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勝美國強生公司止血產品!青島這家企業「死磕」海洋生物醫用材料

2020-12-08 青島頻道

  魯網10月28日訊(記者 劉亮亮)提到殼聚糖,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陌生。但如果告訴你,包括法國美帕、香奈兒、美國雅詩蘭黛等高端化妝品內都含有這種海洋活性生物成分,也許你就會大概了解它的作用。在青島,有這樣一家企業,其創始人劉萬順教授從80年代開始研究殼聚糖,從治療燒傷的人工皮膚,到以甲殼素/殼聚糖為原料的高端醫藥耗材產品,與這個細分海洋生物產業領域「死磕」了近40年,如今已經在醫療院線、軍用救治、民用零售和寵物醫療等四大渠道形成擁有十四個子品牌的完整醫療護理產品體系。

  10月24日,青島市「攻勢助力民企發展」媒體行活動走進青島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採訪了這家成立於2006年,致力於海洋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專精特新科技引領的高新技術企業。

  世界唯一 博益特「術益紗」完勝美國強生公司止血產品

  外觀看起來是一塊普通紗布,但是與水一接觸,瞬間變成凝膠狀……在博益特展廳裡,記者見到了這款神奇的「術益紗」。博益特研發技術總監宋福來博士告訴記者,「術益紗」是通過殼聚糖定向改性與特殊製造關鍵技術,開發的新型內臟手術止血材料,歷經9年時間,於2012年獲得國家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批文,成為國際上唯一一個殼聚糖基體內止血材料,10天左右在人體內便自動降解,由人體吸收或通過代謝排出體外。

  「這款產品的臨床手術止血效果顯著超越了臨床使用多年的美國強生公司的止血產品『速即紗』,其關鍵技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授權。」宋福來博士表示,經科技成果鑑定,「術益紗」手術止血材料屬原創性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標誌性研發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臨床上也得到醫生和患者的認可,是解決各種慢性潰瘍難癒合的特效產品,同時也是目前博益特的主打產品之一。

  除了快速止血紗布,博益特開發的博益士系列——軍民融合項目創傷急救止血粉,也即將獲批三類醫療器械,針對戰創傷急救,功效優於美軍裝備的celox止血顆粒,未來準備攻堅戰備裝備市場。

  引領國內外「第四代」心臟支架研發

  雖然在愈創方面,博益特已經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對創始人劉萬順教授來講,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前景遠不止於此。2013年,基於多年殼聚糖定向改性的研究,劉萬順教授開始進行殼聚糖基心臟血管支架材料定向改性研究,經多年攻關優化研製出國內外首個全降解型海洋生物醫用新材料殼聚糖基心血管支架。

  這是國際上首例海洋生物材料全降解心血管支架成功植入動物體內,標誌著我國在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應用開發領域特別是「第四代」心臟支架研製方面走在國際前列。

  「與現在廣泛使用的金屬血管支架相比,這種支架具備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在血管內可調控降解,血管組織內基本無炎症反應,同時材料本身具備生物功能性,可加快血管內皮形成,有效改變目前金屬支架出現的再狹窄和遠期血栓等問題。」劉萬順教授表示。

青島博益特創始人劉萬順教授

  加快「產學研用」模式 抓住千億藍海市場機遇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青島博益特雖然從成立至今只有13年的時間,但其創始人劉萬順教授的甲殼素/殼聚糖研究之路已走了近40年。而「海洋生物醫用材料」一詞,也是劉萬順教授在國家「八五」、「九五」、「十五」期間,承擔國家科委(科技部)支持的甲殼素/殼聚糖改性用於治療燒傷、胃潰瘍課題研究時提出。如今,隨著海洋強國戰略地推進,各類海洋產業快速發展,其中也不乏魚龍混雜、魚目混珠之類項目。

  「這些年,有很多公司提出要高價買斷劉教授的研究成果,但都被劉教授拒絕了。在他的帶領下,博益特始終堅持以功能性海洋生物多糖——殼聚糖為研究主導的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品研發方向。雖然這只是偌大海洋產業中的一個小分支,但我們願意在這個領域精耕細作,解決大健康產業中老百姓對疾病治療質優價廉產品的期盼,造福人類。」博益特公司質量總監姜惠萍告訴記者。也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把關下,「術益紗」產品自上市以來累計臨床用量近百萬片,未發生一例不良反應。

  「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研究開發水平,從整體看,我們與國外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有些研究和產品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具有明顯創新性。基於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僅以甲殼素/殼聚糖為原料開發高端醫用耗材產品系列,形成市場需求每年可達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劉萬順教授表示,青島市應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勢,抓住海洋生物醫用材料這一新興產業,搭建平臺、聚集人才,快速形成產業集群,同時支持和推動在該領域的「產學研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海洋生物醫用材料協同創新技術平臺建設,加快創新技術成果轉化。

相關焦點

  • 視頻|小海藻做出大文章 青島這家企業衝刺千億級產業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張珈瑋 辛振東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實現了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的製備及產業化,這是全球第二家能夠生產超純度海藻酸鈉的企業。在採訪中,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兆志說,從基礎的海藻酸鹽傳統產業,到轉型延伸出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興產業,明月海藻集團用52年的時間,在海藻活性物質的深度開發和應用上做文章,將海藻開發得淋漓盡致,並有效帶動了上下遊關聯產業的集群發展,被譽為青島市「海洋之花」。
  • 快看兩會丨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發展潛力大效益好 代表為其發展支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搶抓機遇發展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打響「山東海工」品牌。這其中,海洋生物醫藥的發展,是省人大代表、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國防關心的話題。今年兩會上,他就帶來了《關於支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的建議》。
  • 2020年中國神經外科醫用耗材行業應用市場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脊)膜修補的先河,之後,逐步出現了自體組織修補材料、同種異體修補材料、異種生物修補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等硬腦(脊)膜修補產品。其中,國內市場銷售動物源性材料的企業主要有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醫療等,銷售人工合成材料的企業主要有邁普醫學、強生公司、貝朗醫療等。
  • 醫用SEBS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在上周召開的新一代醫用關鍵高分子材料SEBS應用推廣會上,巴陵石化公司宣布,其研發生產的醫用熱塑性彈性體SEBS產品質量達到醫療衛生級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具備萬噸級生產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國家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性能優越的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SEBS被公認是替代軟質PVC的最佳材料。作為醫用輸液管材料的換代品,目前每年醫用SEBS需求量巨大。
  • 耗材最高降價94%:強生、史賽克、威高...|血液透析器|耗材|強生|...
    -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現場議價活動。11月14日,淄博市醫保局發布《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關於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現場議價結果的公示(三)》,公示本次帶量採購結果。
  • 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截至**,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在臨床應用中主要用作醫療器械,並已成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基礎,其產品約佔醫療器械市場的40%-50%,但仍有部分生物醫用材料在醫用產品監管體系中按藥品進行管理。  中國對生物醫用材料和製品有著巨大的需求,截至**,我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截至**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到2.12億人。
  • 行業|手術止血刀大盤點:進口品牌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國產企業利用新...
    目前國內市場的主要進口產品為強生GEN300、奧林巴斯sonosurg、USSurgical的Autosonic產品,其中強生集團獨佔國內市場鰲頭,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市場,在2010年其市場佔有率達到90%,近年由於市場競爭及國內相關技術的發展其市場份額雖有所下降,但仍超80%。
  • 創傷修復生物材料產品行業研究:進口廠商佔據中高端市場
    在國內市場上,傳統醫用敷料仍佔主導地位,新型敷料由於價格高,市場普及比較慢,國內市場上高端敷料產品主要來自歐美的行業巨頭,國內本土企業的產品很少。中國新型敷料尚處於市場初期階段,企業在新型敷料的研發方面還處於早期階段。
  • 世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達數百億美元
    「海洋生物資源的高效、深層次開發利用,尤其是海洋藥物和海洋生物製品的研究與產業化已成為發達國家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辛紅梅表示。 據了解,美國、日本、瑞士等發達國家在全球收集、篩選優質海洋生物資源,建立資源養殖基地,以搶佔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世界各國已從海葵等海洋動物、微生物中分離出2萬多個新化合物,其中大量處於成藥性評價和臨床前研究。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三、典型企業1.冠昊生物簡介:廣東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再生醫學材料及再生型醫用植入器械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科技企業。生物材料是公司三大板塊之一,已建成動物源性醫用生物材料技術平臺。主要產品:目前公司擁有國內外專利百餘項,已上市的主要產品有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B型硬腦膜補片、胸普外科修補膜、無菌生物護創膜、艾瑞歐乳房補片、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其中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在上市後以優異的性能迅速佔領國內硬腦膜補片市場,超越強生、貝朗等進口產品位居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採用全球首創的技術,是世界上唯一以脫盲復明為主要療效指標的產品。
  • 2016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分析
    東興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宋凱近日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集中度較高,強生、美敦力、貝朗等跨國公司控制了主要市場。近幾年,跨國公司通過併購也強化了國內的市場地位,國內部分港股和海外上市的優秀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已經被外企收購。
  •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
    目前,國內常用生物醫用材料產品,主要為低值一次性產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採血器、血袋等)、敷料、縫合線(針)等;而技術含量較高的植入性生物醫用材料則較為薄弱,主要依賴進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技術含量較高,介入或植入體內的生物材料和人工器官需求會不斷增加,必然要求國內生物醫用材料生產企業在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創新,以擴大國內企業生產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逐漸打破技術水平較高生物醫用材料市場進口品牌的壟斷。
  • 山東首批科創板「後備軍」,青島16家企業入選,個個來頭不凡!
    青島中科潤美潤滑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成立於2010年的青島中科潤美,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強強聯手的產物。 大股東青島華通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2.5%,北京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8.16%,中科院蘭化所佔10.8534%的股份。
  • 創爾生物:領跑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市場
    創爾生物是一家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此次擬募資4.56億元用於醫用活性膠原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專注膠原市場創爾生物是我國膠原貼敷料產品的開創者,擁有全國首款無菌Ⅲ類膠原貼敷料。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國內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 中國家紡知名企業齊聚上海 聚焦強生凱瑞納石墨烯複合纖維新材料
    中國江蘇網12月21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袁嘉翊)19日,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上海家紡協會協辦,南通強生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強生凱瑞納石墨烯複合纖維與品牌家紡企業對接會」在上海召開。
  • 這家企業日產醫用氧200噸保障省內400家醫院需求
    這家企業日產醫用氧200噸保障省內400家醫院需求 2020-02-19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端醫用材料打破國外壟斷
    而能生產這種尖端材料的技術,幾乎都被歐美等國家壟斷。如今,這種讓尿毒症患者耗費巨額的壟斷將被打破。高大上的尖端聚碸生物醫用材料,即將從乳山濱海新區出品。技術攻關人工腎有了國產高科技硬體  4月8日,位於乳山銀灘內的威海帕斯碸新材料公司負責人李恆等說起其產品信心滿滿。他告訴記者,公司自主研發的醫用聚碸材料,還未上市已經有數個訂單。
  • 史賽克竟然還是生物醫用材料大佬?
    前言很少有人知道骨科巨頭史賽克還有另一副面孔——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的大佬。但一說起骨科佔生物醫用材料38%的用途,就不難以理解史賽克的多面性。據了解,生物醫用材料現已成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基礎,其產品約佔醫療器械市場的四至五成。而且生物醫用材料還是世界經濟中最有生機的朝陽產業。一起來了解一下身為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大佬的史賽克吧!
  • 醫用膠片市場前景堪憂 這家企業偏要分一杯羹
    在公司去年11月公布的收購預案中,該標的資產的作價為6.46億元。據悉,本次交易將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全部對價,發行價格為5.18元/股。截至3月26日,樂凱膠片的收盤價為8.53元。樂凱膠片於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曾是國內膠捲生產龍頭企業,一度與富士、柯達並駕齊驅,旗下產品包括醫用乾式膠片、工業探傷膠片和特種高性能膜材料等三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