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震驚!史賽克竟然還是生物醫用材料大佬?

2021-01-09 思宇醫械觀察

前言

很少有人知道骨科巨頭史賽克還有另一副面孔——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的大佬。但一說起骨科佔生物醫用材料38%的用途,就不難以理解史賽克的多面性。據了解,生物醫用材料現已成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基礎,其產品約佔醫療器械市場的四至五成。而且生物醫用材料還是世界經濟中最有生機的朝陽產業。一起來了解一下身為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大佬的史賽克吧!

一、生物材料概況

1、基本概念

生物材料(又稱生物醫學材料或生物醫用材料)是指以醫療為目的,用於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機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材料。

按照國際慣例,生物材料及其相關產品是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器械產業的基礎,其管理屬醫療器械範疇。生物材料學是在材料科學、材料化學、材料物理學等領域和生物學、醫學、藥學等學科之間形成的交叉性邊緣學科,具有知識、技術密集和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已成為當代材料學科的重要分支。

生物材料的用途主要有三種:1、替代損害的器官和組織(如:人造心臟瓣膜、假牙和人工血管等);2、改善和恢復器官的功能(如:隱形眼鏡、心臟起搏器等);3、輔助治療過程(如:介入性治療血管支架、用於血液透析的薄膜、藥物載體與控釋材料等)。

2、發展歷史

第一代:生物相容性和惰性生物材料

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對工業化的材料進行生物相容性研究基礎上,開發了第一代生物材料及產品用於臨床治療,例如骨釘和骨板、人工關節、人工血管等。

第二代:生物活性和可降解吸收材料

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物材料領域的重點從惰性轉為生物活性。這類材料能在生理條件下發生可控反應,並作用於人體。與第一代材料相比,具有無毒、無副作用、無免疫問題的特點;而且耐腐蝕性好,能與細胞表面的多糖和糖蛋白結合。90年代中後期,一種將生物活性和降解性相結合的新型生物材料誕生了,它可在分子水平上刺激基因,刺激細胞增殖,誘導組織分化,進而構築新的組織和器官。

第三代:組織工程材料及納米生物材料

為了使種子細胞增殖和分化,組織工程需要一個由生物材料所構成的細胞支架。因此生物材料在組織工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組織工程也為生物材料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與一般的納米材料一樣,納米生物材料也具有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等基本效應,能在診斷、治療、修復或者替換病損組織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

3、分類

生物材料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按照材料性質分類、按照材料來源分類和按照材料在人體中的部位分類等。

按照材料性質分類,可分為:金屬與合金材料(不鏽鋼、鈦合金等)、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聚氨酯、聚乳酸等)、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惰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可降解生物陶瓷)、複合材料(如:碳纖維/聚合物)、生物衍生材料等。

按照材料來源分類,可分為:人體自身組織、同種器官和組織、異種同類器官與組織、異種同類器官與組織、天然生物材料、合成材料等。

按照臨床應用分類,可分為:硬組織材料(骨、牙、關節)、軟組織材料(皮膚、食道)、心腦血管材料、血液淨化材料、醫用膜材料、粘合與縫線材料、藥物控釋載體材料、診斷及生物傳感器材料等。

4、 市場情況

全球生物材料產業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提高。根據MarketsandMarkets機構的數據,2019年全球生物材料市場規模為1051.8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增長到2066.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5%。從地域來看北美是最大的消費市場,歐盟次之,亞洲第三。在產業競爭方面,生物材料產業高度壟斷,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排名前30的公司佔領(如德國的貝朗B.Braun、拜耳Bayer;美國的強生Johnson&Johnson、美敦力Medtronic、雅培Abbott等)。新興市場(例如:中國和印度)是市場參與者的主要機會領域。從應用鄰域來看,骨科佔比最大,其次是心血管領域。

我國生物材料產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近40年的發展,產業已初具規模。2018年國內生物材料市場規模達到2960億元。受到國家政策支持、人口老齡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行業技術創新等因素驅動,未來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0億元。當前,我國生物材料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是技術創新化、產品高端化、產業融合化、區域集群化和布局國際化。

5、未來發展與核心技術

生物材料產業的發展與相關領域先進技術的支持、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臨床應用的要求密不可分。當代生物材料重點發展的產品和核心技術包括:組織誘導性材料,以及賦予材料誘導組織再生的設計和工程化製備技術;組織工程材料及工程化產品;材料表面改性以及植入器械的設計和製備的工程化技術;生物衍生材料和生物人工器官;納米生物材料、植入器械和軟納米技術,包括納米塗層等;計算機輔助仿生設計及3D列印的生物製造及設備。

二、骨科巨頭史賽克的另一面

1、公司概況

史賽克(Stryker)創立於1941年,是全球最大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之一,總部設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克拉馬蘇市,在超過100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擁有3.6萬名員工。在2019年,史賽克以149億美元的銷售額在QMED最新發布了《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中排名全球第10,公司市值達到794億美元。在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排行榜中名列第345位。

由於業績良好,史塞克被《Business Week》評為全美50大醫療公司之一。其他的榮譽還有:連續15年(2003-2018)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500強」;連續8年(2009-2018)被評為「最佳就職公司100強」;連續17年(2001-2018)獲得「世界最受推崇企業」的稱號。

史賽克主要的業務是神經脊椎、骨科和外科手術三大塊,產品涉及關節置換、創傷、顱面、脊柱、手術設備、神經外科、耳鼻喉、介入性疼痛管理、微創手術、導航手術、智能化手術室及網絡通訊、生物科技、醫用床、急救推床等。

2、關鍵發展史

1946 Dr. Homer Stryker(密西根大學整形外科醫生)成立了史賽克公司的前身Orthopedic Frame Company,主要做醫療床和骨科矯形產品;

1964 史賽克醫生退休,公司為了表彰他,更名為史賽克公司;

1979 在NASDAQ上市;同年收購Osteonics公司,進入關節骨科植入領域;

1981 收購SynOptics公司,進入內窺鏡領域;

1983 發明並製造了全世界第一套電池動力骨鋸骨鑽—OP90;

1984 CEO John將史賽克一拆為二,Stryker Medical保留擔架和醫用床械用品,Stryker Surgical主力研發刀具,骨鋸等手術器械;

1985 開發骨形態發生蛋白 (OP-1);同年公司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

1991 成為第一家推出帶羥磷石灰生物塗層的整形移植產品的公司;

1992 收購法國脊柱整形公司Dimso SA,進入脊柱固定領域;

1996 收購瑞士創傷公司Osteo SA,進入創傷領域;

1997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向全世界發布劃時代的產品:TPS—全功能微型骨科動力系統(第一個將微電腦技術引入骨科動力設備),領導了業界發展的一次技術飛躍。

1998 以16.5億美元收購輝瑞旗下Howmedica公司,從而成為全球骨科公司領導者之一;

2000 收購Image Guided Technologies,進入手術導航領域

2002 以1.35億美元收購Surgical Dynamics Inc. 的脊柱植入業務

2003 推出市場上首個被FDA批准的陶瓷髖關節假體;收購Dekompressor,進入疼痛介入治療設備領域

2004 以1.2億美元收購脊椎盤公司Spine Core, Inc.

2005 收購eTrauma公司,進入數字成像領域;以1750萬美元收購PlasmaSol Corp.; 在Medical Product Outsourcing 雜誌評選的全球30大醫療公司中排第9位;

2006 收購以色列胃腸鏡製造商Sightline Technologies Ltd.;

2007 以1.5億美元出售了業務部門Physiotherapy Associates;

2009 收購了醫療設備後處理和再製造廠商Ascent Healthcare Solutions, Inc.;

2010 在《財富》500強排位第333名;以15億美元收購波士頓科學的神經血管部門;

2011 收購專業骨質增加與替代技術的生物材料公司Orthovita;收購Memometal Technologies S.A.;以1.35億美元收購Concentric Medical, Inc.;

2012 以1.35億美元收購以色列支架公司Surpass Medical Ltd.;

2013 以59億港幣收購中國脊柱領導者創生(Trauson);以14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二大整形設備製造商MAKO Surgical,其最引人注目的是RIO(機械臂交互式骨科系統)及植入物;

2014 收購Pivot Medical, Inc.(代表產品:髖關節鏡);以1.72億美元收購德國Berchtold Hloding AG;以3.75億美元收購Small Bone Innovations Inc.;

2015 收購土耳其病床與病人家具公司Muka Metal A.S.;

2016 以27.8億美元併購Sage Products,補全感染科領域產品線;以12.8億美元收購除全球第二大除顫器製造商菲康國際Physio-Control;收購植入物公司Stanmore Implants Worldwide Ltd.;

2018 以14億美元收購微創脊柱產品製造商K2M Group Holdings Inc.;以1.9億美元收購Invuity Inc.;以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Entellus醫療;

2019 以47億美元收購骨科行業四肢和生物製劑領導者懷特醫療(Wright Medical);以2.2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微創技術公司OrthoSpace;以5億美元收購Mobius Imaging,涉足手術機器人領域。

3、公司業務板塊

在公司內部的各大業務板塊中,醫療手術的營收佔比最大,為44%;骨科第二,佔35%;神經脊椎佔21%。

醫療手術業務板塊

MedSurg的產品包括:手術設備和導航系統、內窺鏡和通信系統)、病人處理、緊急醫療設備和重症監護一次性產品、再加工和再製造的醫療設備以及用於各種醫療專科的其他醫療設備產品。

骨科業務板塊

骨科產品主要包括用於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以及創傷和四肢手術的植入物。通過先進的植入物設計和專門的器械,使矯形手術和康復更簡單、更快、更有效。Mako機器人臂輔助手術系統旨在幫助外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特殊診斷和解剖結構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手術體驗。Mako系統目前提供三種應用程式支持部分膝關節、全髖關節和全膝關節手術。

神經脊椎業務板塊

神經技術產品包括用於微創血管內技術的產品;針對傳統顱腦和開顱手術的綜合性產品;生物醫學和生物外科產品(包括合成骨移植和椎體增強產品),以及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的微創產品。脊柱植入物包括頸椎、胸腰椎和椎間系統,用於脊柱損傷、畸形和退行性治療。

公司主要產品類型:

內窺鏡

史賽克的內窺鏡系統作為行業的領先者,推動著微創外科技術的發展,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晰明亮,使手術更安全。包括率先發展第一臺數位化三晶片攝像系統,第一臺高清(High Definition) 攝像系統,以及在今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三代高清攝像系統和第一臺LED醫用冷光源。

手術動力產品

史賽克是研發生產手術工具的全球領導者,從領先的動力工具到先進的廢物處理系統、衝洗、個人防護和疼痛管理等。公司的目標是開發更可靠、更直觀和簡單易用的手術工具,以提高手術效率。

一體化手術室

世界上80%的一體化手術室為史賽克的iSuite一體化手術室,為醫生提供了全套的解決方案,實現了手術室環境、信息和功能上的整合,為手術帶來了革命性的支持,並且成為了醫院管理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外科導航設備

史賽克的導航系統是每一個骨科醫生的頂尖助手,可以輔助醫生精確完成複雜手術,使手術達到完美微創、最少失血,及最佳恢復。

手術動力設備

史賽克為醫生提供最頂尖的手術動力設備與耗材,產品從大骨、小骨動力系統到治療特殊病症的醫用耗材,甚至醫用頭盔和防護服都應有盡有。

醫用床

史賽克的高品質醫用床及病人推床產品都以優質的原料及創新的設計而製造,並以病人的舒適及安全作為產品的重點。

關節置換

史賽克的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植入物注重產品上和操作上的創新,使之可經受時間的檢驗。目標是協助醫生為每個病人提供正確的植入物和正確的手術步驟。

創傷、手足及畸形外科產品

史賽克製造了很多成功的治療骨折的產品,包括長骨、髖、骨盆、手、足、踝、還有矯正畸形的「可吸收產品」。

顱頜面內固定植入物

史賽克的顱頜面內固定植入物協助醫生幫助那些因外傷或畸形導致嚴重外貌受損的病人,特別為頭骨、面部、頸部損傷設計,使病人可以自由呼吸、歡笑、自信而舒適的在公共場所活動,大大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脊柱產品

史賽克脊柱產品以領先的設計、製造和服務,向市場推出全系列的脊柱疾病解決方案,從顱骨到骶骨,使外科醫生幫助他們的病人術後解除病痛轉歸更加活力的健康生活。

三、淺析史賽克的成功之道

史賽克創造了一個奇蹟:銷售額連續40年增長,而且淨銷售複合年增長率CARG高達16.2%;並且連續7年加速有機增長。那麼是什麼使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1、注重創新與智慧財產權

開發新產品和對現有工藝的改進對於史賽克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義。公司進行持續不斷地研發投入,每年都有不少優秀的新產品推出,比如:用於神經血管的Neuroform Atlas支架系統和用於關節置換的Trident II髖臼系統。2019年研發費用9.71億美元,同比增長12.6%,遠高於銷售額的增速9.4%。截至到2018年末,公司擁有3068項美國專利和4716項國際專利。這些專利限制了競爭者複製這些產品獨特的設計和功能,從而保護了競爭的優勢。

2、不斷的併購與擴張

通過併購快速進入新的領域,擴大業務範圍,加快業務增量,同時加強了市場領導地位和產品線組合的完整性,也減少了競爭對手。例如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就完成了四筆收購。其中收購的以色列的OrthoSpace公司就為原來的運動醫學業務組合增加了一項高度差異化的技術:用於治療大量肌腱套撕的InSpace產品,這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的肩峰下間隔物,旨在重新調整肩部的自然生物力學。這是一個典型的生物材料優質產品的併購案例。隨著布局手術機器人(MAKO)和3D列印等領域,史賽克成功地將科技、醫療、創新融為一體,這在骨科手術領域是一次裡程碑式的躍進。

3、系統性地降低成本

在成本控制方面史賽克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比如在2019年,在銷售額同比增長9.4%的情況下,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只增長了5%。儘管因為收購造成了稀釋,2019年仍然實現了40個基點的調整後營業利潤率擴張。其他還包括:成功地在儀器部門實施了大規模企業資源計劃(ERP)部署,並準備未來幾年將其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其他業務。此外,在金融共享服務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並繼續推動供應鏈的改善。

結語

據了解,下一個五年,史賽克將延續現有的收購策略,繼續拓展其商業版圖。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3D列印、人工智慧等概念與技術紛紛進入醫療器械領域,史賽克也將有所布局。期待未來的多面史賽克!

請註明:應聘思宇研究院編輯

詳情連結:思宇研究院編輯招募

SURIBOT醫療機器人社群

請註明:單位名稱-職業-技術方向

詳情連結:醫療機器人社群招募

相關焦點

  • 上海高研院等在生物醫用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久盛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深圳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不鏽鋼、鈷基合金和鈦基合金具有強度高、韌性好以及穩定性高的特點,是臨床常用的三類醫用金屬材料。隨著製備工藝和技術的進步,新型生物金屬材料也在不斷湧現,例如粉末冶金合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低模量鈦合金等。性能要求:(1)機械性能。生物醫用金屬材料一般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適當的彈性和硬度,良好的抗疲勞、抗蠕變性能以及必需的耐磨性和自潤滑性。
  • 史賽克召回取栓支架 特定批次產品取栓支架核心絲斷裂
    日前,史賽克(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報告,由於涉及特定型號、特定批次產品取栓支架核心絲斷裂相關投訴增加,此問題會導致使用過程中取栓支架從核心絲上分離的問題。生產商Stryker Neurovascular(史賽克神經介入)對取栓支架(註冊證號:國械注進20203030002)主動召回。召回級別為二級。
  • 中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自20世紀**年代後期以來,世界生物材料科學和技術迅速發展,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長。即使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生物醫用材料仍是少數幾個保持高增長的朝陽產業之一,充分體現了生物醫用材料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 神奇的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
    等一系列名校名企強強聯合,利用跨國團體雄厚的研發實力、頂尖的科技人才、嚴謹的科研作風、務實的創新精神,在95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而且成功破譯生物密碼,研製成功了富含人體「生態基」的生物光素複合醫用材料。
  • 「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演進的新形勢下,加快研發生物醫用材料和組織工程技術及產品,對於培育我國戰略新興產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技惠及民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本專項旨在面向國家保障全民基本醫療保健和轉變發展方式對生物醫用材料的重大戰略需求,把握生物醫用材料科學與產業發展趨勢和前沿,搶抓生物醫用材料革命性變革的重大機遇,充分利用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方面的基礎和優勢,以新型生物醫用材料和植入器械、高值醫用耗材為重點,構建我國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產業體系,引領生物醫用材料產業技術進步,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集中度多元化生產的龍頭企業以及創新團隊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文 | 行肖生物材料的發展綜合體現了材料學、生物學、醫學等多個領域科學與工程技術的水平。同時,生物再生材料產業作為材料科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的前沿和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整個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已發展為整個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
  • 2016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分析
    為開拓國際市場,跨國公司通過向境外技術和資金輸出,在國外建立子公司和研發中央,就地出產和研發生物醫用材料產品。從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面臨外資蠶食,本土生物醫用材料及其製品工業想要突圍,過程會相對艱難和漫長。2016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行業市場分析詳述如下。
  • 生物醫用金屬材料,高附加值市場看漲
    全球人口老化、新興國家經濟起飛,醫療器材產品需求量與日俱增,帶動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需求增加和應用商機。目前全球生物醫用金屬的使用,以不鏽鋼、鈦合金及鈷基合金為大宗,粗估佔全球生物醫用材料的40%,生物醫用金屬相關下遊應用關連市場高達331億美元。
  • 耗材降價開始執行:強生、威高、史賽克...|史賽克|接骨板|...
    公告顯示,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現場議價中選企業名單及產品已公布。根據工作安排,淄博市各醫療機構於2020年12月11日上午9時至12時與中選企業籤訂採購協議。
  •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生物醫用材料行業深度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在眾多生物醫用材料中,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是發展最早、應用最廣泛、用量最多的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按照原料來源可以分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按照性質又可分為非降解型材料和可降解材料。
  • 耗材最高降價94%:強生、史賽克、威高...|血液透析器|耗材|強生|...
    11月14日,淄博市醫保局發布《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關於部分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現場議價結果的公示(三)》,公示本次帶量採購結果。本次帶量採購分為4個包,其中:包一為普通接骨板,擬中選企業包括強生、史賽克
  • 2020年中國生物材料學會醫用金屬材料分會學術年會邀請函
    尊敬的專家學者:中國生物材料學會醫用金屬材料分會學術年會定於2020年10月9-12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生物材料學會醫用金屬材料分會主辦,貴州大學承辦,遵義醫科大學、貴陽學院協辦。會議邀請我國醫用金屬材料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作為演講嘉賓與主持人,設立「可降解金屬、醫用金屬表面/界面、醫用鈦合金、形狀記憶醫用金屬、3D列印與多孔醫用金屬、醫用金屬與口腔醫學交叉研究、
  • 創爾生物:領跑活性膠原生物醫用材料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創爾生物近日完成科創板上市申請的第二輪問詢,主要涉及研發費用、經銷模式、成本和毛利率等問題。創爾生物是一家活性膠原原料、醫療器械及生物護膚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此次擬募資4.56億元用於醫用活性膠原生產基地(一期)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 我國醫用鈦、生物鈦合金材料的發展、分類特點、現狀
    分類特點、現狀 金屬材料是最早用於臨床醫學的生物醫用材料,目前用於外科植入物和矯形器械的金屬材料主要包括不鏽鋼、鈷基合金和鈦合金三大系列,它們佔整個生物材料產品市場份額的 40% 左右。
  • 盤點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靜電紡絲材料在生物醫用領域的應用
    盤點生物降解性高分子靜電紡絲材料在生物醫用領域的應用 發表時間:2016/5/23
  • 醫用矽膠材料的定義有哪些?
    你知道醫用矽膠材料的定義有哪些嗎?今天,小編來說一下醫用矽膠材料的定義有哪些?矽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組織無刺激性、無毒性、無過敏反應、機體排異反應極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與體液以及組織接觸過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彈性和柔軟度,不被降解,是一種相當穩定的惰性物質能耐高溫,也可進行消毒,加工成型方便且易雕刻形狀,使用方便。
  • 金屬所在醫用金屬材料的生物功能化研究上取得多項成果
    然而,目前臨床應用的醫用金屬材料在生物體中一般表現為生物惰性,不具備生物活性,因此往往需要通過對其進行表面改性,來達到具備一定生物活性,進而提高其臨床使用性能的目的。那麼能否使醫用金屬材料自身就具備某種生物活性呢?至今還未有這方面的研究報導。
  • ...大學——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改性、生物醫用納米材料合成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7-01 所在院校: 天津大學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材料物理與化學
  • 國內外眼科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分析
    眼科疾病治療用生物醫用材料包括角膜接觸鏡、人工晶狀體、人工角膜、人工淚管、人工眼球、粘彈劑、人工眶骨、眼用長效藥膜等。最近三十年中,眼科醫療器械市場飛速發展。據統計,2010年為200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達280億美元。1、國際現狀和市場眼科疾病在醫學上屬於大病種,目前已了解的眼科疾病至少有數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