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率先!煙臺山醫院開展周圍神經肌肉病神經活檢

2020-12-03 齊魯壹點

23日,記者從煙臺山醫院獲悉,近日其開展周圍神經肌肉病的神經活檢。據悉,開展此項檢查在煙臺市尚屬首次。今後,煙臺山醫院還將適時開展周圍神經肌肉病的肌肉活檢。

此前,煙臺市民王先生肢體痛疼、無力1年多,曾在多家醫院就診均未明確診斷。近日,他到煙臺山醫院就診,確診為周圍神經病,並接受了周圍神經病的神經活檢,通過活檢,確定了對其血管炎性周圍神經病的診斷。經過對症治療,王先生的病情逐漸好轉。若在此前,王先生需要到北京、上海或省內為數不多的幾家三級醫院才能完成此項活檢。

周圍神經肌肉病,是累及周圍神經以及肌肉的神經內科疾病,包括神經元、神經根、周圍神經、神經肌肉接頭、肌肉等處的病變。患者常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無力、走路不穩、肌肉萎縮等症狀,此類疾病大多進程較慢,很多早期症狀不易被發現,且臨床症狀複雜,不易被確診。此類疾病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給患者及家庭、社會帶來不小的負擔。

目前,協助診斷肌肉神經病的方式包括基因檢測、血標本化驗、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但它們都不能替代神經活檢及肌肉活檢。

神經活檢及肌肉活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明確病因,得出病理診斷,並且通過病理檢測的結果進一步解釋臨床和神經電生理的改變。這樣的檢查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完成,在局部麻醉下,取少量的神經肌肉組織,通過病理染色,在顯微鏡或電鏡下觀察病變的組織,進而協助臨床診斷。

由於活檢取材困難,活檢部位不易選擇,病理組織上不容易觀察,神經活檢及肌肉活檢在臨床上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前,省內只有少數幾家三甲醫院可以開展此類檢查。現如今,煙臺山醫院開展周圍神經肌肉病的神經活檢,加之今後將開展的肌肉活檢,可為此類疑難雜症的診斷提供充足依據,讓更多患者受益。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郭蕾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相關焦點

  •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亞學科齊頭並進,只願為患者保駕護航
    2004年,煙臺山醫院先後成功開展煙威地區首例椎動脈支架術、首例頸動脈支架術治療,此後,神經內科又在膠東地區率先開展了急性腦梗死的靜脈溶栓、動脈取栓和動靜脈聯合溶栓,實施了康復的早期介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率先開展了腦血管狹窄的支架治療,開闢了煙臺市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的先河。
  • 市中心醫院神經肌肉病理醫學重點實驗室喜獲省重點(培育)實驗室
    近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實驗室名單,經過組織申報、答辯評審、現場考察,開封市中心醫院韓新生副院長負責的「河南省神經肌肉病理醫學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據悉,開封市中心醫院是開封市衛生系統唯一獲批的單位,填補了我市此項空白。
  • 著名醫院神經內科專業
    開設癲癇、睡眠、腦卒中篩查、腦血管狹窄與供血不足、帕金森病、記憶障礙與老年痴呆、眩暈、不安腿症候群、頭痛、神經病理性疼痛、不自主運動、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神經調控、神經肌肉病、神經脫髓鞘、運動神經元病、多發性硬化、中西醫結合、心身疾病等20多個專業門診。日均門診量兩千餘人次。
  • 太和縣人民醫院開展3.0T磁共振下的臂叢神經成像技術
    前些日子,56歲的王大爺因車禍外傷到太和縣人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左側上肢活動障礙,肌肉完全麻痺,觸診肌肉完全沒有收縮力,醫生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懷疑是左側臂叢神經損傷,王大爺到磁共振室做了臂叢神經檢查,成像顯示左側C5-T1臂叢神經根斷裂,及時發現接受治療,避免了嚴重的後遺症。
  • 馬尾神經損傷肌肉萎縮是什麼原因?
    而馬尾神經損傷患者導致的肌肉萎縮屬於神經源性肌萎縮。通俗地講,就是由於神經系統出了問題,或者受到損傷,而造成受損部位之下的,神經支配的相應區域的肌肉萎縮。 神經損傷在中醫當中,並沒有此病。中醫把神經損傷稱為經絡。神經損傷出現肌肉萎縮呢是因為氣血無法供養,精血津液運行受阻,肌肉長期得不到營養的滋補,所以會逐漸的萎縮。
  •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
    【六院新聞】我院神經外科成功開展腦起搏器植入手術 為帕金森病患者「重啟人生」 2021-01-13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這個「肌無力」它實際上就是肌肉出現無力,那麼它的結構當中解剖鏈條當中最常見的是我們大腦,就是我們的司令部,它發出指令以後到脊髓,脊髓傳達到周圍神經,周圍神經以後通過神經肌肉接頭,最後和肌肉連接起來,比如說我們人體想發出一個指令,比如我想握手,握手的過程中手肌就要發生動作,首先是中樞司令部發出指令,最後通過神經傳下來以後,傳到手上,發出這個動作,才能有握手的動作。
  • 神經綜述:肌萎縮側索硬化的感覺神經損害
    神經綜述:肌萎縮側索硬化的感覺神經損害 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致死性神經變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腦皮質、腦幹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臨床表現為隱襲性起病的局部肌肉無力、萎縮及錐體束徵,並逐漸進展至所有骨骼肌癱瘓。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牽頭成立「泛長三角神經肌病聯盟」
    為積極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帶動醫療服務區域發展和整體水平提升,聚焦作為罕見病的神經肌肉病,11月28日上午,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舉辦的神經肌病學習班暨「泛長三角神經肌病聯盟」成立儀式在上海舉行。「泛長三角神經肌病聯盟」正式揭牌。
  • 海軍總醫院60年:專訪神經內科主任戚曉昆
    再有第四點,是我們在遺傳代謝病方面,就是在神經肌肉病方面,我們的診治也形成了特色。比如線粒體腦疾病的診治在國內領先,而且獲得了軍隊的醫療成果的二等獎。第五點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大特色,是我們神經系統疑難病的診治,現在形成了國內非常好的影響。國內遠到西藏、新疆,國外遠到美國、哈薩克斯坦、蒙古,這些患者都慕名前來會診。目前會診2200餘例,而且糾正診斷大約是1000例左右。
  • 實戰病例:手把手教你「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思路
    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思路你掌握了嗎?近期(6月16日)Neurology雜誌報導了一例53歲女性患者出現下肢感覺異常,一起看看其臨床推理過程吧。上下肢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在30 m/s以內,潛伏期和複合肌肉動作電位波幅正常。感覺反應正常,但腓腸神經和腓淺神經的感覺神經動作電位幅度小於上肢感覺神經波幅。上下肢部分肌肉肌電圖正常。 肌電圖將鑑別範圍縮小至引起脫髓鞘性神經病的原因。運動神經受累為主需要考慮多灶性運動神經病和以運動神經為主的CIDP。然而,缺乏傳導阻滯使得獲得性免疫炎性神經病的可能性降低。
  • 王維敏教授:早期診斷糖尿病小纖維神經病變 | CDS2019
    其中運動神經是由有髓的大神經纖維構成(肌肉控制),感覺神經由有髓的大神經纖維(觸覺、震動覺、位置覺)和薄髓或無髓的小纖維神經(溫度感覺、痛覺),自主神經是由薄髓或無髓的小神經纖維組成(心率、血壓、出汗、胃腸道等)。
  • 神經損傷了怎麼辦?周圍神經損傷可以這樣康復
    周圍神經是指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以外的神經。周圍神經損傷患者一般會有運動功能障礙、感覺知覺功能障礙、反射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心理障礙以及由此導致的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其他問題。無論用非手術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進行正確的康復治療是加速神經再生,恢復功能的有效方法。
  • 周圍神經損傷領域相關進展
    由於周圍神經走行長、結構複雜及功能多樣,一直以來都是臨床與基礎研究的熱點。近年來,該領域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上肢肢體肌肉都是由多根神經根支配的,這也是神經支配功能相互代償的解剖學體現。臂叢神經根功能解剖定位的明確有助於對臂叢神經損傷部位的判斷,從而施行更精準的治療。神經微結構研究:周圍神經微結構的研究有助於對神經空間架構的精確了解,從而為人工神經支架的製備奠定精準的結構基礎。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萬柏林分院副院長 李陽...
    李陽,男,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現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兼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萬柏林分院副院長。1996年本科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同年進入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工作至今。獲得2018年度山大一院「青年專家」稱號,同年被遴選為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的「拔尖骨幹人才」。   擅長:老年性痴呆等認知障礙疾病、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疾病以及腦梗死等腦血管疾病;痴呆等認知障礙疾病的早期精準診斷、全程管理及康復訓練治療。
  • 神經肌肉病的 IVIg 治療指南
    美國神經委員會近期發布了靜脈應用免疫球蛋白治療神經肌肉疾病的循證指南。該文件由美國神經委員會治療和技術評定小組總結,附帶2頁的摘要,發表在2012.3.27的 Neurology雜誌上。指南的主要起草者,來自耶魯大學和New Haven退伍軍人事務部Veterans衛生保健系統的Patwa醫生告訴Medscape醫學新聞網站說:「靜脈應用免疫球蛋白有了很大增加,神經學家和其他治療神經肌肉疾病的臨床醫師需要注意這些支持使用的數據。」
  • 神經內科成功舉辦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
    神經內科成功舉辦「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等學術會 2020年11月7日,由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濟南醫學會神經內科、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辦,濟南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承辦的《2020年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濟南醫學會神經內科學
  • 專訪中國首個神經肌肉疾病協會MDACHINA發起人朱常青
    走路呈鴨步,摔跤後要扶著其他物體才能把腰支撐起來,現在的她知道這是神經肌肉疾病的典型特徵,但當時國內對這個病幾乎一無所知。作為醫生的母親帶哥哥到各大醫院就診,最開始懷疑是肝炎,後來被當成心肌炎治療,再後來又懷疑是多發性肌炎。3次誤診後,最終在一本百科全書的一個條目上發現了這類疾病的一個分型。哥哥確診後,全家做了生化檢查,朱常青也被查出來了。
  •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謝彥英為你揭秘:如何修復受損神經
    、周圍神經病變、脊髓損傷等等。   當周圍神經系統病變時,患者可以出現四肢末端感覺障礙,比如尺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橈神經損傷、腓總神經損傷導致出現的手指麻木、四肢無力等症狀,也可以出現運動功能障等等,嚴重者甚至出現肌肉萎縮,比如平山病!
  • 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成功舉辦第六屆國際神經感染免疫暨腦血管病...
    8月28-29日,由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內科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國際神經感染免疫暨腦血管病高峰論壇(NIC論壇)。NIC論壇是國內首個將神經感染、神經免疫、腦血管病、神經變性病等多學科會通整合的高端會議,今年已經是第6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