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官員:臺灣沒有資本瞧不起東協及南亞國家

2020-12-05 環球網

臺灣新當局「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5月17日報導,臺灣蔡英文新當局的「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17日表示,臺灣過去面對東協和南亞國家有優越感作祟,但「國際化就在他們的DNA裡面」,人家國際觀、英文比臺灣好,「我們有什麼本錢去瞧不起人家?」

臺灣新當局將在領導人辦公機構內設「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由前臺涉外部門負責人黃志芳擔任主任。

黃志芳17日出席「實踐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臺灣全方位人才培育論壇」。

他說,有一個國際經濟研究機構做了2040年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的預估,結果顯示,現在臺灣的GDP在全世界國家及地區中排名19名,而這個國際研究機構預測到2040年,臺灣的GDP在全世界會變成40名。

他說,臺灣在東協的鄰居緬甸2040年的GDP會變成38名,比臺灣還排在前面;與臺灣距離最近的越南,2040年時排名18名;這是為何此時要提出「新南向政策」的時空背景。

黃志芳說,全世界主要國家及地區都在投資加碼東協,臺灣已落後太多,若不急起直追,可能到了2040年,臺灣在全世界排名第40名,「我們本來還有點瞧不起的鄰居全部跑到我們前面去」,就像上世紀80年代新加坡一切看臺灣,現在看新加坡只能瞠乎其後。

黃志芳透露,他本身曾當過一陣子的東南亞臺商,過去學了半年多的越南話。

他表示,臺灣過去面對東協及南亞國家,有優越感作祟,不願意去學他們的語言,習慣從外來移工觀點認識這些國家,這些觀點都不是很正確。

黃志芳說,東協國家的英文比臺灣還要好,「他們大部分是前殖民國家,國際化就在他們的DNA裡面,臺灣相對的反而是封閉保守,人家的國際觀比你好、人家的英文比你好,我們有什麼本錢去瞧不起人家?」

相關焦點

  • 南亞不亮東南亞亮,印度東進加速拉攏東協十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1月26日是印度的第69個共和國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中,印度沒有邀請歐美的戰略領導人,而是選擇了東協十國,東協作為東南亞的聯合組織,幾乎囊括了整個東南亞各國,隨著印度實力的逐漸增強,
  • 甘肅開通「東協—蘭州—南亞」航空貨運通道
    新華社蘭州11月3日電(記者王銘禹)記者從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了解到,由柬埔寨金邊起飛的客改貨飛機裝載18噸芒果乾,日前順利運抵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貨物卸載後,重新裝載18.6噸百貨產品,從該機場向巴基斯坦拉合爾起飛,兩個航班同日一進一出,標誌著甘肅順利開通了「東協
  • 「美臺」關係升溫?美官員又要「訪臺」
    導讀:臺灣一直渴望能夠和美國進行貿易往來,希望雙方關係能夠更進一步。一旦臺灣與美國有任何合作,就會被島內媒體大肆吹噓,鼓吹「臺美」關係取得重大進步,近期美國環境保護署長惠勒計劃前往臺灣,這讓島內官員振奮不已。
  • 邵平楨:論泛珠三角與東協合作對世界經濟格局形成的作用
    歐洲自由貿易區由歐盟、東歐和俄羅斯等國家組成;美洲經濟區由北美自由貿易區和南方共同市場等南北美洲國家組成;亞洲自由貿易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東協十國,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未來世界經濟格局之爭必將演變為美歐亞三大洲之間的競爭。
  • 臺灣前十月對東協出口創新低 臺媒:「新南向」成效好難看_新聞頻道...
    臺灣前十月對東協出口創新低 臺媒:「新南向」成效好難看
  • 醫生被「臺灣民政府」榨乾 臺學者:憂心臺灣人智商
    「臺灣民政府」涉賣「美國軍政府」授權「臺灣民政府」核發身份證、車牌旅行證斂財,秘書長林志升家中衣櫃遭搜出1.3億元新臺幣。(葉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民政府」涉賣「美國軍政府」授權核發身份證、車牌旅行證斂財,秘書長林志升家中衣櫃遭搜出1.3億元(新臺幣,下同),有受害者指稱,「民政府」吸金恐逾10億元,有名醫師指控,林志升謊稱「繳納1元,可換1美元」,害他前後被騙約3、400萬。對此,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表示,「對臺灣人的普遍智商,深感憂心。」
  • 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十年 南寧"東協元素"隨處可見
    饒校源說,得益於中國—東協博覽會的平臺,中國民眾對泰國文化的了解及認知度日益加深。來他店裡購買佛牌的客人在期冀保平安、開鴻運的同時,更多的是了解泰國文化。  南寧一家企業職員程娟一個月前剛遊歷了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個東協國家。「我和幾名同事報名參加旅行團,三國11天,一個人的花費不到6000元(人民幣,下同),不僅交通方便,費用也超值。」她說。
  • 新國貨之光,中膠南亞 開啟中國製造3.0時代
    第二階段:隨著國外勞動力減少以及成本增加,國外資本開始提供生產技術,在國內通過代加工廠或合資建廠的形式,利用國內廉價且大量的勞動力,生產深加工產品,用以滿足市場需求,並賺取更大的差額。
  • 「臺灣豬標章」竟非100%臺灣豬? 官員說辭反覆遭批
    「臺灣豬標章」竟非100%臺灣豬?官員說辭反覆遭批 微現場
  • 臺灣公營企業網絡受黑客攻擊,官員聲稱是針對蔡英文就職典禮
    臺媒報導,臺灣「中油」、臺塑化陸續傳出遭惡意程序攻擊,安全單位官員今天說,黑客近來針對基礎建設系統、高科技產業等展開攻擊,不排除是針對「5·20」蔡英文就職典禮前的測試性攻擊,安全團隊、資安部門全面提高警覺。
  • 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在成都召開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程軍在致辭中表示,成都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以及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門戶樞紐,也是中國中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近年來,成都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往來和合作日益密切,開通了『蓉歐+』東協國際鐵海聯運班列,拓展了經貿合作市場和空間。
  • 中國-東協博覽會有什麼看點?記者探館帶你領略國家館魅力
    總臺央視記者 楊瀟:東協國家館是每一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大家都願意去逛的一個展館,尤其是今年,東協國家計劃的展位多達550多個,主要有食品飲料、農產品、手工藝品和家具等。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我們也跟著大家的步伐一起去領略一下。
  • 臺專家:臺海若開戰,臺灣防禦反應時間僅9秒
    臺灣軍事機場將會被迅速鎖定據媒體報導,近日臺專家蔡志升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若是臺海爆發衝突,臺灣可能無法撐過兩天。因為大陸只要把臺灣軍事機場跑道給鎖定,用飛彈進行破壞,那麼臺灣戰鬥機就無法起飛。這樣將會讓臺灣喪失空中優勢,無法對其造成更多威脅。
  • 中國—東協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飈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正積極打造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該條通道向南經重慶、貴州、四川等西部省市通過廣西北部灣,通達新加坡等東協國家,進而輻射南亞、中東等區域;向北經甘肅、新疆等省市區通過中歐班列連接中亞、歐洲。
  • 韓國提出購買捕撈臺灣白帶魚漁權 臺當局難得硬一回:不可能賣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當局「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4日受訪時表示,臺方已經拒絕韓國向臺當局提出在臺灣「專屬經濟海域」購買捕撈白帶魚漁權的要求。有韓國媒體日前報導稱,韓國海洋漁業部官員上個月與臺方官員碰面,下周將再與臺方開會。
  • 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
    華廣網4月8日訊 題:韓正訪臺銜接滬臺兩地發展戰略——韓正市長訪臺隨感之二     作者 楊劍     上海與臺灣的經濟合作是雙方利益互補、合作意願協調的結果。臺灣和上海在各自的發展戰略中的都有對方的地位,這構成了雙方合作的基礎。
  • 2018南亞(泛亞)產能合作(成都)對話會在蓉盛大召開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一帶一路」建設5周年的重要節點,程軍副主任在致辭中談到:「成都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以及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國際門戶樞紐,也是中國中西部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近年來,成都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往來和合作日益密切,開通了『蓉歐+』東協國際鐵海聯運班列,拓展了經貿合作市場和空間。
  • 蔡英文沒料到,美官員訪臺後第5天,對岸傳來讓「臺獨」絕望消息
    外媒披露稱,此次無預警「訪臺」的美方人士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德曼。據臺媒11月25日報導,這位低調「訪臺」的史達德曼已在24日傍晚搭乘專機又低調的離臺了,而格外引人聯想的是,臺當局所謂的「潛艦(潛艇)自造」開工典禮就在24日舉行,但在該典禮的公開儀式上卻並未出現史達德曼的身影。
  • 蓬佩奧宣布廢除美官員與臺灣接觸的限制,聲稱「不再討好北京」
    任期進入倒計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時還要在臺灣問題上玩火,欲「圍中救美」、給拜登政府「埋雷」。據路透社9日報導,蓬佩奧當天宣布,美國國務院已取消全部對美臺官員接觸的「自我設限」。他堅稱,這些相關限制是基於美國外交部門「數十年來複雜的內部規章」,結果是「單方面取悅北京」。而美臺共享「民主價值觀」,美臺關係不會被官僚主義的「自我設限」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