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灰色收入規模6.2萬億 讓人眼饞又生恨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行有行規」,「隔行如隔山」似乎都表明每個行業都有它獨特的運行規則,在這個規則下運行,企業或者個人才能在這個行業下「長久」地存活下去,這是行業的潛規則。有潛規則的地方就滋生了灰色收入,一項全國城鎮居民家庭情況調查顯示,中國灰色收入的規模為6.2萬億元,約佔GDP的12%。(9月24日《中國經營報》)

  灰色收入,是一個既讓人眼饞又讓人生恨的名詞。尤其看到灰色收入佔我國GDP12%的數字之後,相當一批完全靠工資吃飯的人產生了羨慕嫉妒恨的心態。一方面,許多人都渴望擁有工資和獎金之外的額外收入,以擺脫工薪階層的尷尬命運;另一方面,許多不合法的灰色收入,尤其是黑色收入嚴重分割了社會的公平,造成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並且侵佔了公共利益。

  客觀來說,灰色收入的存在和「繁榮」是改革時代裡的必然產物。正如《灰色收入和發展陷阱》一書中所提到的,灰色收入是「制度不健全導致的分配扭曲和兩極分化」。尤其是當法制建設和權力監督不能及時跟進社會發展的步伐時,社會上必然出現一些介於合法和違法之間的模糊收入形式。

  需要明白的是,不是所有的灰色收入,都是豺狼虎豹。有些灰色收入,是合法的,而有些灰色收入是不合法的;有些人是可以有灰色收入的,有些人是一定不能有灰色收入的。「百度百科」對於「灰色收入」的定義為介於白色收入即公開透明合法的收入和黑色收入即不法收入之間的收入。但是,在獵取利益的方式呈現多元化的當下,在「多種分配方式」成為合法分配方式的時代背景下,許多灰色收入已經完全合法化。比如,稿費、專利轉讓費、註冊證押證費等等,這些所謂的灰色收入,其實已經「白色化」。

  當灰色收入的範圍越來越大,有兩個原則性的問題必須要釐清。一者,公職人員,不應該有任何灰色收入。技術人員尤其是持有註冊證的人員在某公司押證、喜歡寫作的人搞些寫作副業,這些都是憑手藝或真本身吃飯。但是,最不應該擁有灰色收入當屬公職人員群體。國家公職人員,拿的是廣大納稅人的血汗錢,他們的收入應該是透明的,他們的所有財產應該置於陽光之下,而且,他們手中擁有的是公共權力,他們不能利用職權來獲取灰色或黑色的收入。除了公務員之外,人民教師的有償家教和醫生收取紅包,也都應該被列入違法行為。

  二者,要拒絕所有黑色化的灰色收入。當下而言,許多官員尤其是到了一定級別的官員和國企高管,都有所謂的職務消費,都配有專車和一些消費標準。這些所有,也應該屬於灰色收入。而且,如果他們出讓權力進行權力尋租,更是赤裸裸地在賺取黑色收入。對於這些,都應該予以堅持打擊和取締。前提是,加強權力監督,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牢籠。

  對於公職人員尤其是官員而言,只有做到收入透明化、財產公示化,才有可能讓那些不合法的灰色收入無處遁形,官員們才不敢去尋覓灰色收入,即便當灰色收入擺在桌面上,他們也不敢伸手去拿。遺憾的是,官員財產公示和收入透明化,在當下而言可謂困難重重,步履蹣跚,每往前挪動一步,都顯得非常吃力。

  此語態之下,我們只能發出感慨——拿什麼拯救你,灰色收入?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長江商報:中國人的灰色收入到底是多少
    2010-08-26 16:35 [摘要]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2008年被統計遺漏的灰色收入高達5.4萬億元。
  • 稜鏡|貝殼IPO背後:規模僅次於阿里,2.13萬億交易額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於晫 編輯|張小馬出品|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劃重點:作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交易和服務平臺,2.13萬億元的交易額在全國範圍內亦僅次於阿里巴巴。北京時間7月24日晚,貝殼找房正式向美國紐交所遞交IPO招股書。
  • 中國人的收入有多「灰」?
    這與記者在歐洲工作時了解到的情況異曲同工——說起「灰色收入」,法國人首先想起的是非法勞工的報酬,而且主要是中國人。而德國科隆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馬加特甚至向記者提供了一個精確的數字——因為非法勞工的工資都不申報,德國每年損失的稅收和社保支出約70億歐元(德國給非法入境者也提供最低保障,如果他還沒有獲得合法收入的話)。
  • 北京經濟規模4年擴大1萬億,微觀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增強
    從新中國成立到2007年,北京市經濟規模登上第1個萬億臺階用了58年時間;到2013年登上第2個萬億臺階,用了6年;到2018年登上第3個萬億臺階,用了5年時間。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十三五」期間,北京僅用4年就讓經濟規模擴大1萬億。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2017中國傳媒產業規模達1.89萬億 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佔半壁江山
    《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傳媒產業總規模達1.89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比增長16.6%,並有望在2020年突破3萬億元。 傳媒產業融合交叉使未來傳媒業的去中心化特徵愈發顯著。網際網路產業,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收入的增長已經完全彌補了傳統媒體的萎縮,進而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向好。
  • 作為工程師都有哪些灰色收入?
    作為工程師,包括搞(軟體,硬體,結構)的工程師,你們有些什麼灰色收入。看看工程師們的不同回答。可能涉及人名部分已被 * 號代替……Ansednc哭笑不得型@張**,硬體/模擬/儀表/Ansednc每天在辦公室撿電阻,經過幾年就可以湊一盤賣掉啦,灰色收入相當高……Ansednc@朱*
  • 2018年,中國GDP調到91.928萬億元,約13.89萬億美元
    國家統計局表示,本次全國範圍內的經濟普查主要是調查並摸清楚,咱們中國大陸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結構、形態、效益等。請注意,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暫時並不包括港澳臺。此外也並不包括農業。在咱們中國,有專門針對農業的全國普查,和全國經濟普查隔開了。
  •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將達8.8萬億
    隨著消費升級和海淘電商平臺的普及,2016年中國海淘產業增速迅猛。據日前第三方機構iiMedia (艾媒諮詢)發布的《2016-2017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元,是2013年時的2倍多,海淘用戶規模達到4100萬人次。艾媒預計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將達到8.8萬億,海淘用戶規模達到7400萬人次。 受益於國內海淘產業的爆發式增長,2016年,多數海淘電商業績喜人。
  • 中國追星族超5億 來看看都有哪些灰色收入
    導語:據央視財經2019年7月報導,數據顯示,中國追星族超5億,其中36%的人願意每月為愛豆花100-500元,年市場規模高達900億。近年來,「飯圈」頻繁進入公眾視野。之所以這麼亂,還是因為有巨大的利潤可圖,下面我們就來揭開這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收入都有哪些。倒賣生寫、親筆籤名生寫是指攝影后的人物照片除衝洗之外,未經過任何修改的人物照片或未經過商業性質處理的附屬照片。源自日語「生寫真」。就像集郵一樣,很多人有不同的收集愛好,生寫就是這些愛豆收藏者的「郵票」。
  • 盤前有料丨美國刺激法案規模為2.2萬億美元,德國允許無限制發債...
    4川普:經濟刺激法案規模為2.2萬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國會非常接近通過刺激法案,經濟刺激法案規模為2.2萬億美元。美國較大的產業重啟的時間或早於其他產業。他正竭盡所能幫助紐約市。」等身份註冊獲得上市許可,但其海外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總收入比例較低,目前暫未實現規模銷售,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 2019年中國GDP約14.36萬億美元,全球第二名,那人均呢
    2019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2019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6.1%網友們最關心的全年經濟實際增速為6.1%,其中第三和第四季度同比實際增速都是6.0%
  • 前三季度全國300城"賣地"收入已近2萬億 無錫漲幅居首達470%
    據中國經濟網10月12日報導,1-9月全國300城共成交土地15585宗,較去年減少7%,成交面積5750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在收金方面大幅增長,總額達到19262億元,同比大增40%。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總額15021億元,同比增加56%。僅前三季度的「賣地收入」就已超去年全年收金,二線城「地王誕生」領跑全國。
  • 常常隱瞞「灰色收入」 中國人比你想像的有錢?
    近20年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令中國受益匪淺,也幫助中國經濟實現前所未有的增長。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因為去外地打工不再像以前那麼吸引人,很多農民工選擇回家種地或在家鄉附近找工作。雖然政府在控制通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食品價格、房租和其他商品的價格還在繼續上漲。  《每日電訊報》說,上調最低工資也是中國當侷促進內需的手段之一。
  • 2019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全年市場規模...
    中國智慧環保行業發展概況分析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率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我國環保投入較大,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有望超過17萬億元。2019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近585億元,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 美國銀行:預計未來十年內太空產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預計,未來10年,不斷增長的太空經濟規模將擴大兩倍以上。該公司本周預測,太空市場規模將增至1.4萬億美元。
  • 京東數字科技FIQS系統已覆蓋6萬億元資管規模
    目前,首批FIQS試用合作夥伴覆蓋四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基金與券商等各類金融機構20餘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6萬億元。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中國的巨型國企規模有多大?在國際上處於什麼地位?
    1、中國石化。2019年中國石化營業收入達到2.97萬億元,淨利潤576億元,單是營收就可以超過不少省份的GDP,而且目前中國石化的員工數量也非常龐大,集團旗下員工數量達到62萬。中國石化不僅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石油企業之一,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可以排上號的,目前在全球石油企業排名當中,中石化可以排進前10的位置。2、國家電網。
  • 2020年中國煤炭企業50強排行榜:山西七家礦企營收超萬億
    12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煤炭產量分別為2.98萬億元、1013.43億元、18.58億噸,佔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的71.81%、67.97%、67.66%。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50強共擁有煤礦1229處,平均產能提高至264.5萬噸/年,完成煤炭產量27.46億噸,佔2019年全國煤炭產量的比重為71.33%。
  • 2023年中國教培市場規模將達3.5萬億元
    2023年中國教培市場規模將達3.5萬億元 作者:無限 發布時間: 2020-12-04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