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的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當體系的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時,稱為超臨界水。迄今為止,科學界發現最高溫度的超臨界水為464℃,在科學研究中,通常使用超臨界水發生裝置製造超臨界水。
由於超臨界水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及穩定性,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環保、食品、核工業等領域。
在當今,德國和日本在超臨界水的應用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德國開發出的技術,可以利用超臨界水對汙染物進行處理。日本利用超臨界水回收有害的甲苯二胺、電線塑料外皮製成燈油和煤油,對燃燒灰燼中有毒物質進行氧化,也計劃將超臨界水用於發電技術領域。
在我國,超臨界水僅用於環保和化工領域,處理含有有機物的工業廢水、汙泥等,CO2的提取工藝等。
超臨界水的高溫高壓及其極強的氧化性,對生成裝備的材質及性能要求較為苛刻,導致超臨界水大功率高效發生裝置的研發製造一直困擾科學界,在全球最大蒸汽發生器製造商中。短期內都無法研製出高效率超臨界水裝置。
我國某些非常規能源研究院,經過長達17年努力,研發出一系列超臨界水發生裝置,終於取得以下幾點突破:
一、可自由生成T=374℃、臨界壓力P=22.1MPa到T=800℃、臨界壓力P=60MPa;
二、該裝置連接高溫伴熱及二次加熱系統可對使用環境進行全天候能量輸出;
三、傳熱效率高、控制流量精準,可控最低流量達0.01mL/分鐘,甚至更低,最高流量高達10L/分鐘,也就是0.6噸/小時、15噸/天。
作者認為,超臨界水發生裝置的誕生,必將加速我國在超臨界水應用領域的發展!該系列裝置不僅可應用於當前環保行業的有機廢水、有機汙泥的處理,也能廣泛用於科學研究及教學領域,也有助於超臨界水在食品、衛生、有機化工等行業的技術突破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