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領銜推出國際首部超臨界流體應用能源化工專著

2020-09-14 中國新聞網

兩卷本英文專著《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封面。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 供圖 供圖 攝

兩卷本英文專著《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封面。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 供圖 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儲能研發中心陳林研究員主持編輯的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方面的兩卷本英文專著《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Handbook of Research on Advancement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p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近日在美國IGI Global出版社出版。

該書是國際上第一部關於超臨界流體應用於能源化工系統方面的專著,也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法日俄加德等多國權威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顯示出以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為代表的中國科研機構在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超臨界流體技術憑藉其在能源動力領域的重大潛力,被稱作是下一代「戰略技術」。新出版專著共包含4個板塊共22章,匯集中外在超臨界流體領域的代表性團隊近年來的系列研究成果,系統介紹超臨界流體熱物理基礎理論、小尺度對流傳熱及器件設計、超臨界和跨臨界熱力循環系統設計以及超臨界流體在代表性能源動力系統中應用等。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介紹說,超臨界流體領域的核心難點在於流體跨越臨界區域時的相態變化及能質傳遞機制,是亟待突破的前沿領域。陳林研究員近年來的工作集中於這一特殊流體參數區域的熱力學分析。《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新書第3章介紹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團隊在微小通道內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流動傳熱特性方面的結果;第5章介紹陳林研究員和印度理工學院P.K.Basu教授合作針對局部浮力效應與熱加速現象對超臨界區域流動換熱,特別是湍流流動換熱的影響;第7章介紹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揭示密閉迴路中近臨界流體自然對流流動、傳熱穩定性的規律及機制和預測關聯式,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穩定性反饋、安全控制及優化管理方法。

近期,陳林研究員正集中於發展多相位重構雷射測試等方法用於超臨界系統的高精度定量測量方面,期望通過對超臨界流體界面傳遞的可視化研究,進一步解決跨臨界系統機理「看不清」「測試難」的課題。

《超臨界流體在可再生能源系統中的應用手冊》的出版獲得包括來自法國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學院、日本同志社大學和東京大學、俄羅斯科學院、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等專業領域國際學術權威的大力支持,同時包含來自西安熱工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重慶大學及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等國內領先團隊的研究成果。日本京都大學Akira Onuki教授應邀撰寫序言並指出,該書「匯集了最優秀的學者」,並且「是超臨界流體領域非常及時而且重要的著作,因為它包含了從流體基礎到能源系統應用等幾個極其重要的課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超臨界能源系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日報9月15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儲能研發中心陳林研究員主持編輯的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方面的英文專著《Handbook of Research on Advancement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p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在超臨界能源系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日報9月15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儲能研發中心陳林研究員主持編輯的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方面的英文專著《Handbook of Research on Advancements in Supercritical Fluids Ap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兩卷本)順利在美國IGI Global
  • 面向未來的化工創新技術:微化工、超重力、超臨界、膜過程耦合……
    7超臨界流體技術超臨界流體技術作為一種「綠色化」的過程強化方法,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化工過程對環境的汙染,而且超臨界流體的擴散係數遠大於普通溶劑,可以顯著改善傳質效果,從而提高分離、反應等化工過程的效率引。為此 ,各國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超臨界流體技術開展研究。
  • 我校創新超臨界流體技術 推動綠色化過程發展
    近日,第十二屆全國超臨界流體技術學術及應用研討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超臨界流體技術研討會在大連仲夏花園酒店召開。
  • 超臨界狀態——從知識到技術應用
    1869年,英國物理學家安德魯斯嘗試加熱密閉容器中的液態二氧化碳,結果他發現,在31℃附近時,容器內的液態二氧化碳和氣態二氧化碳差別完全消失了,它變成了我們現在說的「超臨界流體」。這個狀態對於一般人而言會覺得很神奇,也有研究者把物質的狀態分為四種:氣態、液態、固態、超臨界狀態(當然一般我們所說的物質第四態是等離子態)。也因為它這些神奇的性質,讓超臨界技術在很多領域得到研究發展和應用。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是超臨界萃取和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
  • 2019超臨界流體色譜/萃取國際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
    2019年5月20-22日,超臨界流體色譜/萃取國際會議(SFC/SFE2019)在上海淳大萬麗酒店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由美國綠色化學協會(GCG)和世易科技(eChinaChem)聯合主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共聚一堂,圍繞超臨界流體色譜和萃取的最新技術以及未來的應用方向,
  •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投產
    近日,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在匯川區正式投產。 「超臨界流體萃取是近代化工分離中的高新技術,利用超臨界CO2優良的溶劑力,將基質與萃取物有效分離、提取和純化。」據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萃取事業部技術員楊再文介紹,超臨界流體萃取具有高效、不易氧化、純天然、無化學汙染等特點,可應用於化妝品、食品、醫藥等領域,附加值和經濟價值高。
  •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溫控範圍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溫控範圍 ,「12vugqc」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節能方法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節能方法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流體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超臨界co2流體兩種製冷系統的比較
    超臨界co2流體兩種製冷系統的比較   超臨界co2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co2流體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國際首部持續葡萄糖監測英文專著日前面向全球發行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教授及其團隊編著,Springer Nature出版的持續葡萄糖監測(CGM)領域的首部英文學術專著
  • 染色加工之革命——超臨界流體技術
    用超臨界流體代替水使紡織品染色是對傳統染色加工的一次革命,它從源頭上杜絕廢水的生成,還有不用助劑,織物染色後不需清洗,染料利用率高等種種優點。
  •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操作中容易產生的誤區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操作中容易產生的誤區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24小時售後服務。無錫冠亞從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 從主流SFC產品看超臨界流體色譜的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
    隨著超臨界流體色譜法寫入2015年版《中國藥典》,該技術在分析化學行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超臨界流體色譜法集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的優勢,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並於同世紀80年代形成商品化產品。
  •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安全問題
    高效電鍋爐丹東定製廠家施工注意事項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 法蘭連接塗塑複合鋼管淮北生產廠家表面處理技術是怎樣的? 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節能高效,型號齊全,可非標定製,7*...
  • 中國科學家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中國科學家將西太平洋一些熱液噴口中的氣泡識別為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地球上首次發現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海洋巨型科學中心的一個團隊在2016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通過自產深水發現了海水中1400m深度的天然超臨界二氧化碳。
  • 匯川區: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4日電(蘭永明 羅永紅 周旭敏)今年,匯川區按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的指示精神,加強統籌規劃,同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深化合作,開足馬力推動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建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增添動力。目前,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已正式投產。
  • 超臨界乾燥裝置技術應用
    1超臨界乾燥研究超臨界流體是一種溫度和壓力處於臨界點以上的無汽液界面區別而兼具液體性質和氣體性質的物質相態,它具有特殊的溶解度,易調變的密度,較低的粘度和較高的傳質速率,作為溶劑和乾燥介質顯示出獨特的優點和實際應用價值  [1]。
  • 超臨界水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至「可控高效超臨界水發生裝置」誕生
    當體系的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時,稱為超臨界水。迄今為止,科學界發現最高溫度的超臨界水為464℃,在科學研究中,通常使用超臨界水發生裝置製造超臨界水。由於超臨界水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及穩定性,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環保、食品、核工業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