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爾生物:領跑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市場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創爾生物近日完成科創板上市申請的第二輪問詢,主要涉及研發費用、經銷模式、成本和毛利率等問題。

創爾生物是一家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此次擬募資4.56億元用於醫用活性膠原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專注膠原市場

創爾生物是我國膠原貼敷料產品的開創者,擁有全國首款無菌Ⅲ類膠原貼敷料。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國內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公司致力於創建國內一流膠原生物技術企業,成為全國醫用膠原行業龍頭企業。公司擁有的生物醫用級活性膠原大規模無菌提取製備技術,解決了動物源性膠原提取過程中病毒滅活和免疫原性控制兩大行業技術痛點,同時取得了液態膠原在有效保持天然構象和生物活性的前提下進行大規模無菌生產的技術突破。公司所生產的膠原原料具有活性強、純度高、生物相容性佳的特性,質量穩定,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及子公司擁有25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0項。

公司依託先進的生物醫用級活性膠原大規模無菌提取製備技術以及複合產品成型技術,研製出多種產品並成功實現產業化。創福康系列產品主要用於創面的輔助治療,促進創面止血和修復,並可用於痤瘡、皮炎、溼疹、皮膚過敏疾病的輔助治療,產品包括膠原貼敷料、膠原蛋白海綿等。其中,膠原貼敷料系皮膚科疾病輔助治療的主要產品之一;創爾美系列產品主要用於皮膚屏障護理、提升肌膚愈活能力,產品包括膠原多效修護面膜、膠原多效修護原液等。

公司不斷推進研發成果向成熟產品的轉化。公司主要產品已進入國內多所知名三甲醫院臨床使用,並與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截至2019年末,公司產品已覆蓋全國29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覆蓋超過320家三甲醫院。其中,全國百強醫院覆蓋率達到47%。

公司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在研發、生產、質量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加快新產品推出速度,形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成梯次和成系列的產品組合。

擁有六大技術

報告期各期(2017年-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765.60萬元、1100.44萬元和1421.70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67%、5.13%和4.70%。研發費用主要由直接投入、技術服務費和折舊及攤銷等構成。公司重視研發活動,報告期內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公司承擔和參與了20項國家級、省部級、市區級科研項目,承擔和參與的政府科研項目與公司主營業務緊密相關,其中包括2項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火炬計劃、1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6項省級項目。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先後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建立了合作關係。

公司擁有的生物醫用級活性膠原大規模無菌提取製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要包括高純度膠原製備技術、產品最終滅菌技術、高效病毒滅活技術等6大技術。複合產品成型技術在保留膠原生物活性的同時,能夠實現與其他材料的有效融合,達到產品的預期功效,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依靠核心技術提取製備的醫用級原料應用在公司核心產品上,並在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得到廣泛的應用,包括中國科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暨南大學等,應用領域包括肝臟惡性腫瘤TACE術後治療,軟骨組織工程臨床應用,傷口止血、慢性創面修復等。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49名研發人員。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碩士研究生15人,碩士及以上學歷研發人員佔研發人員總數的比例為40.82%。

回復問詢函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35億元、2.14億元和3.0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均在99.50%以上。公司主營業務突出,收入來源穩定。其中,2018年較2017年增加7883.77萬元,同比增長58.38%,增長主要來源於生物護膚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2019年較2018年增加8799.86萬元,同比增長41.14%,主要來源於膠原類醫療器械銷售收入大幅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保持較高水平,分別為80.57%、83.65%以及83.51%。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0.56%、83.70%和83.64%。主營業務毛利主要由膠原產品貢獻,膠原產品毛利佔毛利總額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上。

近日公司完成科創板上市申請的第二輪問詢,主要涉及研發費用、經銷模式、成本和毛利率等共計16個問題。成本和毛利率方面,要求公司結合膠原蛋白海綿各銷售模式銷售數量、平均單價對比情況,進一步量化說明平均售價波動的原因,2018年、2019年配送經銷模式收入佔比下降的合理性等。

公司回復稱,膠原蛋白海綿均通過線下渠道進行銷售且以線下經銷模式為主。公司目前膠原蛋白海綿市場覆蓋的區域較小,主要在河南、廣東、江蘇、江西、福建、陝西、北京進行銷售。其中,福建、陝西區域採用配送經銷模式,其他區域採用推廣配送經銷模式。2018年和2019年,膠原蛋白海綿銷售收入分別增長7.39%和40.93%。2018年膠原蛋白海綿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為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54%;推廣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同比下降5.68%;2018年配送模式銷售收入增長而推廣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減少,導致2018年配送經銷模式佔比提高。2019年公司在採用推廣配送經銷模式的廣東、江蘇、河南市場新開拓了4家經銷商,推廣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46%;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61%,推廣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大於配送經銷模式,導致2019年配送經銷模式銷售收入佔比下降。

相關焦點

  • 年度公司|毛利超80%、手握3個高成長「現金奶牛」,從創爾生物看...
    隨著大眾護膚美容與營養保健需求的擴張,中國膠原蛋白市場也在持續擴張。圖片來源:創爾生物招股書伴隨這一市場一起擴張的,還有醫用膠原行業龍頭企業創爾生物——活性膠原蛋白是其所有產品的核心材料。就在不久前,創爾生物通過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即將成為「膠原蛋白械字號」第一股。
  • 2016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分析
    為開拓國際市場,跨國公司通過向境外技術和資金輸出,在國外建立子公司和研發中央,就地出產和研發生物醫用材料產品。從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面臨外資蠶食,本土生物醫用材料及其製品工業想要突圍,過程會相對艱難和漫長。2016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分析詳述如下。
  • 神奇的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
    等一系列名校名企強強聯合,利用跨國團體雄厚的研發實力、頂尖的科技人才、嚴謹的科研作風、務實的創新精神,在95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而且成功破譯生物密碼,研製成功了富含人體「生態基」的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
  •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
    近年來,高技術生物材料及製品產業已經形成並正在蓬勃發展,2018年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已達2615億美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美元。未來隨著醫療器械行業的迅速發展,生物醫用材料產業也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獲批創新醫療器械中的生物醫用材料相關產品來源:火石創造整理二、市場規模與趨勢作為一種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高技術附加值的新興產業,近二十年來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持續增長。根據麥姆斯諮詢,2016年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規模約為709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1491.7億美元,2016~2021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6%,遠高於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8%的增長率。
  • 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高附加值市場看漲
    生物醫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是指可植入人體替代身體的一部份,此材料需參與生物組織運作,在高品質成份嚴格要求下,產生的附加價值也高。現有生物醫學材料按種類,大致區分為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醫用高分子材料、醫用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醫用複合材料4大類。
  • 多孔碳化矽塗覆生物活性鉭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的影響因素及生物學性能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其已成功用於臨床作為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但由於鉭金屬既昂貴又難以加工,鉭作為生物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通常以粉末形式生產,同時也可以作為塗層施加在固體和開放的多孔植入物表面上。背景:多孔碳化矽具有出色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可用於修復複雜形狀和較長的負重骨缺損,但其不具有生物活性,無法促進骨骼重塑與整合。目的:在多孔碳化矽支架表面沉積鉭塗層,評估其生物活性。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不鏽鋼、鈷基合金和鈦基合金具有強度高、韌性好以及穩定性高的特點,是臨床常用的三類醫用金屬材料。隨著製備工藝和技術的進步,新型生物金屬材料也在不斷湧現,例如粉末冶金合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低模量鈦合金等。性能要求:(1)機械性能。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一般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適當的彈性和硬度,良好的抗疲勞、抗蠕變性能以及必需的耐磨性和自潤滑性。
  • 冠昊生物 中國再生醫用產業領軍者
    ACI技術是軟骨修復再生的主要方法,Orthocell-ACI是新一代的關節軟骨修復技術,取自體非負重區軟骨細胞,經體外分離擴增,之後均勻「種植」在人工製作的膠原支架上,構建出「軟骨組織」,再植入填充關節軟骨缺損處,修復、再生出健康的關節軟骨,以達到治療效果。冠昊生物在2013年2月份的公告中透露,本次交易的履行涉及ACI技術應用產業化建設以及衛生部門審核,預計在6~12個月可完成。
  • 史賽克竟然還是生物醫用材料大佬?
    前言很少有人知道骨科巨頭史賽克還有另一副面孔——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的大佬。但一說起骨科佔生物醫用材料38%的用途,就不難以理解史賽克的多面性。據了解,生物醫用材料現已成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基礎,其產品約佔醫療器械市場的四至五成。而且生物醫用材料還是世界經濟中最有生機的朝陽產業。一起來了解一下身為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大佬的史賽克吧!
  • 岸谷納米進軍醫美市場,醫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或將成為「寵兒」
    生物醫學材料是以醫療為目的,用於與生物組織接觸以形成功能的無生命材料,包括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陶瓷材料,生物醫用金屬材料和生物醫用複合材料等等。由於生物醫學材料可通過組成和結構的控制而使得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來滿足不同的需求,耐生物老化,作為長期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穩定性和物理,機械性能,易加工成型,原料容易得到,因此,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關注,生物醫學材料的應用已遍及整個醫學領域。 9月25-27日,2019年Medtec中國展暨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展覽會在上海隆重召開。
  • 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應用於骨缺損修復中的研究展望
    二、生物可降解鎂合金的特點及研究進展  1.鎂及其合金的特點  鎂的密度低,與人骨密度接近,鎂合金在抗壓強度。材料密度和彈性模量等方面更接近天然骨[12],因此在作為醫用修復材料中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植入材料的「應力遮擋」作用[13]。
  • 金屬所在醫用金屬材料的生物功能化研究上取得多項成果
    然而,目前臨床應用的醫用金屬材料在生物體中一般表現為生物惰性,不具備生物活性,因此往往需要通過對其進行表面改性,來達到具備一定生物活性,進而提高其臨床使用性能的目的。那麼能否使醫用金屬材料自身就具備某種生物活性呢?至今還未有這方面的研究報導。
  • 觀察I 膠原及膠原基醫療器械的現狀與未來
    文|林海 張興棟 採編|弗銳達 由於膠原在人體組織中廣泛存在且在生理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膠原一直是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發的主要對象之一,在生物醫用材料和醫療器械產品方面尤為活躍。
  • 女科學家講科普 | 生物活性陶瓷,為何能在骨修復與替代材料中「C位...
    女科學家講科普 | 生物活性陶瓷,為何能在骨修復與替代材料中「C位出道」?主要從事硬組織修復材料的研究。鄧繁豔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活性骨修復材料性能調控。
  • 高起點新刊Bioactive Materials學術論壇:生物活性材料前沿
    進入21世紀,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金屬、無機非金屬、高分子、及生物來源的活性物質)一直處於創新的前沿。各種先進的材料製造技術和表面活化技術帶給生物材料更多的生物功能,如何通過主動調控材料本體/表面的活性物質釋放行為及降解產物的生物學效應,實現時間和空間上材料與組織修復過程在化學、力學和生物學等方面的完美適配,是最具挑戰性的研究前沿。
  • 國內外眼科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分析
    眼科疾病治療用生物醫用材料包括角膜接觸鏡、人工晶狀體、人工角膜、人工淚管、人工眼球、粘彈劑、人工眶骨、眼用長效藥膜等。最近三十年中,眼科醫療器械市場飛速發展。據統計,2010年為200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達280億美元。1、國際現狀和市場眼科疾病在醫學上屬於大病種,目前已了解的眼科疾病至少有數十種。
  • 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自20世紀**年代後期以來,世界生物材料科學和技術迅速發展,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長。即使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生物醫用材料仍是少數幾個保持高增長的朝陽產業之一,充分體現了生物醫用材料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 我國醫用鈦、生物鈦合金材料的發展、分類特點、現狀
    分類特點、現狀 金屬材料是最早用於臨床醫學的生物醫用材料,目前用於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的金屬材料主要包括不鏽鋼、鈷基合金和鈦合金三大系列,它們佔整個生物材料產品市場份額的 40%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