其周邊海域的20多種新奇特的海洋生物將集體亮相。
  • 《Science》硬核成果再來襲!大數據和超算揭秘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
    《Science》硬核成果再來襲!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生物中99%以上已經滅絕,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保存為化石,如何通過不完整的化石記錄重建地球歷史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規律是一個重大科學難題。此外,在地球歷史中,曾經發生過重大的生態系統和環境的突變,導致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利用古生物資料庫重建地質歷史全球生物多樣性模式,揭示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以及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可以為了解當前的地球生物多樣性危機提供重要啟示。
  • 青島全球首個萬種魚基因組項目再傳捷報!已完成500種魚類的基因測序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1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悉,近日,全球首個萬種魚基因組項目再傳捷報:非洲肺魚的基因組測序順利完成,截至目前,科研人員已完成500種魚類的基因測序。全球萬種魚基因組項目由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聯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發起,將採集一萬種代表性魚類構建基因組精細圖譜,為水產養殖和海洋生態保護提供基因依據。
  • 「雪球」越滾越大 青島藍谷海洋生物領域新高地正形成
    半島網11月20日訊  海洋生物醫藥是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自2019年青島市發布「海洋攻勢」作戰方案,明確將海洋生物醫藥列為「海洋產業轉型跨越硬仗」中的重點領域以來,青島藍谷頻頻發力、開拓創新、佳音不斷,海洋生物醫藥領域蓬勃發展。
  • 吃「海知了」的後果居然這麼可怕,看了這個你還想再吃嗎?
    而今,「海知了」重登青島海灘,等待他們的竟然是近乎滅頂的災難。經相關專家鑑定表示,「海知了」既不屬於蝦又不屬於蟹,學名「解放眉足蟹」,是介於蝦與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解放眉足蟹最早在山東被發現的地方是煙臺,後來是日照,再之後才青島的海域上被眾人發現。七幾年時曾經在青島等地慘遭地域性的滅絕,現在剛恢復四年,四年前又開始出現在青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