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醫院體檢的時候會發現,醫生可能會建議他/她做肝功能檢查,為什麼要做這個檢查呢?因為肝功能是大多數醫院常規體檢項目中必查的一項,有助於及早發現肝臟的早期損害,還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肝病治療後的療效。
當體檢拿到肝功能檢查報告時,如果發現轉氨酶偏高,這是怎麼回事呢?說明肝臟出問題了嗎?別急,聽聽醫生怎麼說。
在肝功能檢查中,轉氨酶是排頭兵,是催化胺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在心肌、腦、肝、腎等組織中含量較高。其中,肝臟中的肝細胞是轉氨酶的主要生存地。
肝臟作為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還具有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作用,它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轉氨酶這種「催化劑」。可以說,轉氨酶就是肝臟健康的一個「晴雨表」,當人體肝臟的肝細胞發生炎症、中毒以及壞死時,肝細胞就會受到損傷,從而使轉氨酶釋放到血液裡,引起血清中轉氨酶的升高。
其實,轉氨酶的種類很多,但谷丙轉氨酶(GPT)和穀草轉氨酶(GOT)最為重要。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值是0-40IU/L,而穀草轉氨酶的正常值是0-37u/L。
如果體檢報告中的這兩種轉氨酶指數偏高,則說明肝臟可能有所損傷或者患有其他某些疾病。谷丙轉氨酶(GPT)偏高,則可能是患有某種肝病、心肌梗塞早期、肝細胞壞死/變性、肝硬化、肝癌,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谷丙轉氨酶指數的異常偏高。穀草轉氨酶(GOT)偏高,則可能是肝炎藥物中毒或者是患有阻塞性黃疸、肝變性、肝硬化、膽管炎、膽管瘤,這些情況都可能會導致穀草轉氨酶指數的異常偏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也有個別人轉氨酶偏高,是因為在體檢前飲酒過量、上夜班、做了劇烈運動、感冒或口服某些藥物等,從而幹擾了結果。另外,像孕婦這類特殊群體也會出現轉氨酶升高的情況,並不少見,主要原因是女人在懷孕後,身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和其他激素水平會呈現出大幅度上升的現象,而這些激素都需要通過肝臟來代謝,因而增加了肝臟的工作負荷,進而引起轉氨酶的升高。
總之,轉氨酶只是幫助檢測疾病的一種手段,所以當它偏高時並不意味著一定患有某種疾病,還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手段進一步明確。因此,當發現自己的轉氨酶升高時,不要過於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身體有明顯的乏力、黃疸、凝血功能改變等情況,則要引起高度重視,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