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歐陽浩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近期,據印媒披露,印度數十名新冠患者出現嚴重的毛黴菌病真菌感染(Mucormycosis fungus,應為斜體),多人因此喪失視力或死亡,死亡率高達50%。
那到底什麼是毛黴菌病? 這種病為什麼這麼可怕?
躲在兇險疾病背後的毛黴菌病
要想了解毛黴菌病,先要知道什麼是毛黴菌。
毛黴菌是一類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的真菌,土壤、空氣、糞便、食品及一切黴變材料上都有毛黴目真菌的身影。在分類學上,毛黴菌歸入接合菌亞門、 接合菌綱、毛黴目、毛黴科。
1855年,德國人KURCHENMEISTER報導了首例毛黴菌病,這是一例肺癌患者合併毛黴菌感染,此後各種類型毛黴菌病病例報導逐年增多。
同其他真菌感染類似,毛黴菌病是由毛黴菌引起的嚴重機會性感染。糖尿病、血液病、惡性腫瘤、實體器官及骨髓移植、鐵負荷過高及去鐵胺治療的患者,是毛黴感染的高危人群。毛黴菌病發病率雖然不高,但由於臨床缺乏可靠的血清學手段來快速診斷,同時患者往往合併其他兇險的病情,導致毛黴病死亡率很高。
毛黴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腦型毛黴菌病、肺型毛黴菌病以及皮膚型毛黴菌病、腸胃型毛黴病和散播性毛黴病等,其中前三種較為常見。
腦型毛黴菌病,為毛黴菌感染最常見類型之一。致病菌感染後常常起源於面部、鼻腔或副鼻竇黏膜,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昏睡、失明。
肺型毛黴菌病,其發病率僅次於鼻腦型。毛黴菌進入呼吸道後,菌絲可穿透支氣管壁,侵襲血管和血管腔,形成血栓和栓塞,導致組織缺血、出血性壞死和壞死性炎症。
皮膚型毛黴菌病,毛黴菌一般很難滲透過完整的皮膚,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的病人是發生皮膚毛黴菌病的高危人群。一旦毛黴菌侵入血管,可造成血源性播散,從而感染深部器官。
新冠患者由於受病毒侵染導致全身免疫力降低,容易被空氣中攜帶的真菌孢子感染,包括目前已有報導的煙麴黴、毛黴等。
在印度,隨著新冠患者感染群體龐大,免疫缺陷人群也不斷擴大,治療過程中抗真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導致這種少見侵襲性感染毛黴病的發病率激增。
當新冠患者合併毛黴病時,由於毛黴感染導致的發燒、咳嗽和胸痛等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類似,不易被察覺,從而導致前期診斷的落後,延誤治病時機。這也是印度的新冠患者合併毛黴患者死亡率如此高的原因之一。
生活處處有毛黴菌,為什麼大部分人沒事?
我們通常所說的毛黴並不是單指一種真菌,而是一大類真菌,並不是所有毛黴都可怕,只有毛黴科中的根黴屬、毛黴屬和犁頭黴屬等才是最常引起人類毛黴菌病的病原體。
這些致病菌雖然在空氣中也存在,但只感染免疫缺陷的那些病人,且感染率非常低,所以正常人大可不必擔心。疫情期間,大家做好正常的防範即可。
實際上,毛黴中還存在一些對人類有益的真菌,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比如五通橋毛黴、腐乳毛黴、總狀毛黴、雅致放射毛黴等。這些毛黴都是我國腐乳培菌最常用的毛黴菌種。它們產生的多種蛋白酶系能幫助分解大豆蛋白等原料,對於腐乳的色香味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由於毛黴菌絲緻密有粘性,還能幫助腐乳保持形狀形成皮膜。目前,毛黴是我國腐乳生產使用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生產菌種,約佔腐乳菌種的90%~95%。
儘管毛黴病看起來非常可怕,但隨著現代科學ITS診斷技術的發展、臨床診斷手段的逐漸優化、以艾沙康唑為代表的抗真菌新藥的問世,我們對毛黴的了解不斷加深,毛黴病的臨床治療也會趨於規範化,更多的病人能更快地得到有效的治療。
所謂福禍相依,部分毛黴菌帶給人們病痛的同時,其他的一些毛黴菌又作為食品調料的重要成分,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讓人慾罷不能。
參考文獻:
【1】居紅珍,盛吉芳,相代榮,盛滋科。毛黴菌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10,22(3)。
【2】呂雪蓮。毛黴與毛黴病的研究進展,皮膚科學通報,2017,34(5)。
【3】周錦繡, 林奇, 唐卿燕。我國腐乳生產用菌的研究現狀。食品科技,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