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浪潮君
1、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
「這有什麼用」?這恐怕是我們從小被問到大的問題。
蔡康永小時候,常常跟著父母做一些「無用」的事。父親買來動不動就摔破的瓷器水晶,不小心摔了,又再買;母親請裁縫製作一件又一件旗袍;把麻將推倒又砌好……從來沒人問過「這又什麼用」?
長大後,蔡康永卻時常被朋友問起「有什麼用」,發現原來這麼多人,是伴隨這個問題長大的,才明白過去自己是多麼幸運。
他後來寫道:「我慢慢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什麼用....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
2、「無用」的事,能夠改變人生
為什麼這麼多人執著於「有用」?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卻看不到更長遠的未來。
賈伯斯就做過幾件「無用」的事。17歲那年,賈伯斯從大學退學了,他沒再學常規的「有用」課程,而是學了美術字課程。他學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體,學會了怎麼做出漂亮的印刷樣式。這有什麼用呢?17歲的賈伯斯沒考慮這個,只是覺得這些字體是很美的藝術。
但他沒想到的是,10年後,當他設計蘋果電腦時,這門課卻發生了巨大的作用。要不是碰巧學了這門課,世界上就不會有這麼美的字體了。他後來在演講上說:
「你們同樣不可能從現在這個點上看到將來,只有回頭看時,才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所以,要相信這些點遲早會連接到一起」。
學畫畫有用嗎?即使掙不到錢,也未必無用。一個人得體的著裝,不就是長期陶冶審美的結果嗎?
鍛鍊身體有用嗎?兩三個月內,可能沒有任何改變。但10年後,和不鍛鍊的人相比,肯定天差地別。
一個人自然呈現的一切,其實背後都是你長期疊加的結果。正如有句話說的「你的樣子裡有你愛過的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
3、「有用」背後是你的焦慮
有人說,我家裡沒礦啊,我得掙錢啊。我都買不起房,交不起孩子的學費了,你還讓我去做「沒用」的事?其實,「沒用」代表的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態度。而只奔著「有用」去做事,只能說明你很焦慮。
曾在一篇文章,讀到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我」的朋友,是個很有意思的二貨,每次都做些奇葩的舉動。有次和朋友去取錢,發現要穿過的地方正在施工。
我說:「好像過不去」。
他說:「正因如此,更要試試」。
然後又走了幾百米,發現「此路不通」四個大字。朋友不在乎的地說:「挺好的,鍛鍊身體嘛」。
於是只好繞回去,到了取款機,發現取款機居然沒錢了。很多人大概會覺得很生氣,繞了一圈,居然白跑一趟。
但朋友走到ATM機前,把臉貼在攝像頭上大喊:「沒!錢!開!毛!銀!行!啊!」吼完之後,哈哈大笑......
不得不承認,這個朋友有點意思。不但吃飽了撐的,而且還吃那麼飽,吃那麼撐。
我們習慣了像安裝程序一樣,把做事方法裝在腦子裡,下次遇到的時候,可以不動腦就直接做。結果是什麼?
連上2樓也要坐電梯,然後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無視美味的晚餐,急衝衝吃完,跑去打遊戲消磨時間;瘋狂熬夜加班,拿命換錢,然後再把錢送到醫院裡......
當朋友看見路不通還要走,衝ATM機大喊的時候,生活對他而言,何嘗又不是一個趣味滿滿都遊戲?
為什麼一定要「有用」?背後其實是生存焦慮。擔心房價,擔心孩子奶粉錢……久而久之,成了我們的思維定式,但焦慮卻不會因此消失。
如果目的性太強,不是少了很多樂趣嗎?試著偶爾不那麼匆忙吧,正如蔡康永所說:「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
本文為浪潮閱讀原創,侵權必究。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點讚和評論~