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尖!廣州大學新增一位全職院士!

2020-10-16 廣州大學招生辦

10月1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葉思宇院士聘任儀式,加拿大國家工程院葉思宇院士受聘為廣州大學全職院士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主要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將領銜推動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的建設。校長魏明海,葉思宇院士企業化團隊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參加了聘任儀式。儀式由副校長孫延明主持。

葉思宇院士國際公認燃料電池電催化和催化劑層/MEA設計的頂尖專家,在電化學尤其是燃料電池方面具有30餘年研發和產業化經驗,為燃料電池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關於燃料電池電堆冷啟動和耐久性技術的發明,從根本上推動了整個燃料電池產業的商業化進程。葉思宇院士為相關領域各類國際會議的諮詢委員會成員、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理事會成員以及《電化學能源評論》和《開放燃料》能源雜誌編輯委員會成員;擁有50多項專利/專利申請,其中許多構成了Ballard燃料電池技術的核心,並被用於Ballard的各類產品;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發表高質量論文100餘篇,撰寫專著1部、合著1部。

2018年6月葉思宇當選為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

聘任儀式上,魏明海校長對葉思宇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加入廣州大學表示熱烈歡迎,並代表學校與葉思宇院士籤約。魏明海表示,學校以黃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為依託建立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簡稱"創新中心"),全力支持創新中心建設成為氫能研究理論和技術創新集聚區、產業集聚區、人才集聚區。圍繞大力推動國內氫燃料電池理論與技術自主研發的目標,希望葉院士及其團隊充分利用政策資源、自身影響力及團隊研發的先進核心技術實現相應技術的產業化、市場化應用及與相應基礎研究團隊的融合發展,並促成相關產業研合作與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等的深度融合,反哺於人才培養。

葉思宇院士表示,將充分依託自身團隊和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相關研究團隊的力量,在科學研究、研究生教育、產學研建設等方面共同發力,積極推動創新中心的全面建設;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交流和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技術測試中心;通過多元化合作方式吸引優秀創新團隊及人才,打造在全國範圍內佔據領先地位的現代化氫能研究平臺(含博士後工作站)。

聘任儀式後,葉思宇院士及其團隊成員參觀了學校相關實驗室。

高水平大學建設,人才先行。一直以來,廣州大學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近年來通過引育並舉,已基本形成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學術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以周福霖院士、張景中院士、方濱興院士、郭柏靈院士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體系日趨完備,為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如今葉思宇院士的加盟,將對廣州大學相關學科發展、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進一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廣州大學招生辦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廣州大學官微

相關焦點

  • 國際頂尖專家加盟!這所高校再添一位全職院士
    10 月1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葉思宇院士聘任儀式,加拿大國家工程院葉思宇院士受聘為廣州大學全職院士、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主要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將領銜推動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的建設。校長魏明海,葉思宇院士企業化團隊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參加了聘任儀式。儀式由副校長孫延明主持。
  • 葉思宇院士受聘為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
    10 月12日下午,我校舉行葉思宇院士聘任儀式,加拿大國家工程院葉思宇院士受聘為我校全職院士、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主要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將領銜推動廣州大學黃埔氫能源創新中心的建設。校長魏明海,葉思宇院士企業化團隊負責人及相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參加了聘任儀式。儀式由副校長孫延明主持。
  • 又有2位頂尖教授回國!「歸國潮」來了
    繼9月份多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後,本月(10月份)我們再次獲得多位國際頂尖教授回國的消息。一是加拿大健康科學院院士宋偉宏全職加盟溫州醫科大學。現為加拿大健康科學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神經精神和老年醫學及兒科學首席科學家。二是加拿大國家工程院葉思宇院士全職加盟廣州大學。
  • ...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
    去年12月,鮑惠銘教授團隊的核心成員曹曉斌與彭永波博士已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延伸:被稱之為「夢之隊」的南大地球科學與工程學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國內頂尖,下屬學科「地質學」在教育部評估中獲得「A+」,「全職院士人數」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校友院士培養人數」雙雙位列全國第一。
  • 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現代工程大樓設計圖 鮑惠銘團隊核心成員已於去年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去年12月,鮑惠銘教授團隊的核心成員曹曉斌與彭永波博士已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 一天之內,三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
    僅在9月24日一天,我們就獲得三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的重磅新聞。藥物製劑及生物材料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顧臻教授作為講席教授全職加盟浙江大學,受聘為藥學院院長。國際頂尖學者朱松純以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的身份出席,確定了其已正式加盟北大的消息。
  • 他北京大學本科畢業,放棄美國27年積澱,全職加盟這所頂尖牛校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在國外功成名就後,再選擇回來重新創業,比如說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8月底正式成為該校的全職教授。據了解,進入南京大學後,鮑教授將組建團隊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其實,鮑惠銘教授回國全職加盟南京大學早有先兆,他美國團隊的兩名核心成員——曹曉斌和彭永波博士已在2019年12月被南京大學招致麾下。對於南京大學這般從國外名校團隊式「挖人」的做法,網友紛紛表示「硬核」,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國內高校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加強。
  • 山東大學新增一位院士錢逸泰至此已有5位院士
    山東大學新增一位院士錢逸泰至此已有5位院士 王原 苗坤 報導
  • 5年引進了5名全職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全職加盟南京大學
    「TOP小編」統計來看,這是自2016年引進許志琴院士和陳顒院士、2018年引進沈樹忠院士、2019年引進楊經綏院士後,南京大學在5年內引進的第5位全職院士。與此同時,這也是南京大學連續第三年引進的全職院士,這一連續引進院士的數據在「華五高校」中位列第一,無校可撼動。
  • 一天之內,三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委以重任
    我們相信,頂尖學者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判斷是理性的。這些中國包括科研環境在內各個方面的進步,正在感召著這些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心懷祖國的在外華人科學家重返故土。僅在9月24日一天,我們就獲得三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的重磅新聞。
  • 2020年985高校全職院士排行,哈工大進入前十,人大墊底
    不過,大概是從2000年開始,國內高校興起了一股「雙聘院士」、「共享院士」之風,一些高校在官網上寫著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院士,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兼職的,全職的沒幾個,水分非常大。通過以上表格,我們可以發現: 一、清華北大全職院士數量碾壓其他高校 清華北大全職院士的數量分別是79位和60位,對其他高校的優勢是碾壓式的,排在第三的復旦大學也才30位全職院士,差距成倍數,一位院士可能代表一個強勢學科,可想而知,清華北大在國內的優勢是多大。
  •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全職加盟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清瑞全職加盟北京科技大學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1-27 14:25 來源:澎湃新聞
  • 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英文簡稱「ICIER」)隸屬於被稱之為國內高校地質學"夢之隊"的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心研究人員來自於南京大學的不同院系,包括但不限於地球科學、行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地理和海洋學、大氣科學、醫學和生命科學。
  • 嘉興學院首次成功全職引進韓國工程院院士
    儀式上,盛頌恩與洪淳亨籤訂聘任合作協議,聘任洪淳亨院士為嘉興學院教授、納米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盛頌恩代表嘉興學院感謝洪淳亨院士與學校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希望洪院士在人才建設、學科建設、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對學校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等相關單位和學科給予支持和指導。
  • 孫立成院士全職加盟西湖大學,成為2020年首位入職的講席教授
    近日,中科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全職加盟西湖大學,全職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孫院士是2020年該校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孫立成院士,是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孫院士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高級專家、是「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深圳技術大學成立聚龍學院 學校首位全職院士擔任院長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2021年伊始,深圳技術大學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學院——聚龍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這一學院將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的創新型人才,打造以精品課程、精品教材、精品項目為主導的教學先行示範學院。深圳技術大學首位全職院士劉清俠出任創院院長。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2022年9月開學
    11月2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大會同時線上直播。兄弟高校代表、院士專家、省市有關廳局負責人以及校友代表、師生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賀廣州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共話高水平大學發展建設大計。據悉,廣州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籌建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於2022年9月開學。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
  • 又有三位頂尖教授全職回國
    我們相信,頂尖學者們的嗅覺是敏銳的、判斷是理性的。這些中國包括科研環境在內各個方面的進步,正在感召著這些優秀人才,讓越來越多心懷祖國的在外華人科學家重返故土。僅在9月24日一天,我們就獲得三名國際頂尖教授全職回國,加入國內高校的重磅新聞。
  • 浙江大學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專業並招生,還將開設圖靈班
    浙江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1個,分別為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處處長朱佐想介紹,這兩個專業將從今年開始招生。同時他還透露,今年浙江大學將在竺可楨學院新設圖靈班。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侯迪波教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陳為教授,讓我們跟著教授好好「逛逛」這兩個新專業。
  • 多個華人成美國院士,全是科學大拿!包括一位中國籍科學家
    在美國,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納米材料科學家楊培東,生命科學領域頂級學科家顏寧,數學天才許晨陽都來自中國。即使不到美國,如果能夠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對自己在國內的科研、學術都有很高的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