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葉思宇院士聘任儀式,加拿大國家工程院葉思宇院士受聘為廣州大學全職院士、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主要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將領銜推動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的建設。校長魏明海,葉思宇院士企業化團隊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參加了聘任儀式。儀式由副校長孫延明主持。
葉思宇院士是國際公認燃料電池電催化和催化劑層/MEA設計的頂尖專家,在電化學尤其是燃料電池方面具有30餘年研發和產業化經驗,為燃料電池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關於燃料電池電堆冷啟動和耐久性技術的發明,從根本上推動了整個燃料電池產業的商業化進程。葉思宇院士為相關領域各類國際會議的諮詢委員會成員、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理事會成員以及《電化學能源評論》和《開放燃料》能源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擁有50多項專利/專利申請,其中許多構成了Ballard燃料電池技術的核心,並被用於Ballard的各類產品;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發表高質量論文100餘篇,撰寫專著1部、合著1部。
2018年6月葉思宇當選為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
聘任儀式上,魏明海校長對葉思宇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加入廣州大學表示熱烈歡迎,並代表學校與葉思宇院士籤約。魏明海表示,學校以黃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為依託建立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簡稱"創新中心"),全力支持創新中心建設成為氫能研究理論和技術創新集聚區、產業集聚區、人才集聚區。圍繞大力推動國內氫燃料電池理論與技術自主研發的目標,希望葉院士及其團隊充分利用政策資源、自身影響力及團隊研發的先進核心技術實現相應技術的產業化、市場化應用及與相應基礎研究團隊的融合發展,並促成相關產業研合作與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等的深度融合,反哺於人才培養。
葉思宇院士表示,將充分依託自身團隊和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相關研究團隊的力量,在科學研究、研究生教育、產學研建設等方面共同發力,積極推動創新中心的全面建設;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交流和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技術測試中心;通過多元化合作方式吸引優秀創新團隊及人才,打造在全國範圍內佔據領先地位的現代化氫能研究平臺(含博士後工作站)。
聘任儀式後,葉思宇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參觀了學校相關實驗室。
高水平大學建設,人才先行。一直以來,廣州大學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近年來通過引育並舉,已基本形成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學術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以周福霖院士、張景中院士、方濱興院士、郭柏靈院士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體系日趨完備,為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如今葉思宇院士的加盟,將對廣州大學相關學科發展、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進一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廣州大學招生辦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廣州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