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 | 偉大的開端,工農革命曙光初照 (二)

2021-01-09 澎湃新聞

【偉大的開端】

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開啟了新的偉大徵程。中國共產黨人以大無畏的鬥爭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為爭取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中國人民的福祉,披荊斬棘,篳路藍縷,不斷掀起了工農革命的高潮,繼而成為波瀾壯闊的國民革命的中流砥柱。然而,如火如荼的革命烈火引發了新舊反革命勢力的恐慌和憎恨,他們很快同流合汙,聯合絞殺革命力量。血雨腥風之中,年輕的中國共產黨迎接了第一場嚴峻的考驗。

工農革命曙光初照(二)

1922年5月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之後,全國各地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罷工高潮。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總部及分部所在城市為中心,形成了幾大罷工重點區域。

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區,從1922年下半年開始,形成了以鐵路罷工和開灤煤礦罷工為主的罷工潮,是當時全國罷工高潮中發展最快和成效最顯著的地區之一。李新、陳鐵健主編:《偉大的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9-580頁。北方區的中共領導人李大釗、張昆弟、何孟雄、包惠僧、鄧中夏、鄧培等利用北洋政府和軍閥的矛盾,發起了長辛店煤礦、京奉路山海關鐵工廠、京奉路唐山製造廠、京綏鐵路車廠、正太鐵路以及開灤五礦等一系列廠礦工人罷工,幾個罷工運動彼此呼應、互相支援,在北洋政府和一切反動階級的統治中心展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

圖: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的部分代表合影

以武漢為中心的罷工潮主要包括漢陽鋼鐵廠、粵漢鐵路武長段、漢口揚子江機器廠、漢口英美煙廠、漢口洋花廠工人罷工,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負責人林育南、許白昊、項德隆是這些罷工運動的主心骨。他們深入廠礦,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使武漢地區的工人罷工此起彼伏,最終取得重大勝利。

湖南區的罷工潮由安源路礦大罷工、長沙泥木工人罷工、水口山鉛鋅礦工人罷工、長沙手工業工人罷工組成,毛澤東、劉少奇和李立三等,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尤其是1922年9月,毛澤東深入安源考察,為罷工鬥爭出謀劃策;10月,又親自擔任泥木工人的首席代表和湖南當局談判;12月,以湖南全省工團聯合會總幹事的身份,率各工會代表會見湖南實際統治者趙恆惕,為維護工人利益據理力爭。難怪趙恆惕對左右感嘆:「湖南再來一個毛澤東,我便不能立足了!」李銳:《毛澤東的早期革命活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45頁。

圖:上海總工會的遊行隊伍

儘管上海的罷工運動受到多方的阻撓和破壞,但是,在全國各地罷工浪潮的推動下,上海依然有86000多工人參加了大小48次罷工。參見李新、陳鐵健主編:《偉大的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8頁。此外,廣東、澳門等地的工人也舉行了多次罷工,與全國各地的罷工運動遙相呼應。

在新生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地規模不一的工人罷工如翻江倒海,打亂了軍閥政府和帝國主義的統治秩序,引起了反動統治階級的極大恐慌,他們開始糾集武力,尋找機會下手。正是在這樣的情勢下,1923年爆發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成為當時反動勢力和工人階級較量的總「戰場」,這一場罷工因此變得異常慘烈,把1922年以來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推到了巔峰。

圖:京漢鐵路大罷工現代雕塑作品

京漢鐵路大罷工是因成立全路總工會引起的。

1922年下半年,華中地區的工人組織迅速發展。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計劃先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再成立各路總工會,然後成立全國鐵路總工會。最後,與各城市成立的各業工會聯合,謀求全國工人運動的統一。

然而,勞動組合書記部的這個計劃,首先觸及軍閥吳佩孚的利益。

吳佩孚是直系軍閥首領。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吳曾多次通電反對在巴黎和會上簽字,支持學生運動,頗得輿論的好評。然而,經過1920年的直皖戰爭和1922年的直奉戰爭,奪得操縱政局大權的吳佩孚,逐步收起其先前為驅逐其他軍閥而曾裝扮的「保護勞工」的假面。

京漢鐵路縱貫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不僅是連接華北和華中的交通大動脈,其運營收入還是軍閥吳佩孚擁兵自重的「活水源頭」,京漢鐵路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被吳佩孚視為心腹大患,因此,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開展工人運動,等於在「太歲頭上動土」,吳佩孚是決不手軟的。

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備會決定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參加大會的代表包括:各鐵路工會代表、漢冶萍總工會代表、武漢市30多個工會的代表,以及北京和武漢等地的學生代表近300人齊聚鄭州。中共中央對此會非常重視,派出了張國燾、陳潭秋、羅章龍、包惠僧、林育南等人出席大會。

圖:京漢鐵路大罷工

2月1日上午,吳佩孚悍然下令禁止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並派出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在鄭州全城戒嚴。參加會議的工人代表們義憤填膺,奮起抗爭,他們衝破軍警的重重包圍,高呼「京漢鐵路總工會萬歲」、「勞動階級勝利萬歲」等口號,在鄭州普樂園劇場舉行大會,宣布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當天,全副武裝的軍警嚴密地包圍了會場,強行解散會議,搗毀總工會和鄭州分會會所,並驅趕代表。晚上,京漢鐵路總工會執委會秘密召開會議,決定將總工會臨時總辦公處轉移到漢口江岸,並發動全路總罷工。2月4日,全路兩萬多工人舉行大罷工,1200公裡鐵路頓時癱瘓。面對這一變局,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驚怒交加。6日,英國駐漢口總領事勞頓費爾召集督軍肖耀南以及其他外國資本家,到領事館策劃鎮壓罷工事項。7日,2萬多軍警在鐵路沿線大肆搜捕、槍殺工人領袖,逼迫工人復工,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由此發端。

圖:二七慘案的軍警衝突

7日黎明,軍警向3000多名長辛店示威工人開槍,「一時彈下如雨,刀劍飛揚,並繼以馬逐踐踏,可憐數千人中,中彈受創者紛紛倒地。」《京漢工人流血記》,第30頁。轉引自李新、陳鐵健主編:《偉大的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6頁。當場犧牲5人,重傷30餘人,被捕30餘人。在江岸,肖耀南的參謀長張厚生引誘總工會全體領導人到會所談判,準備一網打盡。不知是計的工人們按約定時間在下午5點半到達,殘忍狡詐的張厚生卻率領全副武裝的兵士分三路包圍江岸總工會,向赤手空拳的工人們開槍掃射。一位目擊者記述了當時的慘烈情景:

「兩軍對敵了!一邊是赤手空拳的工人,一邊是長槍利刃的兵士。總攻擊命令下了,排槍開了!煙霧彌天!天混地暗!記者的手顫了,流淚了!心碎了!燦爛的工會被血染了!慰問隊集合的場地,變成血泊了!槍聲響處,血肉橫飛,工友何辜,遭此殺戮,時十九個工友應聲倒地了!一個工會糾察團派出維持秩序的工友王先端君見工友慘死,痛不欲生,喊道:『工友們,他們殺了我們這麼多弟兄,我們都去死罷!』其餘的工友便上前救護死者,而王君就在這時被兵士擊斃了!死後手中猶持著『維持秩序』的標語豎立在地上……」京漢鐵路總工會:《二七慘劇》,《中華工運史料》1980年第二期,第170-171頁。

最後,工人死亡32人,受傷200餘人,被捕60多人。當夜,天降大雪,反動軍警把被捕的京漢鐵路總工會江漢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綁在江岸車站站臺的電線桿上,讓他下令復工,林祥謙拒不屈就,英勇就義。

圖:二七慘案的抗爭

林祥謙生於1892年,福建閩侯人。1912年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修理廠當鉗工。1921年12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的工作,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當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1923年2月1日,同各工會、團體代表到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會後,領導江岸地區工人參加全路總同盟罷工。2月7日,被張厚生的軍警逮捕,面對敵人的屠刀堅貞不屈,嚴正宣告:「上工要總工會下令!但今天既是這樣,我們的頭可斷,工不可上的!」喪心病狂的張厚生無計可施,下令將他梟首示眾。

同在2月7日夜晚,軍閥肖耀南非法逮捕了中共黨員、罷工領導人之一的施洋。

施洋生於1889年,湖北省竹山縣施家灣人。1914年考入湖北警察學校,畢業後,又考入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本科學習法律。1917年畢業後,專事保障人權,伸張公理,被廣大平民稱為「勞工律師」。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並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遊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被押赴刑場槍決。

在長辛店、江岸工人們流血犧牲的同時,京漢鐵路沿線其他各站工人也遭到武力鎮壓,如保定、高碑店、彰德、新鄉、信陽等地,均有工人慘遭逮捕、拷打和殺害。

「二七慘案」發生後,中共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名義發表《為吳佩孚殘殺京漢路工告工人階級和國民書》通電,歷數帝國主義和軍閥的罪行,號召「全國不自由的人民呀!你們應一律準備和爭自由的先鋒軍——工人階級——起來打倒慘殺工人的軍閥吳佩孚、曹錕呀!」《嚮導》第20期,1923年2月27日。這個通電把工人階級的鬥爭同全國人民的鬥爭結合起來。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工人運動高潮的頂點。罷工雖然失敗了,但工人的生命和鮮血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必須與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鬥爭,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圖:二七慘案紀念碑

中國共產黨在誕生之初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但並沒有因此忽視中國廣大農民的偉大力量。

1921年4月,中共黨員沈定一從上海回到家鄉浙江蕭山縣衙前村,開始其「中國底社會革命,應該特別注意農民運動」的革命實踐。經過4個多月的思想發動和緊張籌備,9月27日,衙前農民協會宣告成立,發布了經全村農民議決的《衙前農民協會宣言》和《衙前農民協會章程》,提出了土地歸農民使用,由農民組織的團體保管分配的革命主張。衙前農民協會的成立,推動了蕭(山)紹(興)各地農民運動的全面發展。在短短兩個多月裡,蕭山、紹興、上虞等縣共有82個村成立了農民協會,並於11月24日成立農民協會聯合會,領導各地農民的減租鬥爭。

農民運動的開展使地主階級驚恐不安。12月18日,反動當局派出全副武裝的官兵包圍了衙前東嶽廟農民協會聯合會會場,逮捕了在場的農協委員,搜繳了農協委員名冊。12月27日,農協主要領導人李成虎被捕,並於次年1月被迫害致死。衙前農民運動慘遭鎮壓。

圖:衙前農民運動

衙前農民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領導的第一次有組織有綱領的農民運動,被稱為「全國農民運動歷史上最先發軔者」。這次農民運動雖然時間不長、規模不大,但它揭開了中國現代農民革命鬥爭的序幕。

1921-1923年,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工農運動中,積累了第一批寶貴的革命鬥爭經驗。就在這一場工農運動高潮之後,中國共產黨走到了中國政治的前臺。

原標題:《四史教育 | 偉大的開端,工農革命曙光初照 (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四史」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提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那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四史」是什麼關係?
  • 【四史學習教育】紅軍的建設和作戰原則的基本形成(二十七)
    (二)實行戰略退卻,誘敵深入。國民黨軍隊對紅軍的「圍剿」,總是以數倍乃至十倍以上的絕對優勢兵力,尋找紅軍決戰。在強大敵人的進攻面前,紅軍必須避免不利的決戰,必須避開敵之進攻銳氣,實行戰略退卻, 釆取誘敵深入的方針,把強大的敵軍誘入根據地,使之在紅軍和地方武裝的不斷襲擾下,變成瞎子聾子,變得疲憊不堪,並且分散了兵力,由優勢轉化為局部的劣勢。
  • 「巍巍四史•展卷龍華」——龍華街道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系列...
    「巍巍四史•展卷龍華」——龍華街道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系列藝術黨課之一《紅色曙光》 2020-08-19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得體會範文:學習「四史」心得(範文6篇)
    (篇二)當前,「四史學習」正火熱進行中。「四史」即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其內容雖各有側重,但究其本質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重溫波瀾壯闊的歲月,走近篳路藍縷的徵程,能讓我們更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堅定前行。
  • 「四史」學習教育‖他們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了一堂課
    2020-07-03 02:23 來源: 澎湃新聞 上海靜安 近期,石門二路街道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設「四史」學習教育系列黨課之「專家學者講」課程,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市委「四史」專家宣講團成員彭勃作《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治理變遷與經驗總結》主題講座。
  • 獨立自主探索中國式革命道路的開端
    毛澤東沉著應對國共合作破裂和中國革命的空前危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堅持和運用獨立自主的原則立場,以無私無畏的英勇氣概,圍繞中共的獨立領導、怎樣開展武裝鬥爭、如何深入土地革命和建設什麼樣的新政權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探索和勇敢的實踐。這成為後來開闢井岡山道路乃至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中國式革命道路的前奏和開端。
  • 心得體會範文:黨員學四史有感共5篇
    黨組織將學好「四史」作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堅持在學習教育中強化學思行一致,汲取智慧力量,推動內生動力。回看走過的路、遠眺前行的路,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我們要繼續高舉革命的旗幟,弘揚偉大的長徵精神,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 學者研討加強「四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
    「加強『四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同濟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中央媒體的30餘位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展開研討。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四史」是廣大師生的必修課。在學思踐悟中,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 【十一我在崗】齊齊哈爾:紅岸公安組織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重溫...
    【十一我在崗】齊齊哈爾:紅岸公安組織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重溫「紅色路線」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0-03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純乾貨:「四史」知識小題庫(黨史篇)
    為持續推進浦東法院「四史」專題學習教育,引導全院黨員幹警學好用好歷史,打牢思想根基,堅定理想信念,做到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現在全院範圍內開展「學史明志 堅守初心」知識競賽活動。屆時,來自全院各黨支部的參賽代表們將展開一場「四史」知識大比拼,期待各位的表現哦!
  • 偉大的歷史起點
    黨的五大不能在危急關頭挽救革命,提不出如何建立黨領導革命武裝的具體舉措,正是大革命以來這一缺點的充分暴露。八一南昌起義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以實際行動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掌握武裝力量的開端。這不僅標誌著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正式誕生,揭開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序幕;而且從黨對中國革命道路探索的發展歷程看,是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革命道路偉大開篇的組成部分。
  • 末日前線曙光初現
    《末日前線曙光初現》遊戲特色:1.遊戲將使您沉浸在真實的末世時代,並且上演殭屍的進攻;2.在廢墟和建築物中尋找一些剩餘的食物和藥品,以確保您的健康;3.勘探中有許多危機局勢,正在尋找相對安全的區域;《末日前線曙光初現》遊戲亮點:1.在遊戲中,您必須找到可以分散殭屍,可以摧毀所有殭屍的空氣擴散器
  • 學「四史」好幫手!這份「活地圖」在手,縱覽上海千處紅色革命紀念地
    滬上千餘處革命紀念地勾勒出怎樣的紅色文化基因圖譜?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呈現怎樣的機關分布和領導人活動史跡?>800餘個紀念地為讀者一一道來黨的誕生地上海正掀起「四史」學習教育的熱潮,《初心之地——上海紅色革命紀念地全紀錄》正是一部廣大黨員幹部「四史」學習的生動讀本。
  • 「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園路街道啟動「四史」再現系列...
    為將「四史」學習教育同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結合起來,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推動半淞各項事業發展的責任感,真正做到以史為鑑、砥礪前行,11月24日下午,半淞園路街道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舉行「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園『四史』再現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浦江的黎明晨光——半淞園路街道『四史』學習實物史料展開幕式
  • 「四史」為建設現代化國家奠定思想基礎|求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引領廣大黨員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這些重要表述是指導我們在「四史」學習中汲取力量,在新發展階段堅定理想信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思想基礎。
  • 踏尋北京紅色印記 | 五四運動標誌一個偉大開端
    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本報特推出《踏尋北京紅色印記》系列專刊,重溫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更好地銘記北京的紅色歷史,讓紅色印記永不褪色,更加鮮豔奪目。五四運動標誌一個偉大開端1917年,創辦於上海的《新青年》雜誌編輯部遷至北京,此後,眾多擁有先進思想的愛國知識分子以《新青年》為陣地,掀起席捲全國的新文化運動高潮。
  • 通道轉兵,一篇文章帶你讀懂那場「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
    「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發生在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徵中的「通道轉兵」,不僅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而且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重要基礎,成為我黨第一次偉大轉折的歷史開端。
  • 魏曼華:反思大躍進中的「教育革命」(下)
    【關鍵詞】 大躍進; 教育大躍進; 教育革命; 意識形態 (續完) 二、實踐層面對大躍進中「教育革命」的調整、整頓 李慶剛認為,教育大躍進超出了國民經濟的負擔能力,也超過了教育事業本身發展的條件 (二)「教育革命」是中國教育現代化過程的中斷與逆轉 大躍進中的「教育革命」,批判、拋棄了既有的現代教育模式,但沒有創造出自己的新模式,只有破壞,沒有創新,導致中國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斷裂,從總體上看,它與教育現代化和現代教育背道而馳。
  • 【學「四史」競答】今日關鍵詞:三大戰役、整風運動
    【學「四史」競答】今日關鍵詞:三大戰役、整風運動 2020-07-06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