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22日訊(記者 梁雯 儀首歌) 作為沿海省份,海洋強省是山東近些年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搶抓機遇發展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打響「山東海工」品牌。這其中,海洋生物醫藥的發展,是省人大代表、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國防關心的話題。今年兩會上,他就帶來了《關於支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的建議》。
張國防認為,發展海洋生物醫用材料對於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潛力大,其產品消耗量大,利潤相對較高,經濟效益突出,對上下遊產業將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對解決目前水產加工環節的綜合利用及環保問題也有正面意義。
但同時,張國防認為山東在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行業發展不均衡,總體水平不高,規模企業相對較少。
再比如,山東水產加工企業很多,但絕大部分屬於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傳統產業,其下腳料如蝦蟹殼、魚皮等只能低值化利用,甚至廢棄。其原因在於企業對醫用材料產品的產業化路徑不熟悉,且醫用材料產業的發展路徑又相對封閉獨立,主觀上缺乏醫用材料方向開發的意願。另外,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和產、學、研、用、醫各方面, 目前尚缺少一個強有力的統籌機制。
針對這些問題,張國防建議從人才、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扶持行業龍頭四個方面做出改進。
在人才方面,創新人才機制,加大對企業應用基礎研究科技人才和生物材料科學人才在工作、生活、職稱晉升等各個方面的支持,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生物材料人才與企業技術合作或創業,吸引外埠企業或其人才團隊投資興業,鼓勵有能力的人才創業。
在技術創新上,對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進行政策傾斜,針對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研發項目給予專項扶持經費。另外,對現已上市的產品在一次性材料實行目錄庫管理、地方醫保、醫療惠民等方面給予支持,解決產品進入醫療渠道的各類門檻。對獲得相關產品註冊證、進入臨床等階段性成果進行獎勵,對企業投入的檢驗費、臨床試驗費、註冊費進行適當補貼,對產業化後產生的稅收進行適度減免。
在成果轉化上,鼓勵和支持該領域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搭建協同創新技術平臺,建立形成海洋生物醫用材料的科研創新平臺,以逐漸形成資源共享、聚集開發、成果批次產出的局面,迅速將技術優勢轉變為區域產業優勢,打造海洋經濟新的增長極。
在扶持行業龍頭企業上,建議發揮現有成熟企業龍頭帶動作用,集中解決企業所遇到的困難,利用已有的先發優勢,產業化更多的新產品,進一步帶動產業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