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4日,這是冬季的一個普通日子,很多地方已經是風蕭蕭、雨雪飄了。
在這寒冷的日子裡,你感覺到溫暖了嗎?
今天,我們來談談「冷冰冰」的愛滋病。
1981年,美國紐約,有幾家醫院陸續接收到一些特殊的「肺炎」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得了是一種叫做「卡波西肉瘤」的疾病。
患者都是男性,都有過一些特殊的不潔性行為,他們的抵抗力(免疫力)看起來都不太好。
這些病人,引起了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注意。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是那個簡稱為CDC的機構。CDC把這幾個人的疾病,定義為「可明確診斷的、存在一定程度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的疾病」。
01愛滋病是什麼?
這種疾病,就是後來人們談之色變的「愛滋病」,只不過一開始不知道,並不這麼叫。
愛滋病病原的發現,以及特異性和敏感性都很高的檢測方法的應用,使人們對它了解了更多。
後來,根據疾病的特點,最終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英文首字母縮寫為「AIDS」。
翻譯過來,用音譯的方式,一開始叫做「愛滋病」,但這個病名似乎有鼓勵Xing愛的嫌疑,又把「愛」字改為「艾」,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愛滋病」。
引起愛滋病的病原體,叫做「人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HIV。
在臨床醫生看來,HIV感染不一定就能稱為愛滋病。愛滋病包括多種疾病狀態:從原發的HIV感染,伴或不伴有急性HIV感染症候群的狀態,到無症狀感染狀態,直到晚期的一系列疾病。
目前發現的引起愛滋病的HIV,分為兩類:HIV-1和HIV-2。HIV-1型最常見,呈全球性流行,2型少見。
不管是1型還是2型,都是可以通過現在的HIV抗原、抗體、核酸等檢測來診斷的。
02愛滋病的傳播途徑
談到愛滋病,就不能不談愛滋病的傳播途徑,這種病是通過:
性接觸輸入被汙染的血液或血製品吸毒者之間共用針頭和注射器分娩期和圍產期母嬰傳播,或者通過乳汁傳播等方式而感染的。
對於大家提到的其他傳播方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顯示HIV可通過日常接觸或昆蟲,比如蚊子叮咬等進行傳播。
人們很容易忽略微小傷口反覆接觸到含有高病毒量的體液或血液的傳播方式,比如紋身、拔牙、紋眉、修腳、身體穿孔等行為,在特殊的情況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
經常去這些場合的人,一定要注意,因為HIV感染的風險,會隨著暴露次數的增多而增加的。
有危險的行為之後,人們會發現有很多症狀,因此害怕是不是感染了HIV,經常用網上的症狀跟自己對號入座。
但是,這樣的做法有用嗎?
通常是沒有意義的!
03愛滋病感染的病理機制
想了解HIV感染後有什麼樣的症狀,先得了解HIV感染之後,人體會發生什麼。
HIV進入人體之後,幹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缺陷。
因為,愛滋病毒會攻擊那些在細胞膜表面含有一種叫CD4分子的細胞,與這個分子結合後,還要和其他的一些分子結合,比如說CCR5和CXCR4,才能夠進入細胞。
CD4+T淋巴細胞(我們管叫「小四」好了)和CD4+單核細胞系,是HIV破壞的主要兩類細胞。
這些細胞在人體內是主管防禦(免疫力)的,一旦被破壞得差不多了,人的防禦能力就會大大下降,出現各種各樣的機會性感染,可以理解為被各種病毒和細菌逮住「機會」了。
04愛滋病的診斷
從這點上來看,除非是出現文章開頭說的肺孢子菌肺炎,和其他一些有正常免疫力的人不太容易出現的感染和腫瘤,比如卡波西肉瘤,否則的話無法通過症狀來確定是否有愛滋病。
比如在感染早期,愛滋病感染者可能會有發熱、乏力、頭痛、腹瀉、皮疹,但其他的病毒感染,同樣也會出現這些症狀。
如果懷疑的話,做簡單的HIV抗體或抗原抗體聯合檢測,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有沒有得愛滋病了。
診斷HIV感染,依賴於檢出HIV抗體或HIV的組成成分(核酸和抗原)。
單純檢測HIV抗體,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代」檢測,通常採用酶聯免疫試驗的方法,這種檢測的敏感性高達99.5%,並且有相當的特異性,特異性就是獨一無二的意思。
如果檢測到陽性,叫初步篩查陽性,還需要用免疫印跡法做確認性的實驗,這種方法能夠檢測到針對特定分子量的HIV抗原的抗體,那一般是在疾控中心做的,一些批准了確診資格的醫院,也可以出具愛滋病的確證報告單。
注意,這是「確證」報告單,而並非「確診」報告單。證是證實的意思,診則是診斷的意思。
05窗口期
HIV感染後兩周內,人體內開始出現HIV抗體,從病毒感染到可檢測出抗體,一般很少超過三個月。這個檢測不出的時期就叫做「窗口期」。
愛滋病的檢測技術是不斷發展的,越來越先進和靈敏,現在大多數醫院都可以檢測HIV的成分之一:p24抗原。
這種抗原和抗體的聯合檢測,俗稱「四代」檢測,其中的p24抗原,要早於HIV抗體出現,這種檢測能縮短窗口期,用於早期診斷。
如果還想更早診斷的話,可以採用檢測HIV核酸(HIV RNA和HIV DNA)的方法。不過由於費用昂貴,且需時較長,目前不用於常規診斷HIV感染,主要用於了解HIV感染者的傳染性,以及治療後效果的監測。在抗體不明確的情況下,也可用於診斷。
除了診斷的問題,人們對HIV最關注的就是它的症狀了。HIV感染是沒有特異性症狀的,一些常見的症狀也是在診斷之後歸納出來的。
06急性HIV症候群
大約50%~70%的初次感染HIV的人,會出現急性逆轉錄病毒症候群,通常出現在感染後2~6周,有多種臨床表現,持續時間大約1~2周。
這些症狀,可能是愛滋病毒大量繁殖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病毒時產生的強烈反應所致。
這些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咽炎,淋巴結腫大,頭痛,眼眶痛,關節痛。肌肉疼痛,疲勞,嗜睡,體重下降,厭食,噁心,嘔吐,腹瀉,等等。有的還可以出現類似腦炎和腦膜炎的表現,以及外周神經病變和脊髓病變。
皮膚上的表現,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愛滋病的皮疹,是非特異性的,通常為廣泛性的紅色斑疹和丘疹,以及黏膜和皮膚的頑固性潰瘍。
要注意的是,大多數恐艾者出現的皮疹,和愛滋病沒有關係,多半是看了網上的東西,自己對號入座,仔細「找」出來的。
還有,這些症狀在其他的一些病毒感染是也會出現,比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毛囊炎、EB病毒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等等。
07無症狀感染狀態
沒有經過治療的患者,從HIV感染到愛滋病症狀出現的時間段,大約有1~10年的時間,患者都可能處於無症狀的狀態。
在這期間,患者的病毒複製水平會越來越高,導致那個「小四」細胞逐漸下降,直到因此破壞了免疫力,而出現相關的機會性感染,就進入了愛滋病期。
08有症狀期(愛滋病期)
有症狀期也就是愛滋病期,有的人稱為晚期,其實是不太對的。
因為很多感染者經過治療以後,並不會立即死亡,而仍然會存活很長時間。中國最長的HIV感染者之一孟林(化名),從發現到現在,就已經活了20多年,且仍然是相對健康的。
有症狀期出現的症狀,跟「小四」細胞的數量有一定關係,還和本身存在一些基礎疾病有關。
這些症狀包括:
持續的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就是除腹股溝淋巴結外,其他兩個地方以上的部位,出現淋巴結腫大,沒有其他原因可解釋的。有些人喜歡摸脖子下頜的地方,那裡確實有可以摸到的淋巴結,正常人也很容易摸到,這個地方腫大的淋巴結,跟咽炎和頭部的炎症有關。還有持續一個月以上的發熱,無法解釋原因的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腹瀉,等等。
09機會性感染
機會性感染,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機會性感染和一些特殊的病原體導致的感染,比如肺孢子菌、巨細胞病毒、白色念珠菌、非結核分枝桿菌和結核桿菌、弓形蟲、新型隱球菌、單純皰疹病毒、隱孢子蟲,等等。
機會性的腫瘤,主要是卡波西肉瘤,這個肉瘤可累及皮膚和內臟等很多部位,以及淋巴瘤,等等。
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HIV感染者在發病到出現症狀的過程中,會出現帶狀皰疹和口腔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了解了愛滋病的發生及其症狀,很多人想知道目前能不能治癒。目前所用的治療辦法是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能夠控制病毒的複製,穩定病情,還不能治癒。
經過抗病毒治療後,病情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或合併其他基礎疾病的感染者,其預期壽命跟普通的慢性病患者是差不多的。
10常規預防
正因為無法治癒,所以HIV感染的預防就顯得非常重要。
健康教育、愛滋病諮詢、行為限制,以及在高危情況下,堅持正確和全程使用安全套,是預防HIV感染的基礎和重中之重。靜脈注射吸毒者,要避免使用共用針頭。為預防母嬰傳播,避免HIV陽性的母親進行母乳餵養,並在懷孕後積極抗病毒治療降低病毒量。
11藥物預防
包括暴露前預防和暴露後預防,目前人們討論更多的是暴露後預防。
暴露後預防,俗稱「後悔藥」,是服一線的抗病毒藥,也是愛滋病感染者吃的藥。但由於國內的一線藥物跟國際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建議暴露後預防按照國際一線的標準實行,服用捷扶康,或者舒發泰加特威凱組合,是比較常用的。最好於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越早效果越好!暴露前預防,是在發生性行為前採取服用藥物的辦法。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的,並非鼓勵人們服藥後去進行不潔的性行為。目前美國的一些協會,推薦的暴露前藥物是舒發泰,這個藥包含替諾福韋和恩曲他濱兩種成分,推薦的服用辦法是:每天一次,每次一片。
對於男男性行為,推薦首次服用舒發泰兩片。
如果有腎功能不全和骨質疏鬆,推薦使用丙酚替諾福韋(TAF)和恩曲他濱的組合。國外還有使用注射藥物預防的,用於性產業的從業人員。
12簡短小結
有關愛滋病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但對於大眾來說,涉及到的主要內容,應該是通過健康教育了解預防的辦法,杜絕不潔性行為。
對那些有過不潔性行為的人來說,正確的按照規定時間去體檢和解除恐懼愛滋病的心理,在目前來講顯得非常重要。還有,通過了解愛滋病,做到不歧視愛滋病人。
你有過擔心愛滋病的經歷嗎?你有過不潔性行為的經歷嗎?你了解愛滋病可以在行為前預防和暴露而後預防嗎?
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可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熱愛科普的龍醫生,如果這封信你能夠認真看下去,並覺得有用的話,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和讚賞,並請點擊關注龍醫生。
謝謝!
順祝
萬事如意!
2020年12月4日
來自感染科的
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