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當然,水是現實中必然存在的事物,可是我們對水真的了解嗎?很多人的認知裡對於水的形成只有三種認知,固態,液態和氣態,那麼水會不會有第四種形態?可能不少人會說了,水不是只有三種形成嗎?上學的時候物理老師可是告訴我們,水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怎麼可能會有第四種形態?
-
水只有3種形態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第四種形態:超臨界水
,吞噬人間;在我們眼中,水只有三種形態氣態、液態、固態,可是最近已經有科學家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我們就來說一說水的前世今生。水的狀態是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其中在溫度為3.98華氏攝氏度的溫度下密度最大
-
水只有3種形態嗎?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第四種形態:超臨界水
,孕育魚苗,也可以變身洪水猛獸,吞噬人間;在我們眼中,水只有三種形態氣態、液態、固態,可是最近已經有科學家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我們就來說一說水的前世今生。多形態的水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水,都只能叫做水溶液,而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純水,也就是液態的一氧化二氫;水在常溫,也即是20到40度之間都是呈現無色無味的液體;而我們見到的水當中,包含的不僅僅是水,還有酸鹼鹽等融化後的物質
-
它是水的「第四種形態」,其腐蝕能力堪比王水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除了這三種狀態,水還有一種狀態,處在這種狀態的水,其性質不同於前面三種狀態那麼柔和,這類水被稱為超臨界水。中華民族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和水打著交道,從漢字最開始誕生時,水的寫法就已經基本定型。
-
超臨界水是什麼水?它會是「弱水」嗎?為什麼?
「弱水三千」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而「超臨界水」對於許多小夥伴來說可能有些陌生,畢竟這個詞太過冷門。僅僅從字面上看,「弱水」和「超臨界水」都是水,那麼它們之間究竟有沒有什麼聯繫呢?弱水是不是超臨界水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超臨界狀態——從知識到技術應用
我們知道,水加熱後會變成蒸氣,但這是在空曠環境下,如果是在一個密閉的容器中加熱呢?此時,加熱密閉容器,容器中的水會蒸發,這會增加容器內的壓力,而壓力越大,水的沸點就越高。這個狀態對於一般人而言會覺得很神奇,也有研究者把物質的狀態分為四種:氣態、液態、固態、超臨界狀態(當然一般我們所說的物質第四態是等離子態)。也因為它這些神奇的性質,讓超臨界技術在很多領域得到研究發展和應用。目前發展較為成熟的是超臨界萃取和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
-
超臨界水燃燒技術
此外,超臨界水熱燃燒技術為煤基高碳能源的清潔轉化利用提供了一條嶄新的途徑。當前,通過超臨界水熱燃燒實現煤基高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主要3種方式:其一,煤基高碳能源以水煤漿的形式直接進入水熱燃燒反應器反應;其二,煤基高碳能源首先以水煤漿的形式進入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富含合成氣及甲烷的氣化後流體經分離脫除固態殘渣(主要為無機鹽、氧化物及砂礫)後,進入超臨界水熱燃燒反應器反應;第三,煤基高碳能源首先以水煤漿的形式進入超臨界水氣化反應器,經一定程度的氣化、分離獲得所需的合成氣之後,
-
超臨界水應用領域的重大突破至「可控高效超臨界水發生裝置」誕生
目前,水的臨界溫度T=374℃,臨界壓力P=22.1MPa。當體系的溫度和壓力超過臨界點時,稱為超臨界水。迄今為止,科學界發現最高溫度的超臨界水為464℃,在科學研究中,通常使用超臨界水發生裝置製造超臨界水。
-
中國完成超臨界水核反應堆基礎技術研究
據悉,超臨界水堆是世界核電強國爭相研製的第四代核電技術之一,與我國此前向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的AP1000壓水堆相比領先一代。據悉,超臨界水堆核電技術的最大優勢是造價低廉,同等功率的3座第三代反應堆的價格相當於4座超臨界水冷堆。同時超臨界水堆的安全性也比現有反應堆有很大的提高,具備自循環能力,不會出現堆芯融化等惡性事故。
-
法科學家測出超臨界水形成的精確溫度
法科學家測出超臨界水形成的精確溫度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4月01日10:58 新華網巴黎3月31日電(記者李學梅)法國國家科研中心31日發表公告說,該機構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合作,利用國際空間站上的一個光學實驗裝置,測出了超臨界水形成的精確溫度。
-
水一定是固態液態和氣態嗎?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水是另一種形態
引言:在我們的認知中,水的形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水之所以能夠在這三種形態中自由變化,是因為環境中的溫度、氣壓等因素在發揮作用。除此之外科學家還在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水的第四種形態,它就是超臨界形態。
-
「超臨界水分解」新方法將含碳廢物變能源
研究人員開發的是一種創新型含碳廢物氣化方法,利用超臨界水的「獨特化學性質」將有機材料分解為具有多種潛在用途的氣體,並輕度溶解無機材料。這裡的超臨界水,是將水加熱到超過374℃並加壓到超過219個大氣壓,導致水達到無法明顯區別出其液相和氣相的狀態。 在超臨界水的環境中,含碳廢物中的有機物被溶解為氫氣、甲烷和二氧化碳。
-
[圖]空間站實驗超臨界水技術:沒有火焰的燃燒
美國宇航局設在俄亥俄州的格林研究中心研究員麥克·希克斯(Mike Hicks)表示:「我們將其稱作超臨界水,它擁有一些非常不同尋常的特點。」然而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卻正在進行著一項完全相反的實驗——他們嘗試用水來點火,而不是滅火這是國際空間站上開展超臨界水實驗的有關設備當將壓強增加到217個大氣壓並同時加熱至373攝氏度時,水便會達到超臨界態。當水超過所謂超臨界點時,普通的H2O分子會轉變為一種奇異的狀態,它不是固態,不是液態也不是氣態,它更像是某種「液體般的氣體」。
-
「超臨界水」被發現,在高溫下也不會蒸發,研製成功將造福人類
如果有人問,水一共有幾種狀體,大家肯定會回答說水一共有三種狀態,分別是氣態、液態和固態,這是我們對水最普遍的認知了,然而今天居然有人跟我說水不止有三種狀態
-
海洋所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
Science Bulletin 作為封面文章發表了題為Discovery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in a hydrothermal system 的文章,報導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閻軍和孫衛東課題組合作首次在熱液系統觀測到自然狀態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的噴發
-
超臨界水被發現,溫度超464度也不蒸發,它的存在顛覆物理學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水一般有三種狀態——氣態、液態、固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水蒸氣、水和冰,在達到一定條件後,三種狀態可以相互轉化,從而發揮不同的作用
-
超臨界水被發現,在464℃下也不會蒸發,它的存在已顛覆物理學
相信學過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在正常大氣壓(P0=101.325kPa)下,水的存在狀態有三種:氣態、液態和固態。正常大氣壓下,當環境溫度變為零攝氏度時,水會凝結成冰,由液態變成固態。而當環境溫度達到99.975攝氏度(人們習慣約等為100攝氏度)時,水會沸騰,蒸發成水蒸氣。
-
超臨界水被發現,高溫下不會蒸發,與物理規律完全不符合
在人的認識中,水存在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即生活中見到的水,水蒸氣和冰。這三種狀態只要達到一定的條件就會相互轉換,這是大自然的神奇,也是物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對水的研究也開始深化,知道了溫度和氣壓對水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就設計了很多關乎水的實驗。
-
郭烈錦:引「超臨界水」 解「燃煤汙染」
【知識人·強國夢】 引「超臨界水」 解「燃煤汙染」 ——記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烈錦 作者:張哲浩 劉昱含 自從煤炭成為能源開始,讓煤在爐膛中高溫氧化燃燒但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烈錦不願墨守成規,從高壓水/蒸汽兩相流與傳熱研究開始,到大膽嘗試超臨界水煤氣化制氫,迄今他在多相流熱物理熱化學研究的道路上執著追求了34年。
-
13.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實現突破
13.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實現突破 2010-12-30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