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谷納米進軍醫美市場,醫用可吸收生物降解材料或將成為「寵兒」

2020-11-28 生物谷

生物醫學材料是以醫療為目的,用於與生物組織接觸以形成功能的無生命材料,包括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陶瓷材料,生物醫用金屬材料和生物醫用複合材料等等。由於生物醫學材料可通過組成和結構的控制而使得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來滿足不同的需求,耐生物老化,作為長期植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穩定性和物理,機械性能,易加工成型,原料容易得到,因此,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關注,生物醫學材料的應用已遍及整個醫學領域。

9月25-27日,2019年Medtec中國展暨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展覽會在上海隆重召開。此次盛會吸引了來自全球近23個國家的領軍供應商,150家多家參展企業,聚焦產品研發、生產、註冊所需的設計、原材料、精密零部件、製造設備、加工技術、合同定製、測試和認證、政策法規和市場諮詢等服務,共同探討技術難點,體驗最新產品和服務。

國內領先的蘇州岸谷納米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岸谷納米」)亮相此次盛會,為全球的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帶來了新的方向。岸谷納米成立於2013年8月,以國家級生物醫用材料工程中心為支撐平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注於醫用可吸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發與生產,開發抗腫瘤靶向納米藥用輔料及可吸收醫療器械產品。

先進的技術平臺,打造個性化服務

此次參展,岸谷納米可為客戶提供非標定製,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定製各種分子量的功能化PEG及聚合物產品以及不同分子量和不同配比的可降解共聚物產品,同時,能提供各種封端的產品,如羥基封端、羧基封端、馬來醯亞胺、活性酯以及氨基封端。岸谷納米總經理田運啟先生表示,「我們可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產品特點及性能要求,首先選擇合適的聚合物材料,為客戶定製非標產品,協助客戶解決材料加工工藝。目前,岸谷已攜手多家企業共同研發植入型可吸收器械用材料,並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此次展覽為客戶非標定製,包括但不限於可吸收組織夾,可吸收骨固定物,可吸收疝氣補片,可吸收縫合線,可吸收吻合器等等。

可吸收組織夾:金屬鈦結紮夾由於其金屬材質特性使得其在使用後會帶來諸多弊端。由於其不可吸收性,最終將遺留在患者體內,被組織包裹,成為異物。然而生物可吸收材料製成的血管結紮夾可解決這一問題。可吸收縫合線原料以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乙醇酸PGA為主,目前該類材料已成功應用於可吸收縫合線,該類縫合線進入人體後能逐漸降解,無需拆線,對傷口無刺激,有效促進癒合。

可吸收骨固定物:可吸收骨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體內無毒性反應,其在體內降解符合生理過程,對骨組織的生長無明顯不良反應,對松質骨尤其是關節內骨折時一種理想的內固定物。可吸收內固定物生物相容性好,對組織無刺激,能被人體100%完全吸收,在體內緩慢降解,強度逐漸降低,最終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隨著植入物的降解,反應逐漸轉移至癒合的骨折面上,有利於骨密度的增加,防止骨質疏鬆,可克服骨折癒合後局部應力的遮擋和再骨折。該類產品植入人體3-6個月後開始吸收,無需二次取出,正逐步替代不可吸收鋼質與鈦合金產品而應用於醫學臨床。

可吸收疝氣補片:近年來隨著材料學的迅猛發展,各種疝修補片材料已廣泛應用到臨床中,複合可吸收材料發展很快,覆蓋中高端市場。腹股溝疝的修補材料發展很快,材料和結構越來越符合生理,發展方向向操作簡單、患者舒適、併發症少、質量、可吸收、生物材料等方向發展。

岸谷納米總經理田運啟先生強調,「我們立足本土市場,依託專業化技術,基於國際化標準進行公司質量體系的建設。2014年開始籌建標準化藥用GMP潔淨車間、淨化實驗室達近千平,擁有國際領先的精密分析儀器及定製化成型設備,可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高純度、性能優異的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和靶向藥物載體納米材料。公司生產基地位於蘇州納米城,車間有江蘇省醫藥設計院按照2010年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進行設計,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協會的專家評審後,選擇專業醫藥淨化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建設,已經完成工程建設和環評驗收,消防驗收和《藥品生產許可證》等各項工作。以滿足更高標準的國際質量要求。」

據了解,岸谷納米生產基地包括:質量管理部、生產管理部、物控部、工程設備部等職能部門,有一支經過GMP專業培訓,具有豐富製藥行業從業經驗的人員組成的生產質量管理團隊。公司按照注射級藥用輔料的設計思路,建立了生產區(一般生產區、C級潔淨生產區),公用工程區、倉庫、質量檢測區及辦公區。

發力醫美行業,找到自己的賽道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醫療美容市場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據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經躋身全球第三大醫療美容市場,市場佔比達到10%。而且以快速、便捷,追求最小化風險、最短化修復期的「輕醫美」備受消費者青睞,尤其是在皮膚管理方面。

岸谷納米總經理田運啟先生認為,「近十多年來,脂質體在皮膚學和化妝品學方面的研究正蓬勃發展,含脂質體的化妝品具有傳統化妝品不可比擬的優點,它的通透性、緩釋性、保溼性、安全性。將使化妝品向高質量、高檔次發展。醫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皮膚管理方面,相對於膠原蛋白或玻尿酸等傳統的微整形美容材料,優點在於存留周期長,並可形成支架,誘導細胞生長,組織可自然修復,刺激皮膚產生大量的膠原蛋白。此外,Sculptra(塑然雅)俗稱「童顏針」,用於注射面部的填充,刺激面部膠原蛋白再生。一次注射可維持兩年,相比傳統的玻尿酸產品效果更好。早在2009年獲得了美國FDA的核准。它的主要成份就是聚左乳酸(Poly-L-lactic acid / PLLA),一種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現已廣泛應用與植入型醫療器械領域。」

「國內目前主要以玻尿酸生產銷售為主,尚沒有一家企業生產類似「童顏針」產品。岸谷已具備研發此款產品的技術水平,未來中國美容行業市場需求巨大,國產童顏針有望成為美容行業的寵兒。」最後,岸谷納米總經理田運啟先生說到。

相關焦點

  • 盤點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靜電紡絲材料在生物醫用領域的應用
    其中,生物可降解材料最引人注目。目前在生物醫學領域應用佔絕對優勢的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通過靜電紡絲製備成納米纖維,可用於組織工程支架材料、新型藥物釋放載體以及納米模板材料等領域。、甜菜等經發酵、蒸餾獲得,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性,抗熱性高,是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生物降解材料。
  • ...大學——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改性、生物醫用納米材料合成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7-01 所在院校: 天津大學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材料物理與化學
  • 2016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分析
    用聚乳酸、鎂合金、納米羥基磷灰石基複合材料等加工製成的骨釘,不必通過二次手術取出即可被人體吸收;生物衍生材料製成的心臟瓣膜、血管修復體等,不僅能在體內降解代謝掉,還可刺激、誘導受損組織的再生……   可以說,生物醫用材料臨床應用的成功,催生了一個極具生機的朝陽產業,《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及《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將其列為重要發展方向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根據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定義與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可根據材料的性質、來源、用途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分類來源:正海生物招股說明書近年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組織工程材料等新材料逐漸應用在醫用領域,為眾多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
    這類材料在與人體組織、體液或血液接觸和相互作用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可製成具有維護生命功能、修復、替換或補償人體器官功能的醫用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生物醫用材料行業深度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在眾多生物醫用材料中,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是發展最早、應用最廣泛、用量最多的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按照原料來源可以分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照性質又可分為非降解型材料和可降解材料。
  • 生物可降解醫用鎂合金應用於骨缺損修復中的研究展望
    鎂合金作為一種可降解吸收的金屬材料,生物相容好且物理性質接近骨皮質,能促進骨形成及骨再生[2,3],滿足了GBR中屏障膜所需具備的特性要求。作為一種新型的可降解生物植入材料,近年來被廣泛研究和討論。故本文就有關鎂合金的優越性能及屏障膜的的研究現狀和展望作一綜述。
  • 史賽克竟然還是生物醫用材料大佬?
    前言很少有人知道骨科巨頭史賽克還有另一副面孔——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的大佬。但一說起骨科佔生物醫用材料38%的用途,就不難以理解史賽克的多面性。據了解,生物醫用材料現已成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基礎,其產品約佔醫療器械市場的四至五成。而且生物醫用材料還是世界經濟中最有生機的朝陽產業。一起來了解一下身為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大佬的史賽克吧!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20世紀50年代,研 究人員研製出新的316L不鏽鋼,將不鏽鋼中的最高 碳含量降至0.03%,使得材料的抗腐蝕性能得到進一 步提高。從此,醫用不鏽鋼便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外 科植入體的首選材料。為了避免鎳的毒性作用,研究人員研製出了高 氮無鎳不鏽鋼。近些年來,低鎳和無鎳的醫用不鏽 鋼逐漸得到發展和應用。
  • 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高附加值市場看漲
    生物醫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是指可植入人體替代身體的一部份,此材料需參與生物組織運作,在高品質成份嚴格要求下,產生的附加價值也高。現有生物醫學材料按種類,大致區分為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醫用高分子材料、醫用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醫用複合材料4大類。
  • 可生物降解材料的降解機理、種類、應用!
    1微生物合成體系 用微生物產生的酶將聚合物(聚酯類)解聚水解,再吸收合成高分子。這些化合物含微生物聚酯和微生物多糖。代表產品為聚羥基丁酯均聚物(PHB)、聚羥基丁酯戊酯共聚物(PHBV)、生物纖維束、聚胺基酸。
  • 神奇的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
    加工到納米級的珍珠粉,其活性更好,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機體康復或治療的作用原理是集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現代理療科學的優點而研發的,富含機體必需的「人體生態基」的一種生物複合醫用材料;該材料集多種能態極高的物理因子、效果極佳的化學因子、活性極強的生物因子為一體;對傷切口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作用;用該材料製成的一次性使用功能性敷料,貼於傷切口後:生物光素中的多種治療應子可迅速滲透皮下組織
  • 食品廢棄物可轉化為可降解生物3D列印材料,破解「白色汙染」
    由多倫多士嘉堡(UTSC)的工程師和畢業生創辦的學生創業公司Genecis正在利用微生物,微生物工程和機器學習將餐館食物垃圾變成可用於製造玩具的可生物降解塑料(PHA),軟包裝,3D列印細絲和醫療應用材料用於手術縫合、固定。
  • 昊海生物:可吸收生物材料專家 內生外延增長並重
    核心觀點:  昊海生物科技成立於2007年,專注於可吸收生物材料領域,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成為了多個細分行業的龍頭。
  • 醫用生物降解聚合物PLA
    醫用生物降解聚合物PLA 來源:阿里巴巴 2006-11-27 10:27         1、聚乳酸(PLA)         1.1、外消旋聚乳酸
  • 冠狀血管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最新進展
    於是,生物可吸收支架(BVS)開始成為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可吸收支架理論上有多個可能的好處:支架被吸收後可恢復血管正常收縮性,阻止血管再狹窄的發生;重建普通支架置入後消失的血管動力;可在同一病變處進行多次介入幹預;對患先天性疾病的兒童可使用,不需要頻繁的再幹預。因此,目前,國際上已有幾家公司和研究機構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 「禁塑令」下 可降解發泡材料成新寵
    「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成為亮點,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發改委《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從明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是時候從「限塑令」升級到「禁塑令」了!
  • 科學家研製出具有抗菌和抗反射性能的可生物降解納米塗層
    赴美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來自俄羅斯和瑞士的科學家研究了覆蓋在小果蠅眼角膜上的納米結構。通過對它們的研究,該團隊學會了如何以一種經濟和環保的方式生產具有抗菌、抗反射和自清潔特性的安全的可生物降解納米塗層。該保護塗層可能在不同的經濟領域得到應用,包括醫藥、納米電子、汽車工業和紡織工業。描述這些發現的文章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正式發布PCI進入可降解時代
    中證網訊(記者 潘宇靜)3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期間,樂普醫療(300003)研製的「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NeoVas)」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完全生物可吸收支架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冠心病介入治療(PCI)進入「可降解時代」。
  • 直面口罩垃圾,我國研發出可生物降解民用口罩!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聯手彤程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彤程新材)、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銅牛)和北京聯合康力醫療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聯合康力),以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和中原工學院,從可生物降解阻隔層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阻隔層超細纖維紡絲,到可降解口罩內外層材料的選擇與優化,再到全生物降解口罩的製造與性能評價
  • 創爾生物:領跑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創爾生物近日完成科創板上市申請的第二輪問詢,主要涉及研發費用、經銷模式、成本和毛利率等問題。創爾生物是一家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此次擬募資4.56億元用於醫用活性膠原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